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是顺应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产生的1种新的健康指标,由Karnofasky和Burchenal于1949年提出,至今已广泛用于人群某些疾病治疗、健康状况、预防保健措施等的评价,以及卫生事业管理中计划和决策的制定等[1],国外发达国家在系统研究和应用上已开展了20年以上.
作者:贾柯其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近年来,我国耳聋发病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药源性耳聋占有相当比例,特别是青少年药物致聋率约占全部聋哑儿童中的30%~40%之多.一些研究表明致聋的药物主要包括氨基糖甙类、水杨酸类、抗肿瘤类、酒精类.常见的有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紫霉素、托布霉素、巴龙霉素、多粘菌素B、奎宁、阿斯匹林等.
作者:魏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基因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研究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靶基因的导入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合成,降低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靶基因编码多巴胺合成途径中重要的酶如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romatic L-Aminoacid Decarboxylase,AADC)以及神经元保护分子如神经营养因子和抗凋亡蛋白.基因的导入主要有2种方式:直接转移(InVivo)和离体转移(ExVivo).本文综述了不同的基因转染系统.虽然目前PD的基因治疗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但现有的结果是令人鼓舞的.
作者:罗涌;梁希彬;王晓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本组男1例,女3例.3例足月剖腹产,1例足月顺产,其母均为重症肌无力(MG)患者.1例出生后无哭声,3例生后即出现哭声低沉,其中2例于生后6h出现吸呼困难.4例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吸呼困难、肢体活动减少.查体:4例患儿肢体肌张力均低下,肌力约3~4级,四肢腱反射低下,拥抱反射减弱.4例患儿新斯的明试验均为阳性.常规给予吸氧、静脉输入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及电解质等,随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并及时给予肌注新斯的明0.05~0.1mg,每日4~6次.全部病例均在5周内症状消失痊愈,其中2例随访3~5年,未再出现肌无力症状.
作者:邓倩;王国庆;潘瑞华;文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发病与脑梗塞部位的相关性.方法:对35例血管性痴呆和32例非痴呆的脑梗塞患者进行CT与临床等对比分析.结果:血管性痴呆组颞叶、双侧基底节梗塞、梗塞伴发脑白质变性及脑萎缩明显多于非痴呆组.结论:血管性痴呆与梗塞部位及是否存在脑白质变性和脑萎缩有关.
作者:陈真理;王少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资料与方法233例中深Ⅱ°以上烧伤106例,刀伤64例,手术切口创伤46例,其它原因损伤17例,男137例,女96例.小年龄6岁,大年龄67岁.早接受治疗时间21d,晚接受治疗时间半年.大片状瘢痕21cm×7cm.应用局部按摩治疗的98例为对照组,应用超声疗法的135例为治疗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诊断相比较,P>0.01,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赛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病历摘要男,40岁,1998年5月在他人搀扶前来就诊.行走时左侧下肢出现被动运动.神志清醒,答能及所问,但口吃明显,左侧上下肢肌肉均较对侧明显萎缩,自诉日常生活活动可在家人协助下独立完成.经询问病史得知:出生后5个月时高热所致,当时没有接受适当的治疗与训练,后来体征加重.智力和正常儿童无区别,感觉障碍轻于运动障碍.
作者:吕瓦利;蔡孟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甲襞微循环是人体皮肤微循环的一部分,也可反映全身微循环的状态.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甲襞微循环改变,且其改变与病情轻重一致,但在治疗糖尿病中常常被忽略,故药物改善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报道甚少.本研究对比观察胰激肽缓释酶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减少糖尿病所引起的微循环病变.
作者:陈卓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科自1995年10月以来,共收治老年Ⅱ型糖尿病52例,其中并发周围性神经病变4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家惠;赵丽惠;李长琼;马坚;周红坚;孔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帕金森病(PD)患者日常生活动作(ADL)障碍,如慌张步态、身体转向和从坐位到立位困难,这些表现远比扣纽扣、更衣、吃饭这些精细动作障碍更为重要,这两者又都受到PD患者的抑郁症状,记忆减退、智商(IQ)指数低下的影响,本文主要复习有关文献,阐述PD患者的作业疗法.
