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慢性咳嗽60例

徐洁

关键词:鼻后滴流综合征, 慢性咳嗽, 中医针灸, 拔罐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该病患者,根据沈氏针灸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辨证取穴针灸拔罐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的慢性咳嗽.[结果]:治愈24例,占40%;好转30例,占50%;无效6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慢性咳嗽疗效显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临床检验指标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证型与临床检验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5种证型,因其中3种证型病例数极少或缺乏故予以剔除,留下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血清病毒标志物指标及HBV-DNA,对资料进行检验分析.[结果]AST、ALT、GGT、TBIL、DBIL在肝胆湿热证中较肝郁脾虚证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部分临床检验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中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存在相关性.ALT、AST、GGT、TBIL、DBIL可为CHB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标准化提供依据.

    作者:张玲;蒋桦;潘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综合医院精神科联络会诊1247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心理科联络会诊病人的原因、科室分布、病种构成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所有会诊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科会诊-联络人次逐年增加;患者年龄60岁以上为主;病种构成中以神经症,心境障碍和认知障碍列前3位;科室分布以神经内科、消化科、内分泌科和心血管内科为主;精神科用药情况来看,SSRIs类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及苯二氮卓类应用较多.[结论]综合医院精神科会诊联络非常重要,有利于治疗患者躯体疾病,同时治疗其身心疾病.

    作者:陈春凤;高静芳;张吉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于问题的学习共同体——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的新视角

    PBL (problem-based learni“g)一直是用于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能力的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本文在综述了与此相关的主要学习理论以及大学外语教师教育发展的一般进程后,指出一旦教师回归到学习者身份,PBL及基于问题的学习共同体就无疑可以成为适合高动机驱动的成年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自我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文章的新视角正在于把语言教师作为普通的学习者来研究,并探索语言教师如何在基于问题的学习共同体中,通过改进自主学习方法来实现自我专业的发展.

    作者:龚朝红;顾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难免流产清宫术后宫角残留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难免流产清宫术后宫角残留的发生原因及中药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术后发生宫角残留并均行绒毛染色体检查的难免流产患者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绒毛染色体核型均正常,10例为右宫角残留,2例为左宫角残留,发现残留后2例再次行清宫术,其中1例清宫术后肌注MTX针杀胚治疗,10例均服中药后残留包块变小直至消失.[结论]宫角残留的发生原因可能是导致非胎儿因素致难免流产的重要原因,宫内环境、输卵管炎症、不易觉察的子宫发育异常等是导致清宫后宫角残留的重要因素,宫角残留通过中药保守治疗效果较佳.

    作者:周倩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慢性咳嗽60例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该病患者,根据沈氏针灸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辨证取穴针灸拔罐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的慢性咳嗽.[结果]:治愈24例,占40%;好转30例,占50%;无效6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慢性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徐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阿昔洛韦、普济消毒饮联合三黄洗剂治疗水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普济消毒饮联合三黄洗剂治疗水痘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86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普济消毒饮和三黄洗剂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则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西医治疗.3d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阿昔洛韦、普济消毒饮联合三黄洗剂治疗水痘疗效显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君武;石宇;王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推拿点穴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点穴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循经取穴原理及特定的五输穴,使用点穴手法再配合特定的局部推拿手法.[结果]总有效率为97%,治愈率为66%.[结论]推拿结合点穴时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好,且安全性佳,病人乐意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宏亮;顾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枢NMDA受体NR2B亚单位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现状

    中枢神经系统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 - aspartate,NMDA)受体在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NMDA受体NR2B亚基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系尤为密切.NR2B在疼痛的产生、中枢性痛觉敏感化形成和疼痛治疗中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文就NR2B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董娴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颜德馨教授诊治疑难病临证思维的研究

    本文阐述了当代著名医家颜德馨教授的临证治验特色,如审证勘病重气血、论治机灵用名方、创制新方巧施用等特点,展示了颜老不仅在 理论上几多创见,且在临证上独辟蹊径、匠心独具,对后世临床颇多启发.

    作者:李露露;颜新;韩天雄;颜乾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于信息抽取的中医药文献知识发现

    随着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迅猛发展,产生了非常“庞大”的科学文献和实验数据.同时,在这些表面上没有任何联系的文献和实验数据中,可能存在某种潜在的有价值的关联关系,并且数据本身也是信息和知识的源泉.正是基于这种对新知识的需求,产生了运用数据来挖掘相关知识的要求.本文使用信息抽取的手段,首先建立中医药文摘的领域本体,然后文本信息解析,进行关键字识别和匹配,将自由文本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并将数据存入相应的内容数据库中,对内容数据库中的不同文摘的属性值进行属性相关分析,过滤掉统计上不相关或弱相关的属性,保留对手头挖掘任务相关的属性,从而发现不同文摘间的关联性,进而找出有价值的联系.

