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小纺;邱怀明;魏崇健;乔英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复合腰-硬联合麻醉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3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A组:鼻饲给氧,B组:无创正压通气(NPPV).观麻记录麻醉前、后,气腹后10min、30min、1h,术毕15min各时点的HR、SpO2、MAP、RR,并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 A组SpO2、RR、PH麻醉后与麻醉前及B组同时点比较下降明显(P<0.05).A、B两组MAP、HR及B组SpO2、RR麻醉后各时点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PaO2术中均较麻醉前明显增高(P<0.05),麻醉后B组与A组各时点比增加更为明显(P<0.05).A组PaCO2麻醉后与麻醉前及B组同时点比较明显增高(P<0.05).但各参数术毕15min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复合腰-硬联合麻醉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可避免术中因二氧化碳蓄积而发生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危险.
作者:李洪;罗远国;曹国辉;曾军;胡春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应用X线斜向辅助定位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可行性.方法 甲组101例,采用X线斜向辅助定位法建立经皮肾通道,乙组95例采用常规X线穿刺定位法,比较两组建立通道所需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及安全性上的差异.结果 甲组平均穿刺次数2.1次,乙组4.1次;甲组平均穿刺时间4.5min,乙组12.4min;两者均相差显著(P<0.01).甲组无大出血、肾盂穿孔,乙组2例出现肾盂穿孔,3例因穿刺导致严重出血终止手术或改开放手术.结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应用X线斜向辅助定位法可快速确定经皮肾穿刺的角度和深度,简明、安全、易掌握,并适用于有开放手术史、肾脏旋转不良等情况下的穿刺.
作者:祝华;于永纲;李学德;刘为池;武英杰;曾志玮;廖松柏;刘东荣;于洋;李蓉;宋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驻粤边防武警战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部队的心理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为工具,对驻粤4个地区7个支队136名边防战士进行了心理测试,与军人常模及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边防武警战士SCL-90除躯体症状外,其余8个因子均低于军人常模与全国常模.结论 驻粤边防武警战士心理整体健康水平高于军人常模与全国常模,但个别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关注.
作者:方爱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T扫描过程中运动伪影对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的影响.方法 用步进电机和低密度泡沫材料设计能模拟肿瘤随呼吸而作往返周期运动的体模;在GE LightSpeed 16 CT上对体模进行10个不同序列的扫描,每个扫描序列的扫描螺距、扫描层厚或体模运动状态各不相同,扫描后用GE AdvantageSim 6.0版CT模拟定位系统的体绘制(volume rendering)软件分别对各靶区进行三维重建和体积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再用WiMRT计划系统对静态和动态扫描的靶体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设计和对比分析.结果 体模静止时,扫描层厚与螺距的改变不影响扫描后靶区的三维重建,重建靶区外观无明显失真,在不同扫描条件下同一个靶区重建体积差异甚微;当体模运动时,扫描层厚、螺距和体模运动状态的改变,都会显著影响靶区重建形状和重建体积,导致不同运动状态下同一靶区适形照射野的形状迥异,照射范围差异十分明显,重建靶体积的大相对偏差约90%;同一运动状态下,各靶区重建体积变化随靶而异;外形较小的靶区重建体积相对偏差变化范围为-39.8%~89.5%,外形较大的靶区重建体积相对偏差变化范围是-18.4%~20.5%.结论 运动伪影对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设计的影响极大,肿瘤靶区处于运动状态下扫描的图像会导致适形射野和剂量体积直方图严重失真.
作者:张书旭;陈光杰;周凌宏;杨克柽;林生趣;沈国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院为驻军官兵服务水平.方法 帕累托图法分析2004、2005、2006年驻香港部队出院患者疾病构成情况.结果 运动、消化、泌尿、呼吸系统疾病占驻香港部队疾病的0%~90%.结论 运动、消化、泌尿、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及驻港部队官兵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加大相关科室人员、技术、设备的投入.
作者:高原;何柏身;马国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学历的尖端教育,导师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军队医院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特点与方法进行探讨与实践,旨在促进军队医院的全面发展.
作者:祝松;谢峻;洪求兵;纵兆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全血、红细胞的乙酰胆碱酯酶和血清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情况,分析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①体外实验:以新鲜人血制备红细胞和血清,等量酶原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敌敌畏进行染毒后,观测全血、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和血清丁酰胆碱酯酶染毒前后活性变化情况.②动物实验: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3组按中毒程度轻、中、重分别予敌敌畏 2mg/kg、5mg/kg、7mg/kg进行肌注染毒,观测大鼠染毒前后血中全血、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和血清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 敌敌畏中毒后,全血、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均出现降低,并且活性抑制变化趋势基本是平行的,两酶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反映的中毒程度存在差异.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不应以乙酰胆碱酯酶的分级诊断标准作为丁酰胆碱酯酶的分级诊断标准,可用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之间的差异系数加以修正.
作者:蔡爱珍;王俊虹;李万华;孙海鹏;何跃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的生命观和健康观,以及医患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医疗保健需求不断提升,医德医风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就医德医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思考.
