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的护理

黄少云

关键词:口腔黏膜病, 寻常型, 天疱疮, 护理
摘要:寻常型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皮肤黏膜的大疱损害性疾病,本病临床少见.疾病早期,黏膜或皮肤上出现1~2个水疱,常被忽略,而后呈急性发作或逐渐加重,病程长,愈后不良.若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反复发作,可因继发感染而死亡[1].1986~2004年,我科诊治7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获满意疗效.介绍护理体会如下.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致病性口腔白色念珠菌耐药株和药物敏感株的ITS基因型比较

    目的:探讨致病性口腔念珠菌ITS1-ITS2区域进化中变异的序列是否与接受放化疗相关,是否与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相关.方法:收集两组(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合并念珠菌感染组和单纯口腔念珠菌感染组)临床菌株,依据NCCLS的M27-A2标准方案测定两组菌株对四种抗真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提取菌株的DNA,PCR扩增ITS1-ITS2区域,比较两组ITS1-ITS2序列的差异并比较药物敏感株和耐药株该区域核苷酸碱基序列的差异.结果:全部菌株对5-氟胞嘧啶敏感,92.1%对两性霉素B敏感,放化疗组和单纯白念感染组对氟康唑的耐药比例分别为26.7%和8.7%,对伊曲康唑的耐药比例分别为40%和13%;菌株ITS1-ITS2序列的差异与分组和药物敏感性无明显相关.结论:致病性口腔念珠菌ITS1-ITS2区域进化中变异的序列与是否接受放化疗无明显相关,与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相关.

    作者:周曾同;赵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Le Fort I 型截骨术相关骨性解剖标志的多层CT测量研究

    目的:应用多层CT影像测量上颌与LeFortI型截骨手术相关骨性解剖标志,为避免损伤腭降动脉提供指导.方法:选择60例正常成人上颌多层CT扫描图像,应用efilm1.94图像处理软件测量.结果:颧牙槽嵴至翼腭管的距离平均为26mm;翼突的宽度平均为13mm;犁状孔边缘至翼腭管的距离平均为37mm;前后鼻棘的距离为47mm;犁状孔边缘至翼腭管连线与矢状面的角度为7°8'.结论:参照测量获得的解剖数据在术中能降低腭降动脉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华泽权;孙连军;邹明宇;李树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牙种植体表面粗化与骨整合

    由于牙种植体的表面特性可影响种植体植入后的生物反应,对种植体功能的正常行使十分重要.因此,种植体的表面理化特性的研究成为近十年来牙种植材料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粗化表面的钛种植体与光滑表面的种植体相比,获得了更快的骨整合,更大的骨结合面积和更强的抗剪切能力.本文就种植体表面粗化工艺的类型、粗化表面的组织形态学反应、粗化界面的细胞反应、生物力学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阐述了种植体表面粗化对骨整合的影响.

    作者:张国权;张国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兔下颌骨骨压缩动物实验的初步研究

    目的:使用自制的骨压缩器缩短兔的下颌骨,建立骨压缩动物模型.方法:使用自行制作的骨压缩器,植入兔右侧下颌骨体部.以0.56mm/d、1次/d的速度与频率缩短骨压缩器;3周后在左侧实行同样手术.观察下颌骨长度的变化及下颌骨的组织学变化.结果:①骨压缩器缩短3mm,下颌骨缩短了3mm.②实验前上下颌中线基本一致;右侧骨压缩后,下颌明显右偏;右侧停止骨压缩,而左侧骨压缩后,上下颌中线又基本一致,同时前牙覆盖增大.③X线片测量显示骨压缩器中间固位钉间距离在实验后减少了2.8mm;下颌切迹到下颌中切牙间距离减少了6.5mm.结论:使用压缩力可以将下颌骨缩短,本实验建立了兔的下颌骨骨压缩模型.

    作者:黄晓峰;曾祥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镍钛根管器械临床工作效率评价

    目的:对镍钛根管器械的临床工作效率进行评价.方法:临床工作中通过镍钛根管扩大系统与手用普通扩大针根管预备时间对比,观察两者工作效率的差别.结果:Profile根管扩大系统能明显缩短根管预备时间,减轻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结论:镍钛根管预备系统有效减少了临床工作时间,效果满意.

