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王思平;褟国维
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晚期表现.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对心衰的证治探析如下.
作者:董波;刘静;司秀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男性暴力人群的中西医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随机抽取46例男性暴力型罪犯,进行中医辨证、西医检体、实验室检测ET、NO、NE、E、COR、T3、T4、TSH、FSH、LH、T、E2等,探讨男性暴力人群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客观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肝火(或肝阳)亢盛、肝肾阴虚、痰热内扰、肝郁犯脾的复杂证型,现代医学的客观化指标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ET、NE、E、T3、T4、E2增高,NO下降,COR、TSH、FSH、LH、T正常.结论:提示男性暴力人群中医复杂证型与ET、NO异常之间关系的现代医学病理生理学基础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NE、E分泌增高,导致T3、T4应激性增高,机体耗氧量增加,缺血,缺氧,副交感神经相对抑制而NOS抑制,终导致ET升高、NO下降,机体进入神经-内分泌-内环境失衡状态.
作者:傅晓晴;白平;林久茂;郑良朴;叶大富;郑玉聪;林可基;陈少东;徐翔宇;陈琪;陈惠颖;林秀芳;吴绍銮;邓龙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对100例解脲脲原体感染性男性不育症的临床观察,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生殖系解脲脲原体感染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生殖系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清除作用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能改善精液各参数,促进精子发生与成熟,明显提高精子活率与活动力,降低精子畸形率,清除AsAb,提高男性生育力.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解脲脲原体感染性不育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郑毅春;何清湖;卢芳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白血病属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白细胞系呈现异常增生.丧失正常功能的白血病细胞浸润全身组织及脏器,后可危及生命.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是:起病急聚,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迅速的进行贫血,轻重不等的出血,全身组织白血病细胞浸润症状和体征,如肝、脾淋巴结肿大,骨痛及胸骨压痛,皮肤各种损害和神经系统受累的相应表现.
作者:杜海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置于95%N2,5%CO2的缺氧环境中48h,采用血清药理学和直接加药的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血府逐瘀汤对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结果: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及浓缩水煎液均有保护心肌细胞,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含药血清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以减少缺氧诱导心肌细胞的凋亡细胞数量,对缺氧心肌细胞能起保护作用.
作者:沃兴德;丁志山;吉瑞瑞;洪行球;金明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探讨未婚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与性功能障碍的关系及其危害.50例性功能有障碍中,26例为早泄,24例为勃起功能障碍(以下简称ED).50例病人有未婚性行为史占38例,其中早泄占18例;婚外性行为史的12例病人中早泄占8例.环境及精神紧张是本病的主要诱发因素.采用心理疏导及西地那非(伟哥)治疗,树立病人自信心,后期采用至宝三鞭丸(烟台中药厂生产)治疗有效.
作者:董自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趋势及死亡率逐上升.为寻求有效冠心病的途径,我们对1999年以来的冠心病人100例采用中药舒冠合剂配合中医血疗,收到了满意疗产,并作了动物实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红;张丽霞;王强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风温指感受风温病邪所致的新感温病.始见于《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篇》,多发于冬、春二季,初起者,病在肺卫.风温肺热病是[1]风温病与肺热病的合称.其病变部位在肺,病理机制为痰热瘀毒互阻,致肺脏功能失常.
作者:孟繁甦;马智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肠道易激综合征(rBS)患病率相当高,在西方国家约20~30%,亚洲国家约10%的人群有此病的症状,但临床就诊者仅约1/4.该病迁延难愈,单纯的西药治疗也常反复发作.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许二平;胡维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治疗组采用圆利针扬刺加水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7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临床治愈56例,占73.7%,显效13例,占17.1%,有效5例,占6.6%,无效2例,占2.6%;对照组单用水针治疗32例,临床治愈10例,占31.2%,显效7例,占21.9%,有效7例,占21.9%,无效8例,占2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认为针刺可改善局部血液淋巴,促进血肿的消退,加快组织功能的恢复.提示圆利针扬刺加水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好.为临床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开辟了针灸治疗新途径.
作者:靳聪妮;朱少可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银杏叶药物的主要成分银杏叶内主要含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有机成分中主要含异鼠李素、山奈酚、山奈酚-3-鼠李葡萄糖甙、芸香甙、槲皮甙、银杏异双黄酮、银杏苦内酯A、B、C、儿茶精及食子儿茶精等鞣质类成分.
作者:周美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指出预防皮肤疾病的发生,治疗皮肤疾病都与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要在重视外在护理与保养的同时,重视调理脾胃,使脾健胃强,预防疾病的发生.从两个方面,即:皮肤生理与脾胃的关系,皮肤病理与脾胃的关系,探讨了脾胃病与皮肤生理病理内在关系.总之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血生理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故此四脏腑与气血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且脾胃的功能为重要,故治疗中在选择调理气血的药物的同时顾及此四脏腑.认为人体肌肉的丰盛,筋骨的柔和,皮肤的光泽润华,也是依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
作者:金容炫;田德禄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目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范围内有增高趋势,发病特点是反复缠绵,难以根治,因此探讨其发病机理,深化中医学对哮喘的理论认识,提高中医药对哮喘的防治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许爱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下同)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近20年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概括起来为血栓机制与炎症机制两方面.在炎症机制中,关于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近年来多有报导,这给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以许多启发.
作者:赵东杰;范群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根据生物全息律的观点,生理和病理上相关部位在人体分布的规律,探讨人体不同结构单位或节段都是处于某个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化了的全息胚.全息胚就包含着人体全部生命信息,不论生命是显性或隐性有利于各种全息单元的穴区定位达成共识.从三个方面,即:人体全息穴区分布特点、人体全息信息平衡对应特点、人体全息不全的特点,论述了人体全息穴区分布及全息信息平衡对应特点.
作者:齐凤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长,病理改变复杂,虚实互见,以痰瘀阻络为病机特点.治疗中应遵循络病理论,以指导对病机、立法的认识,须注意其治疗的特殊性,并灵活应用虫类药、藤类药、引经药等.
作者:谢席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本文介绍了中西医结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全科治疗方法,急性活动期以西医治疗为主,配合中药治疗,缓解期逐渐以中药取代西药,并将心理干预贯穿于治疗过程的始终,这对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大有裨益.
作者:陈红;王思平;褟国维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运用经方治疗顽固皮肤病三则,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类天疱疮,苓桂术甘汤治疗下肢丹毒;越婢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天疱疮由脾虚湿热蕴积肌表,治宜健脾利湿;下肢丹毒为湿热蕴毒,治宜清热解毒;寻常型银屑病为脾热郁闭,治宜清热解毒,滋阴开窍.
作者:秦泳;杨军伟;张晓红;华华;刘瓦利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半枝莲Scutrllaria barbata D.Don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又名并头草、狭叶韩信草,以干燥全草入药.首载于《药镜拾遗赋》,味辛、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之功,用于吐血、血淋、黄疸、癌肿、毒蛇咬伤等疾病的治疗,为临床所习用.笔者综述了近年半枝莲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赵珍东;黄兆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育龄期妇女月经异常的明确诊断方法,指导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对322例育龄期月经异常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及病理检验,结合中医辨证分型.结果:瘀热型月经异常,宫腔镜检查发现多见子宫内膜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炎症及子宫肌瘤占91.6%;肾虚型多见卵巢功能失调,占44.9%.结论:官腔镜检查为月经异常的临床明确诊断及辨证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提高了宫腔镜下手术治疗月经病的疗效.
作者:时燕平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