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258例高压氧治疗效果分析

樊凌冰

关键词:脑梗死, 高压氧治疗, 治疗方案, 内科治疗, 面罩吸氧, 神经细胞活化, 患者, 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总有效率, 运动系统, 维脑路通, 神经精神, 年龄, 扩张血管, 治愈率, 治疗组, 继发症, 管道式, 多人舱
摘要:对25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高压氧治疗,使总有效率从66.20%提高到99.20%,总治愈率从19.00%提高到62.00%.神经精神及运动系统继发症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对照组:258例脑梗死患者,男196例,女62例,年龄52~85岁.病程在1个月以内者160例,2个月以内者98例.内科治疗方案:给以维脑路通,扩张血管,神经细胞活化代谢剂.高压氧综合治疗组:258例脑梗死患者中男232例,女26例,年龄47~64岁.病程在1个月以内者147例,2个月以内者111例.治疗方案: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以高压氧治疗,采用国产YYG18S10小型管道式多人舱面罩吸氧,0.25MPa,吸氧40min休息5min再吸氧40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肉毒毒素A治疗对痉挛性偏瘫患儿功能能力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小儿外伤性脑梗死57例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从1984年10月~2000年10月共收治57例,现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病例总数57例,男35例,女22例,占同期全部小儿头部外伤的6.3%(57/905).平均年龄7.5岁(其中小4个月,大13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其中跌落伤27例,撞击伤16例,车祸伤14例.外伤后有昏迷史者共18例(占31%):其中短暂昏迷(<30min)10例;昏迷30min~6h者5例;昏迷时间>6h者3例,均有合并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其余无意识障碍.患儿伤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瘫痪,其中偏瘫39例,单瘫12例,双侧肢体瘫痪2例,单纯中枢性面瘫4例.伴偏身感觉障碍21例,伴中枢性面瘫8例,伴失语5例,伴癫痫发作10例.伤后出现瘫痪的时间:<12h者16例,12~48h者32例,>48小时者9例.有高颅压症状者11例(占19%).全组病人均行头颅CT检查:6~24h发现梗死灶者21例.24~48h32例,其中有7例是伤后第1次头颅CT未见异常,出现瘫痪后复查CT才发现梗死灶.梗死灶在48~72h内发现者4例.CT特点均表现为基底节区低密度灶,呈圆形或随圆形,CT值在6.8~22.3Hu,面积在3mm×5mm~11mm×28mm之间,周围无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

    作者:宋伟健;杨振九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健康教育

    康复期精神病人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开始恢复,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了初步认识.该阶段患者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常产生自卑、悲观、烦恼、恐惧等负性情绪,不利于身心健康及病情的继续康复,而且易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因此,在这一敏感时期,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1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特点自卑感:精神病人进入恢复期,往往觉得自己得了精神病,感到低人一等.特别是多次复发的患者,因反复发作不能胜任家庭角色及工作角色,更易产生自卑感,表现常独居一处,不愿与人交往,行为孤僻退缩,有时甚至产生轻生观念.

    作者:刘云波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蓝球运动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原因分析

    由于篮球运动的专项特点和膝关节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解剖生理缺陷,据调查资料,篮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占全身部位损伤的34%,同时膝关节损伤占下肢损伤的61%,而前交叉韧带是易发生损伤的部位.膝前交叉韧带损伤严重的影响了篮球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发挥和运动能力的提高,缩短了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危及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因此,正确认识篮球运动中膝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机制,这对科学地指导训练和比赛,避免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发生,提高运动能力,延长运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瑞峰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有氧健身操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缓解作用

    目的研究有氧健身操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对60例更年期综合症女性实施16周有氧健身操练习前后雌性激素水平及更年期综合征反应的实验研究.结果有氧健身操能使更年期女性雌二醇(E2)、孕酮(P)含量显著提高(P<0.05),睾酮(T)含量降低非常明显(P<0.01),更年期症状阳性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有氧健身操能有效缓解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作者:赵雪梅;赵岩;王荣森;鞠胜芝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小脑电刺激对脑性瘫痪儿童康复作用的初步评价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对脑性瘫痪(脑瘫)儿童的康复作用.方法小脑电刺激组:采用小脑电刺激治疗;神经生理学疗法(Bobath + Vojta)+康复中心训练;康复组:执行神经生理学疗法+康复中心训练;对照组仅由治疗师上午执行30min神经生理学疗法,其余时间指导家长在家康复.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小脑电刺激组法效果较为理想.结论小脑电刺激可作为脑瘫康复的较好手段之一.