    作者:邵金铨;陈作良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非血管化方式修复下颌骨缺损远期疗效的临床评价

    下颌骨囊肿,肿瘤及外伤均可导致下颌骨缺损.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本文就经治的20例下颌骨缺损病例, 进行随访分析,对不同修复方式的远期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李守宏;庞光明;陈建钢;刘茁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破伤风误诊24例分析

    破伤风是创伤后由破伤风杆菌[1]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早期症状可表现为张口受限或牙关紧闭,面部表情肌痉挛.我科1995~2002年共收治被县(乡、镇)医院误诊的破伤风病例24例,为引起广大同行对本病的重视,现将24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石宁;吴青云;吕宝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扁平苔藓患者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研究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发作期、稳定期和消退期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变化,探讨OLP微循环障碍和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观察65例OLP发作期、治疗后稳定期和消退期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结果:OLP发作期、治疗后稳定期和消退期的血小板聚集率(1min、3min和大聚集)明显增强(P<0.01),全血粘度(低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元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发作期的指标高于治疗后稳定期和消退期.而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变化明显.结论:OLP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强,提示OLP的发病机制和疾病演变与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

    作者:张延琳;王嘉陵;丁蕾;逄爱慧;李明;郭三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影响托槽脱落的相关因素研究(一)

    目的:探讨在口腔固定矫治技术中影响托槽脱落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应用固定矫治技术的口腔正畸患者298例,粘贴托槽5258个.记录托槽的脱落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托槽的脱落率:①男性>女性;②不同年龄组中,9~12岁组>13~15岁组>16~18岁组>18岁以上组,但前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③使用非光固化粘接剂组>光固化粘接剂组;④再次粘贴组>首次粘贴组;⑤不同错牙合分类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⑥上颌第二前磨牙中使用口外弓组的脱落率>未使用口外弓组;⑦下前牙托槽的脱落率,深覆牙合组与非深覆牙合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托槽的脱落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必须了解和重视这些因素,从而减少托槽的脱落,提高矫治质量.

    作者:邵金陵;董瑞华;蒋勇;何艳;韩迎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大鼠牙移动中牙周膜功能状态与牙槽骨改建关系的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牙周膜功能状态大鼠磨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槽骨表面破骨细胞计数及牙移动距离的差异,探讨牙周膜功能状态与牙槽骨改建的关系.方法:选择48只6周龄体重(250±20)g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6只)和实验组(32只).通过拔除实验组大鼠右下颌所有磨牙使其上颌左、右第一磨牙咬合力改变,3周后分别形成牙周膜代偿性机能亢进模型和牙周膜废用性萎缩模型,据此实验组又分为萎缩组与亢进组(各16只).在各组大鼠上颌切牙和第一磨牙间放置5mm镍钛拉簧,初始力值60g,近中移动磨牙.分别于加力0d、3d、7d,每组各处死动物2只,14d处死其余动物,制备组织学标本,通过TRAP染色鉴别第一磨牙近中根压力侧牙槽骨表面破骨细胞并记数;对加力14d后的标本拍摄X线片测定牙齿移动距离.结果:牙周膜机能代偿性增强组牙齿移动距离(0.265±0.107mm)明显小于其它两组(0.631±0.142mm,0.679±0.090mm),P<0.01.牙周膜废用性萎缩组与正常对照组移动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萎缩组大鼠近中根压力侧牙槽骨表面破骨细胞计数在实验全过程中(除0d外)均低于亢进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处于退化状态的废用性萎缩牙周膜对矫治力抵抗性差,细胞分化增殖不活跃,骨组织改建率低;机能代偿性增强牙周膜对矫治力抵抗性好,细胞分化增殖活跃,成骨活动大于破骨活动.

    作者:齐娟;毛靖;邓卓峰;李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的护理

    寻常型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皮肤黏膜的大疱损害性疾病,本病临床少见.疾病早期,黏膜或皮肤上出现1~2个水疱,常被忽略,而后呈急性发作或逐渐加重,病程长,愈后不良.若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反复发作,可因继发感染而死亡[1].1986~2004年,我科诊治7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获满意疗效.介绍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黄少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多排CT曲面重建在颌骨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评价

    目的:利用多排CT扫描后可行上、下颌骨全景曲面重建的特点,探讨多排CT曲面全景片对颌骨疾病的诊断价值及指导临床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2.3.以来,对29例上、下颌骨疾病(包括上、下颌骨囊肿22例、颌骨骨髓炎2例、牙龈癌5例)行16排螺旋CT扫描,扫描层厚0.625mm或1.25mm,将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GE公司advantageworkstation,AW4.0),对上、下颌骨行不同层面的曲面断层重建,贮存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同时用X光机拍摄口腔全景片,将二种全景片进行阅片对比.结果:多排CT曲面断层全景片清晰,能清楚显示骨质的细微变化、骨病变的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及器官(如牙齿、上颌窦、下齿槽神经管)的关系,无颊舌侧骨组织覆盖影,其图像对疾病的定性诊断具有明确的指导价值,而X线口腔全景片有影像失真,在病变处存在颊舌侧骨质相互重叠影.结论:多排CT口腔全景断层片能非常清晰地显示骨病变与周围组织及牙齿的关系,可显示骨质的细微变化,无放大失真,对颌骨病变的定性诊断、病变范围的界定结果可靠.对临床医师在疾病的诊断,术前手术方案的制订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陶学金;田思维;马净植;潘初;肖明;陈卫民;朱声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弹性义齿联合铸造金属支架修复无牙颌临床效果分析

