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良;曹嘉燕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龙牡壮骨冲剂对小鼠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龙牡壮骨冲剂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用胃复安、阿托品、新斯的明、肾上腺素注射液尾静脉注射复制胃肠动力紊乱小鼠模型,以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标记胃肠测量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同时以放免法测胃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果]胃复安可致胃排空加速,同时可致胃肠组织中VIP水平降低(均为P<0.05).阿托品可致胃排空减慢并致胃肠组织中VIP水平升高(均为P<0.05).新斯的明可致小肠推进比增加并致胃肠组织中VIP水平降低(均为P<0.05).肾上腺素可致小肠推进比降低并可致胃肠组织中VIP水平升高(均为P<0.05).龙牡状骨冲剂对正常组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无影响,大剂量龙牡状骨冲剂对胃复安所致胃排空加速、阿托品所致胃排空减慢、新斯的明所致小肠推进比增加、肾上腺素所致小肠推进比降低有逆转作用(均为P<0.05),中小剂量龙牡状骨冲剂亦有一定的逆转作用.龙牡状骨冲剂对各组所致胃肠激素VIP紊乱有逆转作用,且与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龙牡壮骨颗粒可双向调节胃肠运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局部组织中的VIP水平实现的.
作者:黄娟;许慧;罗燕军;杨磊;吴亚斌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现代血液净化技术不断发展,尿毒症患者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及透析滤过的治疗,预后及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长期存活率并不理想.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在透析中仍存在多种问题,如突发心律失常,烦躁,神志不清,休克甚至是死亡,其中因心血管并发症引起的各种透析中的急性并发症尤其多.
作者:余旭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2004年3月至2009年6月,我院采用急诊游离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指62例,全部成活,功能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岑均儿;董叶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探讨肿瘤患者化疗后神经毒性按血痹病从肝论治的理论依据及临床疗效.
作者:杨宏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老年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症,主要是因为肠道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燥结所致,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情志皆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跃振;马恒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将66例门诊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33例,治愈25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33例,治愈19例,好转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优于西医.
作者:金爱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排尿障碍严重影响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是导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就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治疗研究进展做简单的归纳.
作者:陈云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活性维生素D冲击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方法]对17例SHPT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采用HA型树脂血液灌流联合活性维生素D冲击疗法,前后自身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全段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血磷、血红蛋白及临床症状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iPTH显著下降(P<0.01),血钙上升,血磷下降,血色素上升,临床症状好转.[结论]血液灌流(HP)联合活性维生素D冲击疗法对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疗效满意.
作者:施翎;陈其军;包蓓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黄柏对尿酸性肾病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柏组、别嘌呤醇组,用酵母和腺嘌吟舍用造模,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黄柏、别嘌呤醇灌胃,30天后检测各组大鼠血中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采用免疫祖化法检测各组肾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结果:治疗30天后,与模型组相比,黄柏组大鼠血UA、BUN、Cr明显降低(P<0.05),TNF-α与COX-2表达明显明显减少(P<0.05).[结论]黄柏对尿酸性肾病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尿酸,减少尿酸盐在肾小管沉积,下调肾组织TNF-α、COX-2的表达,抑制相关炎性反应,从而减轻肾脏损害,保护肾功能有关.
作者:胡家才;刘睿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坏疽性或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阑尾根部穿孔的疗效及术中处理方法.[方法]总结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实施的腹腔镜治疗坏疽性或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阑尾根部穿孔的病例78例.分析临床疗效及术中处理方法.[结果]全组78例,均采用腹腔镜治疗,除1例出现戳口感染外,其余患者均愈合良好,未出现粘连性肠梗阻、腹腔感染、残端漏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技术对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行LA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疤痕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章月标;周洪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治疗痛痹型坐骨神经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共176例分2组,治疗组102例采用两乌酒治疗,对照组74例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两乌酒治疗痛痹型坐骨神经痛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永康;王怡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前随着射频消融和内科药物的不断研新,房颤的预防和治疗已经获得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引起孤立性房颤非疾病诱因(比如年龄性别等因素)的相关研究不多,将通过文献研究,对孤立性房颤的非疾病诱因做一个较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作者:何斌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后影像学的变化.[方法]本组患者33例,采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后观察患者前后CT的变化.[结果]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物大小无变化24例,有变化9例,神经根与椎间盘突出物的压迫关系改变29例,没有变化4例.[结论]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的.
作者:叶露雯;夏臻;陈百颖;吴剑伟;龚鸿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非药物治疗颈椎病有效方法.[方法]对126例颈椎病患者采用牵引推拿结合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结果]治愈40例,显效48例,有效3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4%.[结论]牵引推拿结合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颈椎病临床有效.
作者:曾国习;陈海友;曾焕友;林英华;吴英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参赭镇气汤方主治阴阳两虚,喘促迫逆,有将脱之势,与肺气肿、肺心病缓解期的临床表现甚为相合.共治30余例,近期疗效100%.
作者:杨定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血气分析指标中的PH值越低.死亡率越高;(2)血气分析指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越高,死亡率也相应升高;(3)血气分析指标中的氧分压高低对预后无明显影响;(4)酸中毒总死亡率大于碱中毒,三重酸碱平衡紊乱者死亡率高.[结论](1)PH值对预后有绝对影响,两者呈互相关系;(2)二氧化碳对预后同样有影响,两者呈正相关系;(3)同一患者出现二种或以上酸碱平衡紊乱时,预后差,死亡率高.
作者:顾艺难;秦少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头穴久留针对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试验的6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留针4h)和对照组(留针30min),共治疗6周.治疗前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改良的ADL积分量表(ADL-R)评定.[结果]两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症状均有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1);而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VD患者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头穴久留针效果优于留针30min治疗.
作者:冯爱春;李立红;殷建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吸入普米克都保,治疗组吸入舒利迭.根据圣.乔治(St.George)呼吸疾病问卷(SGRQ)的方法,进行临床症状及体症检查评分,测定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来评价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舒利迭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利迭是治疗COPD的有效药物,使用安全.
作者:盛美玲;王红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感染性心内膜炎(IE)发生的原基础心脏病有所改变,退行性心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瓣膜置换术后等疾病的比例明显上升.合理的抗感染治疗常能使IE得到控制,但仍可有瓣膜毁损的发生,使心功能衰竭难以控制.
作者:周若锋;杨永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中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用GPI鉴定卡、AST-GP61药敏卡进行菌株的鉴定和药敏,以苯唑西林MIC来判断MRSA.[结果]3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就来源科室而言,主要分离于ICU、皮肤科(各45株,占30%).其次依次为外科(34株)、乳腺科(29株)、呼吸科(22株)等;就标本来源而言,主要来自痰液/咽拭子(46%),其次为分泌物(21%);就药物敏感性而言,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6.4%,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的敏感率达到了10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69.6%,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则为48.9%.其中对万古霉素的MIC50在1μg/ml.MRSA栓出率为53.1%(164株),主要采自ICU和外科(44%).[结论]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发生率高,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远高于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MSSA).未发现对利奈唑烷、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株.对呋喃妥因的敏感性也较高.
作者:张伟珍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