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前胰岛素水平

郑景晨;陶志华;章海凌;陈肖俊;汪大望

关键词:2型糖尿病, 前胰岛素, 胰岛素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前胰岛素水平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高胰岛素血症的原因.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浆前胰岛素(PIM)、胰岛素(IRI)和C肽(CP)水平.结果:2型DM组空腹PIM(27.89±22.37pmol/L)、IRI(186.63±136.97pmol/L)水平和PM/IRI比值(17.11±9.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IM (6.75±5.62pmol/L) .IRI(107.67±26.43pmol/L) 水平和 PIM/IRI 比值 (5.67±3.66%) (P均<0.01);两组之间空腹 C 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683.1±587.4pmol/L 比 528.0±201.3pmol/L,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胰素血症主要是高前胰岛素血症所致,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选择性动脉栓塞对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意义.方法:对8例经多次后鼻孔填塞失败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在DSA下行超选择血管栓塞术.结果:全部病例栓塞成功,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在保守治疗失败的情况下,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治疗的佳选择.

    作者:余昶;周为中;胡文豪;范良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临床与超声心动图特征

    目的:观察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对43例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原发性二尖瓣脱垂的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心超、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①患者的主要症状为疲劳、气促、心悸、胸闷、焦虑、水肿等,大约14%患者无症状或仅出现并发症的表现.②全部病例均未闻及喀喇音,典型体征为心尖区收缩晚期杂音,但有12%的患者无杂音.③有症状的患者心电图异常表现各异.④超声心动图可直观地观察瓣膜的性质及脱垂的部位、程度和返流情况.因此它是诊断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佳方法之一.结论:典型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听诊,对发现二尖瓣脱垂有一定价值.但由于部分病人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还有一些患者无心脏杂音,故二尖瓣脱垂的确诊主要仍有赖于超声心动图.

    作者:王川怡;张怀勤;施陈刚;卢中秋;林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尿γ-GT与β2-MG测定在小儿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作为肾脏疾病患者的有用诊断指标已有大量报道[1,2],而对尿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与临床疾病关系的报道尚少.某些肾脏疾病患者的尿γ-GT活性也可增高[2,3].我院对74例各种肾脏疾病患儿及125例正常儿童尿γ-GT活性与尿β2-MG含量进行对照测定,以探讨它们在小儿肾脏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玲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25例临床分析

    血管网状细胞瘤又名血管母细胞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5%~2%[1].为探索血管网状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作者对本院1990~1998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哲褒;诸葛启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美乐托宁水溶液的制备

    目的:探讨制备美乐托宁水溶液的方法,以期改变剂型和给药途径.方法:烟酸能与美乐托宁生成复盐制备水溶液,分别给兔、狗、鼠大剂量口服或注射,运用紫外分析水溶液的稳定性.结果:兔、狗、鼠对大剂量美乐托宁水溶液配方具有耐受性,判断其作用机制与安定类不同,紫外分析显示其水溶液具良好稳定性.结论:美乐托宁水溶液可望成为口服溶液剂型或注射剂.

    作者:陈希琛;黄学荪;王志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钛网片修补颅骨缺损40例报告

    我科于1997年3月~1999年5月间,对40例外伤后颅骨缺损行钛网片修补,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明;方乃成;邵高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有机磷中毒误诊一例

    进食有机磷污染的蛏引起有机磷中毒不引起注意,容易误漏诊.现报道一例.

    作者:王国叨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氩激光治疗口腔疾病396例分析

    目的:总结氩激光治疗口腔疾病的疗效.临床资料:采用氩激光治疗各种口腔疾病396例,其中牙体缺损修复177例,修补后随访9~12月均无树脂脱落;前牙慢性根尖周病74例,随访6~9月未见复发;粘液腺小囊肿30例,复发口疮23例,扁平苔藓14例,乳头状瘤35例,小血管瘤8例,随访6~12月,除3例小粘液腺囊肿复发,其余均治愈;舌系带过短20例,牙龈增生10例,渗血5例,效果均满意.结论:氩激光治疗口腔疾病具有疗效好、安全、使用方便等优点.

    作者:金向青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小儿特发性肺纤维症二例分析

    特发性肺纤维症(IPF)在儿科中较少见.我院于1996年2月~1999年2月间收住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菊香;张园海;周海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髂、股静脉急性血栓形成的介入溶栓治疗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产生的后遗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能力,甚至致残,应积极防治.笔者就本院8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溶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金诗湘;胡哲;麻元兴;虞志康;周忠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sIL-2R、IL-6、Ig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白介素-2受体(sIL-2R)、白介素-6(IL-6)和免疫球蛋白(Ig)在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37例小儿RRI血清sIL-2R和IL-6;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Ig.结果:患儿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Ig水平低于正常组,而IL-6则无明显差别.结论:sIL-2R、Ig参与了RRI的免疫发病机制.