    通过与传统全口义齿比较,评价弹性义齿联合铸造金属支架修复无牙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选取用弹性义齿与铸造金属支架联合制作全口义齿修复和用热凝塑料制作全口义齿修复的无牙颌患者各120例,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实验,评价两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种不同的修复方法在美观度、舒适性、固位功能、语音功能和咀嚼功能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弹性义齿与铸造金属支架联合制作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琨;翁春晖;赖晓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核桩的根面设计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寻求桩冠与牙根在牙颈部结合处更紧密的结合方式.方法:在残冠作桩冠修复时,尽可能多地保存牙颈部的健康牙组织,桩钉植入根管内后,用富士Ⅸ型粘固粉堆制核桩,在残冠牙颈部制备肩台.在残根上制作桩冠时,在残根四周制备0.8~1 mm肩台,铸造核桩颈部边缘伸入肩台并包裹.结果:在牙颈部设计有卡抱力的桩冠,牙颈部的紧密度达到优良的结合状态.按此标准制作桩冠96个,4年后复查,桩冠牢固,牙颈部结合良好.结论:桩冠在牙颈部设计肩台式的结合方式,完全可以消除桩冠在牙颈部所发生的各种并发症.

    作者:孙梦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替硝唑氢氧化钙糊剂充填根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替硝唑氢氧化钙糊剂联合牙胶尖充填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460例共500个牙,按就诊顺序的单双号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230例257个牙,根管预备后,以3%双氧水和替硝唑溶液反复冲洗根管,并用替硝唑棉捻消毒根管,将替硝唑氢氧化钙糊剂捣入根管内,置牙胶尖按侧方加压法完成根管充填.对照组:230例243个牙,根管预备后,以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根管,FC棉捻消毒根管,用根管糊剂和牙胶尖按侧方加压法完成根管充填,全部病例经2年以上追踪观察.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96.11%)明显优于对照组(65.02%),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替硝唑氢氧化钙糊剂联合牙胶尖用于根管充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根尖周病的方法.

    作者:贾兰;杨爱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常见龈乳头出血应急处理方法比较

    对牙龈乳头出血应急处理方法较多,有碘酚烧灼止血、压迫止血、牙周塞治剂止血、口服或注射止血药物等.笔者采用局部注射进行止血,取得较好止血效果.报导如下:注射器抽取药物,在病变处的龈乳头下方2~5 mm斜向牙槽嵴顶方向刺入,推注药物时以未见注射液外溢为准,若有外溢时应将针头略偏或重新进针,推注至龈乳头及周围牙龈变苍白色为止.注射后观察5~10 min未见出血即可.

    作者:韩笑;应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组织病理学及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是一种骨髓和网状骨被纤维结缔组织和不规则病变所代替的骨纤维性疾病.该病以其所涉及病变骨的数目、部位及伴发内分泌功能的障碍和皮肤色素改变,临床上分为单骨型(Monostotic Form Fibrous dysplasia,MFD)、多骨型(Polyostotic form Fibrous dysplasia,PFD)、McCine-Albright综合症(McCune-Albright syndrome,MAS)和颅面骨型(Craniofacial form Fibrous dysplasia,CFD)[1].

    作者:魏福海;陈伟良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Vitapex充填根管诱导年轻恒牙牙根发育的研究

    目的:观察Vitapex对牙髓坏死的年轻恒牙根尖诱导作用.方法:Vitapex糊剂充填91个牙髓坏死患牙,观察牙根发育状况、根尖病变、根管充填程度对牙根继续发育形成和根尖孔封闭的影响.结果:根管发育形态与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根尖病变与牙根发育无显著差异,P>0.05;根管充填程度与牙根发育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Vitapex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疗效良好.

    作者:杨如美;周宇翔;俞少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微波手术治疗仪治疗牙龈增生50例报告

    本文应用微波手术治疗仪治疗牙龈增生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 病例选择随机选择门诊牙龈增生病例50例,女18例,男32例,年龄35~55岁,其中药物引起的前牙区牙龈增生6例,青春期前牙区龈炎21例,磨牙区妊娠龈瘤18例,磨牙区牙龈纤维瘤8例.

    作者:刘敏;徐正茂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硝苯地平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内钙离子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对牙龈成纤维细胞内Ca2+含量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Fluo-3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加入不同浓度硝苯地平后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硝苯地平能抑制DHP类钙钙离子指示剂通道BayK8644引起的牙龈成纤维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增加(P<0.05),不同浓度硝苯地平的作用之间没有剂量-效应关系.结论:硝苯地平引起牙龈增生可能与抑制牙龈成纤维细胞内钙离子含量有关.

    作者:蒋春梅;孙卫斌;倪杰;胡凡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