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军;丁建国;周康荣;王建华;曾蒙苏;程伟中
目的 通过与DSA和手术对照,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3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3例均使用16层螺旋CT进行了CTA检查,其中18例行DSA检查;6例DSA下介入治疗,27例开颅行动脉瘤颈夹闭术;将CTA与DSA和术中所见对照.结果 33例中,CTA共发现动脉瘤36个,其中18例行DSA检查者中,CTA发现动脉瘤20个,DSA发现动脉瘤21个;CTA能够清晰显示动脉瘤瘤体(形态、指向、轮廓)、瘤颈的宽度、载瘤动脉及与颅骨之间的关系;与DSA和手术对照,CTA对动脉瘤的检出率为95.2%,对破裂动脉瘤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 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重组图像质量高,安全、快速、无创,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破裂首选的筛检方法.
作者:孟宪平;朱建新;陈则君;冯东侠;骆柏清;徐新;周新民;高恒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患者 男,50岁.腰痛不适1年余,反复发作.无畏寒、发热及尿频、尿急、尿痛和肉眼血尿表现.X线示:L1椎体右侧向外突出的肿块影,密度低于正常椎体,边缘尚清晰,可见右侧椎弓根受累.腰椎生理曲度正常,序列正常.CT示:L1椎体右缘向外突出的骨性肿块影,呈膨胀性破坏,外侧见一欠完整的骨性包壳,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晰.其内密度不均匀,以低密度为主,有不规则、不完整的骨性分隔影.累及右侧横突、椎弓根(图1)和椎间隙(图2).骨性椎管未见破坏.
作者:张庆民;徐建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患者 女,31岁.6年前产一健康女婴后腹部无明显缩小.6年来无明显原因全腹逐渐缓慢增大,常有便意,曾多次做腹部B超检查均未见异常.近2个月食后出现上腹胀闷,无其他症状.体检:腹膨隆,如孕7个月,柔软,未及肿块,肝脾不大,无移动浊音,无胃肠型,肠音弱.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作者:韩耀华;薛昌永;付文利;周泉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脑星形细胞瘤动态增强及瘤周水肿与瘤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对35例星形细胞瘤术前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Turbo FLASH)进行动态增强扫描,通过对时间-信号强度分析,获得对比剂首过期(FP)曲线的大斜率(SS).在MRI计算星形细胞瘤的瘤体体积和瘤周脑水肿体积,从瘤周脑水肿(包括瘤体)体积与肿瘤本身体积之比获得水肿指数(EI),评估脑水肿的程度.术后取病灶进行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每一标本的VEGF表达程度,将VEGF表达与SS、EI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VEGF在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不同表达程度的星形细胞瘤之间的SS或瘤周水肿的E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与动态增强MRI的SS及瘤周水肿的EI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7和0.831.结论 VEGF促进星形细胞瘤血管生成,血管通透性增高,瘤周水肿的形成.对星形细胞瘤动态增强MRI曲线分析和MRI上瘤周水肿程度的测定有助于预测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为评估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和抗血管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建武;冯学彬;马玉山;曾林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故障现象 射线产生(X-ray Generation):线圈选择错误.考虑原因为灯丝线圈开放.故障原因 灯丝线圈控制板检测灯丝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如果电压值不对,K78继电器会释放,报告错误信息;如果球管灯丝断或阴级高压电缆连接不当也会产生同样的错误信息.
作者:冯永恒;常正伟;刘鹏涛;牛灵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患者 男,35岁.自幼发现双侧睾丸缺如,伴右侧腹股沟可复性斜疝15年.体检:胡须、嗓音、喉结及乳腺发育均符合男性第二性征表现.外生殖器为男性外生殖器,发育正常;双侧阴囊内未及睾丸、输精管及附睾.右侧阴囊扪及包块,质软,屏气时明显,平卧可自行消失.超声示右侧腹腔卵状物,疑似睾丸.
