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肌象皮膏研究现状

关靖;陈宝元;李京向

关键词:生肌象皮膏, 制备, 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 综述
摘要:生肌象皮膏出自于张山雷<疡科纲要>,是中医外科具有生肌长皮作朋的外用药之一,具有生肌长皮、活血养血之功效,可以用在各种疮疡疾病中,对溃疡期脓腐基本已净而皮不生肉不长者尤其有很好的疗效.现将生肌象皮膏临床应用及对该方的各种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丹七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丹七片的质量标准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方中丹参和三七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了制剂中所含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含量测定丹酚酸B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101.7%.RSD为1.77%.[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地控制丹七片的质量.

    作者:冯彬彬;张建海;祝慧凤;徐晓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浅析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方法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制约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凶之一.从近年临床文献来看,目前对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主要采取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及传统针灸等治疗方法.

    作者:朱小娟;顾兆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医古文教学应在文化背景下展开

    从医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医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入手,论述医古文教学的目标和定位应该以文化为内涵,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文化传授上.

    作者:方菲;缪锡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基于专业和层次培养目标的方剂学教学大纲的分化

    针对目前中医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方剂学学科本身分化的要求,在现行方剂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大纲的分化工作,以解决目前方剂学教学课程体系和内容内涵广、指导性和针对性不强的状况.

    作者:马福良;陈德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肾气丸与右归丸主治疾病比较

    肾气丸与右归丸均可治疗肾阳虚证,统计相关中医文献,发现古今医家在应用两方治疗疾病时有所不同.在应用肾气丸时,其适应痛证为肾气不充,而致膀胱气化不利、水液代谢失调所致癃闲、水肿、痰饮、消渴等疾病为主;在应用右归丸时,其适应病证为肾阳虚衰所致的不孕不育、虚劳、腰痛、泄泻等疾病为主.

    作者:管华全;樊巧玲;张永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从痰论治脑梗塞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腩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作者:张晓明;何吉桥;刘丽珍;罗媛媛;李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与效果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1].<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护理专业的重点基础课程,决定未来护理人才的方向[2],学院将<护理学基础>列为重点课程建设,根据学校建设精品课程的有关标准,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重点建设,课程建设包括对课程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的构建等,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系列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r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裘兴梅;马小琴;谷娟娟;蔡华娟;沈勤;许虹;王俊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当代中医学校教育对中医传统传承模式的回归与超越

    首先对家传与师承、学校与自学等传统中医传承模式的主要形态进行了简要论述,继之对当代中医学校教育借鉴中医传统传承模式实验办学的案例进行了回顾,提出应适时建立本科教育后的中医学校教育,将现代中医学校教育与传统传承模式有机结合,培养出多元发展的中医人才.

    作者:孙丰雷;高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HPLC测定抗敏鼻炎灵胶囊中麻黄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抗敏鼻炎灵中麻黄碱含量测定HPLC方法.[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TM(钻石)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2%三乙胺,用磷酸调PH值至2.7)=(5:95),流速为1.O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30℃.[结果]盐酸麻黄碱线性范围0.2148~2.148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5%,RSD=2.9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测定抗敏鼻炎灵中麻黄碱含量的方法.

    作者:钟晓明;张静娇;潘爱娟;冯春荣;黄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虎金颗粒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和肝纤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虎金颗粒对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功能和血清中肝纤指标的变化的影响.[方法]用猪血清腹腔注射诱导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并用不同剂量的虎金颗粒进行干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肝纤指标.[结果]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ST、ALT、HA、LN、IV-C和PCⅢ含量均明显升高,虎金颗粒对上述指标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并能升高血清中白蛋白含量.[结论]虎金颗粒对免疫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能降低肝纤维化程度,同时有效减轻肝细胞损伤,改善肝功能.

