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娇;万运松;冯素娥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较常见,影响美观和功能.外科联合正畸治疗是常选用的治疗方法.本文对这一治疗方法的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王颖;熊国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扁平苔癣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扁平苔癣的发生及迁延不愈与丙型肝炎病毒、幽门螺旋杆菌及人类乳头瘤病毒等的感染有关,而且抗感染治疗在部分病例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何淼;向晓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将口腔扁平苔藓病例69例随机分为2组,中医辨证施治组45例,以成方治疗作为对照组24例.两组均用药9周观察疗效.结果:辨证施治组有效率88.88%,对照组有效率66.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的方法对口腔扁平苔藓进行分型施治可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潘忠堤;李娜;俞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种植义齿用于后牙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后牙游离端缺失采用种植义齿修复的46例共106个种植体.结果:临床观察6-48月,成功率95%,修复效果良好.结论:采用种植义齿修复游离端缺失,可避免对余留牙的破坏,义齿稳固性好、舒适、无异物感、咀嚼效率高,具有固定和可摘局部义齿无法比拟的优点,应为游离端缺失患者首选的修复方式.
作者:张伟;陈建钢;李清;钟志华;杨大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根管治疗是牙髓及根尖病变的佳治疗方法,如何准确的测量根管长度并进行完善的根管充填是非常重要的.笔者采用口内成像系统(RVG)进行根管的测量与充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女,20岁,学生,因口腔溃疡,多家医院治疗1个月无效来我院诊治.检查见:左上唇口角区内侧黏膜有1.5 cm×1.0 cm浅溃疡,表面有白色脓苔,触痛,不出血.蘸取表面脓液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报告为G-双球菌(淋球菌)生长.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壮观霉素、庆大霉素敏感.诊断:淋球菌性口炎.遂应用壮观霉素、庆大霉素治疗4 d,溃疡表面脓液消失,1周后复诊,溃疡愈合.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蒙脱石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113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7例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蒙脱石(Smectite)糊剂局部涂敷,对照组5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生理盐水清洗溃疡面.观察溃疡面积和愈合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缩短,总有效率达8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7%.结论:Smectite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贾兰;付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国产聚四氟乙烯膜和自制几丁质膜引导骨再生的效果以及骨缺损大小与修复程度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犬胫骨上段内侧制作直径5 mm和7 mm的洞穿形骨缺损,分别覆盖几丁质膜、聚四氟乙烯膜、及钛网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不覆盖膜做空白对照.术后2、4、8、12周取材,通过组织学及新骨形成量观察骨再生情况,比较不同的膜材料引导骨再生效果.结果:术后第2周开始,直径5 mm和7mm骨缺损区覆盖膜的三组均有骨再生,至12周时骨缺损区已完全为新骨充填,对照组骨缺损区均为纤维结缔组织充填,相差显著.直径5 mm和7 mm的骨缺损区在膜覆盖后骨再生量无显著差别.结论:几丁质膜、聚四氟乙烯膜及钛网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均能引导骨再生.
作者:王新木;刘宝林;董研;魏建华;马威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颌骨动静脉畸形的诊断、治疗的经验.方法:7例颌骨动静脉畸形病例先行CT或MRI检查,了解颌骨破坏情况,7例均行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PVA颗粒(250~500 um),栓塞后一周内进行手术,切除颌骨病变组织.结果:7例经PVA栓塞,异常血管团块消失、搏动、杂音消失、软组织肿胀得到改善.口内渗血及动脉出血得到控制.手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血管造影栓塞后行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是治疗颌骨动静脉畸形有效而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万光勇;侯云;赵峰;朱玉莲;李晓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儿童腮腺肿瘤的发病情况、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对1980.9.-1999.5.收治的52例16岁以下儿童腮腺肿瘤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儿童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36例,占69.2%,恶性肿瘤16例,占30.8%;良性肿瘤中血管病多,占良性肿瘤的41.1%,恶性肿瘤中粘液表皮样癌多,占恶性肿瘤的56.2%.42例经手术治疗,其中16例恶性肿瘤术后进行放疗,10年生存率83.3%.结论:儿童腮腺肿瘤中脉管瘤多见,实质性肿瘤中恶性肿瘤较多,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总体上预后治疗好.
作者:汤国雄;朱声荣;陈卫民;冀予心;许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腮腺黏膜相关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oma)病理诊断特征及临床治疗.方法:收集并分析临床资料,利用HE染色,LCA、CD20、UCHL-1,κ链、λ链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观察10例腮腺MALToma.结果:腮腺MALToma组织学具有中心细胞样细胞弥漫浸润,浆细胞分化,淋巴滤泡破坏以及形成上皮-肌上皮岛淋巴上皮病灶的特点.免疫组化证实其来源为B细胞淋巴瘤.结论:①本组11例原发腮腺恶性淋巴瘤均属于MALToma.②部分(36%)伴良性淋巴上皮病及舍格林综合症提示,本组MALToma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③手术切除辅以适当化疗可获较好疗效.
