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喉镜在精神性失音暗示治疗中的应用

黄金中

关键词:动态喉镜, 精神性, 失音, 暗示治疗, 应用
摘要:Backgrou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sychic aphonia includes that the aphonia occurs suddenly,the patient can't speak with normal sound of cough,clearing the throat,crying and laughing.Indirect laryngoscope examination could no abnormality in the vocal cord with good motion.Only partial patients have postglottal triangular cleft.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肝性脑病反复发作患者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为了解肝性脑病反复发作患者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患者基本情况调查表,以随机抽样法,对57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肝性脑病反复发作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提示护理人员可通过增加社会支持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岳培茹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听力障碍儿童家庭康复个案报告

    对1例听力障碍儿童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对此类特殊儿童进行家庭康复的具体做法和过程,研究聋儿家长应该如何对此类儿童进行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及良好个性的培养.

    作者:杨福义;张福娟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针刺配合按摩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瘫痪

    小儿周围性面瘫在临床并不少见,自2000年开始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小儿面神经瘫痪(面瘫)32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文32例患儿,均为门诊病人,经有关检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符合<实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学>中周围性面瘫诊断,32例患儿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8个月~12岁.病程短2d,长10d.

    作者:郑丹红;赵辉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肉毒毒素A结合矫形器治疗可行走脑性瘫痪患儿效果的客观评定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从老年人睡眠型态紊乱谈社区健康教育

    维持生命活动中不可缺乏的环节是睡眠,通过睡眠,体力和精力才能得到恢复,机体各个功能才能趋于平衡,有利于生活、工作和学习.睡眠型态紊乱,引起机体疲乏、无力、倦怠,甚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失常,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危害很大[1].因此,对老年人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促进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孟祥云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社会心理干预对精神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社会心理干预前后,精神病人的社会功能缺陷的改善及诊疗依从性的动态变化.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以随机正群取样法取样,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病人依从性动态变化调查表(自编)进行评定及统计.结果经社会心理干预后,精神病人社会功能缺陷总分及各单项分均有显著改善,其依从性也较入组时明显提高,差异显著.结论社会心理干预在促进精神病人的社会功能康复,提高诊疗的依从性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张艳;张明;吕兴善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恒定磁场有氧法在面瘫治疗中的应用

    采用恒定磁场并有氧方法,通过改善面神经的血氧供应与轴流运动,使受损的面神经髓鞘和轴突得到再生和康复.该疗法具有无痛、无创伤、无交叉感染、无神经二次损伤,操作安全,疗程短,治愈率高的特点.现对其疗法的具体应用做一阐述.

    作者:李平;麻明歌;袁杰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电针治疗眼外肌麻痹性斜视36例

    眼外肌麻痹性斜视多为后天性或由其他疾病继发病变而致,临床治疗效果较差,从1996年我们采用电针治疗眼外肌麻痹性斜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36例患者,病眼共36只,男22例,女14例;年龄15~73岁;病程3d~18年.病因多为腮腺炎、流感、海绵窦静脉炎、脑动脉硬化、外伤、惊吓、颅内出血等,本组无脑瘤病人.病人为突然发现复视,有定向定位障碍,伴有头晕、恶心或呕吐,病眼向麻痹方向运动时,完全或不完全受限,眼位偏斜.

    作者:刘桂芝;刘从豹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肌康复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影响生存质量,严重时危及生命.为了改善病情,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除按常规积极治疗外,还需要加强呼吸肌的康复训练.其原因是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在近年来日渐增多,成为慢性呼吸衰竭主要的原因.然而COPD患者的呼吸肌疲劳,又为COPD慢性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1],目的在于介绍有关这方面知识.

    作者:辛沈;高柏青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家庭维持治疗中断原因分析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愈后的家庭康复预防复发尤为重要,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是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患者出院后家庭维持治疗常会中断.现将近3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两次以上住院前所受心理或社会等因素干扰而中断维持治疗的病例进行调查分析.1对象与方法对1999~2001年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出院和现住院患者,医嘱需继续服药维持治疗而自行中断致病情复发两次以上者进行调查分析.共99例,其中男62例,女37例.年龄18~76岁,平均(42.45±1.35)岁.农民53例(53.54%),工人10例(10.1%),复退军人34例(34.34%),学生2例(2.02%).

