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膝关节疼痛治疗544例资料分析

夏军;范剑非;姜沈军;陈昌友

关键词:膝关节, 疼痛康复, 分析
摘要:分析544例以膝关节疼痛为主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后确诊所患疾病的病种.资料分析显示,女性患膝关节疼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并且发病年龄也较男性提前约10年左右.从而提示女性保护双膝关节极为重要.同时,资料分析还显示,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为膝关节疼痛之首,并且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如何防治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衰老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关于衰老的机制并不明确,目前流行的学说主要有:程序衰老学说、自由基学说和神经内分泌阶段式调节学说.衰老的原因是身心各种功能的降低,对于外来的内在的压力的抵抗力适应力的减弱,在代谢方面是体内平衡紊乱的过程.

    作者:杨德军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超短波配合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20例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多属功能紊乱和关节结构改变.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许多痛苦和不便.目前以保守治疗为主,临床多用局部封闭治疗.现采用超短波治疗后再配合手法按摩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20例,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建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指针配合宁晕汤治疗颈型眩晕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325例患者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18例,女107例,年龄28~69,岁,平均(44±15)岁,病程2个月~15年,均伴有眩晕症状,排除结核、肿瘤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

    作者:任建刚;卫琴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骶孔电针对神经原性排尿障碍治疗作用分析

    神经原性排尿障碍临床上系因排尿中枢或其周围神经病变引起,包括大脑疾患、脊髓病变及周围神经病所致.由于患者长期需要导管排尿,不仅增加了尿路感染机会而且也影响患者心理及躯体康复.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科对临床确诊的神经源性排尿障碍60例,在常规治疗及膀胱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应用骶孔电针治疗40例;与传统治疗者作开放随机对照.发现骶孔电针能使排尿障碍早期康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保朝;潘燕;付国惠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和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情绪、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干预组癌症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治疗,用心理测查量表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1个月.结果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分值在干预前后有显著不同,主要表现为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及疲乏、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分值在干预前后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少.结论癌症患者在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治疗可以纠正患者不正确的认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不良情绪.使患者更容易顺应临床治疗,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关红梅;孙婧;李国敏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托玛琳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和软组织伤病的作用

    目的观察托玛琳对退行性骨关节疾病、软组织伤病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退行性骨关节疾病、软组织损伤等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含托玛琳的德玛健康寝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视病变的不同分别采用较常用的理疗方法进行治疗.分别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AS)和临床疗效评定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和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之间比较,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和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托玛琳对软组织伤病和机体组织退行性疾病等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体症有明显的治疗和缓解作用.

    作者:谢光柏;崔芳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综合治疗运动员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64例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为运动创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严重影响了运动员训练和运动成绩的提高.1995~2001年笔者采用电针配合艾灸和功能锻炼治疗运动员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64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四肢外固定支架术后的护理及功能训练

    Background:It is common that postoperative connection of limbs fracture is well,otherwise the function of some affected limbs rehabilitate badly even deformity is left over,which lead to joint contraction and dysfunction.To improve involved muscles and joint function.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nd enhance rehabilitative nurse after exopexy of limbs.

    作者:黄才惠;HUANG Cai-hui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步态分析在假肢设计中的应用

    步态分析是现代假肢仿生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工具,文章结合智能多轴膝关节设计实例,从设计目标、机构设计和控制系统3个层次介绍了步态分析在假肢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王人成;金德闻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诱发电位、肌电图在术中监护的应用

    诱发电位以其检测技术较为成熟,操作简便,无伤害性,便于术中使用等优点,在术中监护中已较为常用.但应用中发现,诱发电位各波波幅较小,受环境因素影响变异较大,判断标准不一致,尤其是监测范围局限等缺点,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即于此,实验室采用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结合的方式,用于术中监护,初步实践证明,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安梅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康复干预心脏直视术再次开胸患者的疗效观察

    心脏直视术后渗血过多是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从1986年1月~2000年10月,共施行心脏直视手术11656例,再次开胸止血113例,现将心脏直视术后因渗血再次开胸后的功能锻炼介绍如下.

