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生
[目的]针对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众多违背医学科研诚信的行为,寻求加强医学院校科研诚信建设的法律路径。[方法]研究医学院校科研诚信建设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行政、民事、刑事法律规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结果]目前我国对医学领域科研诚信问题的法律规制还存在立法层次较低、信息不够公开和透明、惩罚力度不强等问题,应当从立法以及民事、行政、刑事法律方面寻求防范和惩戒违背医学科研诚信行为以及形成自主创新的良好医学研究氛围的有效途径。[结论]从法律角度加强医学科研诚信建设,对遏制科研不端行为以及保障医学院校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雅卿;包利荣;谢军;徐艳;方怀芒;胡洁;朱小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内经》“藏象”理论在中医诊治尿血中的应用。[方法]整理与中医诊治尿血相关的《内经》“藏象”理论,并结合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分析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内经》“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上连肺”、“脾藏营”、“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肝藏血”、“肾者水藏”以及肾“开窍于二阴”等“藏象”理论有助于中医对尿血病变准确定位,明确病机,进而正确治疗,历代医家对此多有发挥,并得到现代临床的证实。[结论]《内经》“藏象”理论对中医诊治尿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疏泄一词的含义,明析肝主疏泄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方法]采用文献考察的方法,从肝主疏泄理论中“疏泄”一词的含义入手考察,分析含义背后的支撑理论。[结果]“肝主疏泄”具有3种含义:喜条达而恶抑郁;疏通、畅达(舒展、通畅);排泄。背后的支撑理论分别为五行学说、气机理论、朱震亨“肝司疏泄”理论。3种含义支撑理论之间的关系:以五行学说解释肝主疏泄功能,其落脚点是气机理论;以气机解释“疏泄”与肝“司疏泄”理论有明显差异。[结论]肝主疏泄理论是一个由现代科学理论方法重构的新理论。
作者:樊文博;李成卫;王庆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作者:《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Cochrane、Web of Science、CBM、CN-KI、VIP和WanFang数据库,查找所有有关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3月19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3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有效率。针灸与药物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RR=1.33,95%CI=(0.95,1.87)]表明针灸治疗能提高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率。②MNCV。其中正中神经,结果显示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MD=2.29,95%CI=(0.61,3.98)];腓总神经,结果显示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MD =2.16,95%CI=(0.16,4.16)]。③SNCV。其中正中神经,结果显示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MD=1.79,95%CI=(0.57,3.02)];腓总神经,结果显示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MD=3.59,95%CI=(2.28,4.91)]。基于系统评价结果,采用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评价证据质量,结果显示,证据水平均为低级,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由于本次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所限,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一步论证。
作者:刘美君;刘志诚;徐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析程泾教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ecline in ovarian reserve, DOR)的经验。[方法]通过门诊随师学习及病案研讨,分析总结程泾教授对DOR的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思路、中西医结合疗法和经验方。[结果]程泾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肾及冲任,病机为肾虚、冲任失调,或兼肝郁、脾虚,夹瘀痰火(热)等,治疗上以滋肾温肾、调养冲任为主导,配合调理肝脾心等脏的气血运化,进行中医周期疗法。[结论]程泾教授以经验方补肾益冲抗衰汤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DOR,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深;程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结合《易经》八卦的卦象对《伤寒论》“六经”体系进行解读与思考,为《伤寒论》“六经”体系的构建原理提供新的思维方式方法。[方法]通过对八卦卦象进行分析,并与《伤寒论》“六经”的气化状态进行对应,分析仲景的“六经”理论体系和组方原理。[结果]从八卦卦象的五行属性与“六经”气化的五行属性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形象地解释了“六经”的含义和部分有争议的《伤寒论》条文,使部分有争议的《伤寒论》条文从卦象的角度进行了直观的解读。[结论]八卦卦象可以很好地对应六经体系,从八卦卦象的角度解释“六经”及其条文的方法,使《伤寒论》的研究变得更加直观形象。
