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高容量血液滤过防治MODS中的变化及意义

沈贤;沈淑蓉;薛向阳;林富林;朱冠保;方国恩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衰竭, 血液滤过, HMGBI蛋白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l(HMGBl)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探讨MODS发生机制及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防治MODS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失血性休克复苏+内毒素血症复合因素建立猪MODS模型,将19只健康雄性家猪随机分成MODS组和HVHF组,HVHF组动物内毒素注射后予血液滤过,血滤采用F50聚砜膜滤器,超滤量3 L/h.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浆HMGBl蛋白含量变化,并通过与各自基础值的比较,了解HMGBl蛋白相对变化趋势.结果:HVHF组2例发生MODS,占20%(2/10),显著低于MODS组88.9%(8/9)(J日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p21WAF1基因表达与组蛋白乙酰化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p21WAF1基因表达与组蛋白乙酰化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对53例原发性胃癌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的p21WAF1 mRNA表达进行分析;同时对其中p21WAF1 mRNA表达失活或表达量不足癌旁和正常黏膜的1/2的7例惠者进行乙酰化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结果:①胃癌组织中的p21WAF1 表达率和表达值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和癌旁组织.②p2lWAF1 表达水平在分化较好和分化较差的胃癌组织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但在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④p21WAF1 mRNA表达失活或表达量不足癌旁和正常黏膜的1/2的7例患者中有5例(5/7,71.43%)总染色质乙酰化组蛋白H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相应的癌旁和正常黏膜,甚至在检测水平以下.结论:胃癌组织p21WAF1的表达降低至少部分归因于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低下.

    作者:童洪飞;林胜璋;倪仲琳;游涛;张伟;郑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误诊为Crohn病的肠道T细胞淋巴瘤一例临床分析

    肠道T细胞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肠上皮内T淋巴细胞的淋巴瘤,以往称之为肠道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现已明确其来源于T淋巴细胞.

    作者:杨俊文;姚时春;马升高;吴明;韩清锡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穿膈脚后间隙内淋巴结化学消融内脏神经毁损治疗晚期癌痛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可弧形弯曲穿刺针在隔脚后间隙穿淋巴结化学消融内脏神经毁损对顽固性癌性疼痛治疗的价值.方法:5例顽固性上腹和腰背部疼痛患者,采用可弧形弯曲穿刺针在CT引导下行膈脚后间隙内穿淋巴结化学消融内脏神经毁损.结果:5例疼痛均有效的缓解(100%),无1例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可弧形弯曲穿刺针穿淋巴结化学消融内脏神经毁损是一种有效治疗顽固性癌性疼痛的微创新方法.

    作者:程建敏;陈宇;贺辉;许崇永;虞志康;严志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从野芷湖中分离与筛选低温净水芽孢杆菌

    目的:从野芷湖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低温净水芽孢杆菌.方法:利用芽孢杆菌的耐低温特性从底泥中筛选出芽孢杆茵,经分离纯化后进行COD的检测,根据各菌株的COD值的大小判断其净水能力强弱以及应用价值.结果:我们从中筛选出20株芽孢杆菌,其中菌株C4在24 h后可降低72.6%的COD值.结论:成功筛选出低温净水芽孢杆茵.

    作者:余云彦;刘彦隆;徐龙;李校堃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螺旋融合器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的长期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螺旋融合器(TFC,以下相同)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的长期疗效.方法:对2l例颈椎问盘突出采用螺旋融合器前路融合,2个螺旋融合固定3例,3个固定16例,4个固定2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3年,治疗效果优:13例(61.9%),良:5例(23.8%),可:2例(9.5%),差:1例(4.8%).结论:多节段颈椎问盘突出应用螺旋融合器进行前路融合,手术减压彻底,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

    作者:叶秀云;董海欣;李也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L-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对糖尿病(DM)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M组、L-Krg治疗组(L-krg组).L-krg治疗12周后,测定三组大鼠血清、坐骨神经组织一氧化氮(N0)含量和一氧化氯合酶(NOS)活性及血浆内皮素-I(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以及坐骨神经组织ca2+.ATPase、Na+-K+-ATPase活性及神经元型NOS(nNOS)、醛糖还原酶(AR)基因的表达.结果:DM组大鼠血清、坐骨神经N0含量和NOS活性、血浆CGRP含量及坐骨神经ca2+-ATPase、Na+-K+-ATPase活性和nNOS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Nc组(P