    作者:王效民;尤伟;董英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嗅神经鞘细胞促进脊髓神经再生的研究

    脊髓损伤是一种常见疾患,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来研究表明嗅神经鞘细胞具有促进脊髓神经再生的作用,有望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文章就其来源、分布、体外培养、促神经再生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朱悦;王锋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明确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作用程度.方法5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3组,平均每组188例.Ⅰ组患者采用骨盆牵引治疗;Ⅱ组患者采用骨盆牵引及物理因子治疗;Ⅲ组患者采用骨盆牵引、物理因子及运动疗法.评定标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定表.结果Ⅰ、Ⅱ、Ⅲ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P<0.01,3种治疗均有效;治疗前Ⅲ组与Ⅰ、Ⅱ组对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Ⅲ组与Ⅰ、Ⅱ组对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万里;王秦耕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于1994年在原理疗科的基础上创建,当时有医生3人、理疗师5人;1996年底建立了14张床位的康复病房.短短几年时间,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医生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护士10人,治疗师12人(其中理疗师7人、运动治疗师4人、言语治疗师1人),病床40张,治疗设备总值超过100万,年出院患者数达330例,年业务收入超500万的一线临床科室;是院内发展快的科室之一;是广东省内创建早、规模大、开展项目较齐全的综合医院康复科之一.现结合我科的实际情况做以分析.

    作者:张自茂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假肢发展对截肢观念的影响

    假肢技术的发展使原来的截肢观念产生了变化,文章主要讨论假肢发展对截肢部位的选择有何影响、对截肢手术趋向有何要求以及截肢手术后的康复.

    作者:刁兴建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人工智能假肢

    智能假肢能够根据外界条件变化和工作要求,自动调整系统参数,比普通假肢具有更好的仿生性和适应性.上肢假肢的智能主要体现在假手抓持物体时对物体形状和力的自适应控制能力;下肢假肢的智能主要体现在膝关节力矩控制和对外界冲击及时反应等能力.

    作者:金德闻;王人成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牵引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远期疗效

    对一组接受牵引治疗的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椎动脉(VA)进行超声检测,旨在从对患者VA的形态结构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观察来评估这一疗法的长期疗效.

    作者:高英俊;袁晓玲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推拿、超短波和等长肌力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7例,均根据临床表现,X线片或CT或MRI明确诊断.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2~58岁;病程小于1年者14例,大于或等于1年者16例;L3~4突出3例,L4~5突出14例,L5~S1突出10例,L5~S1两段以上突出3例;中央型16例,侧后型14例.B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19~59岁;病程小于1年18例,大于1年19例;L3~4突出4例,L4~5突出18例,L5~S1突出11例、L3~S1两段以上突出4例;中央型17例,侧后型2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及X线片、CT或MRI所见等情况相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可比性.

    作者:伍云贵;钟新民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异种小肠黏膜下组织行膀胱修复中的表达和变化

    目的观察异种小肠黏膜下组织(SIS)行膀胱修复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和变化.方法用猪小肠黏膜下组织行大鼠膀胱部分修复.术后在不同时间观察大鼠膀胱修复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bFGF和TGFβ1的表达及变化,单纯大鼠黏膜及部分肌层缺损组作为对照.结果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术后第2周时SIS框架上新生毛细血管形成,第4周时SIS框架上可见平滑肌纤维;第10周时已可见明显的平滑肌肌束.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bFGF术后第1周即有少量表达,第6周达高峰;TGFβ1术后第1周有表达,第4周达高峰.在对照组,bFGF和TGFβ1术后均有少量表达,但未形成明显的高峰期.结论异种SIS组织行膀胱修复过程中bFGF和TGFβ1在新生毛细血管和平滑肌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郁华亮;秦万长;林茂虎;杨渝;李冀渝;马晗 刊期: 2002年第20期

  • 肌腱鞘管阻滞加体育疗法治疗腱鞘炎

    Background: Peritendinitis is common in clinical. It is long course and is not good effect with physiotherapy,operation,micro acu cutter and blocking therapy,combining with injury of blood vessel and nerve,infection,scar and relapse.

    作者:易维江;YI Wei-jiang 刊期: 2002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