学术投稿

中医药超早期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优势与设想探要

卢延年;虢周科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 优势, 研究
摘要:认为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仍是超早期治疗的难点,尽管有人认为溶栓治疗是超早期治疗首选的重要治法,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倾向于在早期必须进行综合性治疗.近年来,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研究已从经验医学进入到实验医学的领域.大量的研究证实,许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尤其是活血化淤药物有明显的改善其病理生理过程(如脑缺血后再灌注继发脑损害等)的作用,此外,还对模型脑的含水量、细胞离子浓度、神经递质及超微结构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证实以上很多中药对缺血性损害有保护或逆转作用,为中医药超早期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科学性提供了依据.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学与传统学术相关性考释

    通过对我国传统学术和中医学理论发展变化过程的比较,将中医学的发展过程分为方技时期、临床积累期、系统整理期、医理形成期、医学实学期、西医影响期等六个时期.揭示了传统学术在理论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影响.医学发展的真正动力在于医学实践,中医学要在学术风范的不断变化中寻求具有其自身学科特点的发展道路,不能异化为外来学术.

    作者:陈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娄多峰教授辨治瘀血痹经验撷菁

    娄多峰教授娄多峰,1929年3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原阳县祝楼村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河南风湿病医院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

    作者:冯喜如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枳椇子水提取物细胞毒作用与抑瘤功效的研究

    目的:考察枳椇子水提取物体外细胞毒作用和体内抑瘤作用.方法:噻唑兰(MTT)体外实验法和灌胃给药体内抑瘤实验.结果:2.5~100mg/ml枳椇子水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生长呈抑制作用,ID5014.0mg/ml;体内灌胃给予枳椇子水提取物2,0.4,0.08g生药/kg*d×10天剂量下,对小鼠肿瘤H22的抑制率依次为25.41%,36.95%(P<0.05)和15.38%.结论:枳椇子水提取物在体外显示细胞毒作用,体内实验有抑瘤作用.

    作者:嵇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刘炳凡学术渊薮与经典医籍

    <伤寒论>是运用恒动整体观与有机辨证论治的典范,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据此,认为<伤寒论>对刘炳凡影响深刻的还是恒动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刘炳凡通过对<伤寒论>运用整体观指导临床实践的思路、方法的整体分析研究,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因而,形成了以整体观为指导的临证特色.

    作者:刘光宪;胡不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免疫学机理研究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病变,其发病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食物过敏、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并提出多种学说.近年来由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多发结节性红斑、关节炎、眼色素层炎、虹膜炎、Graves病等自身免疫性肠外表现,用肾上腺素治疗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随着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免疫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作者:任明智;王垂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药方早期干预对SHR子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的影响

    目的:探讨滋补肝肾、活血祛痰方药早期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形成的影响.方法:在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孕期及子代出生后10周前给予滋补肝肾、活血祛痰方药治疗,观察该方药对其子鼠血压、左室肥厚及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内Ca2+浓度的影响.结果:10周龄SHR即已形成一定程度的左室肥厚,经滋补肝肾、活血祛痰方药早期干预,其子代大鼠血压显著下降(P<0.05),左室肥厚明显消退(P<0.01),动脉VSMC的Ca2+明显低于未加处理的SHR对照组(P<0.01).结论:子代胚胎形成期及出生后10周前可能是SHR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在此期经滋补肝肾、活血祛痰方药干预,能够减弱及其发病,并对其并发心肌肥厚有积极预防作用.

    作者:李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

    本文主要观察中药汤剂加糊剂内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了3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经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3.33%,并附加典型病例,总结临床特点.结果发现半夏泻心汤作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行之有效,具有双相调节胃运动的作用,与藕粉调制的云南白药相结合,可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庆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民族药发展前景广阔方兴未艾

    民族药是我国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数千年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当前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应大力发展民族药,开创民族药的时代.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述评

    NS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既有因虚致实的病因,亦有因实致虚的病理结果,但总以虚损为主,涉及到肺、脾、肾、肝、阳等,以湿、热、瘀为患.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能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作者:符逢春;刘新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肥胖病的病因病机及病理机制探要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储积过多,是能量摄取大于消耗的代谢性疾病,它不仅仅导致体态臃肿、行动笨拙,还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各种心脑血管的主要诱因〔1〕。

