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苑
聚醚醚酮因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稳定的化学性能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使之成为一种新型口腔修复材料,主要可用于制作种植体临时基台、可摘局部义齿卡环、固定义齿及粘接固定桥.同时聚醚醚酮具有密度小、质量轻、自身耐磨损、对天然牙磨损少等特点,使之在口腔固定修复中有较大应用优势与潜力.本文就聚醚醚酮在口腔固定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家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刷牙对大块和分层充填复合树脂的表面特性和颜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基质成分相同的分层复合树脂Amaris和大块复合树脂X-tra fil,分别制备了8个试件,抛光后体外模拟刷牙1h,对比刷牙前、后两者的表面光泽度(GU)、表面粗糙度(Ra)以及颜色变化情况,并观察两者表面的显微形貌.结果 刷牙前、后Amaris的GU值均显著高于X-tra fil (P<0.001和P=0.018).刷牙前Amaris的Ra值显著低于X-tra fil (P<0.001),但是刷牙后其Ra值却显著高于X-tra fil (P<0.001).X-trafil刷牙前后色差(△E)显著低于Amaris (P<0.001).结论 大块树脂能较好的耐受机械刷牙的磨耗并具有更好的颜色稳定性.
作者:赖光云;赵是民;汪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数字化印模和设计软件对不同工作年限医师预备的上中切牙全瓷冠牙体预备的精度进行分析和评估.方法 在实验用标准牙模上,3组实验对象(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医师组、临床型研究生组和临床前本科生组)按照统一的牙体预备程序和标准,对右侧上颌中切牙进行全瓷冠牙体预备,利用Planscan口内扫描仪获取标准预备体和各实验组的样本数据,量化牙体预备各评价指标,并利用评分软件比较各组样本与标准预备体、各组样本之间的肩台宽度、聚合度以及轴壁高度.采用统计学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多重比较的方法,分析不同分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肩台宽度与轴壁高度方面,临床经验不尽相同的3组在统计学上显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前牙体预备训练中应注意轴壁高度不过度预备,尤其应着重控制肩台宽度预备量的训练.
作者:包世婕;王易维;张予凡;黄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根管治疗失败后,非手术根管再治疗是基本的治疗手段.尽可能彻底地去除根管内原有的充填材料是根管再治疗的首要问题.镍钛预备系统已经被证实可用来去除根管充填材料,但其运动模式的不同也会在治疗过程中产生差异.本文将针对不同运动模式镍钛预备系统去除根管充填物的效果以及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比较.
作者:孙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数码摄影教学在口腔医学本科生口腔修复临床实习中的必要性及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教学综合门诊进行口腔修复临床实习的5年级口腔临床医学七年制在读学生,开设数码摄影课程,通过课前及课后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检测学习效果及发现教学内容上的不足之处,并且通过课后学生的摄影实践和病例汇报综合检验学习成果.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本科阶段临床实习中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数码摄影教学很有必要,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课后实践,学生对于口腔数码摄影的认识明显提升.病例汇报结果显示学生掌握了口腔修复摄影基本技能的应用,可见数码摄影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论 在口腔医学本科生口腔修复临床实习中开展数码摄影教学提升了学生对于口腔数码摄影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了口腔修复摄影的基本技能.
作者:赵丹;钱海馨;吕凯歌;胥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流动树脂应用于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40名成年人的55对前磨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Beautifil Flow Plus流动树脂进行充填,对照组使用FiltekZ350流动树脂进行充填.随访1年后观察充填体的脱落率、边缘着色、继发龋及牙髓刺激症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试验结果.结果 充填术后一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成功率分别为81.82%和70.9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autifil Flow Plus流动树脂具有良好的充填性能,在临床上可应用于楔状缺损的充填.
