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培标;方晔;陈亚东;钱升广
医学教育的全过程,特别是专科教育,后期临床教学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实现医学专科教育培养目标--为基层输送实用型的高级医学人材,我校除了将临床实习时间延长到一年以外,还对教学医院的建设采取一些措施,其中做好教学医院评价和认可制度是极为重要对策之一[1],但用什么方法做好这一工作.至今尚无较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我们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模糊数学,对我院7所教学医院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进行了初步尝试,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毓璈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治疗上尿路结石有效且常用的方法,但有时也可出现并发症,且有的并发症给机体造成的损害相当严重,文献报道有肾裂伤,急性肾衰竭死亡[1].护理工作在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院1996~1998年应用国产JT-ESWL-Ⅱ型碎石机治疗泌尿系结石818例再引起并发症时,所采取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麻妙群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心电仪器学是心电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从教学内容上看,带有较强的专业性,从对象上看,该课程为二年级学生而开设.我们通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陈彤;金畴;王培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蚕豆病在本地区少见.但自近几年来有广西妇女远嫁本镇以来,仅今年5月份本院就连续收治蚕豆病患儿3例,特报告如下:
作者:冯为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PMB)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关系. 方法:对312例PM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12例PMB患者中,由恶性肿瘤引起的占28例(8.97%);绝经年限越长,恶性肿瘤所占的比例越大,其中1例子宫内膜癌及3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有不规范使用雌激素病史. 结论:与以往资料相比,PMB患者中恶性肿瘤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绝经后应慎重使用外源性雌激素.
作者:杨振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是临床常见病,大多见于老年人,该类患者免疫功能较低,对致病菌的抵抗力差,且在疾病发作过程中常反复应用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调,从而使病原微生物容易入侵,发生院内感染.我科自1996年1月至1998年6月收治老年慢支患者283例,发生院内感染500例,本文对此类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晓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MP)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收集我科1999年3月~7月间小儿支原体肺炎6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咽拭子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支原体核酸(MP-DNA)67例.血清IgM抗体捕获法检测特异性MP-IgM32例. 结果:MP-DNA阳性56例(4.85×102~2.75×106/ml),MP-IgM阳性19例;右下肺炎31例,左下肺炎16例,右肺中叶炎症9例,支气管肺炎9例,毛细支气管炎2例,肺外表现27例;全部病例均用红霉素静滴30mg/(kg.d)治愈. 结论:3岁以上小儿,阵发性单声剧烈干咳,持续高热或不发热,肺部体征不明显而胸片表现显著,应优先考虑支原体肺炎.治疗上首推红霉素.
作者:石玉龙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氨甲蝶呤(MTX)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未破裂型及生命体征稳定的包块型患者58例,进行MTX 20mg加生理盐水20ml静脉推注每日一次,连用5天,同时服用中药每日1剂,观察血HCG下降及包块缩小情况.如HCG未降至正常,7天后再用第二疗程. 结果:治愈53例,治愈率91.38%.其中血β-HCG<1000mIu/ml的38例全部治愈,β-HCG1000~2000mIu/ml的15例治愈13例,β-HCG>2000mIu/ml的5例治愈2例.无明显副作用. 结论:MTX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杀胚效果好,副作用小,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吴炜英;陈怡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内科学教学包括系统教学和毕业实习两个环节,而系统教学又包括课堂理论讲授和课间临床见习两部分.课间临床见习是学生定期去医院,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对理论学习过的典型病例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然后写出完整的大病历,在此基础上进行病例讨论,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作者:唐继志;张巧玲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剖宫产术后晚期阴道大出血发病率不高,但由于病情危急,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我院1994~1998年共行剖宫产术1519例,术后发生晚期阴道大出血12例,占0.79%,现就其病因及预防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章宝琴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外伤的早期诊断、术前复苏、非手术治疗适应症和手术止血方法选择. 方法:对1988年7月至1999年1月间收治的43例肝外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的复习. 结果:43例肝外伤患者均作诊断性腹腔穿刺,结果阳性40例,阳性率93.02%.非手术治疗8例,均治愈;手术治疗35例,死亡3例. 结论:腹腔穿刺阳性率高,是早期诊断肝外伤的重要手段.术前快速复苏是抢救严重失血性休克的重要步骤.非手术治疗肝外伤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手术止血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损伤情况决定术式,对于严重肝外伤常需采用多种手术止血方法.
