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张从正论治疑难杂证特色

林慧光

关键词:张从正, 疑难杂证, 特色
摘要: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代表作<儒门事亲>,全书共十五卷,详记汗下吐三法理论和各种病症的论治经验.张氏治法独特,所载医案大多为疑难杂证,疗效颇佳.为此,笔者兹将其治疑难病证经验分析于下,供同道参考.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应力性肋骨骨折

    老年应力性肋骨骨折,临床少见,易于漏诊.笔者从1985年至今收治2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世轩;刘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更年丹耳穴贴压并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更年丹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方法:将更年期综合征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部分患者静脉血中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2.16%,总有效率为94.59%;而对照组显效率为18.75%,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年丹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确切,简便易行,患者易于接受,与对照组相比较总有效率较高,是更年期综合征较好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董文毅;傅景兰;曲陆荣;金岩;樊丽姿;梁守义;雍效军;梁宏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淋巴瘤的辨证辨病治疗述略

    1辨证治疗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寒凝痰滞、毒陷阴分,日久痰凝血瘀毒聚而成,早期以邪实为主,晚期以正虚为主.周维顺[1]等将本病分为①寒痰凝滞型,治宜温化寒痰,化痰软坚;②气郁痰结型,治以舒肝解郁,化痰散结;③血燥风热型,治宜养血润燥,疏风解毒;④肝肾阴虚,气血两亏型,治宜补气养血,滋养肝肾.

    作者:卢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以创新精神提升学术品位以特色栏目打造期刊品牌

    作者:杨连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程锦国运用祛风愈肾汤治疗慢性肾病经验

    指出慢性肾病多气虚、阳虚、阴虚、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标证多湿热、瘀血、湿浊.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证属脾肾气虚、风邪上犯、湿瘀互结,治宜补益脾肾、祛风升阳,利湿化瘀.过敏性紫癜肾炎证属脾肾气虚,风热扰及血分,治宜益气健脾,祛风升阳,利湿化瘀.

    作者:董飞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集要

    子午流注纳甲法有着独特的疗效,对其进行研究,发掘其科学内涵,具有实际意义,通过研究时间因素的作用及针灸时间效应的规律性,可以在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探讨针灸作用的机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经络的实质.

    作者:钟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蒙医药实验室应逐步规范化和科学化

    指出,在蒙医药高等教育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基本环节.从两个方面,即: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类实验室、蒙药学类实验室,论述了蒙医药实验室应逐步规范化和科学化.

    作者:包晓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

    乳腺增生病是常见的乳腺疾病,以乳房疼痛和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且随着月经周期或情绪波动呈现周期性变化.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内分泌功能紊乱或乳腺组织对内分泌激素的敏感性增高.虽然中医古代文献对乳腺增生病早有详细的记载和论述,当代医家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乳腺增生病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论述和探讨,但对于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依然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在具体的发病机理及标本虚实的认识上仍有较大的差异.

    作者:杨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浮肿40例

    本文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浮肿4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其中,完全缓解4例,基本缓解8例,好转22例,无效6例.

    作者:孟雅哲;王洪武;王雪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态势简析

    1中医药内治法治疗OA的实验研究概况对OA关节软骨组织形态的影响汪青春[1]以小鼠膝OA模型,观察几种治法方药对关节软骨的影响.结果显示柔肝方和补肾方对中、晚期膝OA均有较好的延缓软骨降解作用,柔肝方尚能抑制滑膜炎症;健脾方、芬必得对软骨降解无明显影响,但均有一定的抑制滑膜炎症效果.

    作者:杨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辨证分型论治

    中医学认为便秘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引起的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其症状虽然较单纯,但成因却很复杂,当根据其病因病机的不同而分型论治.分五型,即:肠胃积热、气机阻滞、阴虚肠燥、气血不足及脾肾阳虚型.

    作者:王丹;曲俐;丁(亻隽)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制剂乳立安替代性激素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乳腺增生病与内分泌激素的关系.方法:对3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应用中药复方制剂乳立安胶囊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测定雌二醇(E2)孕酮(P),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乳立安胶囊临床试验有效率97%,治疗后E2明显下降、P上升、E2/P比值缩小,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P<0.05).讨论:中药复方制剂替代性激素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疗效好、安全、副作用小、对症多靶点的优势.