    作者:施旭光;黄兆胜;吕健;葛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圣愈汤及其拆方对血虚小鼠红细胞生成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圣愈汤补血的作用机理与配伍机制.[方法]采用60Coγ射线照射诱发的放射损伤性血虚小鼠模型,观察比较圣愈汤及其拆方对造血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以及调控EPO对造血功能的影响.[结果]圣愈汤及各拆方组能明显提高血虚小鼠血中EPO水平,熟地黄、白芍药在通过促进血虚小鼠EPO分泌,调控造血的环节上有与全方相似的作用,体现了益精补血药在补血剂中促进红系细胞生成的主导作用.当归、川芎能增强熟地、白芍提高血虚小鼠EPO水平.人参、黄芪似有抑制熟地、白芍组合以及熟地、白芍与川芎、当归组合升高血中EPO水平的作用.[结论]圣愈汤调控血虚小鼠血液中EPO水平,是其有效改善血虚小鼠贫血状况,促进造血功能修复的重要环节,其补气益精生血组合,体现了既相互协同又相制为用的整体效应特点.

    作者:王均宁;刘粉叶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逐痰通络汤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血IL-1β、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逐痰通络汤对脑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假手术组(K组)、模型组(C组)和给药组(Z组),采用胶原酶诱导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各组动物神经功能缺损并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的表达.[结果]①通过神经功能评分,Z组与C组比较,第1、2d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第3d有差异(P<0.05),评分较低,第7d有显著差异(P<0.01);②与K组比较,C组IL-1β、IL-6含量在第1d时开始升高(P<0.05),第2、3d到达高值(P<0.001),第7d接近正常范围;③给药后,第2d,Z组IL-1β、IL-6含量较C组明显下降(P<0.05),第3d,显著下降(P<0.001).[结论]逐痰通络汤能抑制IL-1β、IL-6的表达和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时脑出血后的继发性神经元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郭磊;金永喜;刘时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升麻葛根汤中赤芍与白芍辨析

    升麻葛根汤中所载的芍药究竟是赤芍还是白芍一直是学界的一个疑惑.通过对赤、白芍药的本草流变、该方的药法源流及后世医家有关麻疹治验等方面的考查与辨析,认为用于麻疹初起或出而不透时方中选用赤芍为宜,惟妊娠麻疹,或素禀气怯或阴虚血弱之麻疹患者,则选用白芍为稳.

    作者:冯石强;谢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玉女煎加减方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玉女煎加减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玉女煎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口服消渴丸治疗,连续16w.[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玉女煎加减对2型糖尿病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生肌象皮膏研究现状

    生肌象皮膏出自于张山雷<疡科纲要>,是中医外科具有生肌长皮作朋的外用药之一,具有生肌长皮、活血养血之功效,可以用在各种疮疡疾病中,对溃疡期脓腐基本已净而皮不生肉不长者尤其有很好的疗效.现将生肌象皮膏临床应用及对该方的各种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关靖;陈宝元;李京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陈良佐治热疫诸方组方特点浅析

    对陈良佐治热疫诸方组方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认为陈氏诸方以陪赈散为主方,注重用苦寒之品清解疫毒,僵蚕、蝉蜕升散郁火,同时兼用活血、凉血、和胃、利小便等药,充分吸收了前代清热方荆的优势,并加以化裁以切合治疗热疫的临床实际.

    作者:邵雷;张俐敏;洪素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方剂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

    对中医院校的方剂学案例教学的设计、实施方法、注意的问题等做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新的审视与思考.

    作者:都广礼;文小平;马福良;韩向东;陈少丽;王雨穰;郭晶磊;陈子珺;陈德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潜阳丹方义浅析及临证举隅

    浅析钦安潜阳丹温肾潜阳法的组方特点,并举临证所治偏头痛、阳强、三又神经痛等验案,方证相合,其效如桴鼓.

    作者:吴永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左归丸与右归丸的药理研究进展

    左归丸与右归丸是张伸景补肾名方,左归丸与右归丸均可调节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改善骨代谢,而左归丸还能促进骨髓形成肝细胞,从而调节肝再生.二者对机体多系统,多环节有调节作用.就近十年来二者的药理研究做一概述.

    作者:王义周;刘妍;王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方剂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突破传统中西医课程实验项目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实验教学模式,在方剂学实验教学中开设与西医课程相结合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对于系统融合中西医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共享实验资源、节约经费支出等都将大有裨益.

    作者:王欣;孙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