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期与治疗方法选择

伍忠东;游旭旺;李水英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分期,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期与治疗方法.[方法]3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分期,Ⅰ期(功能障碍期)112例,Ⅱ期(退变失稳期)208例,Ⅲ期(增生狭窄期)62例.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Ⅰ期非手术治疗87例,手术25例,有效率:91.96%;Ⅱ期非手术治疗154例,手术54例,有效率:91.35%;Ⅲ期非手术治疗42例,手术20例,有效率:83.87%.三期382例病人治愈:143例,好转:202例,未愈:37例.总有效率90.3%.[结论]对于LDH目前所有的治疗方法均为缓解症状,而非治愈.治疗方式的选择要以椎间盘突出的病理改变为基础,先行非手术治疗,再考虑手术治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方法]对15例PGS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全方位的护理,包括心理、中药和肠内肠外营养等方面的护理.[结果]15例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全方位的护理均恢复良好.[结论]对PGS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加强全方位的护理有助于病情恢复.

    作者:张莹;李洁;方晓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丹参、黄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为益气主药;丹参为活血主药.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黄芪苷有保护心肌、减轻心肌缺血功能;具有免疫调节及抗菌作用和干扰病毒复制的功能;黄芪注射液可使血肌酐下降,明显改善肾实质细胞的代谢.丹参对心、肝、肺、脑等多种组织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保护线粒体,改善能量代谢;具有抗菌消炎及抗肿瘤作用.临床两者配伍,可用于治疗冠心病、肾病综合征、轮状病毒肠炎、肝硬化腹水、病毒性心肌炎等.

    作者:杨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防己黄芪汤加减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组织形态学影响

    [目的]研究活血利水中药对脊髓急性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脊髓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120只脊髓损伤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复方组、方Ⅰ组、方Ⅱ组和激素组.前三者和激素组术后分别给予中药治疗和甲基强地松龙,于术后24h、7d、14d、21d、28d观察各组大鼠脊髓运动功能恢复、脊髓局部钙离子浓度变化及脊髓组织学改变.[结果]复方组脊髓运动功能评分、及抑制钙离子浓度优于激素组;复方组的病变与方Ⅰ、方Ⅱ组相比,有缩小病灶的表现.[结论]中药与激素在抑制脊髓损伤的进程中,能保护神经组织免受损伤、抑制BNDF增生及钙离子浓度上发挥有益作用.从功能和形态上证实中药较激素在近期治疗的类似性及远期疗效的有效性.

    作者:高益斌;杨米雄;叶红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博大精深举重若轻——《何任医学经验集》学习扎记

    结合对《何任医学经验集》的学习体会,从继承、创新,辨证论治、组方用药等方面对名老中医何任教授学术思想进行了归纳、评价.

    作者:沈敏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红藤健胃汤治疗小儿慢性胃炎3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慢性胃炎有效治疗途径.[方法]治疗组采用红藤健胃汤,对照组采用胶体柏椽酸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红藤健胃汤能有效治疗小儿慢性胃炎,并能显著改善患儿症状.

    作者:杜玉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肠道易激综合征从肝论治

    肠道易激综合征其发病多与情志因素有关,肝气郁滞、肝脾不和,久病伤肾是主要病机,IBS的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尤以肝的功能失调为密切.临床常见证型:肝气乘脾型、脾虚肝旺型、肝脾不和,寒热夹杂型.治疗上应从肝论治,参以他法.

    作者:方善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晚期皮肤鳞癌放疗配合外用顺铂增敏23例

    [目的]探讨晚期皮肤鳞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晚期皮肤鳞癌23例,采用放疗配合外用顺铂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毒副.[结果]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2例,总有效率为91.3%;毒副反应:白细胞减少4例,皮肤急性反应13例.[结论]局部晚期皮肤鳞癌,尤其是表面破溃的肿瘤,给予低密度顺铂外用配合放疗.提高局部治疗效果又不增加毒副作用.

    作者:张明云;韩立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建设思路探析

    针对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建设进展迟缓,且与中医药高等教育、临床、科研及学术等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提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应以中医药课题为中心、多学科联合研究为手段,以带动重点学科进行全面发展的建设思路,并从不同角度阐明该思路的施行措施和方法,从而为21世纪中医药院校重点学科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黄学宽;曹文富;蔡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48例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41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9.58%;对照组68.29%.两组疗效有差异(P=0.01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许素琴;徐佩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增效减毒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激素治疗SLE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副作用或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212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123例)和西药组(89例),西药组以激素为主,中西结合组在激素基础上结合中医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观察6个月,并对西药组16例、中西结合组25例随访观察2年.观察主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变化,对比总结临床疗效,并统计激素用量、副作用发生率和劳动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副作用及并发症方面,中西结合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1.38%、30.08%和92.68%)均显著高于西药组(分别为5.62%、22.47%和86.52%)(P<0.05),且在改善发热、红斑、口腔溃疡、脱发、关节痛、光过敏、雷诺现象、月经失调、肾脏病变、神经系统异常等临床表现和白细胞、血小板、血沉、血红蛋白、抗ds-DNA阳性率、IgG、补体C3等实验室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西药组(分别为P<0.05或P<0.01).中西结合组治疗后强的松日用量(12.8±7.6 mg)显著低于西药组(21.6±12.5 mg)(P<0.05),单例6个月治疗中强的松总量也显著低于西药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柯兴氏征、骨质疏松、痤疮或多毛等皮肤症状、失眠或抑郁等情绪异常、继发真菌或病毒感染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西药组,家务劳动恢复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随访两年比较,中西结合组家务劳动和正常劳动的恢复率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LE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既能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减轻激素用量,又能有效降低各种副作用或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劳动力的恢复,且治疗时间越长综合疗效越显著.因此值得SLE患者长期使用和临床推广.

