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袁井圻;施生根
目的了解3M single bond治疗牙本质过敏的疗效方法用3M single bond与临床上常用的硝酸银法对左右对称的同名牙进行脱敏比较,观察二者即刻,三个月、半年的疗效.结果即刻疗效二者无显著性差异,但三个月和半年后的疗效3M single bond明显优于硝酸银.结论 3M single bond是一较为理想的脱敏剂.
作者:冯坤;沈金堃;范伟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用贴面方法作前牙美容修复已在口腔科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当今基层医院大量使用可见光固化修复技术的情况下,由于现成贴面受材料性质的制约,往往会影响修复的质量.为此,笔者在实践中使用伟瓦登特(Vivadent)光固化瓷化树脂在口外模型上自制贴面,其形,色,粘结强度等方面均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丁载雄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复发性口疮(RAU)是口腔粘膜病中常见且发病率高的疾病,其发病机理复杂,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在临床上尚无系统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为了缓解患者痛苦,较多采用局部治疗.本文应用深圳市建安医药公司提供的瑞士素高药厂生产的素高捷疗口腔膏治疗复发性口疮65例,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张霞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使用自行研制的牡丹牌烤瓷炉,临床应用多年来,共计为26200多颗牙进行了烤瓷修复,成功数24995颗,占总数95.4%,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在修复过程中也出现了气泡和瓷裂现象,出现气泡524颗,占总数2%,瓷裂为681颗,占总数2.6%.经过临床反复试验和应用,找出了烧制中出现气泡和瓷裂的原因并总结了解决的方法.
作者:王连臣;解放军;李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1例复杂下颌骨骨折病人,采用微型电钻打孔,微型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均能张口进半流质或软食,20例软组织伤口I期愈合,1例伤口继发感染.3~6月复查全景片,骨折断端均对位良好,咬关系恢复正常.结论 微型钛板是治疗下颌骨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杨建新;刘瑾;金豪;莫朝阳;范建林;顾松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旨在研制一种有效的牙龈收缩线,探索其浸泡液(即牙龈收缩剂)的佳配方.方法 选用杂种成年狗4只,不分雌雄,从中选用牙龈组织健康的牙56颗作为实验对象.通过使用牙龈收缩线进行牙龈收缩处理、经肉眼观察、测量读数显微镜的测量,对配方的筛选、定量研究进行探索.结果牙龈收缩剂的佳配方为:0.1%盐酸羟间唑啉,26%Al2(SO4)3,8%AlC3,14%Alum.结论本实验配方具有良好的牙龈收缩效果,牙龈退缩量大,龈组织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萍;钱法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玻璃离子水门汀自1972年应用于牙科以来,以其可释放氟、对牙本质和牙釉质均有粘结性、热膨胀系数与牙本质相近、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作垫底材料.[1]近年来,牙科玻璃离子水门汀发展很快,传统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已不能满足临床使用要求,出现了一些新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如树脂改性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其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可用作牙科充填材料.
作者:夏金星;龙碧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近年来,由于对银汞合金污染的担心,越来越多的牙科医生喜欢用替代品充填牙体缺损.据美国牙齿美容学会会员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修复牙体缺损时,大多数医生选用复合树脂(所占比例大,为38%)[1].而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还有待加强.因此,我科于1996年10月开始选择内含高耐磨填料的Charisma.PPF含氟复合树脂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修复牙体缺损218例,共292颗牙.随访199例,共246颗牙.随访率84.2%,经一到两年的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许桂红;许桂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金-瓷修复体瓷裂或瓷崩的原因.方法随机选择16例前牙和前磨牙区因瓷裂或瓷崩而导致失败的病例,记录修复体损坏的部位,分析产生失败的原因.结果瓷裂或瓷崩发生在切缘的病例数为10例(占62.5%),发生在连接体部位有4例(占25%),发生在其他部位的有2例(占12.5%).结论金-瓷修复体损坏与临床设计、牙体制备及技术室制作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邓汉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承担的国家级<牙科铸造用的贵金属合金>学习班拟于2000年9月11-14日举办.学习结束授以予国家继续教育学分8分,并颁发证书.招生对象:主治医师和主管技师等相应水平或以上的人员.学习班费用:参加者每人500元,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报名时间:请于2000年8月1日前与上海生物材料研究测试中心陆华联系.联系地址:上海市斜土路716号,邮码:200023;电话和传真:021-63034903.E-mail:jiaosun@online.sh.cn.参加者将收到正式通知,告之详细讲课时间地点和其他未尽事宜.承办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继续教育学习班信息(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主办)1.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习班,项目编号:0053-07-02-002,定于2000年9月10日-9月15日举办,可获I类学分6.5分,收费600元整.2.口腔正畸影像诊断学习班,项目编号:0053-08-03-001,定于2000年9月13日-9月18日举办,可获I类学分7分,收费600元整.联系电话:63131855 联系人:戚燕联系地址:上海市制造局路639号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处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给予方法评价生物材料致急性全身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方法选用小白鼠作为实验动物,聚-DL-乳酸可吸收高分子材料为实验材料,经制备不同剂量的材料浸提液和采用进入动物体内的三种不同方法:尾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和经口灌胃,观察动物的急性全身毒性反应.结果三种给予方法均显示2倍浓度组动物在灌注24h后出现体重减轻,经口灌胃组在以后的48和72h后持续体重下降,标准浓度组的三种给予方法之间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随着材料浸提浓度的增加,动物体重会出现短暂的减轻.经口灌胃途径比静脉和腹腔注射途径对动物的影响更大,且持续时间较长.