    作者:陈秀芳;董敏;金晓冬;雷康福;金丽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弥漫型与局灶型子宫腺肌病动脉栓塞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sm UAE)对弥漫型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和局灶型子宫腺肌病是否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AM患者进行UAE治疗,其中局灶型16例,弥漫型40例.观察两组患者UAE前及UAE后3、6、12、24、48个月月经量、痛经程度评分、子宫体积,血清CAl25的变化及两组的副作用情况.结果:56例患者全部栓塞成功,根据临床症状,两组有效率分别达83.3%(10/12)、81.3%(26/32).其中两组惠者月经量,痛经程度评分于UAE后3个月开始下降(p<0.05),于UAE后6个月下降显著(P<0.01).血清CA125下降和子宫体积缩小相一致,术后12个月达低点(P<0.01);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病例随访48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弥漫型和局灶型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显著,疗效相似.

    作者:段萍;林明;蔡莲莲;胡哲;金诗湘;胡明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临终癌症患者家属的PNPC-c问卷调查

    晚期癌症临终关怀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患者身上.然而在临终关怀的全过程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看护人员同样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社会、心理和身体健康等各方面[1,2].临终癌症患者的看护人主要包括患者家属和职业看护人员,在国外更多的是职业看护人员,而在国内则更多的是患者家属.

    作者:蔡谦;金玉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直接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体外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的直接致病作用.方法:①HBV体外感染HKC:培养的HKC传至6孔板中,接种密度为1 × l05个/ml,孵育24 h后分受感染和阴性对照两组.受感染组加入0.5 ml HepG2.2.15细胞上清液(含有HBV);阴性对照组加入0.5 ml 10% FCS-DE/F-12培养液.两组HKC继续孵育72 h,消化,离心沉淀,PBS清洗,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两组HKC中的HBV DNA含量.②HBV对体外培养的HKC细胞直接作用:HKC细胞传至24孔板中,接种密度为1 X 105个/m1,受感染组分三个亚组,分别加入100 μ1、200 μ1和300μ1的感染用HepG2.2.15细胞上清液;阴性对照组为接种HKC后加入培养液常规培养;阳性对照组为HepG2.2.15细胞上清液.各组的每孔终体积均为2 ml,每组设3复孔.孵育72 h后收集各孔上清液,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3,)的表达.结果:①受感染组HKC的基因组中检测到HBV DNA.②受感染组的三个亚组细胞培养上清的TGF-β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HBV可感染HKC并促进其分泌TGF-β1.

    作者:韩文伦;黄朝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婴儿型隐匿阴茎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隐匿阴茎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阴茎发育畸形,是表现为阴茎不能正常显露的一种疾病.对于该病的手术治疗已达成共识,但对于治疗的手术年龄争议较多.现就浙江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于2005年9月至2007年2月采用改良Brisson术式,对59例2岁以下患儿的隐匿阴茎进行矫正,进行术后疗效评价.

    作者:金见祥;黄勇;徐珊;唐达星;李民驹;吴德华;徐哲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从语用关联角度赏析仿拟辞格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修辞则是有效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艺术.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修辞又是一个信息加工和处理的动态心理过程.仿拟(parody)的运用范围相当广泛,16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例子,在相关的论著中也早有阐述.

    作者:卢易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氯胺酮对哮喘大鼠机械通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氟胺酮对哮喘大鼠机械通气肺损伤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制备慢性哮喘模型后随机分成4组(n=lO):对照组(N组),哮喘大鼠旷置8 h,不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组(A组),采用容量控制机械通气模式(Vt=lO m1/kg,f=30次/min)通气8 h;不同剂量氯胺酮干预组(Kl、K2组),机械通气前K1组静脉注射氯胺酮5 mg/kg,K2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0 mg/kg,余同A组.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测量肺湿干重比(w/D)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白细胞(wBc)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一氧化氮(N0)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N组比较,A组、K1组、K2组w/D增加,BMLF中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TNF-α、IL-6、N0含量增高(均p0.05),病理损伤程度加重;与A组比较,Kl组、K2组w/D降低,BALF中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TNF-α、IL-6、N0含量下降(均P0.05).结论:氯胺酮可抑制TNF-α、IL-6及NO的释放,从而对哮喘大鼠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金立达;蒋柳明;林丽娜;王万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药苦参碱对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以0.125~2.0 mg/ml的苦参碱分别处理Hela细胞24~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RT-PCR半定量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苦参碱对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24 h半数抑制浓度(Ic 50)为1.074 mg/ml;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细胞在苦参碱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增加;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部分细胞发生凋亡早期改变;RT-PCR结果显示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比值随药物剂量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苦参碱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金畅;滕小玲;雷亚宁;周颖;郑膺;张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在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对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5例胃镜诊断为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患者进行EUS-FNA检查,部分病例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相比较,评价EUS-FNA诊断准确性及安全性.结果:10例患者获得EUS-FNA术后诊断,EUS-FNA敏感性为66.7%..有4例患者随后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诊断均与EUS-FNA病理或涂片结果相符合,符合率达1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EUS-FNA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安全、有效.

