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酸中毒对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余潮平

关键词:代谢性酸中毒, 机体运动, 运动能力, 代偿性, 运动性疲劳, 大强度运动, 能力影响, 进展综述, 呼吸性, 体液
摘要:酸中毒可以分为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两大类,又可以根据酸中毒时体液的pH值变化分为代偿性酸中毒(pH值不变)及非代偿性酸中毒(pH值降低).显然只有在非代偿性酸中毒时才会对运动能力产生明显的影响,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密切相关.多年的研究表明:运动时影响机体运动能力的主要形式是非代谢性酸中毒,多见于短时大强度运动.本文仅就运动时酸中毒对机体运动能力影响的一些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运动处方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具有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较低,病程缠绵迁延以及和遗传因素有关等特征,及时合理治疗极为重要.经实践体会,早期体育疗法和病后康复运动干预对该疾病均有理想疗效,不失为有效且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吴明方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血清维生素A和B2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为了解COPD缓解期患者维生素摄入和血清维生素浓度的变化,为该病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文章对上海市区56例COPD缓解期患者的膳食及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B2进行分析.

    作者:龚燕;蔡映云;柳启沛;王伟光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以系统性家庭治疗的观点看药物滥用治疗中的治疗关系

    药物滥用者在滥用药物前、滥用药物期间以及脱毒以后的康复时期,都会涉及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心理、家庭和社会问题,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多渠道的干预.系统性家庭治疗,利用家庭系统的互动来帮助吸毒者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治疗中治疗师与当事人及其家庭构成了一种不同于当事人源家庭的治疗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的治疗关系又有别于对其他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的治疗.理解和把握这种特殊治疗系统中的治疗关系将有助于更好地帮助药物滥用者及其家庭.

    作者:杨芳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变化的研究

    目的该文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的变化与病程关系的研究,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恢复的规律.方法35例发病后6周内进行步行功能训练的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连续进行12周的步行速度评测.步行速度测量方法采用10m大步行速度测定方法.结果脑卒中偏瘫患者大步行速度的变化与病程呈近似双曲线函数关系Y=A-B/X(R2=0.97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速度恢复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而且是可以预测的.

    作者:瓮长水;高怀民;毕胜;徐军;于增志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社区内 10周的力量及平衡训练程序对减少摔倒危险因素的效果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弱智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

    对1例弱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进行个案研究,主要是探讨如何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矫正.研究主要包括如何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全面的原因分析,如何通过多种不同的渠道和方法的综合使用对智力存在一定缺陷并伴有行为异常的儿童进行有效的行为矫正.主要采用的行为矫正方法包括:家庭环境调整、认知行为治疗、个人技能训练、集体帮助等.

    作者:冯启翔;张福娟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376例院外用药依从性分析

    Background: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ics is mainly by mouth and the patients often need take medicine all their life.But most patients often do not comply,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patients' life quality.

    作者:王迎军;张健;李向顺;刘宣民;常艳华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表面肌电图评价肌肉的功能状况

    评价肌肉的功能状况是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的重要课题.肌肉在做功的过程也就是电活动的过程.如何宏观量化肌肉的电活动?肌肉的功能下降时,如何方便快捷地发现电活动的变化?表面肌电图的诞生,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作者:余洪俊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百忧解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

    目的探讨百忧解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机制和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按病情分别给予抗凝、溶栓、脱水、利尿、降压、降血糖及营养脑神经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服百忧解胶囊,20mg/d,1次/d.疗程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3月进行HAMD抑郁量表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的康复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组抑郁的治疗效果的比较,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基本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基本痊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百忧解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

    作者:何文贞;欧利民;郑俊忠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酸中毒对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酸中毒可以分为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两大类,又可以根据酸中毒时体液的pH值变化分为代偿性酸中毒(pH值不变)及非代偿性酸中毒(pH值降低).显然只有在非代偿性酸中毒时才会对运动能力产生明显的影响,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密切相关.多年的研究表明:运动时影响机体运动能力的主要形式是非代谢性酸中毒,多见于短时大强度运动.本文仅就运动时酸中毒对机体运动能力影响的一些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余潮平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功能锻炼在脑卒中瘫痪治疗中的作用

    Background: Incidence of paralysis in stroke is very high and drug therapy is often adopted. But ignorance of function exercise will influence prognosis of disease, even lead to relapse.

