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

连建伟

关键词:痈肿, 肠痈, 金疮, 浸淫疮, 金匮要略, 经方
摘要:1 薏苡附子败酱散原文治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比较

    定点旋转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常用方法,大都将咔哒声作为手法成功的标志.由于片面强调必须闻及咔哒声,因发力不当导致各种并发症也常有报道.为研究咔哒声与疗效的关系,笔者自2002年3月以来采用两种不同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惠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温病治法对新发传染病治疗的优势

    阐述了温病治法对新发传染病有辨证论治、保护脏器、保护机体免疫功能、解除病原体毒素、改善微循环等多方面治疗上的优势.同时准确的辨证和施治又是提高温病治疗疗效的关键.

    作者:郭永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同型半胱氨酸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器测定39例2型糖尿病肾病变组和32例2型糖尿病无肾病变组的血浆总Hcy水平.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4周后复查血浆总Hcy.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变组血浆Hcy,明显高于无肾病变组,胰岛素治疗4周后无明显改变.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Hcy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变组血浆Hcy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无肾病变组,胰岛素治疗不能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变组血浆Hcy.高Hcy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孙瑜;王良兴;林洁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抗高血压中药的降压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采用分析与论述的形式,根据大量实验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大量抗高血压中药的研究进展,抗高血压中药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作用,在治疗各型高血压中发挥了独到疗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

    作者:张相宜;郭森良;吕圭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α-干扰素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远期影响

    α-干扰素(INF-α)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已十余年,研究发现在抑制HBV的同时,抑制肝纤维化,但对其作用机制尚有不同看法.而且远期疗效报道较少,为了进一步了解停药后肝纤维化的变化,我们观察了45例接受过INF-α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者停药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并探讨其意义.

    作者:张园海;周清荣;申悦平;王晨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羚羊清热液清热、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羚羊清热液的清热、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采用角叉菜胶、二甲苯以及醋酸等大小鼠致炎或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羚羊清热液7.8和15.6g/kg剂量口服明显抑制内毒素所致的家兔体温升高,使体温峰值降低;6.5、13和26g/kg剂量口服明显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趾肿胀;13、26和52g/kg剂量口服明显降低二甲苯致炎小鼠耳廓肿胀率,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升高.结论羚羊清热液具有一定的解热、抗炎作用.

    作者:余平;殷红妹;任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金匮要略》脏腑篇要义说略

    详细解释了<金匮要略>脏腑篇中一些重要条文及临床意义,并举例说明了该文献在临床上灵活辨证施治起到的指导作用.

    作者:何任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宋世焱临床学术思想初探

    宋氏妇科,源远流长,世代相承.我院宋世焱老先生,从医五十余载,在继承祖业的基础上,精心研习岐黄之术,博取各家所长,虽年愈花甲,仍勤学不倦,积累了极为丰富而独到的实践经验.

    作者:楼凯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理中汤应用举隅

    理中汤出自<伤寒论>,主要用中焦虚寒,阳气不运,脾胃功能失常的病证.如中焦虚寒所致的腹痛、泄泻、呕吐或腹痛食少等症状.笔者临证时紧扣该方的针对中焦虚寒这一病理特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作者:章岳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高校屏障系统动物实验室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根据高校屏障系统动物实验室管理的特殊性,提出了管理中的难点,并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作者:王德军;周卫民;陈民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何首乌中二苯乙烯甙的含量

    目的:测定何首乌二苯乙烯甙含量.方法:二苯乙烯甙测定以DDSC185μm(250mm×4.6mm)为固定相,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310μm.结果:进样量在2.24×10-2~1.12×10-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9.86%,RSD为2.58%(n=5).结论:该法灵敏、准确、快速;为测定何首乌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沈亚芬;潘国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大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办法改革探索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理论依据,分析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中普通存在的问题,对转变体育教学理念,确立正确的评价观,改革体育课程评价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作者:章巨焕;魏纯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广州、深圳、珠海大学城的考察报告

    珠江三角各大学城合理定位,互相呼应,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特别是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大学城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对浙江的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对浙江各地高教园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作者:陈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浙江省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2000~2002年中成药应用状况的调查和分析

    本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二级海岛医院.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药的作用,逐年增加了一些疗效好,服用方便的新品种.本文对本院近3年中成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以了解我院中成药用药现状和趋势,了解海岛群众的健康状况.

    作者:柳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消癥抗纤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5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癥抗纤汤对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慢乙肝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基础护肝治疗的同时加服消癥抗纤汤;对照组在基础护肝治疗的同时加服大黄蟅虫丸,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消癥抗纤汤具有良好的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沈国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脾胃病临证研究

    根据多年临证总结,从脾病多化湿、理气调升降、健脾宜长久,不效加疏肝、降逆忌便结、苦寒防伤中、温脾可清肝、滋阴勿碍脾、年高益气阴、妇人重调肝、痛证可补气、病可互参等方面讨论脾胃病症的基本用药原则.

    作者:张博生;陈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碘酊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自1999年以来,笔者用5%碘酊烧灼联合伊曲康唑(斯皮仁诺)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27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作者:吴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

    1 薏苡附子败酱散原文治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

    作者:连建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顺气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8例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顺气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的患者,用中药自拟顺气降逆汤进行治疗,并以西药治疗组对照,按临床症状及胃镜积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为75%.结论:中药治疗比西药治疗具有更大的优势.

    作者:齐兴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香菊软胶囊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香菊软胶囊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观察其解热作用,以小鼠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法了解其镇痛作用,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香菊软胶囊可以降低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的家兔体温升高.能提高热板法小鼠的痛阈值,高、中剂量还能减少醋酸法小鼠的扭体次数,表明香菊软胶囊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且对小鼠和大鼠急性炎症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结论:香菊软胶囊具有较好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袁红;孙世顷;卞慧敏;胡小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