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钛网片修补颅骨缺损40例报告

赵明;方乃成;邵高峰

关键词:钛网片, 颅骨缺损, 治疗
摘要:我科于1997年3月~1999年5月间,对40例外伤后颅骨缺损行钛网片修补,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儿童血清铁蛋白水平分析

    铁蛋白(SF)是体内重要的铁储存蛋白,血清铁蛋白测定可以反映体内总铁储存情况,能作为诊断铁及铁负荷过多的可靠指标,其在临床上应用相当广泛.笔者等对164名健康儿童及62名健康成人进行血清SF测定,以探讨儿童SF参考区间与成人的测定值是否有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郑美琴;楼永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乳突鼓室进路修补脑脊液耳鼻漏

    目的:寻找更为安全、可靠的修补脑脊液耳鼻漏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患者采用乳突鼓室进路行脑脊液耳鼻漏修补术,修补材料可用脂肪、筋膜、骨膜、颞肌、骨片或软骨片.结果:术后观察5~14年,均无耳漏复发.结论:该法与开颅修补术相比,具有简便、易行、安全、手术创伤少、无面瘫及其它颅内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建福;李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温州地区鼠类肝毛细线虫流行学和生物学研究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鼠体肝毛细线虫的感染情况,为肝毛细线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并探讨肝毛细线虫幼虫经皮肤和经腹腔注射感染小白鼠的可行性.方法:从温州境内部分地区收集鼠体以检查肝毛细线虫虫卵,分离虫卵并培养成幼虫作感染小白鼠试验.结果:温州地区鼠及臭毛细线虫总感染率是18.3%,不同鼠种和栖居范围不同的鼠体感染率不同,鼠体感染率和感染度随鼠体年龄增大而增高(强).肝毛细线虫幼虫经皮肤和经腹腔注射感染小白鼠获得成功.结论:温州地区各种鼠体均有肝毛细线虫感染,应警惕人体肝毛细线虫病的发生.

    作者:凌洪博;潘长旺;易维平;黄慧聪;刘启真;郑晓云;金永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结肠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凝摘除术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摘除大肠息肉方法要点及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总结124例行大肠息肉高频电凝摘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4例307颗大肠息肉均成功摘除,无一例穿孔,出血发生率为4.03%.结论:采用高频电凝摘除大肠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减少大肠癌的发生.

    作者:王文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通用医学题库管理系统的设计

    目的:建立通用的医学题库管理系统.方法:将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与面向对象的链接和嵌入(OLE)技术相结合.结果:通用题库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顺利完成.结论:数据库结构与面向对象技术结合适用于通用医学题库建设.

    作者:黄学平;王勤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美乐托宁水溶液的制备

    目的:探讨制备美乐托宁水溶液的方法,以期改变剂型和给药途径.方法:烟酸能与美乐托宁生成复盐制备水溶液,分别给兔、狗、鼠大剂量口服或注射,运用紫外分析水溶液的稳定性.结果:兔、狗、鼠对大剂量美乐托宁水溶液配方具有耐受性,判断其作用机制与安定类不同,紫外分析显示其水溶液具良好稳定性.结论:美乐托宁水溶液可望成为口服溶液剂型或注射剂.

    作者:陈希琛;黄学荪;王志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维拉帕米与洋地黄控制房颤心室率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维拉帕米和洋地黄控制心房颤动(房颤)心室率的疗效.方法:房颤病人共68例,随机分成维拉米组(34例)与洋地黄组(34例),维拉帕米组以维拉帕米5~10mg静脉注射,起效后口服片剂40~80mg 3次/日;洋地黄组以西地兰0.4~0.8mg静脉注射,起效后改地高辛0.125~0.25mg 1次/日口服.观察起效时间及静息和运动时心室率减慢情况.结果:维拉帕米组与洋地黄组的起效时间分别为:即刻~5min、20~30min,总有效率分别为94.1%、73.5%(P<0.05).两组静息时的心率减慢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活动时心率减慢以维拉帕米组明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5.9%和23.5%.结论:在无严重心功能不全时,维拉帕米控制房颤快室率因起效快,副作用不明显,能减慢静息和活动时的心率而优于洋地黄.

    作者:叶玲华;刘招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苯妥英钠中毒致小脑性共济失调12例临床分析

    苯妥英钠中毒致小脑性共济失调,国内文献报道少见,现将我院自1992年2月至1999年2月收治的12例,报道如下.

    作者:薛丽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3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期间,所有术者心功能持续改善;2例发生再狭窄;2例遗留房水平左向右分流.结论:PBMV术后可保持较好的远期疗效,不失为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方法.

    作者:林祖近;刘峰;周朝毅;罗源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ALL病人P16基因的失活与mRNA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ALL 和各亚型中 P16 基因失活和纯合缺失的发生率及mRNA 表达. 方法:对40例ALL (B-ALL28例,T-ALL7例,前B-ALL5例)和15例对照组骨髓标本,采用PCR 法检测P16 基因的纯合缺失,REP 法检测P16 基因的高度甲基化, RT-Nest-PCR 法检测其mRNA的表达.结果:ALL P16 基因高度甲基化或纯合缺失发生率为80%,而对照组无一例P16基因失活;T-ALL 中P16 基因纯合缺失高于高度甲基化 ;B-ALL 中高度甲基化多于纯合缺失.5例P16 基因高度甲基化尚有mRNA表达,其余均无表达.结论:P16 基因的异常是 ALL 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T-ALL P16 基因的纯合缺失为主要表现,而B-ALL P16 的高度甲基化为主要表现.同时,无论P16 基因纯合缺失或高度甲基化,均能高度抑制mRNA 的表达.

