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政;常婷
目的:评价纳米树脂及自酸蚀黏结剂在前牙冠折美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外伤致冠折或切角缺损前牙45例62颗牙齿,取模型,用蜡恢复外形后翻制硅橡胶印模,作为背板,分层充填牙釉质色及牙本质色树脂,精修、抛光,并在6、12、18及24个月对所有患牙随访,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62颗患牙充填体,有2例树脂出现部分脱落,1例前牙切端出现磨损,3例出现树脂修复体边缘着色,56例充填体在24个月内的各项评价指标均达到临床满意.结论:纳米树脂修复冠折前牙,磨除的牙体组织少,美观效果较好.
作者:刘加荣;黄政;张汉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根尖周感染患牙拔除后即刻种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初期稳定性在即刻种植的重要性.方法:48例患者(男27例,女21例,年龄47.1±1.9岁),56颗根尖周感染患牙拔除后即刻种植.修复后随访1年,观察种植体稳定性、种植体周围炎及X线变化,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56颗种植体,1颗由于邻牙根尖周感染形成脓肿,2个月后造成种植体脱落,1颗因术中发现患牙拔除后无可用的种植骨量,充填骨粉后放弃即刻种植,其余病例临床愈合良好,可正常行使功能,1年后随访,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成功率96.4%,种植体周围骨吸收(0.41±0.22)mm.结论:在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的前提下,炎症期拔牙后即刻种植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毅慧;郭家平;王虎中;董青山;王林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三种玻璃离子水门汀牙体充填修复后边缘封闭性的差别.方法:离体前磨牙80颗按要求制备洞型,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三种玻璃离子水门汀(新世纪齿科材料有限公司玻璃离子水门汀Ⅰ型、Ⅱ型,日本GCFujiⅡ)充填修复,另外一组用玻璃离子水门汀Ⅱ型修复后再涂隔湿剂(凡士林).经冷热交替试验(0 ℃~55 ℃,循环500次),采用1%亚甲蓝染料渗入法观察充填体与牙体洞壁间边缘微渗漏的情况.结果:玻璃离子水门汀Ⅰ型(普通型)边缘封闭性与其他各组存在显著差异(P <0.01):玻璃离子水门汀Ⅱ型(树脂增强型)、GCFujiⅡ与隔湿剂组边缘封闭性存在差异(P <0.05);玻璃离子水门汀Ⅱ型与GCFujiⅡ边缘封闭性比较不存在差异(P >0.05).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Ⅱ型与GCFujiⅡ边缘封闭效果相同;隔湿剂能降低微渗漏.
作者:黄艺;俞律峰;邹德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口臭与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胃肠道疾病及口腔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9280例健康体检者,第1组2876例有胃肠道疾病无口腔疾病组,第2组2615例有胃肠道疾病有口腔疾病组,第3组1210例有口腔疾病无胃肠道疾病组,第4组2579例无胃肠道疾病无口腔疾病组,分别比较口臭的发生率与胃Hp阳性检出率,口臭者记录失眠、便秘等生活习惯.研究其相关性.结果:在9280例中口臭阳性率为9.84%,胃Hp感染阳性率为47.83%:口臭者913例中胃Hp感染阳性率为65.52%,口臭阳性率与胃Hp感染阳性率、胃肠道疾病和口腔疾病相关,且第1、2、3组口臭和胃Hp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第4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第1组与第2组差异无显著性.口臭者中失眠、便秘发生率分别为41.52 %、33.57 %.结论:口臭与Hp感染、胃肠道疾病和口腔疾病密切相关,Hp与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Hp与口腔疾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口臭者失眠、便秘发生率较高.
作者:张延琳;石玲琍;李元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总结腮腺肿瘤手术中对耳大神经耳后支、耳垂支进行保留,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对39例腮腺肿瘤病例,术中解剖、保留耳大神经耳后支、耳垂支,术后观察、随访,了解耳大神经支配区域感觉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耳垂、耳廓下部及乳突区皮肤感觉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保留耳大神经耳后支、耳垂支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毛玉虎;王玫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新疆哈萨克族牙列缺损、缺失及修复的情况,为哈萨克族口腔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乌鲁木齐县哈萨克族人群聚居点的哈萨克族农牧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新疆乌鲁木齐县哈萨克族农牧民的牙列缺损患病率为61.88%,人均缺牙数2.48颗,修复率极低,仅为2.68%.结论:哈萨克族农牧民人群口腔健康水平较低,应该加强口腔卫生服务及健康宣传工作.
