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多发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宛四海;张雪林

关键词:多发性脑膜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多发性脑膜瘤的CT和MRI特征.资料与方法 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性脑膜瘤的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发性脑膜瘤双发16例,多发7例(平均4.7个),共61个肿瘤.CT平扫为颅内多发的等或略高密度病灶,MRI T1WI病灶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CT和MRI对颅内多发性脑膜瘤有重要诊断价值.
临床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层螺旋CT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采用多层螺旋CT行上气道动态扫描,结合多平面重组后处理技术测量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咽腔大小形态改变特点,分析判断阻塞位点,探讨其在指导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24例OSAHS患者及12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在平静呼吸、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及闭口堵鼻(Müller)吸气状态下进行上气道CT连续扫描,测量不同时相下各咽部截面积,判断阻塞位点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SAHS患者咽部气道面积小于对照组,其中尤以腭后区及舌后区截面积减小程度显著;病情程度不同患者腭后区面积在平静呼吸和吸气末状态下存在显著差异;腭后区平静呼吸和吸气末时的截面积与呼吸紊乱指数(AHI)呈负相关,舌后区吸气末截面积与颈围呈负相关.结论 运用多层螺旋CT进行上气道动态扫描并辅以形态测量可有效判断OSAHS患者上气道咽腔狭窄情况,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疾病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曹艳;刘嘉玲;缪飞;潘自来;陈克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健康成人主肺动脉-主动脉直径比的多层螺旋CT测量

    目的 确定多层螺旋CT(MSCT)上健康成人主肺动脉-升主动脉直径比(rPA)的正常值.资料与方法 140名健康成人作了胸部CT检查,根据性别、年龄分为4组,每组35名.在CT同一层面上,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测量主肺动脉和升主动脉的直径.结果 rPA的大小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50岁者,rPA范围0.684~0.988,平均值为0.833;≥50岁者,rPA范围0.555~0.965,平均值为0.7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MSCT横断面图像上可很容易获得rPA,健康成人rPA<1.

    作者:韩雪;赵殿江;肖喜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盆腔淋巴结钙化误诊为膀胱结石一例

    患者 女,46岁.尿频、尿急、尿痛,伴肉眼血尿5天.实验室检查:尿红细胞(+++),白细胞(+++),蛋白(++).X线腹部平片示:盆腔左侧见一约1.0 cm×1.2 cm大小密度增高影,边缘欠规整,密度欠均匀.肾分泌造影:双侧肾盂、肾盏显示良好,杯口清晰,双侧输尿管显示良好,未见梗阻征象.膀胱呈椭圆形,壁光整,其内左侧可见1.0 cm×1.2 cm椭圆形致密影,随体位转动而移动(图1、2).X线诊断:膀胱结石.

    作者:李青柏;吴向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GE Hispeed Dx/I螺旋CT低压滑环故障一则

    故障现象 正常扫描时,扫描进度条突然终止,扫描不能进行.错误信息:DAS数据获得错误(DAS data acquisition error).

    作者:回文革;李建文;宋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海藻酸钠微球在部分性脾栓塞术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评价海藻酸钠微球(KMG)行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癌并脾功能亢进(脾亢)的疗效及并发症.资料与方法 58例肝癌并脾亢行PSE患者,依据PSE术所采用的栓塞材料不同分为2组:A组30例,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B组28例,栓塞材料为KMG.随访观察两组外周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和红细胞(RBC)计数变化及术后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1个月、6个月的WBC和PLT计数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虽然B组术后WBC和PLT计数较A组升高较多,但两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RBC计数一直无明显变化(P>0.05).随着栓塞程度的增加,外周血WBC和PLT计数升高越明显,但是术后反应加重,并发症也随之增加.结论 KMG可作为PSE术的栓塞材料,将栓塞程度控制在50%~60%可有效治疗脾亢,减轻术后反应.

    作者:纪昌学;冯晓波;张勇;陈建生;李子林;刘玉林;邱大胜;陈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蝶筛隐窝神经鞘瘤一例

    患者 男,37岁.左侧持续性鼻塞1年,近2个月加重,伴咽部异物感.无流涕、喷嚏、鼻出血,无嗅觉、听力减退.体检:外鼻正常,鼻中隔右偏,左嗅裂有淡红色、光滑肿物垂下,起自蝶筛隐窝,突向右侧后鼻孔.

