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0年康复作业治疗能做什么

魏国荣

关键词:作业疗法, 康复
摘要:康复治疗近百年来为促进人类健康提高残疾人的生存质量做了许多贡献.随着2000年的到来,康复治疗也面临着许多思考.回顾过去,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康复治疗基本上是基于个体化治疗,重点强调使残疾人恢复功能和重组功能以使他们回归正常社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现有各种残疾人近5100万,而他们中向许多人还得不到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康复训练,这种大量的社会需求对在中国刚刚兴起的康复治疗专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为残疾人能真正解决什么问题?在近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上,香港理工大学的Packer博士作为作业疗师,对21世纪康复治疗提出了展望和设想,值得我们康复治疗界借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对Ⅱ型糖尿病的辅助疗效观察

    目前糖尿病(DM)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第三位严重的慢性非传染疾病.在中老年人中,Ⅱ型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长,它的急慢性并发症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1].有效地控制血糖、纠正脂代谢紊乱能阻止或延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大大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我们对12例血糖控制不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辅以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征;刘德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帕金森病的起居动作指导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进行性活动迟缓,肌强直和震颤,在行走过程中常表现为起步后步伐越来越快,不能急停或转弯,临床上称为慌张步态.这些表现都或多或少地影响起居动作,病人常表现为翻身和坐起困难,本文主要介绍对帕金森病起居动作障碍的指导.

    作者:宋振全;李军;尹红;胡连源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中患者心理特征及调适对策

    1高压氧治疗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因原发病已引起了不同类型的生理和心理异常,加之缺乏高压氧治疗的基本知识,面对陌生的、与医护人员隔绝密封的高压舱环境,表现出较复杂的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1],常见如下几种:(1)恐惧胆怯心理:大多数患者和陪伴人缺乏对高压氧治疗基本知识的了解,有的患者担心氧舱燃烧爆炸、设备失灵威胁生命:有的担心治疗无效、产生副作用或空间较小传染其它疾病.

    作者:薛磊;范建中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中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的变化

    我院1999年6~10月对22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高压氧(HBO)治疗,治疗前后作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测定,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清;潘福琼;陈光荣;黄玲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微机辅助言语矫治系统康复效果探讨

    1资料与方法建立正常语言样本:选取健康男性10例,平均年龄48岁(45~52岁).患者23例经用中国康复中心失语症检查表检测,构音障碍10例,失语症13例.平均年龄52岁,均为男性.

    作者:闫和美;倪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穴位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7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夏季或冬季中药穴位贴敷法在慢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方法:对47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于夏天(三伏)、冬天(冬至、小寒、大寒)分别或同时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结果:临床控制109例(23.1%),显效148例(31.4%),有效161例(34.1%),无效54例(11.4%),其中冬季治疗及冬夏综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夏季治疗.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法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一种有效方法,临床上在遵从中医冬病夏治这一传统的同时,勿忘冬季中药穴位贴敷在慢性支气管炎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顾成光;陈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2000年康复作业治疗能做什么

    康复治疗近百年来为促进人类健康提高残疾人的生存质量做了许多贡献.随着2000年的到来,康复治疗也面临着许多思考.回顾过去,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康复治疗基本上是基于个体化治疗,重点强调使残疾人恢复功能和重组功能以使他们回归正常社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现有各种残疾人近5100万,而他们中向许多人还得不到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康复训练,这种大量的社会需求对在中国刚刚兴起的康复治疗专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为残疾人能真正解决什么问题?在近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上,香港理工大学的Packer博士作为作业疗师,对21世纪康复治疗提出了展望和设想,值得我们康复治疗界借鉴.

    作者:魏国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风湿康灵丸治疗骨质增生症300例

    1资料与方法本组300例中,男196例,女104例.年龄21~30岁8例,31~40岁59例,41~50岁122例,51~60岁以上111例.病程5年以内81例,5~10年177例,10~20年以上42例.经X线摄片提示:骨质增生部位颈椎163例,腰椎181例,膝关节19例,肩关节13例.

    作者:余永鑫;邓恢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对我国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机构发展的建议--赴日研修后的启迪

    作者1998年4月~7月赴日研修3个月.研修机关为北海道立札幌肢体不自由儿综合疗育中心、北海道立旭川肢体不自由儿综合疗育中心、大龙わちしぺ园、札幌医科大学医学部小儿科.同时参观学习了东京心身障碍儿综合医疗疗育中心、北海道立太阳园、北海道疗育园、旭川医科大学小儿科、国立小樽病院等福利设施.拜会了日本北海道福址部长田村正秀先生.

