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光固化复合树脂牙体修复失败的原因探讨--附593例报告

钱伟;胡若非

关键词: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 牙体修复, 修复失败, 原因探讨, 随访工作, 临床医生, 患者, 中常会, 继发龋, 应用, 色泽, 经济, 操作
摘要: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自八十年代广泛应用于牙体修复以来,由于色泽好、操作方便、经济等优点,深受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欢迎.但由于各种原因,工作中常会遇到牙体修复物的脱落、变色、继发龋等修复失败问题.笔者通过对593例患者为期三年的随访工作,现报道分析如下: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相关文献
  • 铸造复合桩核冠修复严重缺埙的后牙

    目前,临床上日益重视天然牙根的保留,以便利用根管治疗后的磨牙牙根做桩冠修复.磨牙是多根牙且根管多不平行,修复时各根管桩不能获得共同的就位道.对此,众多学者做了许多研究[1~5],笔者采用铸造复合桩核加全冠修复广泛缺损的磨牙,并对制作方法、适应证、固位及临床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熊美萍;胡遒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三维CT在颌面部骨折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CT在颌面部骨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3例颌面复杂骨折患者,进行三维CT体积重建.结果三维CT影像可以任意旋转和切割,从不同的角度,直观精确地显示骨折部位、移位情况,为诊断和制订手术方案提供了有益的影像资料.结论三维CT在颌面部骨折诊治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建新;刘瑾;金豪;顾松筠;龚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软组织侧貌成像的方法及进展

    颜面软组织形态的分析在口腔正畸诊疗工作中的作用日益被广大学者及正畸医生重视.而获得清晰的面部软组织图像是进行颜面软组织形态分析的基础.为此,许多学者不断探索,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软组织侧貌成像技术有了更大的提高.下面对软组织成像的方法及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江宁;高光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复合抗菌糊剂充填根管治疗尖周病的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3年至1997年采用复合抗菌糊剂治疗尖周病,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作者:张立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甲硝唑控释药尖在急、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甲硝唑控释药尖对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7例患急、慢性根尖周炎的牙进行根管封药,并对封药前后的临床体征进行分析.结果经1~2次封药治疗,自发痛、叩痛、恶臭等临床体征消失.结论甲硝唑控释药尖能够有效抑制、杀灭根管内的口腔厌氧菌,且作用快速、持久,避免口服用药的副作用.

    作者:吴英娜;梁景平;李德懿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应用糊剂输送针对根管封闭效果观察

    在根管治疗中60%治疗失败是因为不完全的根尖封闭①,自1979年以来,糊状封闭剂应用逐渐增多,常规作根管充填时,采用根管充填器蘸取根充糊剂(半流动态)插入根管,顺时针旋转推进至止动区处②,然后轻贴管壁退出根管,重复3-5次,然后将选定主牙胶尖蘸取根充糊剂后插入根管至预定深度.这种方法,一方面较费时,另易造成纵向根充不满或留有缝隙,特别在根尖孔处,故根充糊剂除具备良好的封闭性能外,其糊剂封闭方式也尤为重要.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日本产的根充糊剂输送针(paste Carriers),在根管充填中进行根管封闭,通过临床观察,根管封闭效果令人满意,现结合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秦晓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GC铸型树脂在铸造桩核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GC铸型树脂在铸造桩核制作中的使用方法及其特点.方法对其在临床运用时的方法介绍,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同时与其它方法相比较.结果发现用GC铸型树脂制作铸造桩核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桩核形态恢复良好、密合度高、固位力强等特点.结论 GC铸型树脂非常适合于制作铸造桩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贤福;盛列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牙科合金的铸造性能研究进展

    牙科精密铸造工艺多用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法,其基本过程是先用蜡或塑料等制成蜡型,蜡型表面涂敷包埋料制作铸型,然后熔化合金铸入铸型腔内,形成铸件.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对终的铸件完整性产生影响,而铸件完整性对牙科合金铸造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曹洪喜;张建中;薛淼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平切型和波浪型牙刷刷牙效果的临床对比试验

    目的对平切型和波浪型牙刷的刷牙效果作一比较.方法将实验对象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平切型和波浪型牙刷,刷牙前后分别各做一次菌斑检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波浪型牙刷清除菌斑效果较平切型牙刷略为有效,相差率为5.26%,主要表现在牙齿的唇颊面(P<0.01)和近中牙面的(P<0.01)清洁效果相差显著,而在牙齿的远中牙面和舌腭牙面的清洁效果两者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波浪型牙刷与平切型牙刷相比较更易清除唇颊面和近中牙面菌斑.