    作者:毛永征;王振常;梁熙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超急性期电击伤脑部CT表现

    电击伤致死、致残率高,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笔者搜集9例电击伤性脑损伤病例,分析其CT表现,旨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国武;郭子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一例

    患者 女,46岁.脑瘤术后4年,间断性头痛1个月.4年前因间断头痛行CT扫描,发现左顶枕颅板下椭圆形等低混杂密度影,考虑肿瘤占位,手术完整切除.术后4年来病情平稳,近1个月来又出现症状.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

    作者:李雪庆;祁振国;徐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原发性软骨肉瘤的组织病理学与影像学表现的对比研究

    原发性软骨肉瘤(primary chondrosarcoma)是一种以肿瘤细胞形成软骨基质并直接形成病灶为特征的恶性骨肿瘤.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多发性骨髓瘤和骨肉瘤而居第三位.笔者就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影像学表现作一综述.

    作者:刘国清;黄信华;许乙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原发性胼胝体变性并双侧小脑中脚变性一例

    患者 男,61岁.头晕,语言障碍2年,精神障碍1个月并出现言语性幻听和继发被害妄想.有30年饮烈性酒史,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马辉;杨宝军;樊建平;张有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线粒体脑肌病的MRI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线粒体脑肌病的脑部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13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头部MRI检查均显示异常,对病变的检出率为100%,主要MRI表现为3类:(1)大脑半球多发单侧或双侧病变(7例),4例呈对称性,病变呈片状等长T1、长T2信号,以一侧或两侧颞顶枕叶皮层和皮层下白质常受累.(2)大脑半球皮层和深部灰质核团同时出现片状等长T1、长T2信号2例.上述两类脑内病变有5例合并脑萎缩. (3)脑实质信号正常,但有脑萎缩4例,其中桥脑、延髓及小脑萎缩3例,大脑半球、脑干、小脑萎缩1例.结论 MRI对线粒体脑肌病的脑内病变显示敏感且准确,对其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判断疗效和提示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马梦华;王海平;韩德昌;李香春;王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鼻腔及鼻旁窦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 分析鼻腔和鼻旁窦神经鞘瘤的CT与MRI表现,提高诊断及鉴别水平.资料与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旁窦神经鞘瘤8例,均行CT平扫,其中4例行增强扫描;MRI检查2例,同时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良性4例,恶性4例.肿瘤原发于鼻腔4例,上颌窦3例,筛窦1例,无一例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肿块在CT上多呈较均匀中等密度,3例密度不均;MRI T1WI呈中等信号,T2WI示中等或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轻至中度强化或边缘强化.结论 鼻腔、鼻旁窦神经鞘瘤的CT与MRI表现无显著特异性,均能很好地显示肿瘤侵犯范围及骨质破坏情况.

    作者:余长亮;余永强;赵本胜;刘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兔肝VX2瘤模型MR灌注成像与MVD及VEGF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肝脏肿瘤MR灌注成像(PWI)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并优选灌注评价指标.材料与方法建立15只新西兰兔肝VX2瘤模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5只,分别在肿瘤种植成功后的16、28、45天进行T2*WI的PWI和MVD、VEGF检测,PWI采用信号强度-时间曲线中的几个指标[包括达峰时间(TTP)、大信号下降百分率(SRRmax)、大信号下降斜率(SRSmax)、平均通过时间(MTT)]作为参数用于肿瘤灌注的定量研究,并分别与肿瘤的MVD计数、VEGF表达强度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SRRmax、SRSmax与MVD呈正相关(r=0.584,P=0.022;r=0.731,P=0.002),其中SRSmax与MVD的相关性更高;3组之间SRSmax和MVD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52,P=0.013;χ2=9.260,P=0.010),A组的SRSmax、MVD明显高于C组(P<0.05);各项灌注指标与VEGF表达强度不相关.结论 MR-PWI与MVD密切相关,SRSmax可作为优化的灌注评价指标.

    作者:梁斌;肖恩华;唐蜜;颜荣华;袁友红;罗建光;司徒卫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T诊断腹主动脉瘤一例

    患者 男,65岁.突发持续性剧烈腹痛8 h入院.体检:P 120次/min,Bp 85/42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差,呼吸稍促,贫血貌,皮肤略湿冷,心音低钝,心率120次/min,律齐.左侧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不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89×1012/L,血红蛋白84 g/L,血细胞比容0.265.

