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涛;朱光第
目的:观察FGF2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第一磨牙牙胚冠部形态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取18 d胎龄的鼠胎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置于含外源性FGF2的半固态培养基表面,组织学观察FGF2对体外培养的牙胚发育的影响.结果:经10μg/ml FGF2作用的磨牙胚培养9d后形成高耸的牙乳头尖,牙胚体积增大,牙尖及邻近部位牙乳头细胞分化为柱状或高柱状的成牙本质细胞,排列整齐,并有基质开始沉积,细胞分化程度、数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FGF2具有诱导牙胚组织细胞分化的功能.
作者:陆怀秀;张蓉;肖明振;牛忠英;王捍国;韩亮;林松杉;周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中国人正常(牙合)数据分别与三种直丝弓矫治器的设计进行比较,为临床选择应用这些矫治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中国人正常(牙合)数据中的轴倾度、转矩和冠凸矩分别与MBT、Alexander、OPA-K矫治器中所含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种直丝弓矫治器参数均与中国人正常(牙合)有一定的偏差.结论:OPA-K相比MBT、Alexander更接近中国人正常(牙合)的数据,但在临床应用中应做一定的修改.
作者:贾刚;丁寅;王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慢性牙周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20个病例中患中度及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患牙80个随机分成4组:①米诺环素+刮治组(SRP+M);②单纯刮治组(SRP);③单纯用米诺环素组(M);④未处理组(U).分别在基线、1周,4周时检测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指数(BOP)、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等牙周病临床指标.结果:SRP+M组在1周和4周时探诊深度和探诊出血率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5).结论:龈下局部应用米诺环素联合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在降低探诊深度和探诊出血方面比单纯实施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组效果明显.
作者:葛少华;杨丕山;戚向敏;李颖;赵宁;王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孕鼠急性氟中毒动物模型,观察孕鼠急性氟中毒对胎鼠牙胚造釉细胞的影响.方法:孕14d的C57BL/6J鼠,实验组腹腔注射10 mg/kg@wt氟化钠,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注射一次,直至孕20 d.麻醉下处死孕鼠,取出胎鼠,分离下颌第一磨牙,进行光镜超微结构切片观察.结果:孕鼠大剂量的氟可以引起胎鼠造釉细胞下囊腔的形成.囊腔上方的造釉细胞严重受损:核上区线粒体明显肿胀或溶解,囊壁的造釉细胞细胞质和细胞核显示各种程度改变,细胞核染色质浓缩,凋亡小体出现,胞浆从细胞中脱出进入囊腔,囊腔中可见细胞及细胞碎片,异常分泌的釉基质,吞噬细胞,托马斯突变短或消失,囊腔下方的釉质分泌减少或终止.结论:大剂量的氟不仅能引起发育中的鼠牙胚氟斑牙的形成,而且也能引起胎鼠牙胚氟斑牙的形成.氟引起胎鼠牙胚造釉细胞下囊腔的形成,囊腔上方的造釉细胞是以细胞凋亡的方式进行退变的.
作者:邓转云;陈明霞;侯铁舟;王强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新的调(牙合)方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D).方法:以(牙合)分离时间延长理论为指导、计算机为辅助手段,对25例MPD患者进行调(牙合)治疗.结果:多数病例的症状在2~3周内缓解或消失,无明显不良反应,关节区不适疼痛、咬肌区不适疼痛和颞肌区头疼不适等三大症状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89%和100%,观察一年疗效稳定.结论:对保守治疗无效的MPD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新的调(牙合)方法治疗.
作者:周小陆;杨洁;骆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宜昌市聋哑学校8-12岁盲、弱、聋哑儿童患龋情况及口腔卫生状况.方法:随机抽取聋哑学校98名8-12岁盲、弱、聋哑儿童进行口腔卫生状况、龋病调查,参照全国第2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调查.结果:宜昌市聋哑学校8-12岁盲、弱、聋哑儿童乳牙患龋率66.33%,龋均3.01,充填率为0,恒牙患龋率67.35%,龋均1.49,充填率5.48%.结论:盲、弱、聋哑儿童患龋率均高,充填率极低,口腔卫生状况差,牙龈炎流行,提请社会对于这一弱势群体的口腔健康状况给予更多关爱.
作者:吴学芳;奂忠平;但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颞颌关节上腔冲洗加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疗效.方法:对46例TMD患者关节上腔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加压冲洗,然后注射透明质酸钠4~6ml.2周后复诊、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结构紊乱类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2例;骨关节病类显效2例,好转3例,无效1例,炎性疾病类显效6例,好转12例,无效4例.结论:该疗法对结构紊乱类疾病,骨关节病的疗效较好,对炎性疾病的疗效欠佳.
作者:查年宝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由于中心体在肿瘤发生中潜在的重要作用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除了对这一细胞器作简要介绍外,主要综述了在肿瘤发生过程中中心体复制的调节及数目稳定的控制,中心体的扩增与细胞循环调节之间的联系,以及中心体异常与染色体不稳定和肿瘤发生的相关性.从中心体异常入手探索肿瘤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的有效途径,可能会为攻克肿瘤这一顽症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
作者:蔡扬;李秉琦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颌面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8例颌面骨折患者进行三维CT和二维CT检查,通过外科手术验证三维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三维CT成像能立体、精确、多方位地显示骨折部位、范围、移位、旋转、骨缺损范围等情况.结论:三维CT对颌面部骨折后畸形的检查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同时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并能够细化手术方案.
