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内皮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抑制作用

许瀛海;李岩;李会强;张静楷;姚智

关键词:黄芪/药效学, 内皮细胞/药物作用, 抗内皮细胞抗体, 四甲基偶氮盐法/方法, 肿瘤坏死因子-α/药物作用
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黄芪注射液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AECA)刺激引起的体外培养内皮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三个浓度的抗体组及两个浓度的药物组,以离子交挟层析法纯化DR患者血清IgG型AECA,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同时加入中药黄芪注射液,利用对TNF-α高度敏感的WEHI 164.13细胞建立了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 thio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MTT]法,测定各组AECA作用HUVEC后产生的TNF-α对细胞的杀伤情况,并检测黄芪对HUVEC的保护作用.结果 加有黄芪的实验组中TNF-α的生成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高浓度黄芪组低于低浓度黄芪组(P<0.05).结论 中药黄芪注射液对于DR患者血清IgG型AECA作用后引起的体外培养内皮细胞TNF-α表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在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EGFP)在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bovine trabecular meshwork cells,BTMCs)中的表达.方法 将含有pEGFP-C1的菌株复苏,抽提pEGFP-C1并进行鉴定.选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包埋pEGFP-C1转染BTMCs,以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细胞EGFP的表达情况.结果 pEGFP-C1能有效地转染BTMCs,BTMCs可以很好地表达EGFP.结论 外源性的EGFP能够在体外培养的BTMCs中有效地复制、转录和翻译.这种标记方法有利于从基因水平研究牛眼小梁细胞.

    作者:陈博;胡义珍;曹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与荧光血管造影图像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与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in angiographic,FA)图像.方法 回顾性分析不同阶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0例患者95眼的OCT和FA图像.结果 OCT图像显示视网膜水肿占70.5%,囊样黄斑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占13.7%,浆液性黄斑脱离并发水肿占4.2%,浆液性黄斑脱离并发水肿和CME占2.1%,正常黄斑结构占9.5%.结论 OCT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结构的变化提供了依据,特别是对FA未能发现的早期黄斑结构改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翎;胡赛静;孔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超声乳化吸除术,研究组使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术中平均超声乳化能量、时间、术后视力和手术并发症,并分析对比术后第1周、第1个月及第3个月的角膜内皮计数.结果 两组病例术中超声乳化能量及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平均超声能量为11.5%,平均超声时间为(0.68±0.62)min,术后第1天、第1周及第1个月时,裸眼视力≥0.5的术眼分别占51.85%、81.48%及90.47%,术后第1个月佳矫正视力≥0.5和0.8者占88.98%及74.07%.所有术眼术中前房稳定,无切口热损伤,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后囊破裂2眼(占3.70%),轻度虹膜损伤4眼(占7.40%);术后第1周,研究组平均角膜内皮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第1个月及第3个月平均角膜内皮密度差异则无显著性.结论 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法,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临床特点.

    作者:赵晓辉;邢怡桥;陈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冲洗针头的研制和应用

    目的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瓣下冲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在术中利用现有的工具做到完美的瓣下冲洗并非易事.本研究介绍一种新型的瓣下冲洗针头的研制与应用.方法 我们所用的针头前端呈扁平状,与针头体部成90°直角,共有三个孔,一个和普通针头一样在顶部,另两个在针头前端扁平部,在LASIK手术中,当针头连接注射器时,三个孔同时出水冲洗层间.结果 相比较于普通针头,我们所使用的冲洗针头确实有效,并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随访24 h内术眼主诉明显疼痛与流泪的百分率从44.44%下降到13.77%.结论 临床证明,使用这样的针头确实能够达到如下目的:缩短手术时间,获得更成功的层间冲洗,使角膜瓣更快地愈合,获得更完美的手术效果.