    作者:方纯洁;王波;罗杰;吴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右归饮对假体周围骨溶解大鼠模型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分化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为进一步观察右归饮对假体周围骨溶解模型大鼠体外诱导培育破骨细胞的分化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假体周围骨溶解大鼠模型,六周后(造模)处死,无菌条件下用造模完成的大鼠的四肢骨髓腔中分离破骨细胞,接种于象牙薄片底物上,然后随机分为4组:高、中、低浓度右归饮血清模型组(Y1、Y2、Y3)和生理盐水对照血清模型组(Y4),分别添加高、中、低浓度右归饮含药血清及生理盐水对照血清;没有造模的大鼠的破骨细胞培养设为空白对照组(Y5),于第7d终止培养,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对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计数;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计数破骨细胞的凋亡率;用RT-PCR测定ATP6i、IL-1、IL-6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结果]高、中、低浓度右归饮血清模型组(Y1、Y2、Y3)与生理盐水血清模型组(Y4)相比,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破骨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ATP6i、IL-1、IL-6基因表达明显减少.生理盐水血清模型组(Y4)与生理盐水血清空白组(Y5)相比,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破骨细胞的凋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右归饮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颗粒病模型大鼠破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

    作者:蔡运火;鲍航行;王金法;单乐天;杜文喜;赵鹏;方剑利;肖鲁伟;童培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本草纲目拾遗》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考释

    [目的]考证《本草纲目拾遗》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之基原.[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药物名称、功效主治及实地考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确定了《本革纲目拾遗》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的原植物.[结论]《本草纲目拾遗》毛叶仙桥项下共收录了两种植物,其中《李氏草秘》仙桥草和《汪氏草药方》紫背仙桥之基原当为玄参科植物爬岩红Veronicastrum axillare (Sieb.et Zucc.) Yamazaki,而《百草镜》描述的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当为紫草科植物梓木草Lithospermum zollingeri A.DC..

    作者:苏青华;张水利;韩召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以郁金为主治疗亚健康状态

    郁金味辛、苦,性寒,归心、肝、胆经,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的功效.《本草备要》云:“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合理地运用郁金,对亚健康状态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举病案说明,以供参考.

    作者:刘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消抗散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消抗散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00例免疫性不孕[抗精子抗体(AsAb)、抗卵巢抗体(Aov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抗绒毛膜抗体(AhcG)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服用消抗散,对照组服用醋酸泼尼松,两组治疗期间均严格避孕,对于AsAb阳性患者采用避孕套避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抗体及妊娠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抗体转阴率为82%,对照组为50%;治疗组妊娠率为32.00%,对照组为10.00%.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抗散有调节免疫功能、消除抗体的作用,对于治疗免疫性不孕较西药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作者:杨楠;冯雪花;孙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补肾益气法与单纯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补肾益气法与单纯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CAA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补肾组” 34例,“补肾益气组”38例,在均予雄激素联合环孢素为基础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对应中医辨证中药,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亚群、细胞因子变化,并进行中医症侯评分及疗效评价.[结果]补肾益气组总有效率88.89%,单纯补肾组总有效率83.87%,无显著性差异(P> 0.10),但补肾益气组基本治愈率及缓解率优于单纯补肾组(P<0 10).治疗后患者外周血细胞CD3、CD4升高,CD8降低,细胞因子IFN-y、 TNF-α降低,且补肾益气组较补肾组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3个月后发现,补肾益气法治疗慢性再障疗效显著, 总有效率与单纯补肾法无显著性差应,但能明显改善慢性再障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升高外周血象,调节细胞因子,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且 较补肾益气组显著.

    作者:祝佳嘉;周郁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玉米须治疗糖尿病相关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玉米须治疗糖尿病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进展进行了概述,为治疗糖尿病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

    作者:陈翰卿;王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肾阴虚型甲亢和脾肾阳虚型甲减患者血清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

    [目的]通过对肝肾阴虚型甲亢和脾肾阳虚型甲减患者血清蛋白质组的分析,阐述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的物质基础.[方法]将正常人、甲亢和甲减患者血清用亲和层析法除去其中的高丰度蛋白质,再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不同组样品蛋白质组的变化,所获的差异蛋白质用质谱进行鉴定.[结果]与正常人相比,肝肾阴虚型甲亢患者血清中RBP和TTR的表达量降低,而IGF-2、FDA-C、NF-kB及PTP表达量升高;脾肾阳虚型甲减患者TTR表达量升高,NHE-1、ZAG 、UCH、IGF-2和MHC - Ⅱ蛋白则表达量下降.肝肾阴虚型甲亢和脾肾阳虚型甲减相比,ProapoA-Ⅰ和TTR表达量降低,而NDU、SCDH/SCR、PK、Cyt P450蛋白、IGF-2和IRF-5表达增加.[结论]肝肾阴虚型甲亢患者机体代谢活跃,而脾肾阳虚型甲减患者则机体代谢减低,合成代谢的速度>分解代谢的速度.肝肾阴虚型甲亢血清IGF-2表达升高,脾肾阳虚型甲减则正好相反,说明血清IGF-2具有成为中医辨证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血清标志物的可能性.

    作者:卢德赵;宋俊玲;王萍儿;杨贞;唐利华;李毅;沃兴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康复新液治疗白血病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白血病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2月我院血液科156例白血病化疗所致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又接口腔溃疡的程度分为Ⅰ -Ⅳ级,其中试验组用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用外敷锡类散或碘甘油治疗,比较治疗后在不同时间内口腔溃疡愈合人数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在较短的时间内溃疡愈合的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迅速修复黏膜损伤,缓解疼痛,治疗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疗效好.

    作者:方素华;胡红燕;胡红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穴位敷贴法干预9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时180例2~12岁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 组,在小暑至处暑期间,对治疗组进行定喘、风门、大椎、肺俞、脾俞、肾俞等穴位的中药贴敷治疗,对照组用孟鲁司特咀嚼片.并随访观察6个 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贴敷疗法使用简便,疗效显著,应用安全,副作用少,并有较 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叶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刘昉《幼幼新书》对新生儿学的贡献

    新生儿疾病是儿科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宋代刘防的《幼幼新书》对新生儿的护理和新生儿疾病的防治是一大贡献.其提出的优生优育的 思想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提出对脐风、鹅口疮等新生儿疾病的防治.《幼幼新书》对临床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并有重要的文献价 值,刘防对于新生儿学的贡献不言而喻.

    作者:张晓军;郜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