作者:常虹;王栋;张光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三水地区成人上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成分、中医体质和中医证型,为结石防治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经检查确诊为上尿路结石患者728例,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并对入选患者进行中医证型、体质量表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结石成分分析中混合成分659例占90.52%,含草酸钙626例占85.99%,磷酸钙503例占69.09%,磷酸镁铵42例占5.77%,尿酸35例占4.81%,胱氨酸9例占1.24%。中医体质构成比方面,单纯体质中的阳虚质127例占17.45%,阴虚质86例占11.81%,痰湿质91例占12.50%,复合体质中兼阴虚质237例占54.61%、痰湿质256例占58.97%。中医证型方面,湿热下注证和气滞血瘀证是单一成分结石患者主要的中医证型。随访追踪661例患者343例复发,复发患者中单纯体质中的阳虚质64例占18.66%,阴虚质51例占14.87%,痰湿质38例占11.08%;复合体质中兼阴虚质135例占39.36%、痰湿质157例占45.77%。[结论]三水地区成人上尿路结石患者阴虚质及痰湿质体质人群中表现为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是结石防治的重点人群。
作者:曾永威;高婉仪;邓学斌;卢桂尧;赵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VitE对NASH大鼠Nrf2及下游分子HO-1、NQO1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VitE组,正常组予标准饲料喂养,其他2组每天予高脂饲料喂养,在造模第5周起VitE组灌服100mg/Kg·d的VitE,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灌服等容量生理盐水。12周末处死各组大鼠,生化法检测血清中ALT、AST含量以及肝组织中TC、TG、HDL-C、LDL-C含量;病理观察肝组织脂质含量和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Nrf2的表达;Realtime-PCR技术检测肝组织Nrf2、HO-1和NQO1等mRNA表达,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8-iso-PGF2α含量。[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NASH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8-iso-PGF2α和肝组织TC、TG、LDL-C含量及Nrf2、HO-1、NQO1的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P<0.05),肝组织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沉积大量脂肪滴,肝细胞脂肪变和炎症坏死明显,多数伴气球样变,Nrf2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强;应用VitE干预后,血清ALT、AST、8-iso-PGF2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HDL-C含量及Nrf2、NQO1 mRNA水平均较模型组增加(P<0.01,P<0.05);肝细胞内脂肪含量和脂肪变、炎症坏死及气球样变分布程度减轻,Nrf2核表达进一步增加。[结论]VitE可能通过调节Nrf2及下游因子的表达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进而达到防止NASH进展的目的。
作者:潘水珍;蔡月琴;张利棕;陈芝芸;严茂祥;杨伟吉;王德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补益肝肾、养阴生津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dry eye,D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肾阴虚型DE患者62例(124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补益肝肾、养阴生津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对照组人工泪液治疗,均以3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FL检查、BUT及STI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87%,对照组为58.0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L、BUT及ST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且治疗后治疗组BUT及STI变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益肝肾、养阴生津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肝肾阴虚型DE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治病求本的方法。
作者:陈垂海;陈国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与常规针刺方法进行对比,旨在找出一种相对于常规针刺方法更有效且便于推广的针灸方法。[方法]运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火针加毫针,对照组用毫针针刺,3次为1疗程,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有效、无效分别为87.2%、12.8%、0和66.7%、33.3%、0,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配合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
作者:张恩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沈元良主任中医师治疗重症肝炎的经验进行总结。[方法]根据对重症肝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分析,归纳总结重症肝炎的要点,并通过1例案例具体说明。[结果]重症肝炎的病因主要为“湿邪“”热邪”“毒邪”“瘀血”,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为主要治法。[结论]名老中医药专家沈元良主任运用清热利湿,化瘀解毒法治疗重症肝炎,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对临床实践具有启示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公培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俞景茂教授运用膏方调治小儿疾病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总结俞师运用膏方治疗小儿顽疾的学术经验,并附验案举隅。[结果]俞师认为,膏方剂型适合小儿服用,强调膏方治疗小儿疾病须辨病、辨证结合,因时、因人制宜。临证时注重调补固本,以平为贵;补中寓攻,以和为要;顾护脾胃,以喜为补。所附小儿哮喘医案1则,俞景茂教授巧用膏方调治2月,哮喘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时症状减轻。