作者:满云娜;丁锐;齐卫江;何惠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牙齿阻生通常累及恒牙列,乳牙列很少受累[1,2].我们收治1例乳牙阻生并发急性根尖周炎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7岁2个月.近1个月,右上后牙反复自发疼痛数次,未经治疗,疼痛自行好转.2天前右上后牙疼痛加重并伴右侧面部肿胀,发热38.6℃就诊.
作者:姜静;于国霞;朱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等离子舌根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iation,RFA)在治疗舌源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RFA治疗87例舌源性OSAHS患者,术前及术后12周进行PSG监测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前AHI(40.6±10.2)次/h,术后降至(13.8±6.4)次/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血氧饱和度术前(70.6±12.3)%,术后升至(84.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RFA治疗单纯性舌源性OSAHS,能明显提高手术效果,且安全、简便、并发症少,是OSAHS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熊素芳;王斌;马维瑾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环抱菌素A导致牙龈过度生长的作用机制己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成为热点.本文主要就CsA导致牙龈过度生长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热点进行综述.
作者:谭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强度应力作用下体外培养成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Flexercell Strain Unit系统对体外培养成肌细胞施加牵张应力,通过DNA ladder实验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和总体JNK1的水平,通过NFkappa B报告系统检测其活性.通过JNK1的RNAi实验观察抑制JNK1后,是否补救被抑制的NFkappa B活性.结果:10%表面拉伸幅度的牵张应力作用24 h后,细胞形态梭形稍变长,且排列方向有一致性的趋势,DNA ladder实验证实15%以上较高强度应力引起C2C12细胞凋亡,高强度应力条件下成肌细胞凋亡过程中,JNK1通路被激活,抑制JNK1的活化,补救被抑制的NFkappa B活性.结论:高强度周期性牵张应力促进体外培养成肌细胞凋亡是通过激活JNK1通路而抑制NFkappa B活性实现的.
作者:谭家莉;匡威;段建民;毕媛;汪维建;李潇;段银钟;刘彦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残根长度对桩核冠修复后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不同长度残根的三维光弹模型,对其进行常规桩核冠修复,运用光弹应力分析法分析残根长度对桩核冠修复后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正常长度残根应力峰值与天然牙无明显区别(P>0.05),根缩短1/6的残根应力峰值略大于天然牙,但小于天然牙的2倍,根缩短2/6的残根应力峰值略大于天然牙的2倍,根缩短3/6的残根应力峰值远大于天然牙的2倍.结论:正常长度残根,根缩短1/6的残根可用桩核冠修复,根缩短2/6的残根应慎用桩核冠修复,根缩短3/6的残根不宜用桩核冠修复.
作者:张博;赵文峰;张少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大鼠Ⅱ型糖尿病模型,检测并比较糖尿病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整合素α5β1和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水平,探讨Ⅱ型糖尿病影响种植体骨结合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实验动物模型成功后,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种植组(C组)、正常对照组(CO组)、糖尿病种植组(T组)、糖尿病模型组(TO组).在T组及C组大鼠右侧胫骨近骺端种植纯钛种植体,每组于植入2、4、8周分别处死4只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整合素α5β1和FN表达水平.结果:种植术后2周和4周时,T组种植体周围整合素α5β1和FN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T组与C组间整合素α5β1的表达水平接近,而T组FN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糖尿病可能通过改变种植体周围组织中整合素α5β1及FN表达,削弱了种植体骨结合.
作者:王兴;焦艳军;孙晓军;孟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3~6岁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93名孤独症儿童及207名正常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乳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其中正常儿童乳牙患龋率71.50 %,龋均3.360;孤独症儿童乳牙患龋率59.14%,龋均3.245.二者相比较,孤独症儿童吃甜食频率较低,且多由其家长帮助刷牙;正常儿童开始刷牙的时间更早,大多数家长能够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做口腔健康检查.结论:加强对家长及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指导,培养科学的饮食方式及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有效预防乳牙龋病.
作者:朱颐馨;代微微;刘英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变化后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方法:通过对评分册的抽查和收集考生反馈意见,总结了近儿年来在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中考生所遇到的困难、问题和容易失分的主要环节.结果: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较低,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的考生往往在病例分析部分失分较多.操作能力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可腔颌面外科方面.结论:口腔医学院校应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时安排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完善,培养出真正合格的口腔执业医师.