    作者:郑凤秀;林慧君;陈小芳;李孟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维拉帕米与洋地黄控制房颤心室率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维拉帕米和洋地黄控制心房颤动(房颤)心室率的疗效.方法:房颤病人共68例,随机分成维拉米组(34例)与洋地黄组(34例),维拉帕米组以维拉帕米5~10mg静脉注射,起效后口服片剂40~80mg 3次/日;洋地黄组以西地兰0.4~0.8mg静脉注射,起效后改地高辛0.125~0.25mg 1次/日口服.观察起效时间及静息和运动时心室率减慢情况.结果:维拉帕米组与洋地黄组的起效时间分别为:即刻~5min、20~30min,总有效率分别为94.1%、73.5%(P<0.05).两组静息时的心率减慢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活动时心率减慢以维拉帕米组明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5.9%和23.5%.结论:在无严重心功能不全时,维拉帕米控制房颤快室率因起效快,副作用不明显,能减慢静息和活动时的心率而优于洋地黄.

    作者:叶玲华;刘招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霉菌性鼻窦炎18例报告

    随着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临床病检和真菌培养工作的普遍开展,近几年来,国内外对霉菌性鼻窦炎的报道逐渐增多.我科自1988~1999年5月共收治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崇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ALL病人P16基因的失活与mRNA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ALL 和各亚型中 P16 基因失活和纯合缺失的发生率及mRNA 表达. 方法:对40例ALL (B-ALL28例,T-ALL7例,前B-ALL5例)和15例对照组骨髓标本,采用PCR 法检测P16 基因的纯合缺失,REP 法检测P16 基因的高度甲基化, RT-Nest-PCR 法检测其mRNA的表达.结果:ALL P16 基因高度甲基化或纯合缺失发生率为80%,而对照组无一例P16基因失活;T-ALL 中P16 基因纯合缺失高于高度甲基化 ;B-ALL 中高度甲基化多于纯合缺失.5例P16 基因高度甲基化尚有mRNA表达,其余均无表达.结论:P16 基因的异常是 ALL 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T-ALL P16 基因的纯合缺失为主要表现,而B-ALL P16 的高度甲基化为主要表现.同时,无论P16 基因纯合缺失或高度甲基化,均能高度抑制mRNA 的表达.

    作者:张君丽;吴建波;谭映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快速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快速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lb/Cr)比值,其中30例DM患者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mAlb,碱性苦味酸法测定尿Cr作方法对照.结果:102例DM患者mAlb/Cr值高于对照组(P<0.01),30例DM患者用放射免疫法和快速免疫比浊法测定的mAlb,mAlb/Cr结果一致,r=0.9710.结论:快速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可作为DN早期诊断的指标,与放免法比较有较好的相关性,并且操作简单、快速.

    作者:刘存丽;丁红香;王娅玲;杨建荣;潘软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3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期间,所有术者心功能持续改善;2例发生再狭窄;2例遗留房水平左向右分流.结论:PBMV术后可保持较好的远期疗效,不失为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方法.

    作者:林祖近;刘峰;周朝毅;罗源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结局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方法:对214例妊娠24~34周的妇女进行50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阳性者再作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随访妊娠结局. 结果:GDM组胎婴儿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应对全部孕妇进行糖尿病筛查,确诊为GDM孕妇应给予治疗与监测.

    作者:耿筱虹;林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慢性缺氧高二氧化碳大鼠支气管中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布

    目的:研究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 在慢性缺氧高二氧化碳的大鼠支气管中的表达及分布.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对慢性缺氧高二氧化碳的大鼠支气管中cNOS的表达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慢性缺氧高二氧化碳大鼠的各级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呈cNOS阳性染色反应,上皮细胞呈cNOS弱阳性染色反应.结论:慢性缺氧高二氧化碳时,cNOS在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被抑制.

    作者:张洪勤;王良兴;吴淑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解脲脲原体感染胎盘组织超微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以下简称Uu)感染胎盘的发病机制.方法:取胎膜早破和早产胎盘组织标本各10例,Uu培养均阳性(试验组);同时取10例正常妊娠胎盘组织(对照组)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试验组胎盘组织中有16例发现有不同程度的Uu感染现象,并引起绒毛滋养层细胞和绒毛间质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结论:Uu感染是导致部分胎膜早破和早产的主要原因.Uu不仅吸附在滋养层细胞膜表面诱发相应的超微病理改变,而且还进入滋养层细胞体内,对滋养层细胞产生直接杀伤作用.

    作者:方周溪;周丽萍;周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乳突鼓室进路修补脑脊液耳鼻漏

    目的:寻找更为安全、可靠的修补脑脊液耳鼻漏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患者采用乳突鼓室进路行脑脊液耳鼻漏修补术,修补材料可用脂肪、筋膜、骨膜、颞肌、骨片或软骨片.结果:术后观察5~14年,均无耳漏复发.结论:该法与开颅修补术相比,具有简便、易行、安全、手术创伤少、无面瘫及其它颅内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建福;李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温州医科大学

主办:温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