作者:王启全;张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多黏菌素B(PMB)和内毒素(LPS)共同处理大鼠肺泡巨噬细胞(PAM)后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PAM,分为正常对照组、LPS刺激组及PMB干预组.采用原位杂交(ISN)技术、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EMSA)及ELISA法,检测刺激后0、15、30、60、120和240min各时相点PAM中IKK-βmRNA及IκB-α的表达、NF-κB的活性和TNF-α的含量.结果 LPS刺激组IKK-βmRNA的水平在刺激后15min出现升高,30min达高峰,60min后逐渐下降;IκB-α的水平的变化趋势在各时相点与IKK-βmRNA刚好相反;NF-κB活性的峰值相出现在60min,15min出现升高,120min后逐渐下降;TNF-α的含量峰值相出现在60min,30min出现升高,120~240min后恢复至刺激前水平.PMB干预组NF-κB的活性与TNF-α的含量虽较刺激前和正常对照组升高,但均显著低于LPS刺激组(P<0.01).IκB-α水平的低值显著高于LPS刺激组(P<0.01);而IKK-βmRNA的峰值则显著低于LPS刺激组(P<0.01).结论 LPS能诱导PAM中的IKK-β激活、IκB-α降解和NF-κB活化,并促进TNF-α释放.而PMB则能抑制LPS诱导的IKK-β激活、IκB-α降解、NF-κB活化和TNF-α释放.
作者:杨剑虹;尹文;谢鑫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是目前外科普遍存在的问题,由此形成的对病人及社会的不良效应已引起医院管理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滥用现状及防范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洪求兵;纵兆辉;姚国庆;祝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舰艇部队发生烈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紧急应对策略.方法 舰船部队烈性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紧急防治演练.结果 演练小组在接到命令后的12min赶到传染病疫区现场,明确了疫情动态,所有患者得到诊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建立和完善高效的传染病暴发流行卫勤指挥系统;组建和完善高素质的传染病专家应急队伍;重视在军队医院普通科室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技能培训;具有保证应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物质储备及预案,是控制未来战争中海军舰艇部队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必要应对策略.
作者:林小田;王昱;周赤龙;谢培增;向尚富;邹声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本文参考相关文献[1,2],采用HPLC法(外标法)对加替沙星胶囊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辉;张磊;陈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A 549细胞增殖和PinX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A 549细胞48h,流式细胞仪检测增殖指数,RT-PCR检测PinX1 mRNA表达.结果 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0mg/ml、0.5mg/ml,1.0mg/ml、1.5mg/ml、2.0mg/ml),A 549细胞增殖指数(PI)逐渐下降(34.35±1.26、18.34±1.01、13.38±1.02、8.47±0.86、7.01±0.75),PinX1 mRNA表达逐渐增强(PinX1/β-actin相对灰度值0.42、0.81、1.44、2.05、2.53),二者呈明显负相关(r=-0.89,P<0.05).结论 苦参碱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 549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增强PinX1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熊畅;涂明利;刘先军;罗强;闻心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EBCT)又称超高速CT (ultrafast computed tomography, UFCT),美国Douglas Boyd博士于1983年开发并应用于临床.
作者:邹利光;戴书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严重的并发症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的常用方法是门奇静脉断流术.其近期止血效果确切,能够挽救患者生命,延长生存时间,但断流术术后远期再出血发生率高,Williams SG等[1]报道断流术后的再出血率为10%~20%,裘法祖报道为17.5%[2].
作者:丁祥飞;陈佑江;文明波;吴定国;陈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如何在平时加强机动卫勤分队训练,提高战时机动卫勤保障能力,实现应急作战卫勤保障目标,是当前军队医院训练中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点内容.
作者:李平;王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本文收集我院CT室2006-12/2007-04月87例创伤资料,行多平面重建(MPR)与3D重建,结合临床进行研究,探讨MPR、3D重建技术在平战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凯波;李树南;曹国文;胡罗建;杨明方;张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的DSA影像特征及血管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3例糖尿病足的下肢动脉行DSA血管造影证实全部患肢的供血动脉显示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性病变.留置造影导管后,经导管注入尿激酶(万U):肝素钠(mg):NS(ml)为1:1:1的抗凝溶栓溶液,用量为2.0ml/h,用微量泵维持7天左右.结果 靶血管周围侧支血管明显增多占全组病例的100%,狭窄段血管腔较前扩张占70.3%,闭塞段血管重新开通占60.5%.0~Ⅱ级病足溃疡面愈合,Ⅲ~Ⅳ级病足溃疡面干燥、缩小、周围炎症消退.结论 DSA血管造影可以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程度、范围.介入治疗能改善患足的血供,从而预防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
作者:闫小纺;邱怀明;魏崇健;乔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针对头颈部、胸部和盆腔部病变,利用Elekta-iViewGTTM验证射野位置分析摆位误差.方法 选择85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患者,其中头颈部24例、胸部39例和盆腔部22例.利用iViewGTTM进行正侧位射野位置验证,拍摄340张射野验证片,并通过iViewTM对比分析软件计算射野验证图像与计划系统所生成的数字重建射野图像DRR中射野位置的误差.结果 通过射野验证图像与参考图像的对比可以发现,在水平(RL)方向、上下(SI)方向和前后(AP)方向,对于头颈部摆位误差为: (-0.7±1.4)mm,(+0.4±1.3)mm,(+0.4±1.5)mm; 胸部:(-2.1±3.8)mm,(-2.8±4.7)mm,(+3.6±5.1)mm; 盆腔部: (-1.5±1.7)mm,(-2.0±2.2)mm,(+2.1±2.6)mm.结论 头颈部和盆腔部患者射野位置误差较小,但胸部较大,特别是靠近下肺和膈肌的病变,由于受到呼吸作用的影响,射野位置误差大接近10mm.针对不同位置的病变,在勾画PTV时,可根据得出的结果在CTV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外放范围.
作者:葛宁;陈福慈;原锦;张继青;王凤鸣;邓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针对目前急救室医疗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结合急救室工作的特殊性,设计了急诊科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由①急救室工作站;②留观病房护士站;③留观病房医生站;④输液室工作站等构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对推动急诊医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急诊科救治及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正东;王光华;郭雪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