作者:杨学文;赵怡芳;寇树明;杨柳;姚玲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京尼平交联改性前后可溶性蛋壳膜蛋白(soluble eggshell membrane protein,SEP)冻干组织工程支架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冷冻干燥法制备SEP的冻干支架,浸泡于京尼平溶液中交联改性.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测量其孔隙率、抗拉强度以及降解率,采用溶血实验、亚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初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结果:京尼平交联改性前后的SEP冻干支架孔径分别为(280±71)μm和(263±89)μm,孔隙率分别为(90.4±7.6)%和((87.9±9.7)%;交联改性显著提高了SEP冻干支架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了支架的失重率(P<0.01);交联前后的材料均无溶血现象;亚急性短期全身毒性实验中组织切片均未见病理变化;细胞毒性检测均为0级.结论:京尼平交联改性在提高SEP冻干支架的力学强度和抗降解能力的同时,仍可保持支架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刘更;段嫄嫄;贾骏;靳海利;郭朝霞;于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牙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Wistar大鼠牙囊细胞,选择生长良好的第3代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EGF(0.5、1.5、10.50 ng / mL)与牙囊细胞共孵育5 d,MTT法对比观察不同浓度的EGF对牙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在EGF浓度为5~10 ng / mL时,牙囊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增高(P<0.05),10ng /mL时达到高(P<0.01).结论:EGF可作用于牙囊细胞,合适浓度的EGF能显著增加牙囊细胞的增殖活性.
作者:王建;刘宗霞;李纤;刘瑞刚;王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青少年骨性安氏Ⅲ类患者CT三维重建模型,测量、分析颅面形态的三维特征,比较两侧的对称性,为骨性安氏Ⅲ类患者非对称性生长发育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测提供参考.方法:对19例骨性安氏Ⅲ类患者(7~16岁)头颅进行螺旋CT扫描,在Mimics10.01软件工作站上进行图像重建和三维测量(共21个指标),对结果进行左右配对t检验.结果:颧弓-sagittal:颧骨-sagittal:颧额缝-sagittal的距离3项指标左、右侧有统计学差异.结论:Mimics软件可用于处理三维CT资料并量化分析生长发育过程中颅颌面的形态变化;青少年骨性安氏Ⅲ类患者颧骨相关的某些解剖结构右侧发育优于左侧.
作者:季骏;谢晓秋;王铁梅;刘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进行无症状年轻恒前牙Ellis 2类牙折和3类牙折保髓治疗新方法的初步探讨.方法:采用改良间接和直接盖髓术--即刻Vitapex间接或直接护髓和树脂冠修复的方法,对35颗外伤冠折的年轻恒前牙进行完整牙髓的保存治疗,并定期复查.结果:35颗外伤上前牙,在长两年的观察期内,有3例出现慢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失败率为8.6,其中Ellis 2类牙折2例,3类牙折1例,3例失败病例的根端形态均为根管壁内聚状.有4例出现树脂冠松动或脱落,占11.4%,其中Ellis 2类牙折1例,3类牙折3例.结论:根端形态是判断年轻恒牙外伤后牙髓有无恢复可能的主要因素.采用Vitapex护髓、制作简单并且对儿童牙颌发育影响小的树脂冠来增加固位,技术要求低,为冠折年轻恒前牙保留完整牙髓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黄政;常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比较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与肌激动器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改良式Forsus 矫治器(F组)与肌激动器(A组)联合固定矫治器分别对20例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病例进行功能性矫治,治疗前后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Pancherz头影测量分析.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F组治疗时间(20.5±2.1)个月,A组治疗时间(26.6±2.7)个月,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病例治疗后患者下颌后缩面型显著改善.前牙覆盖减小,磨牙关系纠正为Ⅰ类关系.SNB增大,ANB减小,以上测量项目治疗前后比较,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治疗后,?平面的变化A组较明显.结论: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与肌激动器均可以有效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协调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显著改善Ⅱ类咬合关系和下颌后缩面型.两者的矫治效率和矫治疗效均无明显差异.肌激动器组的双期矫治在治疗时间上明显长于改良式Forsus组.
作者:叶静;张勇;王春玲;肖水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种植体颈部骨吸收程度对于种植修复的长期效果十分重要,平台转换设计可以减小种植体颈部骨吸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种植体颈部骨吸收的原因和平台转换技术进行综述.
作者:鲍利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