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衍射增强成像的肝纤维化图像多参数纹理特征分析

王雪艳;李辉;罗述谦

关键词:衍射增强成像, 肝纤维化, 纹理分析
摘要:目的 根据硬X射线衍射增强成像工作原理,利用其图像的空间高分辨率和高相位衬度特征,对实验所获得的大鼠正常肝图像及肝纤维化图像进行纹理特征分析,探求其微观结构变化,为计算机辅助诊断提供新手段.方法 本次实验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4W/1A 光束线形貌站完成,样品为离体大鼠正常肝及由人血白蛋白诱导的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标本,记录介质为Fuji IX80胶片.本文计算了感兴趣区域图像的纹理特征参数,以及计算同一类型不同纹理参数间的相关系数,对纹理参数的波动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正常及肝纤维化组织在相衬图像上差异较明显,可以通过逆差距、惯量、差的均值以及差的熵这四种纹理参数区分开,其中,后三种纹理参数的波动趋势类似,与逆差距正好相反.结论 基于硬X射线衍射增强原理的肝纤维化图像可以通过分析纹理特征来识别其病变,可以用于辅助医生诊断.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30例健康人血液射频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测量

    在10kHz~110 MHz频率范围,利用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了30例正常健康人血液样本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通过介电常数和电导率频谱、复数平面图、介电损耗频谱、电导率虚部频谱和损耗角正切频谱的数据分析,旨在建立正常人血液的电生理特征参数,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研究方法.结果 表明,正常健康人全血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具有频率依从性,其介电行为具有两个特征频率:第一特征频率f1=0.59MHz;第二特征频率f2=2.12MHz.

    作者:王力;陈林;丰明俊;马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自体血逆预充技术在儿童体外循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

    目的 在使用目前儿童体外循环管路基础上,探讨自体血逆预充技术用于儿童体外循环对血液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60例体重在20~40kg之间体外循环下行择期心脏手术先心病患儿,分为自体血逆预充组(Rap组,n=30)和标准预充组(SP组,n=30).自体Rap组在转机前进行Rap操作,对照组常规预充转机.记录所有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情况、术后监护室情况、不同时刻患儿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Hct)和围术期用血量.结果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和手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Rap组预充液量明显减少(P<0.05);阻断升主动脉后10min时RAP组患儿Hct高于对照组(P<0.05);Rap组术中用血量和输血率均少于S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p技术用于儿童体外循环可以减少预充量,保持转机过程中较高的Hct.但对血液保护作用不明显,目前用于临床的儿童体外循环管路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作者:杨峰;万彩红;刘瑞芳;龚庆成;贾在申;赵岩岩;侯晓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基于图像纹理主成分分析的组织温度无损监控研究

    探讨基于超声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系统低费用、有效的温度监控方法.分别选取HIFU焦域处超声图像,及其37℃基准温度下超声图像的剪影图像做为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再采用灰度共生矩阵及小波变换提取ROI多个纹理参数.结果 表明超声原始图像ROI纹理参数与温度间无明显相关关系,但超声剪影图像ROI纹理参数与温度表现出良好的相关关系.采用其中8个与温度存在线性关系的纹理参数进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多元线性回归,在70℃以下的温度范围,采用该回归方程进行温度估计的精度为3℃.

    作者:冯艳玲;陈真诚;何继善;张阳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基于生理信号模式识别和针法电刺激的智能生物反馈系统

    目的 在生物反馈闭环系统中用人工智能技术代替专家对测试信号进行判断和决策,并将此智能生物反馈系统应用于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采用独立分量分析和RBF神经网络方法对反映病症的皮电和肌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实现系统的自动诊断.同时,还在生物反馈系统中加入仿传统针法的智能电刺激器.结果 提取的焦虑症患者和正常人的皮电信号差别明显,计算机能够得出正确判断.结论 临床实践证明通过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确能有效缓解焦虑症状,系统自动诊断的正确率基本满足初步诊断的要求.

    作者:张维平;张沙萨;陈仕华;段文燕;张瑞娟;景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穿戴式心电监护模块的微型化研究

    基于硬件软件化的设计理念,研究适用于移动心电监护的微型化技术,终设计出微型化心电监护模块.模块由微型化预处理电路及单片机组成,其中传统电路的部分功能由单片机完成,从而实现模块的微型化;通过短距离ZigBee或远距离GPRS无线通信,将异常心电数据发送至社区医疗工作站,实现心电异常的实时预警.系统成功预警的室性扑动、窦性停搏等严重心电异常.实际应用效果表明,系统体积小、应用灵活方便,以低成本实现了心电异常患者享受远程移动监护的服务,符合低成本健康医疗模式转变的趋势.

