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30例

李曼君

关键词:川芎嗪, 肺心病/急性期, 血液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摘要: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例3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5例)与川芎嗪治疗组(15例).常规治疗组采用西医治疗,即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强心、利尿、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措施.川芎嗪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两组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用ZK-10C型计算机肺阻抗血流图检测仪及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某些参数的变化以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比较两种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川芎嗪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33%和93.33%,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33.33%和60%),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X2=4.65,P<0.05);川芎嗪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Q-B/B-Y比值、Q-BI、肺动脉平均压等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0.01);B-YI、P2-Y、Hs和α上升时间均有所增加;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除血沉、红细胞压积外,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和胃降逆汤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毒副作用反应166例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癌症的治疗进展快,特别是按照细胞生殖动力学的特点,制定联合化疗方案,使化疗疗效得到明显提高.化疗的不足之处是杀伤正常细胞,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化疗的疗效,迫使疗程终止.中医扶正培本法对防治化疗副反应有独到之处.

    作者:吴整军;王素珍;李好义;李淑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更年丹耳穴贴压并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更年丹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方法:将更年期综合征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部分患者静脉血中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2.16%,总有效率为94.59%;而对照组显效率为18.75%,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年丹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确切,简便易行,患者易于接受,与对照组相比较总有效率较高,是更年期综合征较好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董文毅;傅景兰;曲陆荣;金岩;樊丽姿;梁守义;雍效军;梁宏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骨架型缓控释片剂研究发展态势

    骨架型片剂是缓/控释制剂的重要组成,因具有开发周期短,生产工艺简易适于大生产;释药性能良好,服用方便的特点,愈来愈被医药行业所重视,研发种类也愈来愈多.本文参考近10年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了新型骨架片、异形骨架片及骨架型制剂溶出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中药骨架缓控释制剂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燕南;程怡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五更泄的辨证施治集要

    五更泄始见<寿世保元>,又称晨泄、瀼泄.指黎明前作泄.五更泄是临床常见的病,以其泻在五更而得名,故又以晨泄名之.患者常见晨起腹泻、腹痛,泻后痛减,深以为苦.一般中医认为是肾阳虚衰而致,治以四神丸加减,其疗效却往往不尽人意.通过临床观察及翻阅文献,发现其病机复杂,笔者不揣浅陋,对1985年以来的有关文献,作一探讨,希有益于临床.

    作者:韩勇;宋言壮;袭开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复合生命肽对衰老模型小鼠免疫功能及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复合生命肽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用D-半乳糖复制衰老模型,观察复合生命肽对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MDA含量及血清SOD活性、IL-2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血清SOD活性及IL-2水平明显降低,而脑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复合生命肽治疗组血清SOD活性、IL-2水平较模型组升高,而脑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复合生命肽具有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及调节免疫等作用.指出,复合生命肽治疗后,血清IL-2水平明显回升,提示提高T细胞增殖和分泌IL-2的能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是复合生命肽延缓衰老的又一重要机制.

    作者:吴红彦;刘永琦;苏韫;程小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浮肿40例

    本文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浮肿4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其中,完全缓解4例,基本缓解8例,好转22例,无效6例.

    作者:孟雅哲;王洪武;王雪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蚯蚓溶栓酶重组质粒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通过蚯蚓溶栓酶重组质粒pBV220-P30在大肠杆菌DH5α中20代培养,提取每一代质粒,进行双酶切实验,利用Agarose电泳,在紫外灯下观察,得到每一代质粒酶切结果,确定蚯蚓溶栓酶重组质粒pBV220-P30在大肠杆菌DH5α中稳定遗传的代次.结果表明:蚯蚓溶栓酶重组质粒可以在大肠杆菌中稳定遗传13代,在13~20代外源的蚯蚓溶栓酶基因丢失或复制量不足,在Agarose电泳上不能显示.

    作者:陈飞;吴红艳;刘艳玲;李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制剂乳立安替代性激素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乳腺增生病与内分泌激素的关系.方法:对3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应用中药复方制剂乳立安胶囊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测定雌二醇(E2)孕酮(P),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乳立安胶囊临床试验有效率97%,治疗后E2明显下降、P上升、E2/P比值缩小,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P<0.05).讨论:中药复方制剂替代性激素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疗效好、安全、副作用小、对症多靶点的优势.