作者:沈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本文简单介绍了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危险因素、临床症状、药物治疗和神经外科治疗.药物治疗中介绍了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总的治疗原则,并对左旋多巴、复方左旋多巴、金刚烷胺、抗胆碱能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多巴胺能激动剂和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作了介绍,同时还介绍了帕金森病神经外科的治疗原则.
作者:王新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资料与方法本组56例,男24例(48眼),女32例(62眼).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55.8岁.眼底病变确诊为轻度非增殖型DRP10眼;中、重度非增殖型DRP95眼,轻度增殖型DRP5眼.初诊视力为0.01~1.2.全部眼均未作过任何激光治疗.经内科确诊为糖尿病,散瞳眼底检查,裂隙灯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DRP者,光凝前充分散瞳后选用光斑直径150~250mm,光凝时间0.10s,根据病人的屈光间质混浊程度选用0.15~0.30W能量.光凝疗程,据病情而定.局限性光凝1~2次完成,全视网膜光凝2~4次完成.光凝间隔时间1周,结束后2周起定期随访,如有不足作补充光凝.激光治疗同时辅以活血化瘀中药治疗.
作者:曾莉;王魁仲;徐文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声带麻痹主要是由于喉返神经病损所致,临床有中枢性与周围性之分.我们康复门诊常以周围性病例多见,且多为喉部及甲状腺手术损伤喉返神经.我们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声带麻痹,获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海燕;林玉萍;刘加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3岁,四肢关节疼痛15年,加重4月,拟类风湿性关节炎收住入院.1983年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膝关节第一指间关节疼痛,呈对称性,伴晨僵约10min.检查血沉20~30mmH2O/h,类风湿因子(+),给予蛇酒、蛇粉治疗2年.无明显好转,后改青霉胺及钠普生药物共10年,其间时有发作,无明显缓解期.1993年,双肩明显疼痛伴轻度肘、腔关节疼痛,摄片示肩周炎,给予消炎痛、芬必得等药,疗效差,1995年局封(内含维生素B12,激素).
作者:陆敏华;吴慧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资料与方法自1996年以来,我科共收治颈型颈椎病人49例,占全部颈椎病的12.39%.年龄17~28岁,女性略多于男性.体检在患椎平面体表,棘间及两侧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和肌紧张.压颈试验、神经根牵拉试验检查均为阴性.放射学检查排除结核、肿瘤、畸形等因素存在.
作者:王宝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高压氧治疗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因原发病已引起了不同类型的生理和心理异常,加之缺乏高压氧治疗的基本知识,面对陌生的、与医护人员隔绝密封的高压舱环境,表现出较复杂的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1],常见如下几种:(1)恐惧胆怯心理:大多数患者和陪伴人缺乏对高压氧治疗基本知识的了解,有的患者担心氧舱燃烧爆炸、设备失灵威胁生命:有的担心治疗无效、产生副作用或空间较小传染其它疾病.
作者:薛磊;范建中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是指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其骨折线绝大多数患者在关节内,故又称为股骨颈囊内骨折,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骨折.根据北京积水谭医院13399例骨折的统计,其中股骨颈骨折占3.55%.
作者:陆廷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资料与方法76例中男性44例,女性32例,年龄18~60岁,病情2d至半年,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口眼歪斜,患侧面部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作抬额、闭眼、鼓腮、吹口哨等动作.
作者:向群;黄国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治疗主要针对急性发作期,而对于缓解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对COPD患者进行呼吸康复治疗,在增强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张国林;郭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资料与方法建立正常语言样本:选取健康男性10例,平均年龄48岁(45~52岁).患者23例经用中国康复中心失语症检查表检测,构音障碍10例,失语症13例.平均年龄52岁,均为男性.
作者:闫和美;倪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