    作者:张君丽;吴建波;谭映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对61例经非手术治疗或切开复位,由固定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5例发生感染者,治疗后14例痊愈,1例未愈.17例延期愈合者,全部愈合;6例不愈合或骨不连者全部愈合;14例畸形愈合者,8例纠正,6例拒绝手术治疗;13例关节僵硬者,功能恢复优良者10例,可和差者3例.结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发症大多由医源性失误所致,故多数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王银存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的疗效、移植过程中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和移植后的植活证据及微小残余病灶检测等问题.方法:2例行同胞间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5例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采用CsA+MTX预防GVHD;PGE1+潘生丁预防HVOD;以APOB、SM7和D1S80三个位点多态性分析作为植活证据;以bcr/abl、AML1-ETO融合基因或IgH基因重排作为MRD检测指标.结果:2例Allo-BMT均证实植活,并MRD检测标志性基因检测转阴或表达减弱.CsA+MTX 、PGE1+潘生丁分别是预防GVHD和HVOD的有效方法.结论:白血病Allo-BMT较APBSCT有效,APBSCT对淋巴瘤有较好的疗效.MRD的检测是估计预后的良好指标.

    作者:俞康;王光汉;张君丽;吴建波;周海岚;沈志坚;江松福;胡旭东;陈怡;钱红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二尖瓣损害的超声心动图特征与PBMV疗效关系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损害的超声心动图特征与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疗效的关系. 方法:根据二尖瓣损害的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评分,将33例患者分为3组:瓣膜评分<8分16例,评分<12分11例,评分≥12分6例. 结果:33例患者手术全部获得成功,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左房平均压从3.31±0.87kPa降至1.64±0.65kPa(P<0.001),二尖瓣口面积从0.84±0.19cm2扩大至1.92±0.28cm2(P<0.001).临床随访症状持续改善者第1组16例(100%),第2组11例(100%),第3组4例(67%).结论:PBMV对瓣膜评分<12分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品晓;包敏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慢性缺氧高二氧化碳大鼠支气管中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布

    目的:研究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 在慢性缺氧高二氧化碳的大鼠支气管中的表达及分布.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对慢性缺氧高二氧化碳的大鼠支气管中cNOS的表达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慢性缺氧高二氧化碳大鼠的各级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呈cNOS阳性染色反应,上皮细胞呈cNOS弱阳性染色反应.结论:慢性缺氧高二氧化碳时,cNOS在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被抑制.

    作者:张洪勤;王良兴;吴淑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术后镇痛对连硬复合脊麻病人下肢运动恢复的影响

    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存在一些并发症,但是对连硬复合脊麻病人术后镇痛的下肢运动恢复影响如何,较少报道.笔者作了一些观察,目的是为了评估并了解术后镇痛对运动神经阻滞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相应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上官王宁;苏尔瞻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尿γ-GT与β2-MG测定在小儿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作为肾脏疾病患者的有用诊断指标已有大量报道[1,2],而对尿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与临床疾病关系的报道尚少.某些肾脏疾病患者的尿γ-GT活性也可增高[2,3].我院对74例各种肾脏疾病患儿及125例正常儿童尿γ-GT活性与尿β2-MG含量进行对照测定,以探讨它们在小儿肾脏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玲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解脲脲原体感染胎盘组织超微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以下简称Uu)感染胎盘的发病机制.方法:取胎膜早破和早产胎盘组织标本各10例,Uu培养均阳性(试验组);同时取10例正常妊娠胎盘组织(对照组)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试验组胎盘组织中有16例发现有不同程度的Uu感染现象,并引起绒毛滋养层细胞和绒毛间质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结论:Uu感染是导致部分胎膜早破和早产的主要原因.Uu不仅吸附在滋养层细胞膜表面诱发相应的超微病理改变,而且还进入滋养层细胞体内,对滋养层细胞产生直接杀伤作用.

    作者:方周溪;周丽萍;周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有机磷中毒误诊一例

    进食有机磷污染的蛏引起有机磷中毒不引起注意,容易误漏诊.现报道一例.

    作者:王国叨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妊高征患者与ACE基因缺失多态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的缺失多态性与妊高征的关系. 方法:对52例妊高征患者(观察组)及100例正常产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ACE基因的缺失/插入多态性. 结果:观察组的缺失型纯合子(DD型)ACE基因占65%,高于对照组的16%;观察组的缺失型(D型)ACE等位基因出现频率为75%,亦高于对照组的33%(P<0.01).结论:妊高征的发病与ACE基因的缺失多态性有关.

    作者:洪卫;林向阳;徐玉兰;王楸;胡燕;陈云琴;帅茨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髂、股静脉急性血栓形成的介入溶栓治疗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产生的后遗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能力,甚至致残,应积极防治.笔者就本院8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溶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金诗湘;胡哲;麻元兴;虞志康;周忠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温州医科大学

主办:温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