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葛根汤为主治疗颈椎病38例

吕伟胜

关键词:颈椎病, 葛根汤, 牵引疗法
摘要:我院自1999年4月份起,共收住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采用葛根汤加味配合中药枕、颈椎牵引外治,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交锁髓内钉治疗管状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

    目的:探讨分析管状骨陈旧性骨折组病例首次治疗失败的原因及再次手术的体会.方法:分析23例患者本次手术前的X线片、局部情况及手术中情况,推断导致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可能情况.并使用扩髓后交锁髓内钉治疗,早期以静力型交锁,3~6月后改动力型交锁.7例患者同时行植骨术.术后辅以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结果:骨折愈合率95.65%(22/23例);骨折愈合时间8.3~27.6月,平均11.4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骨折正确处理与预后直接相关,交锁髓内钉是治疗长管骨骨折不愈合的较好选择.

    作者:项斌;陈之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的现状和思路

    对近年来中西医对阻塞性睡眠呼吸综合征的治疗作一概述,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综合征的可行性及结合点.

    作者:徐婷贞;宋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促红素疗效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PD)对维持性血透病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疗效的影响.方法:维持性血透病人33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使用EPO,一组采用Fresenius F60高通量透析器透析,另一组采用Fresenius F6普通透析器(CHD)进行常规透析.透析时间均为4小时,定期测定血红蛋白值.结果:HPD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明显升高(P<0.001),CHD组治疗前后Hb无明显差异性(P>0.005),组间比较(P<0.001).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增强促红素的疗效.

    作者:史玉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伤寒论》的辨证思维方法初探

    <伤寒论>不仅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更蕴含着丰富的辨证思维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是极为有价值的.笔者对<伤寒论>中典型的辨证思维方法,如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反证法、预测法、试探法进行了探析.希对伤寒论的教学有所裨益.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弹拨手法合定点腰椎斜扳法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

    腰3横突综合征是由于急慢性腰部损伤引起的以腰痛或腰腿痛症状的综合征,笔者运用弹拨手法结合定点腰椎斜扳法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患者48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振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健脾平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体会

    慢性胃炎是一种不易根治的常见疾病,笔者自拟健脾平胃汤加减治疗本病5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姜渭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细管引流滑石浆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滑石浆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价值.方法:7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成滑石浆组(A组)和博莱霉素组(B组),以100ml/h的速度经细管引进胸液后,A组注入滑石浆(滑石粉3g+生理盐水50ml),B组注入博莱霉素1mg/kg+生理盐水50ml,夹管2小时后行负压吸引,至24小时引流液<100ml拔管.结果:A组总有效率97.0%,B组总有效率7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胸痛和发热,胸痛的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5,但能耐受;发热的发生率两组间无差异.结论:细管引流滑石浆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效果好,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邬海燕;赵云娟;李勇城;林丽;沈跃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带教成功之先决条件

    带教工作既反映带教人员的自身水平,也反映出教学实习医院的整体实力.实际工作中哪个科的主任抓得紧、管得严,哪个科的工作就有生气,目标就明确,实习生的带教质量也就好.我院历年对中医学院的学生都格外重视,在此根据笔者多年管理带教工作的经验谈些看法.

    作者:林绿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周维顺主任医师治疗膀胱癌经验

    周维顺是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名老中医,经过30余年的反复临床实践,对膀胱癌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其临诊,现将其膀胱癌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叶兴涛;乔荣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蛋白质组学和中医药研究

    主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技术及其发展,以及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前景.

    作者:施孟如;沃兴德;卢德赵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标准化考试的研究与实践

    在组织修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的同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了中医多学科标准化考试教学软件,编写辅导教材,实施标准化考试.加强了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质量保证和监控工作,建立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完善了教材、辅导教材、教学软件的合理配套.经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推广应用,取得了人才培养的明显效益.

    作者:郑炳生;傅春华;洪雁;戎念丰;李如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沈力主任医师从脾胃论治肿瘤介绍

    沈力主任医师致力于中医临床、教学工作数十年,在中风、恶性肿瘤等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识渊博,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思想,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聆教,现将其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略加阐述如下:

    作者:余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围产期心肌病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围产期心肌病(PPCM)的定义、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分析38例PPCM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PPCM定义混乱,病因不明,发病似与某种原因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而与链球菌无关,贫血和围产期输液速度过快也是诱发和加重病情的原因之一,无特殊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和治疗与其它原因引起的左心功能衰竭相似.结论:准确判断围产期病人有无PPCM症状和NYHA心功能分级对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怀恩;胡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提高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高级专业人才,并强调以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药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开发等领域独当一面的高科技人才.基础化学课是药学专业主要课程,目前由化学教研室承担的基础化学课主要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基本概念的建立,理论的验证都有赖于实验,而实验又是化学的重中之重,因此重视化学实验课教学,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显得尤其重要.下面谈谈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作者:楼小红;吕惠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校转专业现象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及不断完善,教育以学生为本位的宗旨越来越得以体现,各高校相继出台转专业政策.作为新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改革,转专业成为高校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者:胡丽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谈张良骥辨治失眠的思路

    张良骥主任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对失眠病的中医治疗有丰富的经验.他博采众方,结合数十年临床实践自拟虚实二方,虚者多属气血虚弱、营阴不足、阴虚火旺、心神失养,神不安则不寐,基本方以养心安眠汤,由麦冬、白芍、酸枣仁、远志、合欢花、丹参、夜交藤、杞子、桂元肉组成.实者多属肝郁化火、痰浊壅滞、痰火扰心、神明不宁,自拟清疏无忧汤,由半夏、茯苓、柴胡、栀子、酸枣仁、夜交藤、合欢花、远志、丹参组成.

    作者:张振雷;魏宏峰;张良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药灸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观察

    用中药桂莪内异消结合隔药饼灸治疗子宫腺肌症病人,结果显示:本疗法对痛经为改善,对月经不调和子宫肿大也有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侯钦銮;吕洪清;汪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论中医动物模型的造型依据与研制方法

    中医动物模型的造型依据包括模拟病因、模拟症状、客观指标、药物反证四项基本要求;中医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模拟中医传统病因建立动物模型、采用西医病因病理复制动物模型、依据中西医结合病因学说塑造动物模型三种类型.

    作者:郑小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华蟾素注射液结合中医辨证对晚期胃癌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晚期胃癌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华蟾素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组(治疗组)30例和单纯中医辨证治疗组(对照组)21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疗程结束后Karnofsky评分提高率55.3%显著高于对照组提高率19.05%(P<0.05),治疗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6个月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6.6%和9.5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42.9%和6.9个月(P<0.05).结论: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配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显著提高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

    作者:石璐;叶云山;罗时刚;陈军刚;严啸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重温中医典籍认真继承创新(之四)

    本文在前3篇里,简要地阐述中医传统经典<内经>、<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现在叙述<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等有关重要著述.

    作者:何任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