    作者:沈爱祥;张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脂异常对C57BL小鼠晶状体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验性血脂异常对C57BL小鼠晶状体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48只3月龄雄性C57BL小鼠随机分为3月龄普食组、8月龄普食组和8月龄高脂组,前两组普通饲料喂养,第3组高脂饲料喂养.各组动物按时处死后做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同时摘取眼球做光镜和电镜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8月龄高脂组小鼠的体重明显高于3月龄普食组和8月龄普食组(P<0.01),8月龄高脂组小鼠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丙二醛显著高于3月龄普食组和8月龄普食组(P<0.01),8月龄高脂组小鼠晶状体中央前囊膜厚度高于3月龄普食组和8月龄普食组(P<0.01).结论 血脂异常能够加速C57BL小鼠的晶状体改变,其改变与白内障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莫亚;曾庆华;王春晖;杜小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眼位对主动追踪效果的实验影响

    目的 研究眼位对主动追踪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金属环模拟虹膜及瞳孔,其上置3.5 mm厚透明PMMA板模拟角膜,将该模拟装置置于MEL-70准分子激光主动追踪系统下,分别标记模拟装置在中央位置及位置偏移5 mm及10 mm后主动追踪系统所指示切削中心位置,观测两种位置偏移引起的追踪效果偏差量.结果 偏差量分别为0.15mm及0.25 mm.结论 眼位对主动追踪有影响,这种影响对常规屈光手术是可接受的,对高阶像差的影响则不容忽视.

    作者:崔传波;余野;俎训山;高文婷;王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例角膜屈光手术后垂直复视的处理

    随着屈光性角膜手术技术的完善及其设备精密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屈光不正患者接受此类手术,由此所带来的术后复视问题也开始显现.我院近年来遇到2例屈光手术后复视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泽;赵广华;史建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不全角膜瓣后角膜地形图的改变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中不全角膜瓣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研究17眼采用hansatome角膜板层刀行LASIK手术的患者,因术中不全角膜辫而未发射激光的发生情况及不全角膜瓣后Orbscan角膜地形图、视力及屈光度的改变.结果 术中不全角膜瓣的发生率为0.29%.不全角膜瓣切削前后视力、屈光度及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LASIK术中不全角膜瓣的发生不会引起角膜地形图的改变,再次行LASIK并不影响疗效.

    作者:刘治容;张悦;陈斌;廖世煌;谢丽萍;杨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Ahmed阀门在硅油填充眼继发性青光眼中的近期疗效

    目的 评价Ahmed青光眼阀门在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3例硅油眼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进行Ahmed青光眼阀门植入,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结果 平均眼压从术前(41.79±6.53)mmHg降到术后(15.90±4.12)mmHg(P=0).术后各时期平均眼压均低于21 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13例患者手术完全成功者7例,基本成功者4例,总有效率为84.6%.术后并发症包括短暂性前房出血、早期低眼压及引流管内、外口阻塞等.结论 继发性青光眼是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尽管Ahmed阀门植入存在一些并发症,但是对于硅油眼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是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俞振飞;游逸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视网膜厚度和视野检查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edema,DME)的结构与功能检查及主观检查与客观检查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正常对照组20例(30眼)、DME69例(131眼)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aphy,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aphy,FFA)、视野检查,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黄斑中心厚度和黄斑光敏感度、黄斑中心厚度与视力、黄斑光敏感度与视力都显著相关,黄斑厚度图与FFA对黄斑异常的检出率无区别.结论 随着黄斑结构的改变,DME惠眼的视功能也相应地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两者并不完全一致,OCT和视野计的联合运用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黄斑情况.结构和功能检查方法各有自己的优势,它们的联合运用有利于DME的早期诊断.

