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容激光致单眼玻璃体积血一例

肖紫云;胡焰山;李家璋

关键词:
摘要:患者,女,39岁,因“右眼固定性视物黑影1个月,视物模糊2周”于2016年11月1日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眼科就诊.患者为美容院工作人员,自述于1个月前在激光美容治疗结束时不慎被激光扫射到右眼,当时感右眼刺痛,持续性上方眉弓前方固定黑影.受伤半月余后无其他诱因下突感右眼视力骤降,视物不清症状逐渐加重.自述来我院就诊前未接受任何治疗.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2,左眼1.0,右眼眼前节未见异常,裂隙灯前置镜检查见玻璃体血性混浊,下方见大量血凝块形成,隐约可见上方视网膜平伏(见图1A).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软性接触镜眼健康相关内容白皮书——眼视光专家共识(2017中国杭州会议)

    众所周知,框架眼镜、接触镜和角膜激光手术已经被证实为成熟和有效的屈光矫正方式.随着科技发展,接触镜的材料、设计和生产工艺不断革新,很多品种的接触镜应运而生,在临床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软性接触镜(以下简称软镜)因材料柔软和容易适应让全球很多配戴者体验到它带来的清晰和舒适的视觉享受;近年来随着彩色软镜的普及推广,更满足了爱美人士的需求.

    作者:强生安视优顾问专家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基于全角膜散光规划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比较基于全角膜散光和基于角膜前表面散光规划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的柱镜度数和轴位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宁波市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Toric IOL植入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141例(171眼),其中观察组75例(90眼),对照组66例(81眼).观察组采用中央3 mm直径区域的全角膜散光进行手术规划,对照组采用中央3 mm直径区域的前表面角膜散光进行手术规划.检查术后3个月的裸眼远视力(UCDVA)、残余散光、IOL旋转度,视力采用LogMAR视力记录.根据角膜前表面散光与全角膜散光柱镜相差是否≥0.50 D或轴位相差是否≥10°,进一步将2组患者分为散光偏差亚组与散光无偏差亚组.视力、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角膜散光、残余散光等以(-x)±s进行描述,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术后3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平均UCDVA分别为0.10±0.13和0.06±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P=0.18);残余散光分别为(0.63±0.29)D和(0.52±0.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4);IOL轴位偏离分别为5.6°±3.6°和5.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P=0.51).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散光偏差亚组的UCDVA优于对照组的散光偏差亚组(t=2.54,P=0.02),残余散光低于对照组的散光偏差亚组(t=3.40,P < 0.001);观察组的散光无偏差亚组与对照组的散光无偏差亚组间UCDVA、残余散光、IOL轴位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全角膜散光规划Toric IOL植入的柱镜度数和轴位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其术后临床效果优于只考虑角膜前表面散光计算者.

    作者:吴越;郭晓红;钟益科;马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早期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三焦点人工晶状体(IOL)与单焦点IOL植入术后早期的视力情况、视觉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4-7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确诊为白内障欲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4例(50眼),植入三焦点IOL为实验组(22例,25眼),植入单焦点IOL为对照组(22例,25眼).随访至术后3个月,测试单眼裸眼远中近视力(LogMAR)、离焦曲线、主观散射光、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SR)、像差,并发放调查问卷统计患者满意度、脱镜率以及光晕发生率.采用配对t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及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2组间远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近视力方面,实验组(0.12±0.11、0.17±0.11)优于对照组(0.28±0.08、0.47±0.16) (t=-5.912、-8.504,均P < 0.001);实验组(2.02±0.93)的OSI高于对照组(1.13±0.31) (t=-3.311,P=0.001);2组间MTFcutoff、SR、主观散射光以及像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满意度和脱镜率方面优于对照组(χ2=4.50, P=0.034;χ2=30.65,P<0.001),光晕发生率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焦点IOL植入术后,患者拥有良好的远、中、近全程视力及视觉质量.

    作者:周星延;王静;赵江月;丁倩;彭程;张劲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125I粒子治疗泪腺恶性和复发多形性腺瘤

    目的:观察125I粒子植入治疗泪腺恶性肿瘤和复发的多形性腺瘤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8年7月至2016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入院治疗并保留完整病历资料的泪腺上皮性肿瘤16例,其中泪腺腺样囊性癌8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2例,复发的多形性腺瘤5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恶性肿瘤和复发的多形性腺瘤在术后1个月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 临床和影像学检查随访项目包括肿瘤局部控制情况和并发症. 结果:①肿瘤控制情况:11例1次125I粒子植入有效控制病变;3例2次植入有效控制病变;1例3次、1例4次植入有效控制病变.②并发症情况:16例均未见眼球、视神经和颅脑穿刺损伤;13例在3个月内出现眼表刺激征,其中1例眼睑浅部植入粒子出现重度刺激征;8例出现干眼症表现;6例出现轻度的结膜充血、睑缘肥厚、睫毛或眉毛脱落、角膜水肿、角膜上皮脱失;4例出现皮肤表面红肿和色素沉着.并发症多在3个月后逐渐缓解和恢复正常.结论:泪腺恶性肿瘤和复发的多形性腺瘤,术后给予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肿瘤局部控制效果好,且并发症较少,被认为是治疗易复发的泪腺上皮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婷;张珂;朱豫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上海市原闸北区2010-2017年视力残疾分析