    作者:危小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五更泄的辨证施治集要

    五更泄始见<寿世保元>,又称晨泄、瀼泄.指黎明前作泄.五更泄是临床常见的病,以其泻在五更而得名,故又以晨泄名之.患者常见晨起腹泻、腹痛,泻后痛减,深以为苦.一般中医认为是肾阳虚衰而致,治以四神丸加减,其疗效却往往不尽人意.通过临床观察及翻阅文献,发现其病机复杂,笔者不揣浅陋,对1985年以来的有关文献,作一探讨,希有益于临床.

    作者:韩勇;宋言壮;袭开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30例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例3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5例)与川芎嗪治疗组(15例).常规治疗组采用西医治疗,即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强心、利尿、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措施.川芎嗪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两组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用ZK-10C型计算机肺阻抗血流图检测仪及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某些参数的变化以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比较两种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川芎嗪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33%和93.33%,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33.33%和60%),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X2=4.65,P<0.05);川芎嗪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Q-B/B-Y比值、Q-BI、肺动脉平均压等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0.01);B-YI、P2-Y、Hs和α上升时间均有所增加;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除血沉、红细胞压积外,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李曼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芒果苷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对芒果苷的药效学研究表明,芒果苷对豚鼠组胺、乙酰胆碱混合引喘有明显延长引喘潜伏期作用;对小鼠浓氨水引咳可明显延长引咳潜伏期并明显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对小鼠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抑制使用;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邓家刚;郑作文;曾春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感冒消炎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感冒消炎片质量标准.方法:对华佩兰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熊果酸含量,结果: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8.30%RSD=2.12%,线性范围为0.26~1.82μg,r=0.9997,重复性RDD=2.335%(n=6),精密度RSD=1.86%(n=6).结论: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荆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马鞭草中熊果酸含量较高,制备工艺中1/10马鞭草药材打粉入药,其它为水提取,由于熊果酸在水中极低,因此,样品中测出熊果酸含量较低.华佩华兰薄层鉴别重现性好,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精密度高,多批次样品测定结果显示:含量较为稳定,为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根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肝硬化与瘀血的内在关系考释

    从中医理论、西医病理及中医治疗、方药等方面论述肝硬化与瘀血的密切关系,提出无瘀无肝硬化、无瘀无腹水.认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应为贯穿治疗肝硬化全程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RP-HPLC法测定高山红景天中红景天苷含量的研究

    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r.Bor)又名库叶红景天,系景天科红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东北长白山地区珍贵的药用植物.红景天能在恶劣多变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具有抗缺氧、抗寒冷、抗辐射、抗疲劳、增强免疫力等特殊作用.红景天主要有苷类、黄酮类、香豆素、鞣质等多种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含量,结果表明,HPL2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以用于高山红景天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晔;杨建云;王文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高脂血症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分析与证治

    通过检测各种分型的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各种指标的改变来早期诊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辨证与实验室对各种分型的高脂血症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研究相结合,体现了对高脂血症患者有较好的益气活血、活血化瘀、养血滋阴、攻瘀散血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机体降脂作用,调节了脂质代谢功能,使粥样斑块脂质核缩小或消退.

    作者:王瑛;王嘉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儿顽固性咳嗽辨治思路摭拾

    咳嗽是气道主要的防御性反射动作,能将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排出体外,另一方面也是病理性的,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咽喉、支气管、肺部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咳嗽,这里所说的顽固性咳嗽是借助西医学诊断手段,排除恶性病变、占位性病变、结核、支气管扩张、纤维性支气管炎和全身其它系统疾病的咳嗽,临床常见反复咳嗽、病程较久或迁延难愈,多是由于外感咳嗽治疗不及时、或治不得法、或失治误治、或病情反复、或经西医抗生素治疗失败之后的咳嗽.它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小儿的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而且也是儿科临床难治疾病之一,颇为棘手.现将笔者治疗该病的思路与方法作一总结,以资商榷.

    作者:肖挹;徐世军;代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