    作者:于建军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分层评估

    大量心脏康复的研究和文献针对无并发症心肌梗死(AMI)后病人,采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干预,现已被医学界广泛接受.但针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如何继续康复治疗,恢复并提高生活信心,改善体力和心理残疾,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旨在探讨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分层评估及其对于康复措施的指导意义.

    作者:董玲;董梅;高惠菊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大剂量卡托普利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剂量卡托普利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患者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小剂量卡托普利(A组,37.5~75mg/d)和大剂量卡托普利(B组,150~200mg/d)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心功能、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的运动时间、代谢当量和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增加,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大剂量卡托普利能增加老年CHF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关继红;杨喜山;曾莉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电针参数定量化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

    通过对电针频率、波型、电流强度、刺激时间等不同参数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后,产生不同的电针参数具有不同的针效;电针参数量化存在合理性,有待于进一步开展更为全面、细致地研究,以提高电针的临床疗效.

    作者:蒯乐;杨华元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动态喉镜在精神性失音暗示治疗中的应用

    Backgrou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sychic aphonia includes that the aphonia occurs suddenly,the patient can't speak with normal sound of cough,clearing the throat,crying and laughing.Indirect laryngoscope examination could no abnormality in the vocal cord with good motion.Only partial patients have postglottal triangular cleft.

    作者:黄金中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运动干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评估

    目的观察长期定量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糖尿病高危因素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本市某社区29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运动干预治疗,同时选另一社区31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1年运动治疗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较1年前有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同期空腹血糖变化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运动干预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降低明显.干预组的体重指数、腰臀比和血压在干预前均超过正常值,1年干预后都有显著下降.结论运动是一项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治疗手段,长期中等强度运动能降低糖尿病危险因素水平.

    作者:王正荣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改良Vojta训练法加口服中药治疗弛缓型脑性瘫痪38例

    小儿脑性瘫痪(脑瘫)在临床上一般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弛缓型、混合型等几种类型.在中医称其为五迟,即立迟、行迟、发迟、语迟、齿迟;或五软,即头项、口、手、足、肌肉痿软无力.其病因多因脾肾亏损而致.我们采用改良Vojta训练法并加服医院自制的健脑壮骨口服液对弛缓型脑瘫38例进行治疗,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周定洪;朱小玲;高秀珍;万海玲;何炎娇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计划饮食配合运动疗法减肥效果观察

    自1997年3月~2001年3月,笔者运用计划饮食配合运动疗法对肥胖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37例患者均为该院的学生和教师,其中男18例,女19例,年龄22~63岁,病程1年2个月~11年4个月,按超过正常体重的百分比分为轻、中、重三级: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11例;超过30%~50%为中度16例,超过50%以上为重度10例,以上患者伴高血压24例,伴糖尿病6例.

    作者:郝瑞兰;母春雷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心理康复

    作为常见的身心性疾病,糖尿病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正受到人们的关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心理负担和心理障碍,对患者的病情、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影响.现就2型糖尿病患者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发病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并结合临床治疗体会,针对典型病例介绍有关心理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内容、过程以及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魏华;陈红霞;谭晓东;冯维斌;唐彩平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学习困难儿童性格特征的初步评估

    学习困难一般是指有适当学习机会的学龄期儿童,由于环境、心理和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障碍,表现为经常性的学业不良或因此而留级.学习困难的发生率很高.国内外报道比较一致的是占在校学生的3%~5%,因此学习困难儿童也是一个为数不少的人群,这个人群的整体素质及生存质量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为家庭、教育界、医学界及全社会所关注.为研究学习困难儿童的适应状况及性格特征,寻找学习困难的发生原因,早期发现某些不良倾向,以便早期干预,正确引导及充分理解学习困难儿童的行为.本研究采用儿童性格检查量表对35例学习困难儿童进行研究.

    作者:商淑云;李晓捷;李海华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血管性痴呆药物治疗循证医学分析

    针对血管性痴呆康复用药进行检索,评价了3类药物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

    作者:张朝东;毕楠 刊期: 2002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