作者:陆东辉;汪说之;陈菲;陈湘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前牙烤瓷桥修复的美学效果.方法:采用烤瓷桥对102例患者缺失的前牙进行修复并对其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02例中对美观的满意度达96.10%,形态的满意度达92.20% .结论: 缺失前牙烤瓷桥具有良好的美学修复效果.
作者:张景波;赵亚南;陈立忠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前牙反(牙合)是儿童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多用唇弓,片段弓进行了改良,用于矫正前牙功能性反(牙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有关多用唇弓和片段弓技术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谢永志;黎慧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完全钙化根管行根管治疗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6例完全钙化前牙根管行根管治疗术,进行术前术后X线片对比研究.结果:24例顺利完成根管治疗术,2例因根管口完全钙化行根尖手术.结论:完全钙化的前牙根管X线片上显示为根管闭锁,临床上可通过寻找根管口,逐步扩大根管完成根管治疗术,以避免根尖手术或牙拔除术.
作者:谢晓莉;彭解英;刘虹;尹小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中年女性.因左上后牙区肿痛8个月,恶臭脓液溢出6个月就诊.检查见:左侧面部肿胀,左上第二、三磨牙前庭沟底可见一窦口,有稀薄、淡黄色脓液溢出,恶臭.
作者:卢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检测口嚼槟榔的细菌污染状况.方法:随机抽检株洲市销售的口嚼槟榔10种品牌,进行细菌学检验.结果:10种品牌的槟榔,经普通肉汤、硫乙醇酸钠及沙门氏培养液培养后,再转种到血平皿、巧克力平皿、中国蓝平皿及TTC平皿培养.10个品牌槟榔全部有芽孢杆菌生长,但未发现大肠杆菌及霉菌生长.结论:被抽查的10个品牌槟榔均受到芽孢杆菌的污染.
作者:吴桂娇;万运松;冯素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gP)与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CP)的龈下优势菌群,为探讨牙周炎分类、病因和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中学生流调筛选(16例)及牙周病专科就诊(24例)的AgP和CP患者,采集龈下菌斑样本,在厌氧菌基础培养基(CDC)和选择性培养基(TSBV)上培养分析.结果:局限型AgP患者的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Aa)及兼性厌氧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中度CP患者(P<0.05,P<0.01),而广泛型AgP和重度CP患者的厌氧菌总数较局限型AgP和中度CP患者显著增加(P<0.05).结论:局限型AgP和中度CP的龈下优势菌有明显差别,Aa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
作者:李德懿;高令羽;胡纯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ONE-STEP粘接剂对牙本质过敏症脱敏治疗的疗效.方法:牙本质过敏症患牙336个,随机分成3组.A组:ONE-STEP粘接剂脱敏,B组:Gluma脱敏剂脱敏,C组:氟化钠甘油糊剂脱敏.结果:即刻疗效:A组>C组(P<0.01)、B组>C组(P<0.01)、A组与B组无差异(P>0.05).1个月和3个月疗效:A组>B组(P<0.01).结论:ONE-STEP粘接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疗效稳定持久.
作者:俞海英;吴友农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sox9过表达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诱导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培养人胎儿骨髓基质干细胞.利用脂质体转染基因sox9,抗生素G418筛选,分别取2 d和16 d转染后取细胞爬片做融合表达蛋白FLAG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和II型胶原免疫组化, 以空载体转染细胞作对照.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呈短小纺锤形成纤维细胞,早期较小,中后期体积变长变大.600 μg/ml 的G418是适筛选浓度.转染后第2 d和16 d的细胞都表达sox9基因融合表达的标签蛋白FLAG.第2 d和16 d转染效率分别为90%和72%.转染后16 d的MSC表达II型胶原,转后2 d实验组和对照组都为阴性.结论:sox9能稳定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sox9过表达并诱导MSCs出现软骨细胞表型.
作者:陈金武;吴军正;李焰;刘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左旋咪唑与强的松联合用药治疗顽固性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疗效.方法:开放型序贯设计,自身前后对照,共18例患者,左旋咪唑与强的松联合用药与强的松龙混悬液局部封闭疗效比较.结果:实验至第14不同对时,试验结束,实验药有效率为77.8%;对照药有效率22.3%,实验药优于对照药(P<0.05).结论:联合用药具有减轻副作用、调节免疫力、价格便宜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明;逄爱慧;陶学金;陈卫民;孙国洪;马净植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