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功能性电刺激加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黄强;刘忠良;宋琳;孙家勇

关键词:脑卒中, 偏瘫, 功能性电刺激, 早期康复, 肢体运动
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康复治疗组53例和单纯康复治疗组53例.治疗组采用Bobath和运动再学习法、作业疗法与功能性电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只施行单纯的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FuglMeyer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FuglMeyer积分也有一定的提高,但不如治疗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治疗组的继发损害的发生率为0.结论功能性电刺激+早期的康复治疗,对促进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预防继发损害有重要意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奥氮平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检验奥氮平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4例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并与2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进行对照观察,疗程为16周.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依从性和副反应与首发精神分裂症相似.结论奥氮平是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之一.

    作者:余常红;高欢;张一凡;刘铁榜;周晓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奥氮平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在精神科领域,已经广泛公认,抗精神病药物是通过阻断D2受体而发挥疗效,但这一性质也带来了频繁出现的临床治疗学上所不希望看到的锥体外系症状(EPS),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烦恼.

    作者:高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遵医行为的研究

    目的了解通过精神分裂症知识的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采取多种健康教育方法,对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在病人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有显著性差异.出院后,研究组与对照组遵医行为比较,P<0.01.结论实施健康教育,不但能显著提高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更能显著提高遵医行为及临床疗效.

    作者:邢善勇;席红霞;徐建强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运动控制障碍与康复

    运动控制障碍在上运动神经元(UMN)性神经瘫痪的患者中十分常见,但往往容易忽视和误导.其病理生理的核心是动态畸形(肌肉失神经控制而导致的肌肉力量失衡)和静态畸形(长期活动障碍导致肌肉及结缔组织的继发性挛缩和骨关节畸形).康复治疗包括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神经溶解技术、矫形器、神经骨科手术等,改善UMN控制能力或促进中枢神经功能重塑、纠正肌肉张力和力量失衡、纠正异常的肢体生物力学缺陷、提高患者的实际活动能力.

    作者:励建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间歇导尿术在难治性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间歇导尿术在难治性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中的效果.方法对41例难治性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间歇导尿治疗,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对照组为40.0%(P<0.01),治疗组治疗后B超残尿量暗区及每日排尿次数明显减少(P<0.01,P<0.05),每次尿量明显增加(P<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间歇导尿能有效治疗难治性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改善尿失禁、尿潴留,恢复反射性膀胱功能状态.

    作者:谢英才;陈文璞;陈晓铭;武革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失眠症患者的心理行为治疗

    失眠症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睡眠质量可以反映个体的生存质量.本文通过对典型病例的分析,重点介绍了失眠的主要原因、心理特点及心理行为治疗过程.

    作者:余海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抑郁是脑卒中远期预后的独立指标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脑梗死及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

    目的研究脑梗死(CI)及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意思.方法对72例CI患者及55例MID患者血清中NSE浓度进行测定.智能水平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定,并参考DSMⅣ诊断标准及Hachinski缺血评分.结果MID急性发作组及CI急性期组患者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ID稳定期组患者血清NSE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CI恢复期组患者血清NSE的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血清NSE的浓度与MMSE评分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清NSE的含量变化可动态反应MID患者的脑组织功能状态.但是NSE并不是一种智能因子,并不能直接反应MID患者的智能状态.

    作者:高东;王景周;黄志玉;郭霞;李小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drug taking complianc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 Drug taking compliance in 156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followed up for 1 year after discharge.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health education group(group 1) and non health education group(group 2).BPR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lincial symptoms.Result Compared with group 2,drugs taking compliance as well as social function,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mo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is beneficial to rehabilitation of schizophrenia.

    作者:武春建;田博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技术

    介绍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治疗新技术,包括早期、中期和后期一对一的针对性康复治疗,作者推荐后期的等速肌力训练,该项技术能显著改善病人肌力、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作者:周贤丽;邹毅;刘宏亮;武继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影响DPXMD双能X线骨密度仪椎骨模型测量值的技术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DPXMD双能X线骨密度仪椎骨模型测量值的技术因素,为临床骨密度体位选择提供帮助.方法(1)以椎骨模型纵轴为中心旋转不同角度(即5°、10°、15°、20°、25°)测定椎骨模型骨密度(BMD)值.(2)将椎骨模型置于水底,测定不同偏离角度(即7.5°、15°、22.5°)BMD值.(3)将椎骨模型置水底,测定不同水深时椎骨模型BMD值.结果(1)以椎骨模型纵轴为中心旋转角度越大误差越大.(2)不同水深和不同偏离角度对椎骨模型BMD测定值影响甚微.结论(1)作全身骨密度检查时只能采取平卧位,尤其在药物治疗疗效观察时,对同一患者不能以不相同的体位测量.(2)对脊柱侧弯者可测腰椎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