作者:王颖;高伟;黄力;刘斯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技术测定肾积水模型的各项灌注参数,探讨其对积水肾脏单肾功能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8周龄以上成年健康雄性实验大白兔20只,制作右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分别在梗阻前、梗阻后4周行MSCT灌注扫描、单光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检测,取积水肾脏标本,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 梗阻后4周MSCT灌注成像可见肾盂扩张,肾皮质明显变薄,皮、髓质血流量(BF)、血容量(BV)较梗阻前有明显下降(P<0.01),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变化无明显差异,肾皮质表面通透性(PS)有轻度下降趋势,但与梗阻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肾髓质PS则较梗阻前有显著性降低(P<0.01).CDFI显示梗阻后肾动脉、肾内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均降低(P<0.05),舒张末速度(EDV)显著低于梗阻前(P<0.01),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梗阻前(P<0.01).SPECT测定结果显示梗阻后右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均显著低于梗阻前(P<0.001),达峰时间(Tb)显著延长(P<0.001),半排时间(T1/2)显著延长,无测定意义.结论 肾积水模型在梗阻前、后皮、髓质MSCT灌注参数的变化以BF、BV下降明显.此结果与CDFI测定的PSV、EDV及RI所反映的肾血流动力学变化相一致.MSCT灌注技术的出现无疑为临床评价单肾功能开拓了思路,随着MSCT灌注软件的不断发展,其在单肾功能评价方面一定会显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慧;胡道予;王秋霞;肖明;宋金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5例垂体脓肿的MRI和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垂体脓肿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 5例垂体脓肿均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术前均行MR平扫和增强,2例行CT平扫和增强.结果 5例均表现为垂体腺增大,向鞍上突出.2例CT平扫呈低密度;3例MR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脑脊液样高信号,2例T1WI与脑实质信号类似,T2WI呈稍高信号.2例CT增强扫描未显示明显强化征象;5例MR增强扫描均呈环形强化,4例环壁薄且均匀,1例环壁较厚.结论 环形强化是垂体脓肿的影像学表现特点,MR增强扫描显示这种环形强化比CT增强扫描更优越.
作者:鱼博浪;陈燕;王斐;孙亲利;范帆;张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患者 女,12岁.因持续发热(T 38℃)20天,双下肢瘫痪1天入院.专科检查:T4~7压痛、叩击痛并向下放射,T6平面以下深浅反射消失,T4~6平面感觉过敏.CT增强检查:右侧胸腔内见一巨大肿块,大小约14.5 cm×14 cm×18 cm,致纵隔受压明显左移,部分突入左侧胸腔内,部分沿第5、6右侧椎间孔突入中段胸椎椎管内,致脊髓受压向左前方移位.
作者:孔丽丽;刘白鹭;付旷;霍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患者 男,45岁.因双下肢疼痛、痉挛,行走困难就诊.9个月前觉双下肢无力、疼痛,口服根痛平未见好转.2个月前行左膝关节镜检查治疗,症状略有缓解,仍无力.现扶双拐可行走20余米.专科检查:右虎口、右手尺侧皮肤感觉迟钝,右小腿内外侧感觉丧失、肌力尚可,左小腿麻木.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图1~3)及脊柱CT三维重组(图4)示颈、胸、腰椎椎间盘广泛钙化,椎间隙变窄,部分椎间隙可见真空现象,椎体缘广泛骨质增生.
作者:皮金才;韩鸿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患者 女,76岁.主因面部、双手肿硬6年余,咳喘、气短2年入院.体检:皮肤弹性差,面部及手指轻度紧硬,口唇变薄萎缩,张口及伸舌受限.进食时无异常症状,1 h后常出现上腹部轻度胀满感.心率150次/min,律齐,双肺可闻及撕裂音,四肢活动可.抗ANA检测1:320(+),ESR 49.4 mm/h.
作者:郑国;张丽慧;贾建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 DNT)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肿瘤,1988年由法国病理学家Daumas-Duport等[1]首先发现并命名.从DNT发现至今,对其进行的研究大都是个案报道,而样本数较大的几次研究是1988年Daumas-Dupor报道39例,1999年又由Daumas-Dupor[2]报道40例非特异性DNT及英国的Honavar等[3]报道了74例.不同的研究对DNT的发生、手术策略等方面仍存争议,但在临床表现、病理学及影像学方面已达成许多共识.现综述如下.
作者:赵莉芸;肖家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及临床表现,探讨CT对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ML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中,单发15例,多发8例;右肾13例,左肾5例,双肾5例.全部病例共43个病灶.病灶直径<2.0 cm者24个,≥2.0 cm者19个,病灶大者9.2 cm×14.5 cm×13.2 cm.CT显示肾实质和/或肾盂内有圆形、类圆形和不规则形肿块,其中1例合并结节硬化.结论 CT检查发现肾脏肿瘤中的脂肪组织可确定RAML的诊断.
