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23名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报告

周春泉;梅银娥;卢秀兰

关键词:龋病, 儿童, 发病率, 调查
摘要:当今,在发达国家儿童龋病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而在发展中国家,儿童患龋率呈上升趋势,有学者报告我国学龄前儿童(3~6岁)患龋率为64%~79%.为了更好地指导并开展儿童龋病防治工作,我科于2004年对武汉市东西湖区623名3~6岁儿童进行了龋病发病情况调查.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哈萨克族青少年正常(牙合)模型测量研究

    目的:建立新疆哈萨克族青少年正常(牙合)牙冠宽及牙量分析指数数据库.方法:选取新疆地区100名正常(牙合)哈萨克族青少年,制取牙颌模型并测量,对所测数据进行性别间比较,与西安汉族青少年相应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建立了正常(牙合)哈萨克族青少年牙冠宽及牙量分析指数的均值及标准差;哈萨克青少年牙冠宽度性别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男性大于女性;与西安汉族青少年比较,牙弓宽度、牙量等各项数值,两民族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哈萨克族的各项数值均大于西安汉族数值.结论: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不同种族、民族、地区的牙齿、牙弓大小及形态存在着差异.

    作者:吴桂萍;王金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血友病甲患者口腔出血原因调查及处理

    目的:分析血友病甲患者口腔出血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确诊为血友病甲患者16例,分析口腔出血的原因,并针对其出血原因进行治疗.对于牙源性出血者,先采用局部止血,并口服六氨基已酸(EACA)等抗纤溶药.出血严重者,输血或凝血因子制剂可止血.对于外伤等其它原因引起的口腔出血,采用冷敷并加压包扎,若不能止血,则输血或凝血因子制剂.结果:经上述方法治疗,患者口腔出血得以停止,取得良好疗效.结论:对于血友病甲患者的口腔出血,多先以局部治疗为主,疗效不好时,再采用输血或输凝血因子.

    作者:宏玉权;高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核素骨显像在局部应用rh-BMP/bFGF加速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应用核素骨显像观察局部应用rh-BMP/bFGF加速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的效果.方法:利用外置式牵张器进行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将10只实验用山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2只,在下颌第2和第3前磨牙之间行骨皮质切开,将含有rh-BMP15mg及bFGF 2000 UI的载体胶原膜置入左侧牵张骨折间隙,即刻牵开1 mm以利容纳置入的载体胶原膜.对照侧不加生长因子,牵引速度同实验侧.术后5 d开始牵引,3 mm/d,0.5 mm/次×6次/d,分别于牵张完成当日及第2、4、6、12周时将动物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检查.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在不同周期,实验侧牵张间隙中央出现核素浓聚,强度明显较对照侧强.牵张完成12周:实验侧和对照侧核素浓聚变弱,基本上回复到周围正常骨组织密度水平,两者差异明显减少.结论:局部应用rh-BMP/bFGF后实验侧下颌牵张后新骨生成速度和数量优于对照侧,说明外源性生长因子能够加速下颌骨牵张延长区的骨愈合,核素骨扫描检查在观察牵张成骨的效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东伟;温广武;高晓辉;王邦康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热固化下油画颜料着色硅橡胶的色度稳定性研究

    目的:对热固化条件下的油画颜料耐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测定80℃热固化,固化时间90 min与室温固化23℃,固化时间24 h两组油画颜料着色的硅橡胶试样的色度值(Lab),并计算试样间的色差值(△E).结果:热固化试样的色度值为:61.1,12.3,10.8;对照组为:60.9,12.1,10.7;两者之间的色差为AE=0.3.结论:油画颜料着色硅橡胶在热固化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色度稳定性.油画颜料可以作为适宜的赝复配色颜料.

    作者:邵龙泉;赵铱民;赵信义;温宁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727例老年人口腔状况调查

    目的:对727例部队老干部口腔状况进行调查,为口腔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史询问及口腔检查方式进行口腔健康调查.结果:727名受检者中患龋率63.96%,牙周病发病率89.13%,楔状缺损发病率63.55%,口腔黏膜病发病率21.05%.结论:对老年人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定期检查和治疗.

    作者:杨保全;刘雨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静磁场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磁路设计的磁性附着体所产生静磁场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酶学的相关作用.方法:使用自主设计的磁场加载系统,产生不同强度的静磁场,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进行不同时间的磁场加载.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探讨磁场对该类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改变加载强度(120 mT、10 mT、0mT)或加载时间(1、3、5个加载周期),静磁场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静磁场对牙龈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影响,初步提示开放及闭合磁路系统磁性附着体所产生静磁场,对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相关酶不存在生物学效应.

