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气益肾降浊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葛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补气益肾降浊汤, 前列地尔, UAER, 早期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观察组采用补气益肾降浊汤联合前列地尔.[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有效率为90.62%,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UAER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并且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状况.[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显著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而且能明显减少尿蛋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模块教学的探讨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的需要的创新人才.分模块教学是原有教学模式的革新,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计算机专业模块教学是一个值得实施和推广的新型教学模式.

    作者:沈鑫;王海舜;刘师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名医成长之路

    无论是人类健康的需要,还是中医药自身的发展需要,都迫切需要有优秀的中医人才.所谓名医:是指那些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被行业内外公认的医学理论功底深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有相当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临床专家.

    作者:何任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湿疹的中医辨证论治进展

    回顾了近5年来针对湿疹的中医辨证思路与观点,包括国家颁布的行业标准和现代医家临床中总结归纳的辨证论治方案.重点以病期辨证、脏腑辨证、皮损辨证以及经络部位辨证为主,治疗以清热化湿、祛风止痒、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重视情志因素在湿疹诊疗当中的重要地位,探讨湿疹辨证的新思路.

    作者:陈书悦;宋为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药及其提取物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收集近年来相关资料,分析、归纳、总结中药及其提取物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抑制作用.以期对临床略有帮助.

    作者:叶菁;陈培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调肝健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调肝健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确诊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调肝健脾汤合培菲康治疗组42例,思密达合培菲康对照组36例,治疗8周后观察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变化及服药反应,同时复查B超,血、尿、大便常规,大便培养及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服中药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调肝健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卜昌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地位

    当今肿瘤的佳治疗是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中医药在目前的肿瘤综合治疗中处于一个辅助的地位.接受包括手术、放化疗,生物及中医药在内的综合治疗,是目前肿瘤病人佳的治疗方式.

    作者:郭勇;谷建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清气化痰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88例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清气化痰丸治疗该病.[结果]治愈55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清气化痰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明显.

    作者:诸伯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阴阳、五行理论与传统保健体育之关系

    中医与传统保健都是宝贵文化遗产,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证明两者的理论及实践都对人类的健康起到巨大的作用,两者的理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吕笑蓉;徐敏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报销机制的初步探讨

    在合作医疗制度的设计中,确定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筹资水平和补偿程度一直是重点和难点问题.杭州市西湖区自2003年6月份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在筹资报销机制上进行了多样的尝试和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韩吾祥;来鸽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唐朝的医学教育

    论述唐朝医学教育兴盛的发展过程,借古道今,以启迪我国当代医学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作者:王能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克银方联合迪银片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克银方与迪银片合用治疗寻常性银屑病(PV)的临床观察,[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3.7%,明显高于对照组53.3%,[结论]中药克银方与迪银片合用治疗PV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丽华;郑芝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手术内固定与中药外敷熏洗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对2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采取了手术内固定与中药外敷熏洗相结合进行治疗,优良率达93.3%.

    作者:高春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初步报告

    [目的]初步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病例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自2004年10月-2007年2月,对8例患者10髋施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注意病例选择及手术技巧.[结果]所有病例早期无股骨颈骨折、感染、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无异位骨化等并发症.患者Harris评分由手术前的35~56分、平均45分增加到术后的93~99分、平均95分, DDH病例肢体不等长术后纠正.X线测量X线测量:髋臼外展角40°~50°,平均44°;股骨侧短柄外翻角134°~143°,平均139°;股骨头颈off-set率平均为0.20;未见假体松动、股骨颈变狭窄、短柄周围未见透亮区.[结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对年轻及活动度大的病人非常适合,但要注意病例选择及手术技巧.

    作者:蒋李青;王昌贵;张凯跃;季卫平;梁伟;兰俊;沈永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药狼疮定对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医中药狼疮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Bax/Bcl-2基因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SLE患者45例,随机分单用激素组和并用中药组,利用RT-PCR法检测各组治疗前后Bax/Bcl-2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SLE患者的Bax/Bcl-2基因表达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活动期低于缓解期(P<0.05);治疗后两组Bax/Bcl-2基因表达比值明显上升,而并用中药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单用激素组(P<0.05).[结论]并用中药狼疮定治疗,能明显提高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Bax/Bcl-2基因表达比值,这可能与其诱导淋巴细胞调亡、调节免疫内环境的作用有关.

    作者:王新昌;曹灵勇;黄继勇;范永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三花助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治疗方法.[方法]9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采用自拟方治疗;对照组33例用西沙比利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4%;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8%.[结论]中药三花助运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良好疗效.

    作者:王立春;沈鸿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药周期性续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镇痛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周期性续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伴有典型痛经症状并经彩超或腹腔镜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以疏肝清热活血化瘀为主中药进行周期性续惯治疗共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每个月进行疼痛症状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各种腹痛症状明显减轻,痛经评分治疗前后比较 (P<0.01),痛经完全缓解率达到20%,中重度痛经比例从治疗前的75%下降至45%(P<0.01).[结论]中药周期性续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镇痛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虹;张娅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短程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以及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中的疗效.[方法]将90例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且经快速尿素酶试验确定为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采用雷贝拉唑,羟氨苄青霉素,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奥美拉唑,羟氨苄青霉素治疗.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并检测HP,记录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溃疡愈合率以及HP根除情况.[结果]90例均完成治疗方案,治疗组溃疡愈合率、有效和HP根除率分别为97.8%、100%和88.9%,对照组溃疡愈合率、有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93.3%、100%和86.7%,两组间愈合率、有效率和HP根除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1周疗法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中有很高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

    作者:程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补脾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脾疏肝和胃法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结果.[方法]应用补脾疏肝和胃中药加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治疗组),并与单用西药奥美拉唑、西沙比利和阿莫西林治疗22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86.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6个月后复发率分别为7.69%、35.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脾疏肝和胃法结合西药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具有疗程短、见效快、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朱君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肩周炎56例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门诊患者,均予以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辅助治疗,嘱患者每天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3~5次,如爬墙等,并用红外线或热水袋温熨患肩.[结果]临床治愈31例占55.4%,显效13例占23.3%,好转8例占14.3%,总有效率为92.9%.[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耀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川芎嗪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川芎嗪治疗前后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探讨川芎嗪对DN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4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及川芎嗪治疗21d后留取空腹静脉血液及24h尿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放免法测定24h尿蛋白排泄率.[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后血清TGF-β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降低(P<0.05).[结论]川芎嗪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抑制TGF-β1的表达可能是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小如;彭建韫;杨明正;吴凌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