    作者:李刚;戴娟;王成龙;郭玲;唐荣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螺纹钉加银汞合金修复后牙牙体缺损

    采用各种方法努力保存患牙,使之恢复咀嚼功能,免受拔牙痛苦.前牙常用自攻螺纹钉及螺纹根管桩加光固化树脂来修复;后牙虽然也可采用此法,但作为主要承受咀嚼压力的磨牙和前磨牙,复合树脂的强度存在欠缺.笔者在临床上用银汞合金代替复合树脂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疗效满意.

    作者:何建芳;区跃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光固化树脂修复活髓前牙造成根瘘原因分析

    自1987年开始使用光固化树脂修复前牙以来,这种技术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不容乐观的是经光固化治疗的活髓前牙,不断出现了死髓、根端瘘管,给患者带来痛苦.

    作者:李雪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后牙缺损的临床应用

    牙齿的填充材料有多种,一直沿用至今的银汞合金充填的颜色较差,且易出现边缘泄漏,并有一定的毒性,易造成环境污染,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禁止使用,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更为理想的充填材料.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等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多的充填材料.而玻璃离子水门汀由于具有色泽好、耐磨损且操作简便、无需酸蚀等特点,而优于复合树脂,目前正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陈晖;刘英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一种改进头颅定位仪的装置

    头颅定位仪是进行X线头部摄影测量的不可缺少的设备.不论是群体测量,还是治疗前后对比,其X线影像应具有可重复性.除去头位不正造成的误差外,各测量结果才有分析,比较的价值.改进后的装置可以提高X线头部摄影测量片的清晰度,有助于作出正确的诊断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设备节约资金.

    作者:杨峰;陈继军;杨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光固化复合树脂牙体修复失败的原因探讨--附593例报告

    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自八十年代广泛应用于牙体修复以来,由于色泽好、操作方便、经济等优点,深受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欢迎.但由于各种原因,工作中常会遇到牙体修复物的脱落、变色、继发龋等修复失败问题.笔者通过对593例患者为期三年的随访工作,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钱伟;胡若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AgCu)0.43-Au0.57的时效性

    目的本文目的是对高含金量齿科金合金的时效硬化性进行基础研究.方法采用硬度试验和X线衍射的研究手段,探讨含75wt%金,16wt%银,9wt%铜合金的等温时效硬化性能.结果当时效达300℃和250℃时,会发生时效硬化现象,从而形成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多银α1相和面心四方结构的AuCuⅠ型规则相.在形成AuCuⅠ型规则相的平衡相之前会形成介稳AuCuⅠ型规则相.结论硬化现象被认为是由介稳AuCu Ⅰ型规则相的存在所致.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带空心针微型卡尺的研制

    曾研制成功带空心针游标卡尺,于1991年5月获国家专利,并已广泛应用于眼科、口腔科、整形及美容外科等领域[1,2,3].为扩大该卡尺应用范围,更加方便术者操作,在原有基础上,研制成功带空心针微型卡尺,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特介绍如下.

    作者:刘健敏;余红;刘振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光固化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光固化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5例计624颗牙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光固化复合体修复,对照组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结果结果显示光固化复合体与牙面的粘接性强,对牙髓的刺激性小.12个月后复查显示,治疗组成功率达95.6%,对照组成功率为80.1%,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可以认为光固化复合体是一种修复楔状缺损的新型理想材料.

    作者:叶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牙科高速涡轮手机的消毒方法

    口腔科的治疗工作离不开牙科高速涡轮手机(以下简称手机),手机在运用过程中必然沾上病人的唾液或血污.手机及附件包括机头、机头内的涡旋腔、水气道等,由于手机存在着复杂的腔隙和难以探入的管道,使手机的消毒效率受到限制;又由于手机有不耐高温、高压的非金属部件,更使其消毒方法受到限制,所以手机消毒是目前医院消毒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1].

    作者:任萍;陈希平;徐立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Gluma脱敏剂在光固化树脂修复中的应用

    近年来,光固化复合树脂以其良好的性能,广泛应用于牙体缺损修复中,但其修复后引起的牙髓并发症比较常见(1).自1997年开始,我科采用Gluma脱敏剂先在洞壁的牙本质表面作脱敏治疗后,再作牙体光固化修复,经1年的临床观察及与对照组的比较,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勇;黄晓斌;张继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氟离子导入过敏牙本质后的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研究氟离子导入过敏牙本质后牙本质小管的形态变化.方法在两只恒河猴及五名志愿者的健康恒牙上暴露牙本质,实验组行氟离子导入,对照组行去离子水导入,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小管形态变化.结果机械暴露牙本质后再进行酸处理,可以去除牙本质玷污层,开放牙本质小管;2%NaF离子导入所形成的晶体对开放的牙本质小管具有良好的堵塞作用.结论氟离子导入法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是有效的.

    作者:李启艳;马美尔;杨家明;吴恩格;欧炯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浙江省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