    作者:杜莉;沈颉飞;巢永烈;胥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转移因子治疗成人复发性腮腺炎18例报告

    目的:探讨转移因子颌下区皮下注射治疗成人复发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复发性腮腺炎18例,应用转移因子颌下区皮下注射第1周隔日注射1次,以后每3 d注射1次,共治疗1月,追踪观察5年评价其疗效.结果:15例治愈,2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转移因子颌下区皮下注射是治疗成人复发性腮腺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梅银娥;周春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PYM)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1997~2003年6年间用PYM瘤腔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57例68个瘤体,每周一次,3~5次为一疗程.结果:经0.5~4年随访,显效45例(78.9%),有效11例(19.3%),无效1例(1.8%),总有效率98.2%.结论:PYM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副反应少,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击;谢启威;刘正祥;肖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伴口呼吸安氏Ⅱ1错(牙合)上气道结构特征的研究

    目的:对伴口呼吸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上气道结构的X线表现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0例恒牙期口呼吸安氏Ⅱ1错(牙合)为研究对象,以30名恒牙初期正常(牙合)儿童为对照组,用图像数字化X线头颅定位摄片仪,分别获得两样本上气道结构的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伴口呼吸安氏Ⅱ1错(牙合)的骨性鼻咽、舌咽部小距离和后气道间隙等测量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软腭长、软腭厚和舌底-眼耳平面角则明显增大,而软腭-舌接触长度、舌体高度和软腭-腭平面角则明显减小,其变化有统计学差异;舌骨也表现为向下、向后移位,在错(牙合)组和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由于上气道矢状径减小、下颌后缩和舌及舌骨的下降,使口呼吸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的上气道通气能力下降.

    作者:姚霜;刘晓君;杨霜;杨苹;徐青;王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曲安缩松枸橼酸钾铋联合治疗OLP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曲安缩松加枸橼酸钾铋联合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藓(OLP)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OL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曲安缩松加2%利多卡因作病损黏膜下多点注射,1次/周,同时口服三钾二枸橼酸钾铋胶囊110 mg,4次/d×60 d.对照组口服磷酸氯喹0.125 g/次,2次/d×60 d.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8%,总有效率97%.对照组痊愈率为0,总有效率57%,两组间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曲安缩松加枸橼酸钾铋剂治疗OLP疗效较好,以上提示OLP与慢性胃炎在临床上密切相关.

    作者:陈晓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齿槽嵴裂植骨修复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齿槽嵴裂植骨修复后2年的随访观察,探讨影响植骨成功的因素.方法:对齿槽嵴裂植骨修复病例15例进行术后2年随访,从裂隙宽度、植骨袋形成、植骨量及部位,植骨区影像学检查、尖牙萌出等进行临床研究.结果:依Bergland标准,骨质Ⅰ型和Ⅱ型达84.2%,口鼻瘘全部封闭,X线片显示梨状孔底至牙槽嵴顶恢复了骨质连接.CT片可见裂隙间骨桥形成并恢复了牙槽嵴颊舌向厚度及牙弓弧度形态.随访可见尖牙萌出.结论:6~12岁、尖牙萌出前,牙根发育至1/4~1/2阶段进行植骨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斌;赵敏;熊斌;刘珍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国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的循证医学分析

    检索近十年来发表在国内中文期刊上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的所有相关文献,对国内有关治疗的临床报道进行循证医学分析,为正确治疗OSAS提供临床指导,并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对其进行评估.

    作者:杨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根尖孔直径对Root ZX和Neosono Ultima EZ测量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根尖孔直径对两种根管长度电测仪RootZX和Neosono UltimaEZ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琼脂凝胶模型和毛细玻璃管模拟体内根管,以15#不锈钢K锉为测量电极,在两种不同测量环境下(干燥或2.5%NaClO)使用Root ZX和Neosono Ultima EZ下测量毛细玻璃管的长度,记录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IF值).结果采用相关分析.结果:Root ZX的IF值在干燥条件下与玻璃管直径无相关,而在有电解质的条件下(2.5%NaClO)随玻璃管直径增大而增大(P<0.05),Neosono Ultima EZ的IF值在不同测试条件下都与玻璃管直径无相关.结论:Root ZX的准确性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与根尖孔的直径呈负相关,而Neosono Ultima EZ的测量准确性在有无电解质条件下都不受根尖孔直径的影响.

    作者:陶波;范伟;范兵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软腭黏膜弥漫性出血1例报告

    患者,男,22岁,2004.5.28.来我院口腔科就诊.主诉口腔内出血不止1 d,进食时疼痛明显,疲乏无力,精神差,咽痛、咽干.检查:口腔软腭区弥漫性出血,3~5 min吐出血性唾液一大口.软腭区黏膜平整,黏膜表面弥漫性出血,出血区与硬腭及咽腭后区界限分明,呈局限性,腭扁桃体Ⅰ°肿大,咽后壁滤泡增生、充血,口腔及全身其它部位未发现类似病变.

