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磊;张红梅;徐立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等数据库中检索1990年1月至2015年9月发表的有关NA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由两位独立的研究人员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RCTs,共2077例患者(NAC组308例,对照组316例).结果显示NAC较对照组能提高进展期胃癌的总体生存率(HR=0.74,95%CI:0.63~0.88,P=0.0006)、5年生存率(OR=1.61,95%CI:1.24~2.09,P=0.0004)和3年无病生存期(HR=0.66,95%CI:0.56~0.77,P<0.00001),能降低肿瘤术前分期(OR=1.71,95%CI:1.26~2.33,P=0.0006),NAC组的R0手术切除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OR=1.55,95%CI:1.22~1.97,P=0.0003);而两组的术后并发症(OR=1.12,95%CI:0.87~1.44,P=0.40)、围术期死亡率(OR=1.14,95%CI:0.64~2.05,P=0.65)、3/4级化疗副反应发生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AC能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肿瘤分期.其安全可行,患者可耐受.
作者:熊兵红;马利;罗华友;曾玉剑;田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2009~2012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计算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顺位、0~74岁累积率等指标,标化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和Segi's标准人口结构为标准.[结果] 2009~2012年湖南省6个肿瘤登记点人口人年数为1011.3867万人年,报告肺癌新发病例4785例,死亡病例3740例.病理诊断比例59.62%,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3.82%,死亡/发病比为0.78.肺癌发病率47.31/10万(男性67.77/10万,女性25.44/10万),中标率35.82/10万,世标率35.66/10万,0~74岁累积率4.54%.城市地区肺癌发病率52.28/10万,农村地区45.36/10万.肺癌死亡率为36.98/10万(男性53.32/10万,女性19.51/10万),中标率为27.80/10万,世标率27.50/10万,0~74岁累积率3.43%.城市地区肺癌死亡率为44.36/10万,农村地区为34.07/10万.[结论]湖南省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肺癌是威胁湖南省居民健康的头号恶性肿瘤,应加强其防治研究.
作者:黎皓思;廖先珍;粱剑平;史百高;许可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2002~2012年肺癌的发病及死亡状况.[方法]资料来源于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分析不同性别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并采用变化百分比(pencent change,PC)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以描述年度变化趋势.[结果]2002~2012年闵行区肺癌发病6151例,粗发病率为65.08/10万,男性、女性分别为88.24/10万、41.06/10万.2002~2012年肺癌发病变化百分比为-8.31%,年度变化百分比为-0.698%,发病率的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1.358,P=-0.208).2002~2012年闵行区肺癌死亡5242例,粗死亡率为55.48/10万,男性、女性分别为77.80/10万、32.32/10万.肺癌死亡的变化百分比为-22.05%,年度变化百分比为-2.47%,2002~2011年肺癌死亡变化呈下降趋势(t=-4.70,P=0.001).[结论]2002~2012年期间闵行区肺癌发病率无明显变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可能与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肺癌早发现筛查项目的开展有关.