    作者:赵聪敏;王燕;刘立;廖伟;姚俐;艾友平;奚敏;于若谷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大剂量卡托普利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剂量卡托普利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患者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小剂量卡托普利(A组,37.5~75mg/d)和大剂量卡托普利(B组,150~200mg/d)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心功能、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的运动时间、代谢当量和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增加,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大剂量卡托普利能增加老年CHF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关继红;杨喜山;曾莉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Bcl-2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DNA的自我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注(IR)后神经元DNA损伤及Bcl-2的调控作用.方法制作局灶性IR模型,按再灌注时间分6组,检测不同时相缺血区神经元DNA损伤、Bcl-2表达变化和MDA含量.结果IR后6h,TUNEL阳性细胞数升高,24h达高峰,72h仍有较强表达;Bcl-2表达IR后1h升高,6h达高峰,72h趋于阴性;IR后1h,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6~12h后恢复假手术组水平,24h又出现增高.脑组织DNA损伤与Bcl-2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Bcl-2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而减少神经元DNA损伤,具有神经元自我保护作用,提高了神经元的存活率.

    作者:邓娟;周华东;张莉莉;沈诚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肉毒毒素A结合矫形器治疗可行走脑性瘫痪患儿效果的客观评定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音乐放松辅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音乐放松辅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保持入组前所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和用量,治疗组每天进行音乐放松治疗.治疗前后测定自主神经平衡状态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自主神经平衡指数下降,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各种主诉症状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音乐放松辅助治疗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平衡状态,降低血压.

    作者:于兰;吕秋禄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社会心理干预对精神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社会心理干预前后,精神病人的社会功能缺陷的改善及诊疗依从性的动态变化.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以随机正群取样法取样,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病人依从性动态变化调查表(自编)进行评定及统计.结果经社会心理干预后,精神病人社会功能缺陷总分及各单项分均有显著改善,其依从性也较入组时明显提高,差异显著.结论社会心理干预在促进精神病人的社会功能康复,提高诊疗的依从性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张艳;张明;吕兴善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小儿腓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

    1998~2000年住入的腓神经损害11例,均为臂部肌注青霉素后所致.经过运动、针灸、导平等一系列康复治疗,好转率达100%.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腓神经损害病例11例,均经过电神经生理学检查、临床康复评定,确诊.由于臂部肌注青霉素所致,年龄2.5~8岁,男8例,女3例.患儿肌注青霉素后即出现跛行,下肢活动障碍,肌力≥Ⅲ级.

    作者:肖曙光;苏珍辉;段华林;王益梅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HIE患儿进行疾病急性期及康复期BAEP测定.结果急性期BAEP异常率为55.9%,随病情好转而降低.与同年龄正常新生儿相比,HIE患儿各波潜伏期明显延长,但波间期及波幅差异无显著意义.急性期有中枢性异常患儿的预后较差.结论对HIE患儿进行较长期的BAEP观察,可早期发现听力损害,及时进行干预.

    作者:张芳军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几点体会

    高压氧(HBO)作为治疗一氧化碳(CO)中毒的一种显效手段,具有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在临床实践中已得到普遍应用.但如果治疗不当,则往往不能充分发挥HBO治疗的优势,给病人留下许多后遗症状和痛苦.现以治疗中的几点体会报告如下,以供临床诊疗参考.1对象与方法本组病例全系来自我院抢救治疗的CO中毒病人,共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14~70岁,平均年龄35.6岁,50岁以下27例.以临床CO中毒轻、中、重度分类为标准,其中轻度中毒31例、中度中毒2例、重度中毒5例.

    作者:王勤周;陆薇;唐丽君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运动处方

    慢性肾功能不全系预后较为严重的慢性肾脏疾病.目前尚无特异而有效的方法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现针对1期、2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而制定了运动处方,目的在于积极配合保守治疗,以终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或减慢肾功能损害的发展速度,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一般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吴明方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动态喉镜在精神性失音暗示治疗中的应用

    Backgrou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sychic aphonia includes that the aphonia occurs suddenly,the patient can't speak with normal sound of cough,clearing the throat,crying and laughing.Indirect laryngoscope examination could no abnormality in the vocal cord with good motion.Only partial patients have postglottal triangular cleft.

    作者:黄金中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特发性单侧舌下神经麻痹1例报告

    Isolated hypoglossal nerve palsy(IHNP) is a rare condition.There are a few reports in the literature of isolated,unilateral hypoglossal nerve palsy secondary to an infectious process,vaccination,aneurysms,trauma,caries,dislocation of vertebrae,and intracranial tumor.We report a case of unilateral,isolated hypoglossal nerve palsy with full recovery.

    作者:朱丹彤;杨晓苏;金丽娟;肖波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血管性痴呆药物治疗循证医学分析

    针对血管性痴呆康复用药进行检索,评价了3类药物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

    作者:张朝东;毕楠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腭裂患者的专业语音康复训练

    腭裂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受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物理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引起患者上腭部的裂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发音不清.手术的目的是修补裂开处,改善患儿发音的解剖基础.但尚不能完全改善发音,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专业语音训练.1语音训练的意义腭裂手术只是给正常的发音的先决条件,但要发出正确的语音还需进行语音训练.语音训练是重要措施,也是决定发音准确的重要因素,更是进行语音训练的意义所在.

    作者:史炜琪;何亚会;马婕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肉毒毒素A治疗脑性瘫痪患儿马蹄足:循证经济学评估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