    作者:王鸿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不同桩材料对双根管桩核冠牙本质应力的影响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研究3种不同桩核材料修复双根管桩核冠前后牙本质中的应力分布,为临床双根管桩核冠选择合适的桩核材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数据建立上颌第一前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就平行于牙体长轴加载和与牙体长轴呈45°夹角加载两种情况对铸造Co-Cr合金、铸造金合金、碳纤维桩3种材料进行桩核修复前后的牙本质应力分布情况的数值分析.结果:与桩修复前相比,铸造Co-Cr合金桩修复在两种加载状况下桩尖周围牙本质的大主应力和Von Mises应力峰值分别增大了67.3%、58.2%、75.8%、81.2%;而采用与牙本质弹性模量相近的材料碳纤维桩修复后,牙本质中的应力分布与修复前相比改变很小.铸造金合金桩修复前后,牙本质中的应力状况改变较为显著.结论:影响桩植入前后的牙本质中应力变化显著的因素是桩材料的弹性模量.与牙本质弹性模量相近的材料碳纤维桩,适合于双根管桩的修复.

    作者:余勇;殷新民;於文雪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构建无外源性支架材料组织工程真皮的研究

    目的:探讨运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不含有任何外源性支架材料的组织工程真皮组织.方法:以青少年包皮环切术后皮肤组织作为细胞来源,用消化法获得真皮成纤维细胞,用本实验室设计的组织工程皮肤培养系统构建组织工程真皮:在培养液中加入10 ng/ml的bFGF和50 ug/ml的Vitamin C,持续培养4周即形成组织工程真皮.免疫组化检测构建的真皮中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的形成情况.结果:所构建的组织工程真皮含有多层细胞,细胞状态良好,染色结果显示形成了大量成熟的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呈强阳性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不含外源性的组织工程真皮组织,可以用于下一步构建含有表皮的全层皮肤和动物实验.

    作者:姚远;刘源;金岩;王新文;赵宇;李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氯化镧漱口水防治老年根面龋三年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氯化镧(LaCl3)漱口水防治老年根面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3~84岁患有牙龈萎缩根面暴露的老年人222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按常规方法记录牙龈退缩数和根面龋补数,实验组每日使用一次500×10-6mmol/L的含La3+漱口水漱口,对照组使用NaCl漱口水漱口,两组均使用1个月、1年及2年后重复使用漱口水1个月,3年后复查每个老年人根面龋情况.结果:实验组根龋指数(RCI)的新增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500×10-6 mmol/L的含La3+漱口水能有效地控制老年根面龋.

    作者:金晖;贾兰云;李江;李蕾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成纤维细胞上清提取物对表皮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目的: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寻找有效的生长因子样活性组分.方法:收集超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清液,采用MTT法、划痕试验检测对人皮肤表皮细胞增殖和诱导迁移的影响.结果:上清液中分子量5~10 KD组和5~30 KD组的试验组对表皮细胞有明显促增殖趋势,而5~30 KD组有较强的促进单层细胞伤口愈合的能力,二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人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提取物中含有促进表皮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活性物质,可以尝试用其替代部分条件培养基进行对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涛;金岩;王新文;李媛;温宁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舌部不适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舌部不适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感染的关系,研究抗H.pylori治疗对改善舌部症状的作用.方法:检查主诉舌部不适患者是否患有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是否伴有H.pylori感染,分组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伴有胃炎、胃溃疡组H.pylori阳性率80.9%,无胃炎、胃溃疡组H.pylori阳性率19.3%.治疗结果显示H. pylori阳性组抗H.pylori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舌部不适症状.结论:舌部不适可能与H.pylori的感染及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有关.

    作者:戚向敏;颜世果;凌涤生;左志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下颌骨几个变量与第三磨牙阻生的关系

    目的:分析下颌骨几个变量与第三磨牙阻生的关系,以了解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发病机理.方法:曲面断层X线片83张,将146侧无缺牙、无多生牙且牙列无明显拥挤者测量下颌第三磨牙倾斜角(θ)、下颌角(a)、下颌骨嵴缘夹角(β)、磨牙后间隙长度(BX)、下颌骨牙槽长度(OB)和第三磨牙牙冠宽度(MD)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磨牙后间隙长度、下颌骨牙槽长度和第三磨牙牙冠宽度与第三磨牙阻生相关,下颌角和嵴缘夹角角度与阻生牙无关.结论:下颌第三磨牙阻生与下颌骨发育相关,磨牙后间隙的长度、磨牙后间隙长度与第三磨牙牙冠宽度比值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吴秋玲;姚小武;陈仕生;郑燕莲;张国志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