    作者:林绍杰;赖丽娟;吴效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密度投影算法实现与改进

    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因重建时间长,效率低,常常利用图形工作站来进行计算.本文利用优化的光线跟踪算法(ray casting)对大密度投影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得到的一个角度的MIP来计算互补角度的MIP,并且解决了因数据量过大而引起的内存问题.在不影响有效信息的前提下,加快了MIP计算的速度,提高了MIP的重建精度及效率.实验证明,新的算法在普通PC机上也可以较好地实现MIP的重建.

    作者:罗守华;刘俊秀;于洁;陈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真空静脉采血穿刺影响因素和成功技巧分析

    目的 探讨真空采血器采血穿刺时间与穿刺成功率的相关性.方法 用秒表测量509例次真空采血从进针到插入真空管见到回血的时间并记录,评价静脉穿刺难度,应用CORREL工作表函数相关系数对真空采血器静脉采血穿刺时间和穿刺难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穿刺时间与穿刺难度有正相关关系(P<0.05),即采血穿刺时间与穿刺成功率有密切关系.结论 对使用真空采血器静脉采血穿刺难度高的老年患者,相应延长穿刺时间放慢进针速度是提高老年患者采血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凯燕;张小群;赵黎明;李晓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可穿戴技术在军事作业中的应用

    可穿戴技术是一种对人体状态进行无创监测的新技术.该技术在军事作业领域中蕴藏着巨大的应用价值,特别在战地救护和分诊、军事训练监测、作业环境有害物质监测和士兵心理状态监测方面,可穿戴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美国在可穿戴技术的军事作业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多项成果.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可穿戴技术将在军事作业的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者:张广;郑捷文;吴太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用于预防和治疗骨丢失的机械振动装置

    为了预防和治疗废用性骨丢失,研制一种用于人体加载的电磁驱动型机械振动装置.该装置载荷范围为0~100kg、可产生频率为1~100Hz、加速度为0~5g的正弦波振动,用于人体及实验动物的振动加载实验.在设计上,利用上位机为操作控制平台,采用电磁驱动型振动台,引入加速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并反馈电磁驱动振动台的运行情况,实现对振动加速度和振动频率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经实验验证,该装置适用于中、长期空间飞行中航天员骨骼系统的健康维护,以及地面各种废退性骨质疏松人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丁冲;杨鹏飞;商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一种可变阈值的基频曲线平滑搜索算法

    汉语的声调曲线可以用基音频率轨迹来表示.传统的基频曲线平滑算法主要是中值平滑和线性平滑,这两种算法都不能有效去除基音频率中的连续错误点.本文提出可变阈值的基频曲线平滑搜索算法,根据基频点的分布选择不同阈值,得到更精确的基频曲线,且运算简单快速.分别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二次曲线拟合的孤立音节声调识别实验均表明,这种算法相比传统的中值平滑和线性平滑算法识别正确率明显提高,对提高聋儿计算机汉语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田珍;关添;叶大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具有视音频交互功能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

    远程心电监护对心脏病的防治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实现一套适用于家庭或社区医院的具有视频和音频交互功能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系统采用MPEG-4技术对视频音频数据进行数据压缩,并利用RTP协议动态控制数据的发送进程以保证不同网络环境下视音频数据的流畅传输.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稳定、准确传输心电信号的同时可以实现医患双方视音频信息的实时交互.系统可以促进医患双方的远程互动,进一步提高远程心电监护的防治和诊断效果.

    作者:诸强;冯兵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基于衍射增强成像的肝纤维化图像多参数纹理特征分析

    目的 根据硬X射线衍射增强成像工作原理,利用其图像的空间高分辨率和高相位衬度特征,对实验所获得的大鼠正常肝图像及肝纤维化图像进行纹理特征分析,探求其微观结构变化,为计算机辅助诊断提供新手段.方法 本次实验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4W/1A 光束线形貌站完成,样品为离体大鼠正常肝及由人血白蛋白诱导的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标本,记录介质为Fuji IX80胶片.本文计算了感兴趣区域图像的纹理特征参数,以及计算同一类型不同纹理参数间的相关系数,对纹理参数的波动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正常及肝纤维化组织在相衬图像上差异较明显,可以通过逆差距、惯量、差的均值以及差的熵这四种纹理参数区分开,其中,后三种纹理参数的波动趋势类似,与逆差距正好相反.结论 基于硬X射线衍射增强原理的肝纤维化图像可以通过分析纹理特征来识别其病变,可以用于辅助医生诊断.

    作者:王雪艳;李辉;罗述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心电图机模拟训练平台的系统设计及实现

    为了便于学习心电图机的原理,研制基于PC机的心电图机模拟训练平台.采用ADuC812单片机作为此训练平台系统控制器,利用QuickStart工具开发设计了单片机软件系统,并使用C++ Builder开发了PC机智能化考核软件.该平台集理论、实践、考核为一体,加强了基本技能训练.将实训与考核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在职及在校人员的学习效率.