    作者:温成平;范永升;李永伟;吴华香;李学铭;王新昌;曹灵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方血竭贴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浆PGF2α及血清IL-1β的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复方血竭贴膏的制备工艺,评价该制剂穴位敷贴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①制剂制备:以血竭为主药经过稠膏制备、挥发油提取、浸膏制备制成血竭贴膏;②动物实验:采用了自体子宫内膜移植,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设立对照,观察各组大鼠血浆PGF2α及血清IL-1β水平,[结果]复方血竭贴膏具有抑制异位内膜生长、能够降低大鼠血浆中PGF2α水平,对IL-1β水平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复方血竭贴膏穴位敷贴能够抑制异位内膜生长、促进腺体萎缩,从而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作用.

    作者:汪慧敏;吕洪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环氧合酶的免疫印迹法及操作

    [目的]以环氧合酶-2(COX-2)为例,详细介绍本实验室常用的免疫印迹法,并明确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细节.[方法]总蛋白抽提及定量、SDS-PAGE、半干转印、特异性抗体结合及ECL检测.[结果]采用本法操作简便,有很好的重复性,本实验室多次成功运用于COX-2蛋白的检测.[结论]此法在本实验室多次运用,可靠、重复性强,明细实验操作细节更有利于初学者顺利地开展实验,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梁宜;方剑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焦虑症的内科误诊38例原因分析

    通过对这些疾病误诊误治的病案分析,提高对焦虑症的认识,并对影响疾病识别、诊断和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提高临床医师的识别率和为病人及时提供有效的治疗.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家庭和国家及社会的负担.

    作者:徐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分期治疗面瘫150例临床总结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采用不同针法结合穴注为主综合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以体针为主,结合穴位注射地塞米松针、TDP照射治疗150例面瘫病人.[结果]痊愈120例,占80%,总有效率为98.7%.[结论]面瘫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针刺法,结合穴注地塞米松针治疗面瘫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鋆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肝炎灵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肝炎灵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肝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甘草酸二铵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治疗30天.治疗组给予肝灵注射液70mg肌肉注射,qd,疗程12周.对照组给予护肝片4片,tid,疗程12周.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HBeAg和HBV DHA阴转率分别为24.14%和42.22%,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肝炎灵注射液能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促进HBeAg阴转,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

    作者:万军;何基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疏肝方对单纯肥胖儿童糖耐量低减32例干预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单纯肥胖儿童糖耐量低减干预治疗有效途径.[方法]两组患儿均予以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等健康教育方案;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疏肝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32例,29例,3例,总有效率91%;对照组30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治疗前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P<0.01,有显著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P<0.01,有显著意义.[结论]益气养阴疏肝方能够改善患儿肥胖以及糖耐量低减情况.在儿童单纯性肥胖糖耐量低减的干预治疗中有良好疗效.

    作者:沈小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

    急性重症肝炎是肝病之重症,是危机患者生命的危症,病人生命体征的及时观察,药物的及时准确应用,肝性昏迷、大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及时发现和积极预防以及有效的心理支持和争取社会支持系统的配合等能明显的提高临床治愈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无论是在治疗护理、还是基础护理、生活护理期间都应认真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华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自拟益气软坚汤治疗肝硬化腹水36例

    [目的]观察益气软坚汤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以益气化瘀软汤治疗.[结果]一级疗效16例,占44.4%;二级疗效10例,占27.7%;三级疗效7例,占19.4%;无效3例,占8.3%;总有效率91.7%.[结论]益气软坚汤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吴正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坚持实事求是实践第一的精神看中医——兼评《告别中医中药》

    人类产物的科学,不等于真理,更不是绝对真理.在不同学科间,也不存在凌驾一切的学科之王,一切都必须以实践来检验.因此中医学应当以实事求是、实践第一的科学精神来激励和要求自身,寻求发展的正确途径.从坚持实事求是,正确看待中医的历史和现状;坚持实践第一,合理评价中医药的有效性;坚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学科区别和中医药学的发展等三方面对张功耀近全面否定中医的《告别中医中药》一文提出质疑.

    作者:陈文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清热活血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

    通过对活动期RA湿热瘀阻型病因病机的分析,对活动期RA患者与湿热瘀阻型的关系,探讨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法在治疗活动期RA的临床地位,以更有效的指导临床.

    作者:蔡品均;姜泉;曹炜;唐晓颇;张华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