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和美;倪建华
在临床上应用疤痕涂膜治疗继发性增生挛缩疤痕病人44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宝财;赵秀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随着对帕金森病(PD)的深入研究,治疗PD的方法和途径也日益增多,但药物治疗仍然是主要疗法.由于抗PD药物的品种、数量的不断增加,与抗PD药物相关的利弊关系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有关治疗PD药物的如何选择、使用的时间、剂量的掌握已成为当今人们研究的热点.
作者:许继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资料与方法本组300例中,男196例,女104例.年龄21~30岁8例,31~40岁59例,41~50岁122例,51~60岁以上111例.病程5年以内81例,5~10年177例,10~20年以上42例.经X线摄片提示:骨质增生部位颈椎163例,腰椎181例,膝关节19例,肩关节13例.
作者:余永鑫;邓恢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前糖尿病(DM)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第三位严重的慢性非传染疾病.在中老年人中,Ⅱ型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长,它的急慢性并发症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1].有效地控制血糖、纠正脂代谢紊乱能阻止或延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大大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我们对12例血糖控制不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辅以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征;刘德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调查肇庆市居民颈椎病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该市区18~70岁居民5000人为研究对象,入户或至单位询问调查.结果:该市居民颈椎病发病率为8.11%,男女差异无显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经多因素分析: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该病严重影响肇庆市居民的健康,做好防治应从早做起,综合防治.
作者:胡亚明;廖祥洲;叶立汉;彭力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排便障碍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起慢性便秘,每隔2~3d或更长的时间排便1次,常伴有排便困难感或无明显便意.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老年人发病率尤高,大约1/4左右的老年人患习惯性便秘[1].在社会生活中不仅成为病人,而且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另外,作为对身体机能的直接影响,用力排便会减少大脑末梢动脉的血流量,同时未排除的大便也可能造成肠梗阻、腹泻等[2,3].对于排便障碍,因为机理复杂且对生命预后没有直接的影响,现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机能检查、诊断、治疗等,本文叙述因机能障碍引起慢性便秘的发病机理、诊断及康复治疗方法.
作者:赵宪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帕金森病(PD)患者日常生活动作(ADL)障碍,如慌张步态、身体转向和从坐位到立位困难,这些表现远比扣纽扣、更衣、吃饭这些精细动作障碍更为重要,这两者又都受到PD患者的抑郁症状,记忆减退、智商(IQ)指数低下的影响,本文主要复习有关文献,阐述PD患者的作业疗法.
作者:沈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随着立体定向技术及电刺激装置的迅速发展,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功能性治疗方法,在国外逐渐发展成熟,并被认为是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就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伦学庆;章翔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本组男1例,女3例.3例足月剖腹产,1例足月顺产,其母均为重症肌无力(MG)患者.1例出生后无哭声,3例生后即出现哭声低沉,其中2例于生后6h出现吸呼困难.4例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吸呼困难、肢体活动减少.查体:4例患儿肢体肌张力均低下,肌力约3~4级,四肢腱反射低下,拥抱反射减弱.4例患儿新斯的明试验均为阳性.常规给予吸氧、静脉输入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及电解质等,随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并及时给予肌注新斯的明0.05~0.1mg,每日4~6次.全部病例均在5周内症状消失痊愈,其中2例随访3~5年,未再出现肌无力症状.
作者:邓倩;王国庆;潘瑞华;文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自1998年4月~1999年1月,我们自拟三才散外敷联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贝尔氏面瘫6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梅;王晓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0例,男102例,女78例,其中35岁以下8例,36~45岁38例,46~55岁89例,56~65岁39例,66岁以上6例.临床症状以疼痛为主65例,以麻木为主43例,疼痛伴有麻木62例,肌肉萎缩10例.180例患者中颈椎X线片提示颈椎骨质增生142例,CT检查65例,MRI检查34例,提示颈椎间盘突出81例,共147个椎间盘突出.
作者:胡元水;熊友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31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用针刺按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齐丽华;林志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高压氧作为一种物理因子,在神经科领域的应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高压氧治疗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其对帕金森病的有效作用亦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陆续有临床与实验研究见诸于文献报道.此文从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机理探讨几个方面,就近年来高压氧在帕金森病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从而认为高压氧对帕金森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途径,其临床与实验研究均已提供了有意义的证据,这为帕金森病的治疗展示了又一新的前景.
作者:陈一飞;徐维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与遗传因素的研究,近年有不少报道,国内一学者[1]提出机体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存在家族性和交叉易感性,发现该病为母系遗传还有些学者[2]研究表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家系成员的线粒体基因上特异的突变位点.在听力门诊中,我们曾遇34个家族,共107人发病,现将测试结果与遗传系谱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白琳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近两年来,笔者以手法为主治疗增生性病,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正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研究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的临床病理分型及生存及死亡的转归,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学俭;汤武装;赵红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肇事肇祸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后,在社会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自杀行为.其中一部分是针对自己既往对社会家庭所造成危害的悔恨所采取的自惩行为,这类悔恨性自杀在肇事肇祸患者中发生较高,提示我们应加强对这类病人的危机干预.本文是针对我院9年间5名患者出现的悔恨性自杀行为加以分析.
作者:何炜;霍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发病与脑梗塞部位的相关性.方法:对35例血管性痴呆和32例非痴呆的脑梗塞患者进行CT与临床等对比分析.结果:血管性痴呆组颞叶、双侧基底节梗塞、梗塞伴发脑白质变性及脑萎缩明显多于非痴呆组.结论:血管性痴呆与梗塞部位及是否存在脑白质变性和脑萎缩有关.
作者:陈真理;王少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手法是按摩医学的核心之一,在用按摩疗法治疗时,依据中医辨证论治为准则,并根据病人的病情、部位、体质、年龄不同而辨证施术.而发源于本世纪初的西医手法医学,只用了短短几十年就形成体系,成为全世界康复医学中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手法医学形成的初期,医生们对它进行了分级,使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医生们在工作中有比较一致的共同语言,不仅可以用于记录治疗结果,比较不同级别手法的疗效,更可以用于临床研究.本文旨在将按摩的传统手法如何分级做初步探索.
作者:袁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康复治疗近百年来为促进人类健康提高残疾人的生存质量做了许多贡献.随着2000年的到来,康复治疗也面临着许多思考.回顾过去,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康复治疗基本上是基于个体化治疗,重点强调使残疾人恢复功能和重组功能以使他们回归正常社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现有各种残疾人近5100万,而他们中向许多人还得不到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康复训练,这种大量的社会需求对在中国刚刚兴起的康复治疗专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为残疾人能真正解决什么问题?在近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上,香港理工大学的Packer博士作为作业疗师,对21世纪康复治疗提出了展望和设想,值得我们康复治疗界借鉴.
作者:魏国荣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