作者:李为希;周洁;张芬;严玉洁;许慧琳;刘亦男;徐东丽;方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自噬在熊果酸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不同浓度(5、10、20μmol/L)的熊果酸处理48h后,采用MTT法检测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超微结构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蛋白p62及Beclin-1的表达情况;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A/B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A/B,LC3A/B)免疫荧光检测熊果酸对HeLa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检测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抑制自噬前后对熊果酸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5、10、20 μmol/L)的熊果酸处理组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0.1%±1.3%、35.6%±2.6%和49.0%±1.0%,熊果酸可抑制HeLa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446.177,P<0.001);熊果酸能诱导HeLa细胞发生自噬: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熊果酸处理后HeLa细胞中自噬囊泡明显增加;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熊果酸可呈剂量依赖性增加Beclin-1的表达,降低p62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显示熊果酸处理后,HeLa细胞的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强;3-MA与熊果酸联合作用于HeLa细胞时可抑制细胞增殖.[结论]熊果酸抑制HeL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自噬,自噬抑制剂3-MA能够增强熊果酸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作者:卢文;杨艳梅;马敬全;王虹;刘倩;邵嘉艺;唐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基于健脾为基础的辨证治疗方案对ⅢC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同期对照研究方法,将ⅢC期胃癌根治术后病例,以是否自愿接受基于健脾为基础的辨证治疗方案分为中药治疗组和非中药治疗组.以DFS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DFS的预后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估算中位无病生存时间.[结果]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中药治疗(P=0.035)是影响ⅢC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中药组的中位DFS为36.67个月,非中药组为21.47个月(P=0.016),接受基于健脾为基础的辨证治疗方案的相对危险度为0.593 (95%CI:0.365~0.964).中药组的1、2、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59%、49%、34%,非中药组分别为74%、44%、28%、18%.[结论]基于健脾为基础的辨证治疗方案是影响ⅢC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性因素.在延长ⅢC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作者:朱晓虹;赵爱光;李宏伟;曹妮达;徐燕;赵刚;严敏;郑坚;杨金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和肺癌筛查的广泛开展,肺多发磨玻璃结节(groundgrass opacity,GGO)检出率明显增高.肺多发GGO中以纯磨玻璃密度(pure ground-glass opacity,pGGO;无实性成分)结节为主,病理主要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及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肺多发GGO的病理特点及处理策略与肺单发GGO有明显差异.多数临床医生对肺多发GGO缺乏了解,工作中对发现的肺多发GGO不能制定合理的随访策略及正确的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高玉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PAQR3又名RKTG,隶属于PAQR家族,是一个定位于高尔基体上的具有Ⅲ型拓扑结构的七次跨膜蛋白.近年来研究发现PAQR3具有抑癌基因功能,可通过调节多种通路影响细胞增殖、恶性转化,抑制血管生成以及抑制肿瘤侵袭转移,同时发现DNA损伤结合蛋白(DDB2)及一些miRNAs可通过调控PAQR3表达水平继而影响肿瘤的进展,为未来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凌清;凌哲南;张翔宇;马晓倩;凌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生物学认识的深入,以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正逐渐丰富着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选择.贝伐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人鼠嵌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是第一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以贝伐珠单抗为基础进行的临床研究也证实了它能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全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发布的结直肠癌治疗领域有关贝伐珠单抗的临床研究,对其在晚期结直肠癌一线、二线和维持治疗以及在结直肠癌术后辅助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做一系统综述.
作者:文磊;张红梅;徐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武威市凉州区2008~2012年胃癌发病和死亡概况.[方法]对武威市凉州区2008 ~2012年胃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计算发病(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死亡)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2008~2012年武威市凉州区胃癌共发病5252例,发病率为104.6/10万,中标率为93.5/10万,世标率为94.6/10万;胃癌死亡3398例,死亡率为67.7/10万,中标率为63.8/10万,世标率为64.1/10万.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发病率男性为148.1/10万,女性为56.6/10万;死亡率男性为96.1/10万,女性为36.4/10万).[结论]武威是胃癌的高发区,男性及老年人是重点防治人群.
