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贵兰;李习鹏
[目的]观察参麦总皂甙的抗肿瘤作用和化疗增效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小鼠移植性S180肿瘤模型,观察参麦总皂甙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且观察其对环磷酰胺抗肿瘤的增效作用.[结果]参麦总皂甙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抑瘤率分别达21.34%、35.37%、42.69%,呈量效关系;对S180肉瘤小鼠生存期有明显延长作用,延长率分别为31.62%、33.76%、61.75%;参麦总皂甙低、高剂量合用环磷酰胺,对小鼠肉瘤S180有显著的化疗增效作用,并减轻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结论]参麦总皂甙对移植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和化疗增效作用.
作者:陈铌铍;李万里;丁志山;方三华;沃兴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药醒脑静注射液对沙土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制作沙土鼠急性全脑缺血模型,观察干预性腹腔注射西药尼莫地平和中药醒脑静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急性期沙土鼠脑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力的影响.[结果]西药尼莫地平和醒脑静注射液均能显著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后SOD活力和降低MDA含量,醒脑静注射液疗效和西药尼莫地平无显著差异,而醒脑静大中小剂量组之间有较显著的差异,疗效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作为抗自由基损伤的中药和西药尼莫地平有相当的疗效.
作者:张红波;代建峰;张宾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地龙胶囊对小鼠血液微循环障碍形成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以高分子右旋糖酐建立小鼠微循环障碍模型.用WX-9型微循环显微镜和微循环检测分析系统观察小鼠耳廓微循环在给药前、给药后10min、20min、30min等不同时间,微血管的口径、流速、流态、毛细血管交叉网开放数量等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地龙胶囊大、小剂量组预防均使小鼠微血管细静脉、细动脉管径增大,与注射生理盐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能提高血流速度,其中以大剂量组较明显(P<0.001).血液流态有显著的改善;毛细血管交叉网开放数目增加.[结论]地龙胶囊能对微循环障碍可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文清;李予蓉;任东青;方恒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总结韦企平教授辨证论治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经验.本病早期疏风清热,勿忘养阴生津,病久以扶正为主,重视调理脾胃.
作者:胡素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白血病细胞的耐药性是目前导致化疗失败、缓解率降低、影响白血病化疗效果的主要方面,解决白血病细胞的耐药问题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目前我国传统医药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周郁鸿;武利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对<伤寒论>中的相关证作分析,以解决一些原文论述简单的病证或汤方证的正确辨证论治问题.运用相关证分析思维去推理反测某一病证的证候,从三方面进行探析,一是由相关的个别病证反测六经病一般病证的主要伴有症;二是由相关的一般病证反测兼证的主症或伴有症;三是由相关的个别的加减方证反测一般汤方的不适治证候或症状.这对于深入理解和认识病证或方证的病变本质、临床表现及互相关系等均大有裨益.
作者:何新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滴注华蟾素注射液,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结果]使用华蟾素注射液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结论]华蟾素注射液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有效的中药制剂.
作者:李轶群;黄学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论述了<伤寒论>经方对肾性水肿包括肾炎性、肾病性、肾衰性水肿的治疗,分析了其治则、临床症状及方中某些药物配伍的含义,其中有的结合现代医学观点来加强论述.总结了仲景治水是针对病因、病机,其治则是升降气机.
作者:张小云;马红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安心康滴丸成型的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滴丸的外观质量为评定标准对基质与冷凝剂的选择、滴距、滴速、冷却剂温度采用平行实验法,提取物与基质的用量配比、提取物与水、甘油的配比、滴制温度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佳滴制条件.[结果]以PEG6000:4000为3:2作基质,甲基硅油 :液体石蜡为3 :1作冷却剂,用内径为2.5mm,外径为3mm的滴头,以每分钟15~20的滴速,滴入5℃左右的冷却液中,滴距为8~10cm滴丸外观质量好.[结论]:本实验筛选出的安心康滴制工艺是可行的,符合滴丸剂的质量规定.
