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炳生;傅春华;洪雁;戎念丰;李如辉
对近年来中西医对阻塞性睡眠呼吸综合征的治疗作一概述,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综合征的可行性及结合点.
作者:徐婷贞;宋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医动物模型的造型依据包括模拟病因、模拟症状、客观指标、药物反证四项基本要求;中医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模拟中医传统病因建立动物模型、采用西医病因病理复制动物模型、依据中西医结合病因学说塑造动物模型三种类型.
作者:郑小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牵拉反应是腹部外科手术中经常发生的问题,目前尚无简便有效的对抗方法.本文应用祖国传统医学中穴位注射法,用曲马多行胃俞穴注射抑制牵拉反应,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郦镠一;孙静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在组织修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的同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了中医多学科标准化考试教学软件,编写辅导教材,实施标准化考试.加强了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质量保证和监控工作,建立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完善了教材、辅导教材、教学软件的合理配套.经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推广应用,取得了人才培养的明显效益.
作者:郑炳生;傅春华;洪雁;戎念丰;李如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高级专业人才,并强调以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药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开发等领域独当一面的高科技人才.基础化学课是药学专业主要课程,目前由化学教研室承担的基础化学课主要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基本概念的建立,理论的验证都有赖于实验,而实验又是化学的重中之重,因此重视化学实验课教学,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显得尤其重要.下面谈谈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作者:楼小红;吕惠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胃部疾病,近5年来笔者以气阴两补,理气活血为主,治疗本病5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华东;潘晔;蒋国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影响.方法:将6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先分层再随机原则分为口服银杏叶片治疗组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结果:经10天治疗后,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9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5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银杏叶片和丹参注射液均能改善其心肌缺血症状,在心电图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提示银杏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大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中循环活化血小板(CA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P-选择素(CD62P)作为分子标志物,FCM三色免疫荧光分析CAP.结果:正常人静止血小板膜表面FIB-R和CD62P表达较低.79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中表达FIB-R,CD62P的CAP数量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P<0.01).阿斯匹林治疗后高血压病患者CAP的FIB-R,CD62P表达呈下降趋势(P<0.001,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中FIB-R,CD62P明显增高,阿斯匹林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病患者FIB-R,CD62P的表达水平.
作者:李雄;付丽;冷建杭;汪志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脾汤防治脾虚证的作用.方法:以生大黄液造成小鼠脾虚证模型,同时观察健脾汤(黄芪、白术、淫羊藿)对脾虚证的防治作用.结果:健脾汤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体重明显增加,游泳时间、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明显好于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健脾汤能补脾助运,具有防治脾虚证的作用.
作者:李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围产期心肌病(PPCM)的定义、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分析38例PPCM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PPCM定义混乱,病因不明,发病似与某种原因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而与链球菌无关,贫血和围产期输液速度过快也是诱发和加重病情的原因之一,无特殊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和治疗与其它原因引起的左心功能衰竭相似.结论:准确判断围产期病人有无PPCM症状和NYHA心功能分级对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怀恩;胡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发生低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分析该院2000~2003年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低血压32例资料.结果:参麦注射液治疗低血压较不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有效率高(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低血压的有效药物.
作者:赵玉良;陆忠良;祝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本文在前3篇里,简要地阐述中医传统经典<内经>、<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现在叙述<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等有关重要著述.
作者:何任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滑石浆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价值.方法:7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成滑石浆组(A组)和博莱霉素组(B组),以100ml/h的速度经细管引进胸液后,A组注入滑石浆(滑石粉3g+生理盐水50ml),B组注入博莱霉素1mg/kg+生理盐水50ml,夹管2小时后行负压吸引,至24小时引流液<100ml拔管.结果:A组总有效率97.0%,B组总有效率7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胸痛和发热,胸痛的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5,但能耐受;发热的发生率两组间无差异.结论:细管引流滑石浆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效果好,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邬海燕;赵云娟;李勇城;林丽;沈跃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自1999年4月份起,共收住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采用葛根汤加味配合中药枕、颈椎牵引外治,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吕伟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临床病理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分析、诊断.方法:复习120例PLG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胆固醇息肉105例;腺肌瘤性增生3例;腺瘤10例;炎性息肉2例,其中腺瘤1例癌变.AB(PH2.5)使酸性黏蛋白呈蓝色;PAS中性黏蛋白呈红色;AF硫酸黏蛋白呈浅红色,EMA及LCK均为阴性.结论:提高PLG的检出率,有助于发现早期胆囊癌.
作者:陈秀法;朱丽英;吴能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正确运用<伤寒论>方治病,确能起沉疴而显良效,挽危笃而愈重病,周庚生教授临证善用经方,其活用<伤寒论>方治疗汗证、咳证、腹痛、不寐、头痛等疗效显著.
作者:张俊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话题,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客观现实下,国际国内医院都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占中国中医院总数比重较大的市级中医院,应该如何以优质取胜,完善各项医疗服务,取信于社会,开拓医疗市场,应该成为同道们重视的问题.
作者:诸宝康;毛谦生;郭云飞;林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荧光法测定大黄及其煎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对大黄煎煮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在煎出量进行了跟踪分析.方法:用岛津RF-500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测量波λex=440nm,λem=515nm.测量时的佳pHλ=7.结果:几种主要成分的混合液平均浓度在0.4~2.5μg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6,文火煎煮大黄至20min时,汤中有效成分的煎出量达到高峰.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直接用于大黄及其煎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葛尔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腰3横突综合征是由于急慢性腰部损伤引起的以腰痛或腰腿痛症状的综合征,笔者运用弹拨手法结合定点腰椎斜扳法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患者48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振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管状骨陈旧性骨折组病例首次治疗失败的原因及再次手术的体会.方法:分析23例患者本次手术前的X线片、局部情况及手术中情况,推断导致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可能情况.并使用扩髓后交锁髓内钉治疗,早期以静力型交锁,3~6月后改动力型交锁.7例患者同时行植骨术.术后辅以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结果:骨折愈合率95.65%(22/23例);骨折愈合时间8.3~27.6月,平均11.4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骨折正确处理与预后直接相关,交锁髓内钉是治疗长管骨骨折不愈合的较好选择.
作者:项斌;陈之飞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