作者:梁莹;叶延程;张文华;张志镒;刘晓琴;李成云;徐风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静态调强放疗(IMRT)与动态容积调强放疗(VMA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应用Pinnacle 9.0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对10例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行IMRT和VMAT放疗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放疗技术的靶区剂量分布特点以及小肠、膀胱、双侧股骨头等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及体积.[结果]10例患者的靶区中位体积为2321.25cm3(2021.19cm3~2741.65cm3).IMRT和VMAT计划均能满足计划设计要求.VMAT与IMRT计划靶区的Dmax、Dmin、Dmean、V95%、V100%和V105%均无统计学差异,适形指数(CI)和均匀指数(HI)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522,P=0.452).VMAT计划对小肠的保护较好,VMAT计划中小肠受量的Dmax、Dmean、V40及V50较IMRT计划均有明显下降(P=0.014,0.044,0.018和0.043).两组计划中膀胱及双侧股骨头受量的指标Dmax、Dmean、V50均未见统计学差异.VMAT计划的平均加速器跳数(MU)为507.220,IMRT计划为528.060(P=0.003).IMRT计划平均治疗时间390s,VMAT计划为157s (P<0.001).[结论]VMAT计划具有降低总MU,缩短治疗时间及减少小肠受照射剂量的优势,但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赵玲;卜明伟;杨筑春;刘士新;曹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为结直肠癌的有效治疗手段.目前,晚期结直肠癌的三线治疗尚无标准方案.全文对晚期结直肠癌的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相关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崔越巍;魏孝礼;白玉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北京市东城区2001~2011年女性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提取北京市肿瘤登记数据库中2001~2011年户籍为东城区(原东城区和原崇文区)的肿瘤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计算甲状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nnaul percent change,APC),分析发病率和死亡率年度变化趋势,并根据Segi’s世界人口构成计算世标率(ASRworld).[结果]2001~2011年,北京市东城区女性甲状腺癌累计发病435例,死亡80例.粗发病率为7.95/10万,粗死亡率为0.97/10万.2001~2011年,甲状腺癌发病世标率APC为15.84%(P<0.05),死亡世标率APC为7.79% (P>0.05).甲状腺癌发病高峰出现在45~岁组和75~岁组,死亡高峰出现在75~岁组.[结论]北京市东城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长迅速,特别是对45~岁组和75~岁组的影响日益加剧.需重视甲状腺癌高发的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石红梅;杨雷;王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体内实验中不同剂量川芎对肿瘤干细胞样细胞低氧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通过无血清培养获得的干细胞样细胞并鉴定,将已鉴定的球细胞接种于裸鼠腋下,将裸鼠平均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高剂量川芎组、低剂量川芎组,21d后检测抑瘤率,Western blot检测瘤体ABCG2、HIF-1α蛋白表达,RT-PCR检测HIF-1α mRNA表达.[结果]低剂量川芎对PG-BE1干细胞样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可在蛋白水平上抑制ABCG2的表达(P<0.05).低剂量川芎同时还可在蛋白及mRNA的水平上抑制HIF-1α的表达.[结论]低剂量川芎对肿瘤干细胞的杀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HIF-1α蛋白表达,改善肿瘤乏氧微环境有关.
作者:王耀焓;张培彤;杨栋;韩海英;郭秀伟;祁鑫;张芸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上海市金山区居民肺癌死亡率及其所致寿命损失的变化趋势,为制定肺癌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icrosoft Access对2002~2014年各级医疗机构上报的肺癌死亡病例建立数据库,并计算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肺癌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率、标化寿命损失率等指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2002~2014年,肺癌居金山居民首位肿瘤死因,其粗死亡率为59.16/10万,标化死亡率为29.65/10万,肺癌死亡占同期肿瘤死亡数的27.92%.金山男性、女性和全人群合计肺癌粗死亡率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APC=3.53%,4.67%,3.70%,P均<0.01),而同期标化死亡率均未表现出明显升降趋势(APC =-0.70%,0.26%,-0.50%,P均>0.05).金山居民肺癌死亡率自20~岁年龄组随年龄增长呈快速上升趋势,并在80~岁组达到高值(369.13/10万).同期,金山居民肺癌所致金山居民寿命损失率呈上升趋势(APC=1.52%,P<0.05),而标化寿命损失率呈下降趋势(APC=-1.66%,P<0.05).[结论]肺癌是造成金山居民致命威胁的恶性肿瘤之一,宜对肺癌开展综合性防制措施,如进行中年人群肺癌筛查,开展对包括男性等重点人群肺癌致死危险因素的研究工作,并建立合适的肺癌防制成效评估机制.
作者:朱晓云;马碧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