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正学
目的:旨在体现近10年来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的概貌,反映这一专题研究的新水平和进展,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综合了34篇相关文献的内容,通过对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各种方法的总结,近一步肯定了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结论:通过对偏头痛针灸治疗方法的分析,提出了针灸治疗偏头痛的要点,认为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性应进一步加强.
作者:吴臣义;林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盆腔炎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一般病程较长,特别是慢性盆腔炎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同时表现有全身反应和局部体征,给病人带来莫大痛苦,对妇女健康损害很大.我院采用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68例,效果满意.
作者:杨锦慧;陈永结;金淑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从中风的病因、病机、临床主症等方面,探讨了脾胃功能与中风病的内在联系.同时强调了在临床治疗中风时,以调理脾胃为主要的治疗法则以及顾护脾胃与中风预后的密切联系.
作者:杜美茹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白头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来医家用作治痢要药.目前市场上白头翁药材来源比较复杂.据报道,各地使用不同科属的白头翁品种也不同,如濮阳县多年来一直使用毛莨科植物白头翁Palsatill a chinen sis(Bge)Regel的全草,清丰、南乐、滑县使用的是蔷薇科植物委陵菜petontilla chinen sisser的干燥根和同属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的干燥根入药.为避免混淆,现将常见的混淆品药品性姿态,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加以对比,以资鉴别.
作者:李东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肾气虚型与呼吸肌力和呼吸驱动的关系.方法:对48例COPD患者按中医辨证分组为肺气虚型和肾气虚型,分别检测肺通气功能(FVC、FEV1、FEV1%、MVV)、大吸气压(MIP)、大呼气压(MEP)和口腔阻断压(P0.1),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COPD组与对照组比较肺通气功能(FVC、FEV1、FEV1%、MVV)明显下降(P<0.01),其中肾气虚组与肺气虚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5);COPD肺气虚组MIP下降(P<0.05),而MEP无明显变化(P>0.05);肾气虚组MIP、MEP均下降(P<0.05);COPD患者无论肺气虚组,还是肾气虚组,其P0.1均升高(P<0.05).结论:COPD肾气虚患者与肺气虚患者比较,肺通气功能下降更为明显,更易发生呼吸肌疲劳,但是两者的呼吸驱动均增强,表明无论是在通气功能,还是在呼吸肌疲劳方面,肺气虚到肾气虚均是病情逐渐加重的过程.
作者:许银姬;林琳;汤翠英;李咏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若及时适当处理,疗效良好,反之可发生中耳粘连、鼓室硬化等病变.笔者对64例分泌性中耳炎伴有鼓室积液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以单纯用西医治疗方法作对照组,发现两组差异显著P<0.05.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极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艾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肝脏疾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药物.因此,研究治疗肝炎的方法和药物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几年来应用中草药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较为显著,现就近年来中草药治疗肝炎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探讨.
作者:郭尧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苍术为菊科植物南苍术的根茎.历代常见米泔浸炒、醋炒、盐炒、土炒、醋煮、酒煮、米泔浸、姜制、酒醋并制、童便制等法,近年来多采用米泔水炙麸炒、清炒两种方法.由于传统炮制方法条件不易控制,常使炮制质量产生一定的差异,为合理其炮制标准,笔者采用薄层层析及药典法对苍术的生品、炒黄品、炒焦品、米泔水炙品、炒品及现代品进行薄层鉴别及挥发油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炮制后挥发油组分无明显变化而其含量均有所下降,为制定合理的炮制标准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江海燕;陈国佩;周凡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参子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应用参子降糖饮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消渴丸治疗.2组均2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子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疗效确切.
作者:伍群业;曹建雄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心能浓缩水煎剂为益气活血,健脾利水之剂,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减轻心脏的前负荷.与对照组使用扩血管、利尿及强心药常规治疗对比,治疗组有效率87.2%;对照组75.98%,有显著差异(P<0.05).
作者:谭刚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灯盏花素注射液能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肺血液、降低血液粘滞度,同时能提高机体血氧分压,提高对肺心病的疗效,观察75例慢性肺心病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指出:诱发血管舒张机制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灯盏花素是蛋白酶的抑制剂,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
作者:冯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探讨黄芪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用黄芪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连续14天为1疗程,共2个疗程.用心脏彩色B超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快速充血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比值(E/A).通过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二尖瓣快速充血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比值(E/A)高于治疗前(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证明:黄芪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作为改善老年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陈国通;邹襄谷;邱山东;李希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哮喘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指出,对发作期、缓解期采用补肾益气法治疗其症状、体征、肺功能均有改善,尤其缓解期改善明显.对哮喘症状的控制、减少发作次数、预防发病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邓红顺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从十个主要环节入手,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其一,重视学生入科前教育,提出临床教学的要求、特点和要达到的目标;其二,选用基础理论扎实、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固定带教;其三,加强临床操作管理,实行三级医师带教责任制;其四,利用典型病例引导,强化望、闻、问、切和视、触、叩、听等专业基本技能;其五,坚持教学查房,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判断病情的能力;其六,抓好病案书写,提高病案质量;其七,定期组织病例讨论;其八,定期进行临床专题讲座,拓展专业知识视野;其九,加强实习辅导,定期解难答疑;其十,严格出科考核,全面评价临床教学效果.指出,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是使中医学生从课堂理论有效地过渡到临床实践、提高临床技能的关键.
作者:吴启富;陈宝田;罗仁;肖长虹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静灵口服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色谱柱为Zirchrom Science C18(4.6×150mm)柱,乙腈:磷酸二氢铵(27:73)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45nm.结果:本法可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其线性范围为2.0~40.0μg/mL.盐酸小檗碱的加样回收率为100.4%.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桂凤;初金芝;邱枫;肇丽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仙方活命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比色法测量小鼠碳粒廓清指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用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观察小鼠的迟发性超敏反应(DTH).结果:仙方活命饮能明显增强正常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迟发性超敏反应,但对血清溶血素水平及免疫脏器系数无明显影响.结论:仙方活命饮具有显著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辛勤;司端运;戴伟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通过运用中药肝阳平片治疗48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同时用西药尼群地平片治疗48例,双盲对照.结果降压作用中药组总有效率93.8%,优于西药组,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兼有降血脂的作用.提示中药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具有疗效可靠,且能明显改善症状,并兼有降血脂、降肾素的作用.
作者:李武明;何玉香;刘冬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对环磷酰胺诱发微核的抑制作用.方法:以ICR纯种小鼠的骨髓细胞为材料,以微核为指标,研究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的抗突变作用.结果:环磷酰胺使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与阴性对照组比差异显著),0.125ml/d~0.5ml/d的四君子汤及补中益气汤对环磷酰胺所致微核率的增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环磷酰胺组比差异显著).
作者:何文彬;姜海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慢性顽固性咽性咳嗽常由慢性咽炎所致,其治疗在临床上颇为棘手.曹世宏教授总结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提出慢性咽炎病理机制有两方面:其一,阴虚为基础;其二,风、热、痰、瘀闭阻于咽喉.曹世宏教授自拟利咽方以养阴、祛风、清热、化痰、祛瘀,每每多获效验.
作者:刘海燕;马南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为研究王旭高肝病病因理论,从王氏医案着手,探讨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均可致肝病:风、暑、燥邪所致肝病以肝风为主;火热之邪既可发为肝火,又能形成肝风;寒湿邪易致肝气凝滞为病.因此认为王旭高论六淫致病理论丰富了肝病病因学说.
作者:胡方林;易法银 刊期: 200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