    目的:调查上海市原闸北区视力残疾的分布特点,为精准化的视力残疾人群康复服务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医院的观察研究.根据WHO标准,收集2010年8月至2017年3月在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接受视力残疾评定的人群,残疾评定由经培训的眼科专科医师完成,以确定残疾的等级和主要致残原因.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终纳入1 682例,导致盲和低视力的视力残疾的前5位疾病分别是: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36.38%(盲90例、低视力522例),黄斑病变13.56%(盲38例、低视力190例),视网膜脱离9.39%(盲38例、低视力120例),青光眼9.27%(盲42例、低视力114例),视神经病变5.95%(盲12例、低视力88例).同一视力残疾等级不同居住街道人群的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P < 0.05).结论:导致上海市原闸北区视力残疾的首位致残病因是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而在辖区内的不同街道视力残疾的分布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陈吉利;曹婷怡;许斐平;王莎莎;林秋蓉;郑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低度近视学龄儿童眼成像质量、屈光和结构参数的相关研究

    目的:分析低度近视学龄儿童全眼波前像差与近视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等参数的相关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纳入180名8~13岁、等效球镜度为-0.50~-3.00 D低度近视儿童,进行主觉验光,IOLMaster测量眼轴(AL)、角膜曲率半径(平坦径线角膜曲率半径R1,陡峭径线角膜曲率半径R2,平均角膜曲率半径R),WASCA波前像差仪测量像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像差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Spearman相关分析波前像差、屈光度及结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近视屈光度与像差不相关,显著影响总高阶像差的主要因素是角膜曲率和年龄(R2:B=-0.054,t=-2.986,P=0.003;年龄:B=0.009,t=2.176,P=0.031),其中角膜曲率主要影响四阶像差,年龄主要影响三阶像差.眼轴与高阶像差、四阶像差、球差相关(r=-0.147、-0.333、-0.358,均P < 0.05),R1(r=-0.249、-0.421、-0.435,均P < 0.001)和R2(r=-0.260、-0.377、-0.392,均P < 0.001)也与高阶像差、四阶像差、球差存在相关性.AL/R与球镜度、等效球镜度相关(r=-0.490、-0.527,均P < 0.001).结论:低度近视学龄儿童成像质量可能主要受人眼结构而非屈光状态的影响.

    作者:徐菁菁;陶春文;金婉卿;保金华;陈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杭州市下城区50岁及以上人群眼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杭州市下城区50岁及以上人群眼部疾病的患病情况及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及病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5年4-8月期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杭州市下城区8个街道共抽取50岁及以上人群2 953例,对其进行视力、屈光状态、眼压等检查,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人群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及病因.各数据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结果:共2 363例接受并完成了检查,受检率为80%,人群中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为1.6%(38例),并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χ2=38.094,P < 0.001);文化程度越低,盲的患病率越高(χ2=39.497,P < 0.001).导致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有眼底异常(30眼,39.5%)、白内障(26眼,34.2%)、青光眼(12眼,15.8%)等.人群中眼病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未矫正的屈光不正(2 048例,86.7%)、白内障(1 065例,44.7%)、翼状胬肉(219例,9.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81例, 3.5%)、青光眼(52例,2.2%)、斜视(46例,2.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9例,1.7%).结论:杭州市下城区50岁及以上人群常见的眼部疾病是未矫正的屈光不正、白内障.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较低,其中眼底异常、白内障是导致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