作者:黄淑琴;邢树;王杰;丁国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患儿颅脑常规MRI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13例MMA患儿的常规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经尿有机酸分析确诊.结果 MRI主要表现为脑发育延迟和脑组织受损.其中,脑沟、脑池增宽者12例,合并侧脑室增宽者9例;脑白质容积减少者8例,脑白质髓鞘化延迟7例;胼胝体形态幼稚6例,另有1例胼胝体压部信号异常;苍白球显示长T1、长T2信号者1例.结论 颅脑常规MRI可反映MMA对脑发育的影响和脑损伤,有助于了解病情和评估预后.
作者:李素荣;袁新宇;朱彦丽;王立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患者 男,15岁.因反复咯血3年入院.体检:T36.7℃,肺部叩诊清音.实验室检查无特殊.X线正侧位片示:右肺下叶背段类圆形肿块,大小约4 cm×3 cm,其内不规则低密度影,周围轮廓欠清楚(图1A、B).CT检查:平扫示右肺上叶后段及下叶背段类圆形肿块,边缘光整.其内可见空腔,大小为4.6 cm×4.3 cm,未见坏死及出血、钙化,平均CT值为35 HU;增强有强化(图2A、B),CT值达110 HU,各支气管通畅,未见胸腔积液.CT诊断为右肺占位病变,多为良性.
作者:韩丹;吕绍茂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脊柱结核脓肿的作用及疗效.资料与方法 搜集近2年临床诊断为胸、腰椎结核并椎旁脓肿形成且经平片或CT检查证实的患者资料11例.在CT定位下,取椎旁脓肿大层面穿刺,经穿刺定位针并扩张达5.0 mm工作套管,置入双腔同轴引流管,保留引流管并用药物冲洗引流,同时配合临床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 经3~24个月随访,1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其中7例治愈,3例有效),1例疗效不理想,所有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冲洗引流化疗治疗脊柱结核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创伤很小的介入治疗方法.
作者:夏国强;张廷;陈新晖;沈琳;李晓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故障现象 使用GE Prestige Si数字胃肠机,进行数字透视时,高压指示灯亮,但无图像产生,监视器光栅存在,操作屏无错误代码显示.故障分析 (1)监视器有光栅存在,可初步排除其故障.(2)踩透视脚闸,高压指示灯亮,且没有高压报警提示,说明高压系统基本正常.(3)在数字模式下进行透视,触摸屏无错误代码显示,说明数字采集系统无故障.根椐以上分析,故障范围初步缩小到影像增强器(Ⅱ)和电视摄像头部分.
作者:鲁北;刘沧君;秦好朴;穆立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眼眶骨膜下间隙血肿的CT、MRI表现并探讨其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36例(36眼)眼眶外伤性骨膜下血肿患者中,同时行眼眶CT、MRI检查2例.仅行眼眶CT检查30例,横断位、冠状位检查25例,横断位1例,冠状位检查4例.仅行MRI检查4例.结果 眼眶CT显示骨膜下间隙血肿32例,其中上壁18例,外上壁7例,外壁5例,下壁2例.病变广基附于眶壁,内缘清楚,密度均匀,一般不跨越骨缝.眼眶MRI显示上壁骨膜下间隙血肿6例,信号取决于出血时间.结论 眼眶骨膜下间隙血肿多发生于眼眶上壁.CT、MRI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王飞;王振常;鲜军舫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肝动脉栓塞(TAE)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治疗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使用碘化油、明胶海绵作为栓塞剂,对12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行TAE.结果 12例行TAE后出血均得到完全控制,所有病例均无复发出血及急性肝功能衰竭.1例术后10天获二期外科手术切除,11例定期再行1~4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1年存活率为27.3%.结论 TAE是原发性肝癌破裂急诊止血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刘海日;殷建林;张大忠;张富强;朱汉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采用快速单次激发梯度回波序列(turbo FLASH)加并行采集技术(iPAT)行心肌MR灌注成像获得标准节段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对6名健康志愿者及5例经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心肌缺血患者采用turbo FLASH加iPAT心肌MR灌注成像,将3层定位于标准短轴位,另外2层分别定位为垂直长轴和水平长轴位.结果 全部受试者均完成检查.3层短轴位加垂直长轴和水平长轴位图像能获得整个左心室心肌灌注图像,满足心肌标准17个节段分段.于3例心肌缺血患者中观察到心肌低灌注区.结论 采用turbo FLASH序列加iPAT同时行短轴位以及垂直长轴和水平长轴位心肌MR灌注成像是可行的,获得图像能覆盖左心室心肌17个标准节段,可以用于MR心肌灌注成像全面评价左心室心肌灌注状态.
作者:龚静山;焦月新;何慧玲;黎志忠;朱进;徐坚民;董少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