    作者:胡敏;程冲达;袁援生;褚仁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RNA干扰对低分化鼻咽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特异性小片段干扰RNA(siRNA)对低分化鼻咽癌细胞(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CNE-2Z)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为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体外培养人CNE-2Z,并分成正常氧状态培养组(20%)和低氧(5%)培养组.采用脂质体(LF000)将VEGF siRNA转染两组细胞,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ELISA法检测鼻咽癌细胞在正常氧状态和低氧状态下VEGF蛋白质表达的差异.结果 正常氧状态下培养的CNE-2Z细胞有VEGF165及VEGF121蛋白质的表达,主要见于细胞浆中(棕色颗粒),低氧状态下VEGF的表达增多.ELISA结果显示,正常氧状态下未转染组、转染空载体组、转染VEGFsiRNA组CNE-2Z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165的含量分别为:419.72pg/ml、410.61 pg/ml、320.76pg/ml;低氧状态下VEGF165的含量分别为:805.61 pg/ml、798.81 Pg/ml、496.56pg/ml,转染VEGF siRNA组VEGF的表达下调.结论 VEGF siRNA有效地、特异地抑制CNE-2Z细胞VEGF蛋白质的表达,有望成为防治视网膜血管新生性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罗洁;夏晓波;熊思奇;宋伟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Ranibizumab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研究现状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引起多种眼底疾病、导致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CNV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普遍认为血管生成因子与抑制因子之间平衡的破坏具有关键作用,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其重要的始动因素.Ranibizumab是一种重组的人源化抗VEGF单克隆抗体片段,能够结合并抑制VEGF,阻止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CNV的发生,进而阻碍CNV相关疾病的病程进展.随着对CNV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针对CNV发生过程进行治疗,有可能从根本上治愈CNV相关疾病.

    作者:李夏;王雨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波阵面像差在白内障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白内障早期患者总高阶像差、各分阶像差的变化、相互间的相关性及其与C6~C27项Zernike系数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白内障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白内障早期患者22例30眼,设为A组.正常对照组24例30眼,设为B组.使用Wavelight波阵面像差仪进行分析得到3至6阶像差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3~RMS6)和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MSh)以及C6~C27项Zernike系数.结果 ①波阵面像差检测结果:A组的RMSh、RMS3~RMS6较B组明显增高,两组各项值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②两组间的相关性:B组中,RMS3~RMS6之间仅表现在RMS4与RMS5(r=0.587,P=0.001)有相关性,以及RMSh与RMS3、RMS4、RMS6(r=0.420~0.723,P<0.05)有相关性;而A组RMSh及RMS3~RMS6彼此间密切相关(r=0.569~0.980,P<0.01).③两组RMS3~RMS6与C6~C27间的相关性:A组RMS3与C9呈正相关(r=0.421,P=0.020),RMS4与C10~C14无相关性;而B组RMS3与C8呈负相关(r=-0.478,P=0.008),RMS4与C12、C14呈正相关(r=0.641,0.514;P=0.000,0.004).结论 ①白内障早期患者的RMSh及RMS3~RMS6均较正常人显著增加,导致视觉质量的下降,可以解释患者的视物模糊等主观症状.②白内障早期患者由于晶状体混浊使得RMSh与RMS3~RMS6及RMS3~RMS6各项之间密切相关,这一点可作为辅助白内障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之一.③白内障早期患者的RMS3与C9呈正相关,RMS4与C10~C14无相关性;而正常人的RMS3与C8呈负相关,RMS4与C12、C14呈正相关,白内障早期患者丧失了原有的相关性而建立了新的相关性,为白内障早期诊断提供了另一参考依据.

    作者:刘身文;张丰菊;于芳蕾;鲁智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轮廓动态眼压计测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眼压

    目的 通过与Goldmann眼压计(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er,GAT)的比较,评价轮廓动态眼压计(dynmic contour tonometer,DCT)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前和术后眼压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术前以及术后第1周和第4周,分别用GAT和DCT测量30例60眼的眼压,对所得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和GAT读数相关,而与DCT读数无关.术前眼压和术后第1周、第4周的眼压比较,GAT读数分别下降(5.00±1.12)mmHg和(5.45±1.13)mmHg,DCT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ASIK导致的CCT变化可影响GAT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但对DCT无影响,因此,DCT更适用于正常眼以及曾接受LASIK手术眼的眼压测量.