[结论]俞景茂教授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运用膏方个体化辨治小儿诸疾,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经验丰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全国名老中医张玉柱主任医师治疗痹证的临床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与方药等方面论述张玉柱治疗痹证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总结其常用方药配伍及加减化裁特色,并附验案举隅。[结果]张主任医师认为痹证以触冒风、寒、湿之邪为外因,正气不足、肝肾亏虚为内因。临证时强调衷中参西,审因论治,攻补兼施,灵活变通,疗效显著。[结论]张玉柱主任医师治疗痹症有独到的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作者:郎永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以自行开发的三维CT诊断分析软件为基础,结合Ficat分期,提出股骨头坏死(osteoarth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体积分期标准。[方法]根据软件计算所得的坏死评分,参照Ficat分期提出0~6期ONFH体积分期标准,将22例ONFH患者的Ficat分期和体积分期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组22例中,按照Ficat分期,Ⅰ期4例,Ⅱa期2例,Ⅱb期3例,Ⅲ期9例,Ⅳ期4例;按照体积分期,1期4例,2期3例,3期2例,4期3例,5期5例,6期5例;体积分期坏死评分与相应的Ficat分期呈明显的线性相关(r=0.976,P<0.01)。[结论]本文所提出的ONFH体积分期准确可行,且较Ficat分期更能客观反应ONFH的整体情况,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袁铄慧;童培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冬凌草甲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及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活度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冬凌草甲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Wnt通路相关蛋白Wnt4、GSK3β和β-catenin表达的影响。[结果]冬凌草甲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浓度依赖性;冬凌草甲素阻滞MCF-7细胞于G2/M期,且可诱导其凋亡;冬凌草甲素可下调Wnt4、GSK3β、β-catenin的表达。[结论]冬凌草甲素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且影响了Wnt信号通路。
作者:岳静;陈如意;洪姣;贵志芳;张婷;任军;许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MMP-2、TIMP-2的失衡与肾小球的硬化的关系及中医药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MMP-2、TIMP-2的生物学特性及作用机制、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关系、中医药对其表达的影响等方面加以论述,指出现阶段中医药研究方面的进展。[结果]MMP-2、TIMP-2在肾小球肾炎的疾病发展的不同病理阶段(本文主要阐述增生硬化阶段)的表达不同,中医药能够在不同的病理阶段上调或下调其表达,延缓疾病向肾小球硬化的进展。[结论]中医药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方向的应用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同时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胡营杰;任现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移植患者服用环孢菌素A(cyclosporin A, CsA)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初步探讨CsA体内作用2h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移植后患者的空腹及服用CsA 2h的外周血T、B淋巴细胞,NK细胞的表达;同时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sA的浓度。[结果]4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移植患者空腹CsA浓度为(125.43±65.94)ng·mL-1,服药2h浓度为(564.46±258.67) ng·mL-1;服药2h与空腹相比,CD3+细胞显著下调而NK细胞显著上升,但CD4+、CD8+、CD19+细胞及CD4+/CD8+却无明显变化。[结论]服用CsA 2h即能达到体内分布且影响CD3+细胞的数量,尚不能影响B细胞的数量。对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移植后服用CsA期间,有必要对CsA的浓度及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监测以求达到合适的血药浓度,了解患者机体免疫状况,判断预后。
作者:胡正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作者:《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清末浙江儒学大师俞樾的主要医事,明晰俞氏对中医学术的真实态度及在中医经典研究中的贡献。[方法]以历史学、文献学之研究方法,搜集《春在堂全书》中俞樾所有论医文章,以俞氏涉医之《废医论》《枕上三字诀》《内经辨言》3文为重点,并研读章太炎分析乃师涉医之论述,提供师弟二人原始文献,剖析俞氏对中医学术的真实态度及在中医经典研究中的贡献。[结果]《废医论》为俞氏于1878、1879年连遭母妻之丧、医药无效时的偏激之作,其本意绝非反对与废弃中医,而是提倡阅读中医经典以培养名医。《枕上三字诀》为俞氏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通过自我保健而探索出的一套养生方法,核心为“塑”“锁”“梳”3法。《内经辨言》为俞氏研究《素问》的训诂之作,共48条,释疑校误,为研治《内经》必读之作。[结论]一代儒学大师俞樾,虽对中医有一时偏激之论,然其对中医养生方法的探索、实践,对中医经典的深入研究,均体现出其对中医学术的充分肯定,尤其是对《素问》经文的校释,厥功至伟。俞氏的《废医论》与章太炎的《医术平议》,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两位伟人对如何看待中医、如何发展中医、如何振兴中医的讨论,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仍然具有深入研究的意义。
作者:钱超尘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