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载辛伐他汀聚合物植入拔牙窝对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乔春暖;沈兰花

关键词:辛伐他汀, 拔牙窝, 牙槽骨, 修复, TGF-β1 mRNA
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应用辛伐他汀促进拔牙术后牙槽骨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携带辛伐他汀的PLGA,以单纯PLGA为对照,即刻植入56只Wistar大鼠切牙拔除的拔牙窝内,其中实验组28只,对照组28只,分别于术后5 d、1周、2周和4周各处死7只,4%多聚甲醛灌流固定,分离下颌骨,10% EDTA脱钙,常规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切片和HE染色.设计针对TGF-β1 mRNA的寡核苷酸探针,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拔牙窝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各组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少于相同时间的对照组,而骨形成则比对照组明显.实验组术后1周阳性细胞数为13.0±2.74,术后2周为29.0±9.06,术后4周为29.8±9.06,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通过上调TGF-β1 mRNA的表达促进拔牙窝牙槽骨的修复.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眼眶-上颌骨-颧骨复合骨折15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车祸伤占外伤比例越来越大,其中眶-上颌骨-颧骨复合骨折亦越来越多,处理不当可遗留面部缺陷和终生眼部功能障碍.我院自2004~2006年共收治该病15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朱威;王娜;李淑文;高翔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的DSC/TG研究

    目的:研究玻璃组成中磷含量对玻璃离子水门汀固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基于SiO2-1/2Al2O3-1/2CaF2-1/2zP2O5,(z=0,1/12.5,1/6.25,1/3.125)组成,制备了不同磷含量的玻璃粉剂,采用DSC/TG热分析技术研究4种不同磷含量玻璃组成、2种市售玻璃离子水门汀和1种聚羧酸锌水门汀对照样品的热分解特点.结果: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基体分解放热峰的温度和形态随磷含量变化而变化,当磷含量增加时,由一个变为两个,且明显变宽.结论:在玻璃离子水门汀固化过程中有磷进入基体中,当磷含量较高时,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它们对聚合物基体热行为的影响.

    作者:吴忠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根尖周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属于锌依赖性蛋白水解酶的一种,是由多种蛋白酶组成的多功能内肽酶,主要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在正常稳定状态组织中MMP表达量极少,而在炎性细胞因子、激素、生长因子刺激下和细胞转化过程其表达上升.病理上根尖周病通常分为根尖周炎和根尖囊肿,根尖周炎多是由根管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局部炎症性疾病,常累及邻近牙槽骨和根尖部的牙骨质,使其吸收破坏.

    作者:陈建芳;胡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红景天甙对体外培养腮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体外研究红景天甙作用于腮腺癌腺样囊腺癌细胞(SACC-2)后,观察SACC-2细胞的增殖情况.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红景天甙作用前后SACC-2细胞PCNA表达情况.结果:给予红景天甙组的SACC-2细胞PCNA阳性细胞数均较未加药组明显弱,即P<0.01.结论:红景天甙能抑制SACC-2细胞增殖,可能作为腮腺癌治疗的药物之一.

    作者:李美华;王医术;魏洪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酸性氧化电位水根管冲洗的抗菌效果

    目的:研究酸性氧化电位水超声冲洗杀灭感染根管内厌氧菌的效果及其作为根管超声冲洗液的可行性.方法:将9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共90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颗患牙,第1组手持器械结合机用根管锉进行根管预备,常规针管式双氧水与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第2、第3组同第一组进行根管预备,分别以生理盐水、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冲洗液进行根管超声冲洗,根管预备前后分别根管内取样进行厌氧菌培养.结果:第2组厌氧菌减少程度明显大于第1组(P<O.05);第3组厌氧菌减少程度大于第2组(P<O.01)、显著大于第1组(P<O.001).结论:超声波在根管预备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酸性氧化电位水配合超声冲洗能有效杀灭感染根管内的厌氧菌,是一种理想的根管超声冲洗消毒液.

    作者:刘国勤;赵海军;张庆福;陈俊;张新海;刘筠;陈铁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口腔医学院教学管理保障体系的建立

    在短短的4年中,温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院各项建设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教学管理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作者:潘乙怀;林新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牙体缺损至龈下患牙的保存方法比较及临床治疗

    目的:观察牙体缺损至龈下患牙的处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牙龈切除术、牙冠延长术和牙根牵引术分别对3颗、30颗和12颗已做过完善根管治疗的缺损至龈下患牙进行处理,暴露牙根断面,桩核冠修复后进行1~2年随访.结果:切牙龈组预后效果差;龈下缺损较小的患牙,牙冠延长术和牙根牵引术的效果都较好;但缺损较深的患牙,牙根牵引术的效果优于牙冠延长术.结论:龈下缺损较小的患牙,可作牙冠延长术,但缺损较深的患牙,好做牙根牵引术.临床上在适应证范围内应尽量先做牙根牵引术再做桩核冠修复.