    作者:刘磊;雷澄;李新宇;董洁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第七届国际(上海)眼科学和视光学学术会议通知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在乙醇法-和机械法-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术后的应用

    目的 评价Galyfilcon A硅水凝胶软性角膜接触镜(acuve advance)作为乙醇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和机械法-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绷带式接触镜应用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1例(58眼)行LASEK或epi-LASIK的患者参与了本前瞻性临床研究,其中9例双眼行LASEK手术者作acuve advance和月抛型镜片的对照研究,其余22例均使用acuve advance镜片.根据角膜上皮愈合的情况,镜片连续配戴3 d或7 d.在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观察镜片的中心位置、移动度、湿润度和沉淀物,在裂隙灯下对角膜缘充血和角膜上皮水肿情况进行评分,并由患者对其不适感(疼痛和异物感)行主观量化评分.结果 Acuve advance的镜片中心位置、移动度、湿润度均良好,常见散在沉淀物.大部分患者疼痛感无或很轻,而异物感是主要症状.与月抛型镜片相比,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戴acuve advance者异物感更轻(Z=2.72,P=0.007;Z=2.37,P=0.018);戴acuve advance者术后第1天的疼痛感更轻(Z=2.60,P=0.009);戴acuve advance者术后角膜缘充血与角膜上皮水肿也略轻,但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Galyfilcon A硅水凝胶软性角膜接触镜作为LASEK和epi-LASIK术后绷带式接触镜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与月抛型镜片相比,更适合于长期配戴.

    作者:吴莹;瞿小妹;周行涛;戴锦晖;褚仁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视觉训练对低视力儿童阅读速度的影响

    目的 评价视觉训练对已有助视器的低视力儿童阅读速度的影响.方法 共有9位有助视器使用经验的低视力儿童,先测量其阅读速度,再进行一系列的视觉训练和阅读训练,2个月后,当他们完成训练时,再次测量对相同文章的阅读速度,并比较训练前后惠儿阅读速度的变化.结果 在训练前后患儿阅读四号字的速度差异有显著性(P=0.003);在训练前后患儿阅读小五号字的速度差异有显著性(P=0.002).结论 视觉训练和阅读训练对提高低视力儿童的阅读速度是有效的,在临床低视力康复工作中,我们不应仅仅只把助视器提供给低视力儿童,同时还应进行适当的视觉训练和阅读训练来提高患儿的阅读速度,这对于正在学习阶段的儿童尤为重要.

    作者:于旭东;吕帆;江龙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假性调节幅度的研究

    目的 研究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的假性调节.方法 分别对19例30眼(多焦点植入组)和20例30眼(单焦点植入组)进行单眼近附加以及佳矫正近视力、假性调节幅度和焦点深度检查.结果 多焦点组和单焦点组单眼近附加分别为(1.99±0.27)DS和(1.89±0.24)DS,差异无显著性(P>0.05).近附加后两组单眼假性调节幅度分别为(1.20±0.36)DS和(1.23±0.29)DS,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焦点组能提供更广阔的焦点深度范围,为-3.50~+1.50DS,单焦点组为-1.50~+1.00DS,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选择视远光学区进行附加时,多焦点组人工晶状体眼的假性调节幅度和单焦点组无明显差异.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具有比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更广阔的焦点深度范围.

    作者:张国亮;赵云娥;王勤美;晋秀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本刊关于参考文献著录的说明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

    目的 评价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眼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以曲安奈德和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瘤体.结果 曲安奈德组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治愈率为67.6%,治愈好转率为73.5%;联合用药组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治愈率为80.0%,治愈好转率为92.3%,差异有显著性(x2=4.868,P<0.05).曲安奈德组平均疗程为(11.7±3.1)个月,联合用药组平均疗程为(6.6±2.0)个月,差异有显著性(t=2.044,P<0.05).结论 5-氟尿嘧啶不仅能提高曲安奈德对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而且能缩短其疗程.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是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向前;许雪亮;刘双珍;王成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