    作者:李兆栋;王爱华;徐桂军;翟慎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腹股沟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一例

    患者 女,28岁.左下肢渐进性肿胀8个月,发现腹股沟肿物2个月余.体检:左腹股沟区触及一长条形肿块,质硬、固定、皮温升高.近半个月下肢严重肿胀,肿块较前明显增大,且会阴部出现红肿.

    作者:魏根霞;张雪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外中耳先天畸形的HRCT研究

    目的 研究外中耳先天畸形的高分辨CT(HRCT)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信息.资料与方法 对临床诊断的外、中耳先天畸形35例行HRCT扫描,单纯横断位扫描5例,横断位加冠状位扫描30例.结果 (1)外耳畸形32例共42耳,其中外耳道骨性闭锁30耳,显示闭锁板为完全性26耳,不完全性4耳.膜性闭锁5耳.双侧分别为不同类型闭锁1例.外耳道狭窄7耳,其中狭窄合并对侧闭锁1例.合并畸形中,面神经管垂直段明显前移22耳,下颌髁状突明显后上移25耳,乙状窦前移4耳,均见于骨性外耳道闭锁.伴发的中耳畸形主要为小鼓室及不同程度的听骨发育不全或缺如.合并内耳发育不全1例. (2)单纯性中耳畸形3例共6耳, 均表现为听小骨异常.合并小鼓室1例,耳咽管和鼓室窦畸形扩大1例.结论 HRCT能准确显示外中耳先天畸形的类型、程度以及合并畸形,为临床治疗方案的正确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肖家和;罗敏;刘畅;魏懿;邹翎;李真林;欧阳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MR示踪观察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缺血梗死是临床上重要的死亡原因.以前认为心肌坏死只能通过形成疤痕组织进行修复,近年来,许多动物实验证实,用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可增加有功能的心肌细胞的数量和现存心肌细胞的质量,改善心脏功能.MRI的分辨率达25~50 μm,接近单一细胞水平,因此可用来对移植的间质干细胞进行活体示踪.应用MR对比剂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等对MSCs进行标记,可以对心肌梗死区MSCs移植后的迁徙、增殖情况进行动态观察.

    作者:彭旭红;张雪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多期双流速注射对比剂-盐水混合物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 初步探索多期双流速注射对比剂-盐水混合物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4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其中,12例(A组)在团注对比剂后应用生理盐水,12例(B组)在团注对比剂后应用对比剂-盐水混合物(比例为60∶40).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测量两组升主动脉根部、降主动脉、主肺动脉及右心室的CT值,评价冠状动脉的显示、右心室的均匀性及左心室室壁的显示.结果 经Kappa检验,两名医师均有良好的组内、组间一致性(K>0.75).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升主动脉根部和降主动脉的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肺动脉和右心室的平均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配对秩和检验,在冠状动脉的显示和右心室的均匀性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心室室壁的显示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团注对比剂后应用对比剂-盐水混合物可以更好地显示右心室心腔和左心室室壁,而不影响冠状动脉的成像效果.

    作者:曹丽珍;李坤成;杜祥颖;李鹏雨;刘亚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颈动脉造影及选择性栓塞术在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颈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在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治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颈部副神经节瘤的诊治情况,其中5例行造影及栓塞术.结果 6例颈动脉体瘤(CBT)中4例未行动脉造影均诊断不明确或误诊,2例行颈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并行术前栓塞, 术中出血平均140 ml,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有一侧瘤体仅行栓塞术随访半年肿瘤未见增大.6例颈静脉球瘤(JP)中5例行外科全部或大部分切除,其中1例恶性者术中出血500 ml,未完全切除后行介入栓塞残留瘤体,2例经造影明确诊断并行栓塞术,后行切除术中平均出血125 ml,明显少于未行栓塞者.患者随访期间症状未见加重.结论 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断中常规行颈动脉造影,必要时予以血管内栓塞治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及降低手术的风险,同时也可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方式.

    作者:张靖;许林锋;陈耀庭;任强;洪国斌;马海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MRI诊断胫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患者 女,35岁.反复右膝酸痛1年,扭伤后加重伴活动受限2个月.体检:右膝略肿胀,伸屈活动受限,右胫骨近端内侧压痛,未及肿块,无肿胀,局部皮温无增高,未及静脉曲张,纵向叩击痛(-),股四头肌未见明显萎缩.关节间隙无明显压痛.

    作者:闵庆华;刘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