    作者:徐海铭;王鑫;龚静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抑制单胺囊泡转运体功能在豚鼠屈光发育及形觉剥夺性近视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球旁注射单胺囊泡转运体2(VMAT2)非竞争性抑制剂丁苯那嗪(TBZ)探讨胞外多巴胺水平下调对三色豚鼠屈光发育以及近视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152只正常3周龄豚鼠,随机分为正常视觉环境(NV)组和形觉剥夺(FD,右眼单眼剥夺)组.NV组又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n=18),溶剂对照组[注射二甲基亚枫(DMSO),NV+DMSO,n=18)],低剂量TBZ组(NV+30 ng,n=22),高剂量TBZ组(NV+300 ng,n=20).FD组又随机分成单纯FD组(FD,n=17),FD+溶剂对照组(FD+DMSO, n=18),FD+低剂量TBZ组(FD+30 ng,n=21),FD+高剂量TBZ组(FD+300 ng,n=18).溶剂注射组和TBZ给药组每天右眼球旁注射0.1%DMSO或者相应剂量TBZ 100 μl.实验前、实验后2周和4周分别检测屈光度和眼轴相关参数.实验4周后采用过量10%水合氯醛处死豚鼠,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多巴胺受体下游信号分子p-CREB的变化.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分析.结果:在正常视觉环境下,TBZ注射2周可诱导豚鼠产生近视,NV+DMSO、NV+30 ng和NV+300 ng组双眼屈光度差值(右眼-左眼)分别为(0.04±0.31)D(、-0.90±0.84)D和(-0.75±0.66)D(F=11.133,P < 0.001),同时伴玻璃体腔深度加深,3组双眼玻璃体腔深度差值分别为(-0.01±0.03)mm(、0.02±0.03)mm和(0.02±0.04)mm(F=6.001,P=0.004).注射TBZ 4周豚鼠的近视量没有进一步加深,3组豚鼠双眼屈光度的差值分别为(-0.06±0.41)D、(-1.14±1.61)D和(-0.84±1.41)D(F=3.569, P=0.035).正常屈光发育的豚鼠注射TBZ 4周后,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的p-CREB表达下调(t=4.825,P=0.003;t=8.109,P<0.001).TBZ注射对FD豚鼠2周和4周时的屈光和眼轴都没有影响.结论:通过TBZ抑制单胺囊泡转运体功能可诱导正常豚鼠出现近视,但对形觉剥夺性近视没有显著影响.单胺囊泡转运体功能受抑制可能通过使单胺类递质的释放减少,引起相应递质,特别是多巴胺水平的降低进而诱导出近视.

    作者:祝瑞雪;裴晓梦;胡洋;支知娜;张森;周翔天;瞿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并发症及其学习曲线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研究其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12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山西省眼科医院白内障专科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242例(403眼),按手术先后时间分为A、B、C、D组.使用Alcon LenSx飞秒激光设计完成前囊膜圆形截囊、晶状体预劈核及透明角膜切口的制作,而后转到另一手术间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飞秒激光术中出现的相关并发症.使用Fisher检验比较各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15眼(28.5%)术中发生结膜下出血;36眼(8.9%)术中发生瞳孔缩小;41眼(10.2%)术中发生撕囊不完整或撕囊偏中心;44眼(10.9%)术中发生角膜切口制作失败或位置异常.以上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是A组高于B、C、D组,且B、C、D组的发生率有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趋势.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在前100例中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通过谨慎操作及手术能力的提高,100例后各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张建玲;张素华;王晓刚;李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重庆酉阳县土家族青少年屈光不正及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重庆市酉阳县土家族青少年人群屈光不正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酉阳县城镇和乡村各2所中学(初中和高中)的土家族青少年共973例进行眼科检查.通过电脑自动验光及1%环戊通滴眼液扩瞳后检影验光获得青少年的屈光状态,以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并分析近视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户外活动时间、父母屈光状态等.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以及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近视(等效球镜度≤-0.50 D)、远视(等效球镜度≥+0.50 D)以及散光(柱镜度≤-0.50 D)的患病率分别为66.3%(645例), 17.5%(170例)和15.1%(147例).高度近视检出25例,占总检出人数的2.6%.男生近视患病率(59.8%)显著低于女生(72.5%) (χ2=17.53,P < 0.001).城镇青少年近视患病率(77.9%)显著高于乡村青少年(51.6%) (χ2=74.12,P < 0.001).随着年龄增长,近视患病率逐渐升高(χ2=84.70,P < 0.001),远视患病率逐渐降低(χ2=78.30,P < 0.001).近视的土家族青少年中,父母双方均存在(χ2=10.85,P=0.001)或单方存在(χ2=56.01,P < 0.001)近视的概率显著高于非近视青少年.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与屈光状态呈显著正相关(r2=0.781,P < 0.001).结论:重庆市酉阳县土家族青少年女性近视患病率较高;城镇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高于乡村;近视发病与父母近视和户外活动时间相关.

    作者:万文娟;白岚;魏芳;冯学明;马剑;杜利平;陈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免疫抑制剂在干眼治疗应用中的进展

    干眼是眼科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干眼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的研究认为神经性炎症、性激素失调、病理性凋亡、泪液渗透压增高和泪腺的免疫性炎症共同参与了干眼的发病,其中泪液的高渗状态和泪腺的免疫性炎症是促使干眼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环孢霉素A等,已经广泛用于治疗眼科疾病,对治疗干眼有一定的效果.现对免疫抑制剂在干眼临床治疗应用中的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林超;柯大观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美容激光致单眼玻璃体积血一例

    患者,女,39岁,因“右眼固定性视物黑影1个月,视物模糊2周”于2016年11月1日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眼科就诊.患者为美容院工作人员,自述于1个月前在激光美容治疗结束时不慎被激光扫射到右眼,当时感右眼刺痛,持续性上方眉弓前方固定黑影.受伤半月余后无其他诱因下突感右眼视力骤降,视物不清症状逐渐加重.自述来我院就诊前未接受任何治疗.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2,左眼1.0,右眼眼前节未见异常,裂隙灯前置镜检查见玻璃体血性混浊,下方见大量血凝块形成,隐约可见上方视网膜平伏(见图1A).

    作者:肖紫云;胡焰山;李家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