    作者:李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治疗体会

    1资料与方法38例患者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均在45岁以上.脑出血16例,脑血栓20例,脑栓塞2例.病程在3个月之内23例,4个月至半年11例,7个月到1年2例,1年以上2例.

    作者:张艳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新生儿重症肌无力4例报告

    本组男1例,女3例.3例足月剖腹产,1例足月顺产,其母均为重症肌无力(MG)患者.1例出生后无哭声,3例生后即出现哭声低沉,其中2例于生后6h出现吸呼困难.4例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吸呼困难、肢体活动减少.查体:4例患儿肢体肌张力均低下,肌力约3~4级,四肢腱反射低下,拥抱反射减弱.4例患儿新斯的明试验均为阳性.常规给予吸氧、静脉输入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及电解质等,随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并及时给予肌注新斯的明0.05~0.1mg,每日4~6次.全部病例均在5周内症状消失痊愈,其中2例随访3~5年,未再出现肌无力症状.

    作者:邓倩;王国庆;潘瑞华;文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帕金森病治疗进展概况

    本文简单介绍了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危险因素、临床症状、药物治疗和神经外科治疗.药物治疗中介绍了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总的治疗原则,并对左旋多巴、复方左旋多巴、金刚烷胺、抗胆碱能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多巴胺能激动剂和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作了介绍,同时还介绍了帕金森病神经外科的治疗原则.

    作者:王新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穴位注射加手法治疗肩周炎

    1资料与方法选临床表现典型的肩周炎患者80例,其中男59例,女21例,年龄45~62岁,平均50.5岁.单侧肩患病者76例,双侧肩先后患病者4例.病程短者1个月,长者达6.5个月.

    作者:徐开径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帕金森病的中药治疗及现代药理研究

    帕金森病是一种原发性慢性退行性神经疾病,早在古代中医学就对具有类似症状的一系列疾病进行了广泛的的探讨,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1)中医学对帕金森病机理的认识;(2)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中药治疗;(3)帕金森病非运动障碍症状的中药治疗.(4)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现代药理研究.

    作者:李文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多种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资料与方法男13例,女7例,年龄24~58岁,平均39.5岁,病程1月~22年.CT主要表现:L5~S1椎间盘突出7例,膨出1例;L4~5突出6例,膨出2例;L4~5和L5~S1同时突出3例;L3~4膨出同时L4~5突出1例.突出多系偏侧型,其中18例有硬膜囊受压征象,12例有神经根椎移或淹没,11例脊侧隐窝变窄,3例有后韧带钙化.

    作者:魏友碧;韩盈;武媚;罗永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CT疗效评估

    随着CT应用的普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水平与治疗方法不断的提高与发展,对于中频电并磁热中药透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响值得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庆森;赵力;朱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

    1资料与方法所有病例均为急性起病,原因不明的周围性、单侧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患侧皱额、闭目、牵动口角、缩拢嘴唇和张开鼻孔等动作障碍,皮肤纹理平坦,面松弛或下垂,口水外泄、鼓腮漏气等.

    作者:李裕梅;李秀梅;叶建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肇庆市居民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肇庆市居民颈椎病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该市区18~70岁居民5000人为研究对象,入户或至单位询问调查.结果:该市居民颈椎病发病率为8.11%,男女差异无显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经多因素分析: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该病严重影响肇庆市居民的健康,做好防治应从早做起,综合防治.

    作者:胡亚明;廖祥洲;叶立汉;彭力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有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化合物是一类抗糖尿病制剂.它的家庭成员目前有曲格列酮(troglitazone)、匹格列酮(pioplitazone)、罗西格列酮(rosiglitazone)、恩格列酮(englitazone)和希格列酮(ciglitazone)等.目前研究多的为前3种.其中曲格列酮已于1997年1月被FDA批准用于NIDDM的治疗.

    作者:陈惠英;李弥图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帕金森病的物理疗法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迅速发展,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加趋势,但对其物理疗法介绍得不多,本文介绍日本横浜市立港湾病院针对PD病人的物理疗法,并以运动疗法为主.

    作者:李军;宋振全;尹红;胡连源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