    作者:童毅;周志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内经》脉诊法简析

    <内经>中的脉诊方法颇有参考价值,但尚未统一,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作者:关晓光;侣雪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气虚血瘀是冠心病的病机关键释义

    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认识有阳气虚阴寒盛理论、瘀血理论、痰瘀相关理论等.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及现代实验研究,可知在众多的冠心病发病机理中,气虚血瘀是其根本的病理改变,因之而产生的益气活血法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法则.冠心病发病机理中,气虚血瘀是其根本的病理改变,该观点及因之而产生的以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冠心病的思想已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气虚血瘀可能兼挟痰浊、阴虚、气郁等病理改变,在以益气活血为根本法则的基础上,兼治痰浊、阴虚、气郁等,由此阻断冠心病的病机演变.

    作者:梁煜;林代华;王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纂要

    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具有独特的心肌保护作用.使CHF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症状缓解,临床进程延缓,死亡率下降.

    作者:刘立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心脉宝注射液对离体家兔心脏冠脉流量的影响

    1 材料动物家兔8只(属中国家兔),雌雄各半,雌者无孕,半年~1年龄,体重1.9kg~2.1kg,健康,由河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作者:刘永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47例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以黄芪、丹参、川芎、水蛭组成的基本方加减,加西药低分子右旋糖酐、脑组织液,并与单纯低分子右旋糖酐、脑组织液、阿斯匹林组作疗效对照.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改善临床症状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疗效好.本组25例,基本痊愈7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3例,无变化3例.对照组11例,基本痊愈3例,显著进步1例,进步3例,无变化4例.

    作者:贺西征;卢乐平;许爱萍;刘大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医儿科临床带教四点体会

    1 结合儿科特点,开设专题讲座学生初上临床,对临床工作不熟悉、不适应,我们针对具体问题,结合儿科特点,开设专题讲座,包括小儿生长发育特点,儿科病历书写,儿科常用药物剂量计算,儿科常用中成药等内容,使学生顺利从课堂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初步了解儿科诊疗规程,为进一步临床实习打下基础.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儿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作者:邢向晖;姜玉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风病的病机及预防重于治疗浅析

    对中风病的预防较之治疗意义更加重要,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即未病先防,也就是注意养生,包括精神调摄、节制饮食、劳逸适度、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二级预防除以上方法外,要配合药物,尤其是一些可降低血压和血脂的药食同源药物可长期服用,以控制发生中风的诸多危险因素.

    作者:吴翠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乾列安胶囊对肾阳亏虚型前列腺增生症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乾列安胶囊对肾阳亏虚型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对实验动物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肾阳虚证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激素、致炎剂、氢化可的松诱导小鼠前列腺增生、大鼠前列腺炎及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应用乾列安胶囊治疗,以前列康片为对照药,观察实验动物用药前后前列腺重量、前列腺指数、体重、体温、肾上腺中维生素C重量、肉芽组织重量、30分钟内扭体次数的变化.结果:乾列安胶囊对实验动物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及肾阳虚症有抑制作用,并有抗炎和镇痛作用.结论:乾列安胶囊对肾阳亏虚型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较好,见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对前列腺炎亦有明显治疗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药前列康片.

    作者:马清钧;李宏杰;孙曙光;王世东;侯恒太;王淑玲;王新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肺癌临床研究回眸与评析

    近年来,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在多数发达国家占男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成为目前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肺癌恶性程度高,生物学特性复杂,现代医学总的治愈率低,中位生存期一般在6个月左右,5年生存率仅5%~10%[1],治疗手段仍不十分满意.在我国,中医药治疗在肺癌治疗中占重要地位,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证明,中医药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放、化疗副作用,提高放疗和化疗的效果,使手术后患者顺利康复,在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肿瘤发展、肿瘤复发和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都起重要作用.下面就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和探讨.

    作者:朱华宇;周岱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活血消痛液外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25例

    笔者采用自制活血消痛液外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2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整理如下.

    作者:秦素;苏姿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