作者:温培标;方晔;陈亚东;钱升广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近年来,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不少学者提出,它可以早期反映多种心脏疾患的心功能变化[1,2].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具有M型、二维、频谱多普勒及彩色血流显像等功能,为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测定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数据,并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定量诊断技术[15].本文对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董蓓莉;冼棠超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戊二醛的浓度对牛鼻中隔软骨塑性的影响. 方法:软骨块的塑性以抗弯强度来衡量,而抗弯强度又以应力(σ)来表示.将(5×1)cm各16块牛鼻中隔软骨块分别保存于0.25%、0.5%、2%、5%、10%的戊二醛溶液及林格氏液(对照组)中,保存半年后分别测定各组软骨块的应力. 结果:对照组的应力高.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各戊二醛组的应力依次下降,且除0.25%戊二醛组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25%戊二醛组的应力虽低于对照组,但两者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0.25%的戊二醛较2%以上浓度的戊二醛能更好地保存软骨组织的塑性.
作者:周卸来;丁敏;杨天鹏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自1672年Thomas Willis首先描述了重症肌无力以来,逐渐认识到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引致发病:(1)经补体依赖机制破坏横纹肌运动终板;(2)加快乙酰胆碱受体(nAchR)的降解;(3)阻止乙酰胆碱(nAch)与残余受体结合.自身免疫发生的初始部位在胸腺,但是初阶段如何启动尚不得而知.本文通过综合近年来的研究结果阐述胸腺在重症肌无力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沈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微波-ELISA对诊断日本血吸虫病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具有较为简易的实验条件(另文),本文就微波-ELISA诊断日本血吸虫病方法的稳定性进行研究.
作者:张宏莹;顾启章;何海根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探讨在微型计算机有限的资源下进行三维重建的方法,通过采用切片重建、人工干预下的轮廓对应、跨层长度之和小原则下的轮廓拼接和快速光线跟踪算法来提高重建和显示速度,通过轮廓矢量化来解决各层象素不等的问题,通过图像的配准和校正减少输入的误差,通过三次样条插值保证重建后的立体图像的逼真、光顺、自然.对丘脑核团进行的重建表明 ,利用该方法在微机条件下能流畅地旋转、缩放并能从任意角度切割重建后的神经核团.
作者:林志付;卢洪煊;沈宏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 病例资料患者36岁,停经58天,恶心、乏力半月余,下腹隐痛伴阴道少量褐色分泌物三日,尿妊娠试验阳性,于1999年3月25日来院要求终止妊娠.患者月经史( )1999年3月,生育史:1-0-3-1.
作者:周土凤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工流产的可行性. 方法:将孕8~10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试验组人工流产前3小时宫颈管内放置米索前列醇0.2mg,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人工流产. 结果:试验组术中宫颈扩张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1),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而人流综合征及感染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 结论:人工流产前宫颈管放置米索前列醇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陈刚;田晓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肺炎患儿血氧分压(PaO2)、心肌酶谱及心电图(EKG)的改变. 方法:对96例普通型肺炎患儿做PaO2、血清心肌酶谱及EKG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62例(64.6%)心肌酶谱活性增高,52例(54.2%)EKG异常;59例(61.5%)PaO2下降.PaO2下降者心肌酶谱活性增高明显,与PaO2正常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EKG异常以酶活性增高者发生率高,与酶活性正常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相当一部分的肺炎患儿可出现PaO2、心肌酶谱及EKG的改变,且三者的改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提示临床上只有对肺炎患儿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全面了解肺炎引起的心脏损害情况.
作者:叶环;叶倩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病因、治疗及预后. 方法:回顾分析43例经心电图确诊的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病因、治疗及疗效. 结果:本组发病率0.191%.窒息缺氧及感染为主要病因占69.8%.治疗总有效率86%. 结论:对本病应加强围生期保健;重症者要强调心电监护;治疗应视具体情况采取对因、对症或进一步观察等综合措施;预后大多良好.
作者:李红妩;李英龙;罗文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