    作者:曹忠梅;载丽芝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脑伤泰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大鼠P300与海马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改变及脑伤泰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Pulsinlli-4血管法制作VD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测定P300潜伏期,免疫组化法行海马突触素染色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P300延长,海马SYN光密度值明显下降,但在术后8周P300缩短,海马SYN光密度值明显上升.结论脑伤泰缩短P300潜伏期,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SYN水平有关.

    作者:周建军;冯华;王宪荣;吴国材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认知神经科学10年与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文章简述了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层次和研究方法,并探讨了记忆的神经机制和分子学基础研究.

    作者:汪凯;王长青;王琥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用BiPAP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BiPAP呼吸机治疗康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报道较少.于1997年5月~2001年5月,对105例COPD康复期患者用该机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1次治疗后及1个疗程后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和肺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发现该机能较有效地纠正COPD康复期患者的低氧血症,改善肺功能及自觉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1].

    作者:田军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中药康复新、福康片和可乐定对阿片类戒断症状的双盲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康复新胶囊、福康片、盐酸可乐定对海洛因依赖的脱毒效应、不良反应及安全度.方法海洛因依赖者,按区组随机进入康复新胶囊组33例,可乐定组30例,福康片组28例,安慰剂组29例.3次/d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原卫生部药政管理局制定的<阿片类戒断症状药物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评定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按照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焦虑情绪变化情况.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尿吗啡定性检测(TLC)治疗前后各查1次.结果(1)康复新胶囊、福康片和可乐定疗效相当,疗程结束后戒断症状无反复.(2)吸毒史、末次用量、末周平均用量、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以及戒断症状总分与药物的疗效呈高度相关.(3)康复新胶囊不良反应评分介于可乐定组与福康片组之间.结论发现中药戒毒药物疗效明确,可用于治疗较重度戒断症状,无依赖性,不良反应轻.

    作者:康林;李静;黄明生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综合疗法与单纯针刺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患者偏瘫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并因为疼痛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康复,甚至因疼痛导致患者对上肢功能的恢复失去了信心.近几年,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偏瘫后肩-手综合征,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群;吴伟宏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骨质疏松症患者运动处方及运动疗效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症(OP)的疗效及治疗OP的运动处方.方法将2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按病情平分成A、B两组,B组的运动负荷约为A组的75%,治疗18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的骨密度值以及两组的疗效.结果骨密度值都明显增大(P<0.01或P<0.05),并且A组的增幅大于B组;经疗效评定,A组治愈率为69.2%,好转率为23.1%,B组治愈率为38.5%,好转率为53.8%,A组的疗效优于B组(P<0.01).结论不同运动对原发性OP患者的治疗作用及疗效有所不同;运动负荷强度影响着治疗效果.

    作者:周勇;熊正英;陈一冰;李靖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早期静脉氧疗对新生儿缺氧性脑病的康复价值

    目的评价早期静脉氧疗对新生儿缺氧性脑病的康复价值.方法对照分析高压氧疗组、静脉氧疗组新生儿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格拉斯昏迷积分和脑地形图全脑平均能量谱的变化.结果全组26例,其中,高压氧疗组11例,静脉氧疗组15例.治疗前,高压氧疗组和静脉氧疗组格拉斯昏迷积分分别为6.25±0.68和7.14±0.96(P>0.05),两组脑地形图全脑平均能量谱分别为(13.52±2.57)μV/s和(11.63±3.07)μV/s(P>0.05);经3周治疗后,静脉氧疗组格拉斯昏迷积分(13.28±1.32)显著高于高压氧疗组(9.63±1.02,P<0.05),静脉氧疗组脑地形图全脑平均能量谱(53.64±7.35)μV/s非常显著地高于高压氧疗组[(31.65±6.35)μV/s,P<0.01].结论在改善新生儿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意识状态及脑电活动方面,静脉氧疗比高压氧疗更显著,方法更简便实用,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何华源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绝经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前臂骨密度的影响因素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磁带单放机式音乐电疗仪改进为CD光驱式仪治疗面瘫的效果分析

    作者使用的YYD4型音乐电疗仪是20世纪80年代解放军第二二医院和航天部239工厂联合研制的磁带单放机式音乐电疗仪.由于该仪器将音乐的频率、幅度转化为音乐电流作用于人体的独特构思而成为理疗界的骨干治疗手段,并产生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军凯;吴敏;史敏;姜平 刊期: 2002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