    作者:刘琳;刘春雷;戚向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承力点前牵引颅面骨骼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目的: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比较分析,不同部位承力颅面骨骼前牵引的生物力学变化特点.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上分别以牙列承力前牵引和梨状孔底骨骼承力的前牵引,比较分析其生物力学变化.结果:以梨状孔底骨骼承力的前牵引,矢向位移面中上1/2前移比牙列承力的前牵引多,面中下1/2位移相对较少,垂直向及侧向位移值均小于牙列承力的前牵引,等效应力集中范围明显小于牙列承力的前牵引,鼻根区压应力减少明显.结论:与传统的牙列承力的前牵引比较,以梨状孔底骨骼承力的前牵引可整体前移上颌,减少上颌的逆向旋转,减少硬腭前部压缩现象.

    作者:侯敏;柳春明;张海钟;张萍;白绍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自锁托槽和传统直丝弓托槽弓丝结扎时间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Damon 3、Damon MX、In-Ovation 3种自锁托槽的弓丝自锁结扎与传统弹力结扎圈结扎、不锈钢丝结扎的椅旁操作时间.方法:5种结扎方式各选取10例不拔牙病例.上下牙列完全排齐整平、安放0.019×0.025″的不锈钢丝后,分别测量记录每位患者全口弓丝结扎以及去结扎所需要的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种结扎方式的全口结扎时间分别为Damon 3:(13.4±0.4)s,Damon MX:(13.1±0.4)s,In-Ovation:(13.5±0.4)s,弹力结扎圈:(135.2±5.9)s,不锈钢丝:(644.6±22.8)s;全口去结扎时间分别为Damon 3:(28.5±1.0)s,Damon MX:(27.5±1.1)s,In-Ovation:(28.9±0.8)s,弹力结扎圈:(42.2±2.5)s,不锈钢丝:(232.2±9.5)s.3种自锁托槽的全口结扎、去结扎时间均明显短于弹力结扎圈和不锈钢丝结扎,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器的弓丝自锁结扎与传统的弓丝结扎方式相比能明显地缩短弓丝结扎、去结扎所需的时间,从而减少椅旁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谭忠荣;叶翁三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析金属烤瓷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因素

    金属烤瓷冠(PFM)是一种由低熔烤瓷在真空条件下熔附到金属基底冠上的金-瓷复合结构的修复体[1].近年来随着我国口腔修复学和修复工艺学的快速发展及人们对美观的要求日益增高,PFM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目前已成为牙体、牙列缺损修复中常用的修复形式,在口腔专科医院中,PFM修复体占据冠桥修复体的60%以上[2].

    作者:马丁;湛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同种异体下颌骨移植修复犬颞颌关节、下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

    目的:建立同种异体下颌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杂种犬动物模型,为研究同种异体下颌骨植入后的临床、病理特点创造条件.方法:18只杂种犬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自体骨、冷冻同种异体骨、冷冻干燥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的范围是包括髁突在内的下颌骨升支部分,术后定期进行X线检查并测量张口度,24周后处死动物并测量移植骨的高度.结果:所有动物均顺利存活,伤口愈合良好;术后16周时3组动物的张口度与手术前无显著差异;术后24周3组动物的升支高度均显著降低,自体组的升支高度显著高于冷冻干燥组.结论:犬同种异体冷冻/冻干下颌骨移植后可以达到临床愈合并发挥TMJ的功能.

    作者:许亦权;胡敏;王阳;李其平;张健;肖红喜;李岩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齿槽外科的应用

    目的:观察丙泊酚+局麻涡轮钻拔牙法在困难牙拔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拔牙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Ⅰ组(丙泊酚+局麻涡轮钻拔牙法)、治疗Ⅱ组(局麻涡轮钻拔牙法),对照组(传统拔牙法),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局麻时、拔牙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拔牙时间,拔牙感受.结果:Ⅰ组患者MAP、HR波动小,感觉痛苦小,Ⅰ、Ⅱ组患者拔牙时间短,3组患者SpO2无差异.结论:丙泊酚+局麻涡轮钻拔牙法,值得在困难牙拔除中应用.

    作者:孟凡文;胡开进;胡坤;陈云俊;吴占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第三磨牙萌出年龄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在人群中第三磨牙的萌出年龄,为第三磨牙的研究提供相关资料.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将第三磨牙的萌出情况依据姜元川文献报道分为一级萌出和萌出,对西安市部分中学和高校学生进行了第三磨牙萌出年龄的调查,调查人数共3 831人.结果:第三磨牙的萌出年龄男性上颌为(20.09±1.57)岁,下颌为(20.56±2.16)岁;女性上颌为(19.98±1.51)岁,下颌为(19.84±1.57)岁.女性下颌萌出年龄早于男性(P<0.05).30岁前除先天缺失、阻生及萌出特别迟缓的第三磨牙外,能够萌出的第三磨牙已全部萌出.结论:第三磨牙的萌出年龄延迟,萌出率较低,这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第三磨牙退化的结果.