    作者:康后生;陈玉华;陈敏;严宗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针刺内关穴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缺血区微血管功能的干预

    目的研究针刺内关穴对心肌梗死后缺血区微血管功能的干预结果.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血管内皮素(ET)和化学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O)以反应微血管的舒缩功能.结果结扎冠脉后2h缺血心肌ET水平升高(P<0.01),2d时ET进一步升高(P<0.01),1周以后逐渐接近正常水平(P>0.05);针刺组在2h、2d时ET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1周以后,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别(P均>0.05).同时,缺血心肌NO水平在2h、2d、1周时显著降低(P均<0.01),两周时接近正常水平(P>0.05);针刺组在前3个时相上较模型组升高(P<0.05,或P<0.01),两周时模型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在心肌梗死早期可调节ET和NO的病理性改变,改善缺血区微血管的舒缩功能,缓解冠脉血管痉挛.

    作者:肖延龄;杜元灏;石学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无并发症心肌梗死患者康复训练方法介绍

    1康复训练作用(1)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有报道说,在训练8周后,可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同时改善心肌功能.(2)调整脂肪代谢水平.康复训练可使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减缓动脉硬化,对心脏有保护作用.有研究发现,经过3个月的锻炼,总胆固醇减少8%,LDL降低9%,而HDL增加了11%.总之,长期坚持训练有利于增进健康.(3)减少抑郁和焦虑.病人有计划的锻炼,可以改善情绪,调整心态,增加工作能力,改善人际关系.训练应因人而异,保证安全有效.病人的锻炼计划应根据每个人的压力测试结果来规定,以保证训练的方法处在一个安全和有效的水平上.

    作者:卢乐萍;刘亚菲;贺西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长期高血压患者血压转归的作用

    目的分析长期高血压与脑卒中、冠心病危险的关系以及高血压病人发生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访追踪观察对132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并发脑卒中44例,占33.3%;并发冠心病30例,占22.7%.结局良好者58例,占44%.结论根据病人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降低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丽萍;方香丹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帕罗西汀合用氯硝西泮治疗抑郁症双盲对照分析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合用氯硝西泮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帕罗西汀、氯硝西泮和帕罗西汀、安慰剂作随机对照治疗52例抑郁症,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为依据,作疗效评定.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显效时间平均为(12.5±3.9)d,2周末、3周末时减分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两组不同时间TESS总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帕罗西汀合用氯硝西泮治疗抑郁症,起效早,减少自杀率及某些副反应.

    作者:赵长兰;张群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多发抽动综合征305例运动障碍特点及疗效观察

    目的报告多发抽动综合征(Tourette`sSyndrome,TS)305例的运动障碍特点及转归.方法对305例TS患者进行专病跟踪、定期随访,分析运动障碍特点及治疗转归等.结果该病运动性抽动占98%,其中眨眼常见,抽动肌群波及颜面、颈项、躯干和四肢的近、远端.学习紧张、情绪激动、感冒用药、畅饮可口可乐、频看电视等可诱发或加重病情.尼莫地平可使TS症状完全或部分控制,平均疗程分别为10个月或4个月.结论我国TS患者发病年龄跨度大,抽动肌群涉及范围广,多种因素可诱发加重,长疗程尼莫地平胶囊规范治疗有效.

    作者:郑荣远;金嵘;张磊;邵蓓;何金彩;王旭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静态自行车训练对慢性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

    尽管有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有益,但传统上不将其作为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手段.原因可能是由于有氧训练会再次诱发脑卒中或加重痉挛.但近有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方法.静态自行车训练是一种有氧训练.静态自行车价格很低,容易推广.本文报告了一个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完成了8周的静态自行车训练后,步行速度、耐力、步态协调性明显增加.

    作者:刘亚丽;张纯利;刘庆兰;刘侠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测量

    讨论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测量应注意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总结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测量的基本要求,推荐一种量表供大家临床试用.

    作者:高谦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万拉法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万拉法新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难治性抑郁症用万拉法新系统治疗6周,观察临床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进行评定对照.结果21例中有效18例(85.71%),痊愈13例(61.90%),治疗前后HAMD评定对照,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下降(P<0.002~0.001).结论万拉法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确凿,优于其他类抗抑郁剂,可作为难治性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作者:方永年;谢蓓芳;陈勇华;胡慧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补肾通络法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应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性功能、记忆障碍、听力障碍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方法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中西组)55例及单用西药组(对照组)45例.对照组单用西药,中西组加服中药制剂降糖1号合剂,并对其性功能、生存质量和主要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中西结合治疗组在改善性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及降低血糖方面均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提高生存质量,控制血糖、改善症状方面疗效满意.

    作者:孙金梅;付国铭;贾庆田;李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