作者:励永明;孙皎;顾国珍;钱云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疱疹性口炎为儿童常见和多发病.1~5岁幼儿为多见.常急性发作,全身反应也比较严重.患儿常因疼痛而拒食,哭闹不安.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近二年来作者用纯中药制剂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儿童疱疹性口炎22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进录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评价VitremerTM树脂增效玻璃离子材料修复喇叭形根管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枚前牙喇叭形根管口残根先用VitremerTM树脂增效玻璃离子恢复成柱形根管口,再进行常规桩核冠修复,随访半年至一年半,观察牙根的折裂情况及桩核松动情况.结果所有前牙牙根均未发生折裂,其中29枚牙齿桩核无松动,冠修复情况良好,有效率达96.67%,仅有1枚桩核松动脱落,修复失败.结论用Vit-remerTM树脂增效玻璃离子先使残根的喇叭形根管口恢复成柱形,再以常规桩核冠修复,对牙根的抗折性确实有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焦婷;张保卫;陈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下前牙联冠斜面导板是一种简单、体积小特别有效的功能性矫治器.我科自1995年10月以来用此种矫治器治了12例替牙期个别上颌恒切牙反的患者,治疗时间短,效果显著.现将该矫治器的作及临床应用叙说如下:
作者:冯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近年来乳牙患龋率居高不下,龋病及其并发症成为目前儿童牙科主要诊治疾病[1].为了提高乳牙感染根管的治疗效果,缩短疗程,保存患牙,自1993年以来,笔者用根管内放置抗菌防腐药的方法(以下简称药物根充法),治疗乳牙牙髓坏死、急慢性根尖周炎以保存乳牙,临床效果较佳.现将药物根充法与常用的干髓法作一比较分析.
作者:姚妙芬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报告一种表层多孔种植体制作方法,并对此种种植体进行表层测定.方法选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将纯钛粉喷涂到纯钛桩表面,形成表面多孔种植体,并对涂层成份进行分析,力学测试粘接强度及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态.结果种植体表面呈50~400um粗糙多孔状,表面成份为氧化钛、氮化钛及钛,与基桩结合牢固.结论用此方法制成的表层多孔种植体符合理想种植体标准,为临床上表面多孔种植体系统提供了制作方法.
作者:张辉秋;张纯妍;赵路红;李肖梅;刘宝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不同表面处理因素对瓷牙材料机械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300个表面均匀一致的实验标本,对抛光面进行表面处理,处理后的标本用万能实验机进行机械循环,然后用Piston-on-threeball方法检查实验标本的挠屈强度.结果双向卡方检验说明不同表面处理因素及不同循环次数对实验标本挠屈强度的影响都具有显著意义(P<0.0001);Q-检验说明自然上釉、酸蚀、喷砂等表面处理和表面抛光相比,可以降低实验标本的挠屈强度(P<0.05),而离子交换可以增加瓷牙材料的挠屈强度(P<0.05).结论瓷牙材料表面经离子交换后可以增加其强度,自然上釉、酸蚀、喷砂等表面处理过程可以降低瓷牙材料的机械强度.
作者:李振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楔状缺损高发于中年人,主要由于刷牙方法不正确所致.应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楔状缺损,操作简单,无需制备窝洞及酸蚀牙体,对牙髓刺激性小,且有防龋功能、色泽佳等优点.本文选择前牙、前磨牙楔状缺损患者92例,按同名牙左右随机分组,分别用Fuii-Ⅱ型和GI-工型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修复共412颗患牙;经1~3年随访.现将临床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陈红卫;戴淳;徐孟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本实验用荧光法观察胚胎骨植入兔下颌骨的生长情况.方法通过对6只家兔下颌骨体部缺损区植入胚胎骨,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动物实验显示胚胎骨颗粒周围有明显荧光带形成.结论提示胚胎骨有诱导新骨形成作用.
作者:钟庐云;唐维平;矢小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在临床常遇到一些患者因外伤造成上前牙牙齿根部冠1/3或近冠部折断,以往的治疗一般是拔除根折牙后进行修复,而为了达到美观和功能的较好恢复,一般多采用金属烤瓷桥修复,但由于一些患者不愿拔除残留牙根且不愿过多的牙体制备,所以如何大限度地利用残留牙根来进行修复,这是口腔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课题.
作者:徐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