    作者:马江敏;邵金陵;万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左上第一磨牙慢性根尖炎合并上颌窦炎1例

    上颌窦炎可直接侵犯牙根或牙槽神经,引起同侧面颊及上颌牙齿酸痛或阵发性神经痛,而罹患慢性根尖周炎的上颌牙齿,在根管治疗术中也可能会因上颌窦穿通导致上颌窦炎.笔者曾遇见1例左上第一磨牙慢性根尖炎并发左上颌窦炎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面神经缺损桥接移植修复进展

    面神经修复是一种功能复苏技术,通过面部表情肌的神经再支配达到功能恢复的目的.直接立即缝合神经的断端是好的修复方法.但由于外伤,医源性损伤,肿瘤包裹导致直接缝合有张力时或因为手术切除导致一段神经缺失时,有时必须采用神经桥接移植手术和特殊的手段,传统的方法采用自体神经桥接移植术,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自体神经移植来源有时十分困难,供区牺牲较大,来源有限,因而限制了这种术式的广泛应用.

    作者:刘洪飞;赵宝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氢氧化钙治疗慢性根尖周炎X线片观察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通过X线片发现氢氧化钙对根尖周骨质有很好的修复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汪学华;吴海珍;王林艳;王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溶剂配制的氢氧化钙pH测定

    目的:比较4种不同溶剂与氢氧化钙混合配制后pH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规律.方法:将氢氧化钙粉剂分别与4种溶剂混合形成饱和溶液,分别在0、10、30、45 min,1、24和48 h,7 d等8个时间点测量pH.结果:4种氢氧化钙溶液呈强碱性,在0、10、30、45 min,1和24 h的pH没有显著性差异,从48 h开始pH显著升高,到第7天时达到高.4种溶液中,生理盐水配制的pH低,而氯乙啶溶液配制的pH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4种溶液配制的氢氧化钙溶液在24 h后发生显著性升高,且持续到第7天才达到高峰.建议临床使用氢氧化钙糊剂时应持续7 d.

    作者:崔晓燕;伍江慧;彭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表面粒度车针预备所致玷污层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表面粒度的金刚砂车针进行牙体预备后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金刚砂车针与碳化硅砂纸对牙本质表面进行打磨预备后,分别选用全酸蚀粘结剂Single Bond及自酸蚀粘结剂iBond与树脂粘结,用慢速切割机片切牙齿,精细金刚砂车针修成沙漏状的粘接面积约0.8 mm2的样本,测试各个样本的微拉伸粘结强度.结果:全酸蚀粘结条件下,3组样本的粘结强度无显著差异,而在应用自酸蚀粘结剂时,粗粒度车针预备后的牙本质粘结强度明显低于经极细粒度车针或是碳化硅砂纸处理组(P<0.05).结论:采用极细粒度车针进行牙体预备可以有效增强牙本质与自酸蚀粘结剂间粘结强度.

    作者:费健;骆小平;陈亚琴;魏文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运用术中神经电图确定斜方肌神经支配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术中神经电图明确颈丛斜方肌支及副神经对斜方肌的动力支配作用.方法:在术中直接刺激暴露的副神经及C2-C4神经干,在斜方肌的上中下三部分分别记录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以确定副神经及颈丛斜方肌支对斜方肌的支配作用及其范围.结果:副神经对斜方肌的各部分都具有动力支配作用,而一部分颈丛斜方肌支对斜方肌也存在不恒定的动力支配作用,其中C2主要是通过加入副神经的方式支配斜方肌的,C3、C4则多为独立支配斜方肌.结论:斜方肌接受副神经及颈丛斜方肌支的双重动力支配作用,如根治性颈清扫术中保护颈丛斜方肌支,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肩功能.

    作者:蒲玉梅;唐恩溢;杨旭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桩钉对磁共振成像伪影形成的影响

    目的:检测口腔内不同长度桩钉对磁共振图像的影响;并对不同金属制作的桩钉对磁共振图像的影响进行比较.方法:先对两种金属不同长度的桩钉(软质钴铬合金:15 mm、13 mm、11 mm、9 mm、7 mm、5 mm;镍铬合金:15 mm、11 mm、5 mm)在1.0 T的场强中做扫描,再从中选取两种长度的桩钉(软质钴铬合金:15 mm、11 mm)在0.15 T的磁场中扫描做对照.结果:不同长度的桩钉在相同检测条件下所产生的伪影面积大小有显著性差异.同时伪影与桩钉制作所选用合金种类及检测时磁场强度、成像序列有关.结论:临床制作桩钉时,在保证固位力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桩钉的长度,以将伪影的影响降到低.

    作者:肖云;姚江武;郭珍珍;张有彬;庄雄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