作者:严加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原发于腮腺的透明细胞癌较少见,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72岁,3个月前发现左耳前有一肿物,枣样大小,疼痛轻,经抗生素治疗无好转,肿物渐长大,4.0 cm×3.0 cm,质硬,活动度小.
作者:王新铭;庞桂兰;韩庶永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多基牙固定桥修复的受力情况.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通过改变基牙数目与牙槽骨的支持高度建立8个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和位移的计算分析.结果:牙槽骨高度降低条件下基牙牙周膜的应力值增大;固定义齿修复后,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值下降;随着基牙数目的增多,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值及牙齿在垂直方向的位移值降低,但单纯增加基牙的数目不会导致支持组织的应力明显减少;与垂直向载荷相比,斜向载荷易导致支持组织的应力集中,应力分布规律有明显改变.结论:本实验结果为固定义齿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高翔;张小刚;吴哲;王景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端粒酶逆转录酶(h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criptase,hTERT)在低度恶性多形性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3例低度恶性多形性腺癌及癌旁正常腺体组织中hTERT表达情况.结果:9例初发肿瘤、4例复发肿瘤和癌旁正常组织hTER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7/9),75%(3/4)和8%(1/13),癌旁正常腺体组织hTERT表达率低于肿瘤中hTERT表达(p<0.05);初发和复发肿瘤hTERT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hTERT在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中呈高表达,hTERT在初发及复发的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中表达无差异.
作者:祁兵;宋晓陵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评价Chrter刷牙法局部口腔卫生维护对Co-Cr合金、Vita95瓷两种材料桥体下牙槽嵴黏膜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要求实验组每天采用Charter刷牙法对桥体进行局部卫生维护,评价并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3个月后桥体下牙槽嵴黏膜炎症状况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炎症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相差显著.烤瓷和金属材料之间比较,在对照组两者对牙槽黏膜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结论:局部口腔卫生维护有利于保持桥体下黏膜的健康,而不同桥体材料对黏膜健康的影响在短期内并不显著.
作者:段嫄嫄;王忠义;张寿华;沈丽娟;王迎捷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制霉菌素与地塞米松糊剂联合应用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短期疗效.方法:OLP 57例随机分为两组A、B,制霉菌素糊剂和地塞米松糊剂均采用相同包装.然后采用随机双盲原则进行局部用药.治疗6周后对充血程度,病变大小,疼痛程度等临床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同对照组相比,上述3个指标降低明显,统计学分析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制霉菌素糊剂与地塞米松糊剂的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
作者:魏昕;李秉琦;周学东;陈谦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人类β-防御素(β-defensin)是一组富含半胱氨酸的阳离子多肽,在口腔黏膜等多个器官的上皮细胞膜、胞浆表达,具有广谱的抗菌特性和化学趋化特性,在宿主的上皮细胞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分析近年β-defensin与口腔黏膜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口腔疾病发生机理和治疗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叶萍;程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钴铬合金铸造支架就位困难原因,提高义齿质量,降低义齿的失败率.方法:通过分析义齿就位困难的原因,重新进行牙体预备、取模,严格按水粉比灌注石膏模型,上观测台,正确的填补倒凹,严格按操作规程翻模、焙烧,选择适当的铸造时机.结果:失败重做组未经调改就位的比率(61.5%)比一次就位成功组未经调改就位的比率(32.1%)有明显提高.失败重做组的平均试戴时间(3.8 min)比一次就位成功组的平均试戴时间(9.2 min)明显缩短.结论:充分的牙体预备、硅橡胶取模及严格按操作规程制作的义齿可缩短就位时间,提高义齿就位的成功率.
作者:吴晓霞;彭勤建;安倩;张宪梅;林升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复发以肿瘤边缘残留病灶复发和淋巴结内的微转移灶复发居多,手术切口种植转移较少.本文报告术后切口种植转移2例.
作者:李洪涛;朱光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ChemFil作为暂封材料封闭髓腔入口的效果.方法:30个磨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个,开髓后分别使用牙胶和ChemFil作为暂封材料封闭窝洞.置入2%亚甲蓝溶液中,3 d后显微镜下观察染料渗入洞壁的深度并评分.结果:牙胶组15个牙中有12个完全渗漏至髓腔,3个评为2分.ChemFil组有7个完全没有渗漏,6个评为1分,2个评为2分.两组的封闭性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ChemFil是一种封闭性能较好的暂封材料.
作者:郑佑祥;梁广智;杨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外源性透明质酸局部应用对慢性牙周炎的微生物学作用.方法:采用口内自身对照研究,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20例,受试牙306个,进行常规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实验组龈下辅助给予0.2%透明质酸(HA)凝胶.采用PCR和反杂交方法检测龈下菌斑中A.a.、P.g.、P.i.、B.f.和T.d.等五种牙周致病菌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5种牙周致病菌量的下降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结论:未发现HA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致病菌在体内有显著抑制作用.
作者:徐屹;Hofling K;Frentzen M;JervΦe-Storm P-M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珊瑚复合盖髓剂用于临床盖髓的疗效.方法:采用珊瑚复合盖髓剂,对270个牙进行直接或间接盖髓治疗,作为实验组.同时设立对照组180个牙运用成品盖髓剂氢氧化钙进行盖髓治疗.结果:实验组保存活髓成功率为84.07%,对照组成功率为75.5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珊瑚复合盖髓剂是一种理想的盖髓材料.
作者:张敏;范兵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