    作者:陈浩;林李淼;夏宣平;王文星;薛战雄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X染色体STR基因座在同胞亲缘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X染色体STR基因座独特的遗传方式在同胞亲缘关系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显带技术对1名未知女性个体与3名已知同胞兄妹的22个基因座进行分型,并对线粒体D环高变区作序列测定.结果:得到具有排除价值的2个X染色体基因座(DXS7132、DXS6804)和4个常染色体基因座(DIS549,D2S441、B16S539、D5S818),否定了未知个体与3名同父同母兄妹的亲缘关系.结论:X染色体基因座在男性的基因组中呈单倍型形式存在,特别适用于法医学实践中在父母缺如情况下姐妹之间的亲缘鉴定.

    作者:吴淑珍;林刻智;张洪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不剃毛备皮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外科择期手术前1~3d进行剃毛备皮是我国历年来的护理常规之一[1],但近年国外许多研究报道术前常规剃毛对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没有任何临床意义[2,3].左爱英等[4]在术前术野剃毛与术后切口感染关系的Meta分析中指出:术前术野剃毛不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推荐彻底清洁后只剪去影响手术操作的毛发,而不必进行常规的术野剃毛.

    作者:陈玉梅;贾曼;郑文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惠者和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夹心化学发光法检测17例首次肾移植惠者术前1 d、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1周、2周和3个月血BNP浓度.17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前l d血BNP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肾移植术后血BNP浓度呈下降趋势(X2=14.25,P=0.027).13例没有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惠者血BNP浓度术后l周和3个月与肾移植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当天的血BNP浓度显著增高,加强抗排斥治疗后很快下降.结论:肾移植成功后可以降低血BNP水平,但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血BNP浓度显著增高.因此,血BNP浓度可作为早期诊断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敏感指标.

    作者:金烈;吕玲春;张宝金;韦铁民;曾春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镁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

    目的:观察在缺血再灌注5 min后应用镁剂是否能对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起到保护作用.方法: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20 min,复灌60 min,高镁组在复灌5 min时应用浓度为2.4 mmol/L、4.8 mmol/n、8.4 mmol/L的高镁K-H液灌注i0 min.观察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结束时测心肌匀浆MDA含量,免疫组化检测SOD的含量.结果:①复灌15 min时三个高镁组LVSP、LVDP X HR、LV±dp/dtmax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②复灌60 min时三个高镁组各指标与缺血再灌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③三个高镁组MDA含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SOD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缺血再灌组.结论:缺血再灌注5 min应用高镁K-H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即时作用表现为抑制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复灌结束测得的MDA含量说明镁对心肌有保护作用,体现为抗脂质氧化作用.

    作者:张君平;杜友爱;郭益民;刘重斌;余立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求职与毕业实习矛盾的成因与对策

    毕业实习学校培养本科生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医学检验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通过实习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毕业后能胜任临床检验工作,因此,毕业实习的作用尤为突出.

    作者:吴蕾蕾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高容量血液滤过防治MODS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l(HMGBl)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探讨MODS发生机制及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防治MODS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失血性休克复苏+内毒素血症复合因素建立猪MODS模型,将19只健康雄性家猪随机分成MODS组和HVHF组,HVHF组动物内毒素注射后予血液滤过,血滤采用F50聚砜膜滤器,超滤量3 L/h.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浆HMGBl蛋白含量变化,并通过与各自基础值的比较,了解HMGBl蛋白相对变化趋势.结果:HVHF组2例发生MODS,占20%(2/10),显著低于MODS组88.9%(8/9)(J日

    作者:沈贤;沈淑蓉;薛向阳;林富林;朱冠保;方国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温州医科大学

主办:温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