作者:彭伟伟;李林光;韩俊力;杨娅;朱亚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口腔实验教学中采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通过虚拟仿真操作进行训练,运用实时感知的三维立体界面,允许学生对其交互仿真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反复操练,提高诊疗操作能力.优化学生实习前培训,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本文将对虚拟仿真系统在口腔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作一分析.
作者:施敏;沈道洁;林育华;严晓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自20世纪60年代激光首次用于口腔学科的几十年来,激光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应用于口腔疾病的激光器有很多种,每种激光器各有其优缺点.本文比较了Nd∶YAP激光与Er∶YAG激光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汪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前临床常用的植入类金属材料有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合金、贵金属以及纯金属钽、铌、锆等,主要用于关节、骨骼、牙和血管的修复等.这些材料尚存在以下不足:(1)力学性能,尤其是弹性模量,与人骨组织相差较大,由此可产生应力遮挡效应,致使骨骼强度降低、愈合延迟,甚至植入失败;(2)材料中可能含有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的Al、Ni、Cr、V等金属离子;(3)材料在人体中无法降解,当自体机能恢复之后,材料需要通过再次手术取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负担.
作者:程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镍钛旋转预备系统ProTaper Universal (PU)、ProTaper Next (PN)和X+File(X+)对牙本质微裂纹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100颗下颌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n=25).组1为对照组(不做根管预备);组2为PU预备组(SX预备根管口,S1、S2、F1、F2预备直达工作长度);组3为PN预备组(Protaper Universal SX预备根管口,再用ProTaper Next X1、X2预备直达工作长度).组4为X+预备组(Protaper Universal SX预备根管口,然后用X+File X1、X2预备直达工作长度).预备完成后,所有离体牙在距根尖顶点3mm、6mm和9mm处垂直于牙体长轴做横切片,在根管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裂纹形成情况.卡方检验对裂纹形成数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未产生牙本质裂纹.镍钛旋转系统PU、PN和X+的牙本质裂纹发生率分别为60%,32%和24%(P<0.05).仅PU组产生完全裂纹,且数目高于另外3组(P<0.05).在根尖1/3处,PU组的不完全裂纹数高于另外3组(P<0.05).PN组和X+组的牙本质裂纹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中使用的3种镍钛根管预备系统均产生了牙本质裂纹.其中,X+File与ProTaper Next产生的牙本质裂纹较少,这可能与镍钛金属结构、尖端设计以及中心定位能力有关.
作者:熊伯刚;牛光良;柴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显微根尖手术(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DOM)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时应用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扬州友好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89例(89颗患牙,每人1颗患牙)患者,行DOM同时应用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作为倒填充材料,术后3个月、半年、一年定期随访复查,以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价患者根尖周病损的愈合情况,其中临床检查以患者主诉疼痛和视诊、扪诊及咬诊对患牙进行判断,并根据影像学及临床检查分为治愈、改善和失败3个等级,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分析性别、年龄、患牙牙位分布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1年后随访复查结果显示治疗成功率达95.51%,性别、年龄及患牙牙位分布均未对DOM治疗效果产生明显影响,4例治疗失败患者中1例磨牙因根折被拔除,2例前牙因根折或重度牙周炎症造成术后再次出现瘘管,1例因牙周袋较深被拔除.结论 DOM治疗难治性慢性根炎周炎时应用MTA封闭技术是一种较为可靠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洪伟;王浩;王欣;孙磊磊;任伟;吴祥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舌侧矫治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位置隐蔽的舌侧矫治器所带来的美观效果,舌侧矫治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由于矫治器位置的不同,舌侧矫治具有不同于唇侧矫治的生物力学特点,其中前牙的转矩控制作为正畸治疗中难点与关键点备受关注.本文将对舌侧矫治内收阶段中前牙转矩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凌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光固化复合树脂应用于口腔医学已有30多年的历史,而光固化灯作为复合树脂的照射光源对其性能及修复效果影响甚大.本文通过综述影响光固化灯使用效率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光固化灯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作者:林秀娇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