    作者:危小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医古文》(六版)部分篇章注释瑕疵

    六版<医古文>注释,纠正了前几版的部分误注,但仍有部分注释需继续探讨,现列举如下,敬请指正.

    作者:梁昌洋;王玉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中医治疗纂要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克隆性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静脉放血、化疗、干扰素等来减少血容量和抑制骨髓增殖.疗效一般、且副作用大.祖国医学采用清肝泻火、补气活血、活血化瘀的治则,选用相应的方剂和药物,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针灸治疗本病,也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发现中医治疗,短期疗效较好,但易复发.

    作者:马东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

    乳腺增生病是常见的乳腺疾病,以乳房疼痛和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且随着月经周期或情绪波动呈现周期性变化.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内分泌功能紊乱或乳腺组织对内分泌激素的敏感性增高.虽然中医古代文献对乳腺增生病早有详细的记载和论述,当代医家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乳腺增生病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论述和探讨,但对于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依然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在具体的发病机理及标本虚实的认识上仍有较大的差异.

    作者:杨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英福美吸入配合中药并用治疗支气管哮喘64例分析

    2000年12月~2002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用英福美气雾剂吸入配合中药晨喘安、夜喘净Ⅰ号口服治疗支气管哮喘64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26例对照观察,进行临床应用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平;郭开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口腔念珠菌病364例分析

    小儿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口腔较常见粘膜病,具有传染性,多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滥用以及分娩产妇阴道感染等所致.本病发病率有增无减,尤其以基层农村多见,我科自1992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口腔念珠菌病364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黎;翟性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脑宁胶囊对调节动物脑血流量及抗缺氧作用的研究

    脑宁胶囊是为吉林省铭泰药业公司研制开发的中药三类新药.主要由蜈蚣、细辛、白芷、荜菝等中药组成,具有健脑息风,镇痉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头痛的治疗,我们对该药进行了药效学方面的研究.

    作者:王微;贡济宁;周鸣;邓毅峰;王景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张从正论治疑难杂证特色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代表作<儒门事亲>,全书共十五卷,详记汗下吐三法理论和各种病症的论治经验.张氏治法独特,所载医案大多为疑难杂证,疗效颇佳.为此,笔者兹将其治疑难病证经验分析于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林慧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1种食用菌的粗多糖抗S-180肉瘤的实验研究

    用口磨(Tricholoma sp.)、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冬虫夏草C15(Cordyceps sinensis)等11种食用菌的粗多糖进行抗肿瘤药物实验.结果显示:11种粗多糖能使带有S-180腹水瘤的昆明小鼠生命延长率提高到6.60%~31.74%,其中以口蘑多糖效果佳,可达31.47%,口蘑、冬虫夏草C15、香菇(Lentinus edodes)三种多糖对带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达到了显著水平.该结果不定期表明:虽属于同类冬虫夏草,但因菌株不同,以致抗S-180腹水瘤效果差异悬殊,两者相差达16.75%.以上菌种粗多糖抗S-180肉瘤的适注射剂量为10mg·kg-1·d-1.

    作者:蔡小玲;吴海军;郭勇;薛喜文;殷隆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温病条辨》久痢辨治初探

    通过对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中治久痢有关内容进行分析探讨,指出其特点有三:1.久痢扶正不忘驱邪;2.久痢治疗因人而制宜;3.久痢用药精选巧配.

    作者:李长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肝硬化与瘀血的内在关系考释

    从中医理论、西医病理及中医治疗、方药等方面论述肝硬化与瘀血的密切关系,提出无瘀无肝硬化、无瘀无腹水.认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应为贯穿治疗肝硬化全程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痴呆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

    从五个方面对老年痴呆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作了论述.即:现代医家对老年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论治、针灸治疗、综合疗法及存在问题与展望.

    作者:周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慢性呼吸衰竭的中医分型与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附5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慢性呼吸衰竭的中医分型与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0例慢性呼吸衰竭住院病例按中医辨证分四种类型,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监测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指标情况,并进行了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各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好转与其相应的血气分析指标转归取得了一致性.其中,痰热壅盛、肺气阴两虚、心脾肾阳虚水泛三型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呼吸衰竭的中医分型与血气分析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指出,中医分型转归可判断呼衰的好转程度与实验室客观监测的血气分析数据.由此得出结论:根据临床中医辨证分型,即可初步预测呼衰病人的血气分析状况,掌握呼衰的程度,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呼衰及观察疗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霍博雅;王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