    作者:吕鹏;刘延武;赵俊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脉搏波信号预处理方法研究

    针对脉搏波信号处理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脉搏波信号预处理方法,并分析了脉搏波信号特征及数学形态原理.据此设计了基于脉搏波信号特征的非线性形态学滤波器,用于脉搏波信号预处理.通过实验验证,此预处理方法在高频噪声去除和基线漂移抑制方面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相比其他滤波器,形态学滤波器抑制能力很强,且原理简单,计算量小,十分适合在微处理器中应用.

    作者:祝宇虹;张富强;李满天;张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胃肠道内窥镜机器人驱动机构研究

    为了实现对人体胃肠道的无创诊疗,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仿蚯蚓蠕动式人体胃肠道内窥镜机器人的微型驱动器.微型驱动器采用直流电机,通过齿轮和蜗杆蜗轮减速传动,并用拉线方式实现直线驱动.实验结果表明,该驱动器能在额定电压下稳定可靠地运行,并输出约100g左右的驱动力.

    作者:李佳峻;颜国正;王坤东;叶东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眼科中的电子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许多新电子技术和设备为眼科的发展提供条件,只有了解这些技术,才能在以后的临床中熟练使用.本文对眼科涉及到的电子技术和设备进行综述,尤其对新技术如超声多普勒、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视觉电生理和激光技术详细介绍.

    作者:宋德禄;钟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44μm脉冲激光对犬气管壁组织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医用1.44μm波长脉冲Nd:YAG激光对犬气管壁作用的量效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脉宽640μs,频率5Hz、大单脉冲能量1J的1.44μm脉冲Nd:YAG激光,按单脉冲能量0(对照)、0.2、0.5和0.8J,每次照射脉冲数1、5、10、20、40、80进行分组,每组5只比格犬,对犬气管黏膜进行活体照射.取照射处气管壁常规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计算机成像与测量,获取汽化区宽度、深度、凝固带宽度与深度等数据,绘制量效关系曲线,分析作用机制.结果 试验可观测到各种组织效应表现,大汽化区宽度(2508.6±118.0)μm、大凝固带宽度(1743.3±125.6)μm、大汽化区深度(2274.8±146.8)μm,出现在单脉冲能量0.8J、80个脉冲/次剂量组;大凝固带深度(895.8±51.7)μm,出现在单脉冲能量0.5J、80个脉冲数/次剂量组.结论 1.44μm脉冲激光对犬气管壁作用的组织效应程度与单脉冲能量和每次照射脉冲数呈正相关趋势.该激光作为手术刀应用有较强汽化能力,其凝固层厚度足以保证术中止血,创面清洁,能满足气管手术的需要.

    作者:孙智;李文志;刘筑闻;郗林鹤;王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一种基于纹理的颅脑CT图像病变检出算法

    以颅脑CT图像为研究对象用基于纹理的数字化统计图谱方法进行了病变自动化检出的研究,提出并创建基于纹理的数字化统计图谱--纹理层析图谱.通过比较待诊断颅脑CT图像与纹理层析图谱间的差异,实现颅脑CT图像中多种病变的计算机自动化检出.实验结果表明,在不知道病变种类的前提下,基于纹理层析图谱的病变检出算法可以实现颅脑CT图像所含病变的自动化检出.利用图像的纹理信息变化是实现颅脑CT图像病变检出的一个有效途径.

    作者:周平;李传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 138例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并在病变椎间盘注射浓度为40μg的医用臭氧,椎间盘内、突出髓核内及椎管内可见臭氧残留.结果 138例椎间盘均穿刺成功.术后3月显效89例,有效35例,无效14例,有效率89.86%;术后6月显效92例,有效37例,无效9例,有效率93.48%.患者均未见任何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是一种新的介入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方法简便、疗效明显的特点.

    作者:周卫红;刘卫兵;王小兵;文媛;胡效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洁定HS6617高温高压灭菌器故障维修与保养

    洁定HS6617型高温高压灭菌器是用于对耐高温、高压的物品进行灭菌的装置.它可以根据灭菌物品的种类和包装方式,选择不同的灭菌程序对物品进行灭菌.灭菌器的灭菌程序为固定的六个程序,分别为Bowei-Dick测试程序;包缠过的器械、纺织物品、多孔物品的灭菌;热敏材料、橡胶、塑料、多孔物品的灭菌;单个、未包缠的器械的快速灭菌过程;敞开或有开口容器内的液体灭菌程序;自动渗漏测试程序.程序的选择通过操作面板上的按键进行.显示屏可直观灭菌器内舱和夹层的温度和压力,通过打印机来实时记录相应的温度和压力变化曲线.灭菌器有自动故障检测、报警、提示和记录功能,能够及时发现仪器运转的异常情况.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于2001年和2006年分别购置了三台和四台该系列灭菌器,现列举几例灭菌器的故障维修过程分析以及仪器的预防性维修保养工作,供同行参考.

    作者:朱显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