作者:黄绳武;吴智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1组35例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2组26例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后随访3~24月,比较两种术式术后移植片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1组病例术后7例(20%)1~2周内有结膜水肿增厚,1例(2.8%)12月内复发;2组病例术后12(46%)例出现结膜充血水肿,3例(11.8%)6月内复发;全部患者无术后睑球粘连.[结论]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新鲜羊膜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可降低复发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效果更佳.
作者:俞萍萍;马纲;朱玉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采用超声技术提取中药刺五加中的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并建立HPLC-PAD法测定乌索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Nova-PakC18(3.9×300mm,4μm),流动相甲醇-水(88:12),流速为0.8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210nm,柱温25℃.[结果]乌索酸线性范围:0.136~1.224μg,线性回归系数0.9995;齐墩果酸线性范围:0.052~0.468μg,线性回归系数0.9944.样品中乌索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1.1%(n=5);齐墩果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1.0%(n=5).[结论]HPLC法测定含量准确、可靠,可用于刺五加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分析.
作者:邹盛勤;黄玉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护理记录质量.[方法]按照PDCA循环,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护理记录进行系统的改进及效果评价,并对管理前后的护理记录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管理后,护理质量总分从93上升至96;护理人员满意度从95%上升至98%;没有因护理记录缺陷造成的医疗纠纷;护理记录考核分从90分上升至96分,管理前后具体考核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提高护理记录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俞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评估中药健脾化湿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2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组3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服中药健脾化湿汤;对照组3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8例,有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2组疗效对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化湿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疗效显著.
作者:章力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对一起未采集原因食物检验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定性.[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并通过细菌学、血清学检验和HACCP卫生学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中毒罹患率6.67%,潜伏期1.5~6.5h,中位潜伏期4.5h,就餐食品烤鸡腿危险比值比(OR)为28.33与中毒关联,检验结果为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温和气单胞菌混合感染,HACCP调查确定中毒原因是由于菜盆工用器具与食品的交叉污染或工作人员带菌传播.[结论] 该事件是一起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陈晓燕;顾仲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蛇伤血循毒素(火毒)的毒理和病理是迫血妄行,耗血动血,火毒攻心,蒙蔽心胞,腐败肌肤等.毒液侵入人体后的演变规律是卫气营血与三焦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和实质性改变.火毒入气分则脏腑功能受损,局部溃疡、组织坏死.火毒入营血则热耗营阴,热扰心神,甚者蒙蔽心胞.火毒挟暑湿、湿热等则从三焦转变,主要是气机受阻和水液代谢障碍,导致蛇毒不能排出体外而瘀结于内.根据以上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分别采取卫气营血证治及三焦辨证施治.
作者:陈康德;羊梅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组和针刺加硬膜外封闭组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针刺加硬膜外封闭30例为治疗组,并与单纯针刺30例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硬膜外封闭是治疗腰突症有效方法.
作者:林兵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从起源与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开发利用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芦荟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郑敏霞;丰素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西医结合经历了五十余年的发展,从基础研究,药物研究到人才培养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中西医结合在发展的道路上也遇到了若干问题.在中西医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必须在充分理解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中西医各自的不足之处,充分认识中西医结合的目的性以后,才能真正做到中西医结合,而且,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西医化,要从理论层面上去结合.
作者:刘加新;周亨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关节疾病之一,也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其诊断主要依靠JONE氏和修订的JONE氏诊断标准.近几年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典型的风湿性关节炎越来越少,临床误诊比较常见.我们就2年中临床上遇到的8例非典型性风湿性关节炎误诊为化脓性关节炎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雄峰;华江;潘子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拉米夫定是一种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它对病毒的逆转录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降低血液和肝脏中的病毒数量,改善肝脏生化功能和组织学病变,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本文收集统计了近4年的80例相关病例,从中医辨证的角度,分析应用拉米夫定治疗不同证型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丛川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