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对Ⅱ型糖尿病的辅助疗效观察

王征;刘德华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 Ⅱ型糖尿病, 辅助, 慢性并发症, 脂代谢紊乱, 心血管疾病, 现报道如下, 糖尿病患者, 发生和发展, 中老年人, 严重危害, 控制血糖, 生活质量, 人类健康, 控制不佳, 健康状况, 传染疾病, 患病率, 病死率, 肿瘤
摘要:目前糖尿病(DM)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第三位严重的慢性非传染疾病.在中老年人中,Ⅱ型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长,它的急慢性并发症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1].有效地控制血糖、纠正脂代谢紊乱能阻止或延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大大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我们对12例血糖控制不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辅以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基础护理与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及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偏瘫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临床基础护理,观察组病人还同时应用必要的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表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DL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偏瘫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更好地发挥患肢功能,提高ADL能力,降低偏瘫的致残率.

    作者:王济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颈型颈椎病的综合康复治疗

    1资料与方法自1996年以来,我科共收治颈型颈椎病人49例,占全部颈椎病的12.39%.年龄17~28岁,女性略多于男性.体检在患椎平面体表,棘间及两侧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和肌紧张.压颈试验、神经根牵拉试验检查均为阴性.放射学检查排除结核、肿瘤、畸形等因素存在.

    作者:王宝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推拿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体征腰腿痛达到康复.方法:采用穴位推拿法加中药辨治,通过70例病人临床观察.结果:疗效满意,优54.2%,良22.9%,可17.1%,差5.8%.结论:此病用选穴辨证施推拿法加中药,疗效优越,并对此病主要体征、适应证提出建设性意见.

    作者:刘诗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血管性痴呆与脑梗塞部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发病与脑梗塞部位的相关性.方法:对35例血管性痴呆和32例非痴呆的脑梗塞患者进行CT与临床等对比分析.结果:血管性痴呆组颞叶、双侧基底节梗塞、梗塞伴发脑白质变性及脑萎缩明显多于非痴呆组.结论:血管性痴呆与梗塞部位及是否存在脑白质变性和脑萎缩有关.

    作者:陈真理;王少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生活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具有代表性的疾病,病因不甚明了.此病青壮年多见,通常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此文根据实践仅就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进行生活技能训练作一讨论.

    作者:李晓锋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Ⅱ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的营养治疗

    高脂血症是Ⅱ型糖尿病(NIDDM)的常见并发症.由此并发症导致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而危及生命者亦不少见.我科近3年来对这类病人进行了饮食治疗观察,大多数NIDDM所致的高脂血症均能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作者:陈倩予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早期发现农村地区聋儿的体会

    通过婴幼儿体检等方式发现聋儿是现阶段农村地区聋儿早期发现行之有效的途径,有利于及早根据聋儿的具体情况分别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或进行听力补偿和康复训练.落实这项工作的关键是协调卫生部门联合制定相应政策以争取政策支持,以及充分利用早期建立的基层网络,建立聋儿早期干预工作体系和社会化工作机制.具体做法是:

    作者:郭翠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中患者心理特征及调适对策

    1高压氧治疗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因原发病已引起了不同类型的生理和心理异常,加之缺乏高压氧治疗的基本知识,面对陌生的、与医护人员隔绝密封的高压舱环境,表现出较复杂的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1],常见如下几种:(1)恐惧胆怯心理:大多数患者和陪伴人缺乏对高压氧治疗基本知识的了解,有的患者担心氧舱燃烧爆炸、设备失灵威胁生命:有的担心治疗无效、产生副作用或空间较小传染其它疾病.

    作者:薛磊;范建中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帕金森病的药物疗法

    随着对帕金森病(PD)的深入研究,治疗PD的方法和途径也日益增多,但药物治疗仍然是主要疗法.由于抗PD药物的品种、数量的不断增加,与抗PD药物相关的利弊关系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有关治疗PD药物的如何选择、使用的时间、剂量的掌握已成为当今人们研究的热点.

    作者:许继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与脑电地形图分析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对临床康复和脑电地形图(BEAM)的作用.方法:把120例患者平均分成HBO综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动态观察治疗前、中、后的变化.结果:HBO综合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采用HBO综合治疗,对BEAM恢复有明显作用.

    作者:袁丰莲;孙琪;高洪云;孟凡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34个家族性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的家谱分析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与遗传因素的研究,近年有不少报道,国内一学者[1]提出机体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存在家族性和交叉易感性,发现该病为母系遗传还有些学者[2]研究表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家系成员的线粒体基因上特异的突变位点.在听力门诊中,我们曾遇34个家族,共107人发病,现将测试结果与遗传系谱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白琳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多种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资料与方法男13例,女7例,年龄24~58岁,平均39.5岁,病程1月~22年.CT主要表现:L5~S1椎间盘突出7例,膨出1例;L4~5突出6例,膨出2例;L4~5和L5~S1同时突出3例;L3~4膨出同时L4~5突出1例.突出多系偏侧型,其中18例有硬膜囊受压征象,12例有神经根椎移或淹没,11例脊侧隐窝变窄,3例有后韧带钙化.

    作者:魏友碧;韩盈;武媚;罗永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穴位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7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夏季或冬季中药穴位贴敷法在慢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方法:对47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于夏天(三伏)、冬天(冬至、小寒、大寒)分别或同时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结果:临床控制109例(23.1%),显效148例(31.4%),有效161例(34.1%),无效54例(11.4%),其中冬季治疗及冬夏综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夏季治疗.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法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一种有效方法,临床上在遵从中医冬病夏治这一传统的同时,勿忘冬季中药穴位贴敷在慢性支气管炎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顾成光;陈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脑性瘫痪大鼠颈交感神经阻断后神经症状及肌张力的研究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与脑性瘫痪大鼠痉挛肢体的关系.方法:将30只大白鼠分成3组,随机选择一组采用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术,另一组采用颈上节交感神经切断术,观察术后大鼠上肢神经症状及肌张力的改变.结果:交感神经阻断后,大鼠上肢痉挛症状改善,肌张力下降,以颈上节交感神经切断组明显.结论:交感神经阻断,不同程度缓解其所支配肌肉的痉挛状态.

    作者:吴珊鹏;罗永湘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美多巴、溴隐亭和中药对睁眼昏迷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用符合睁眼昏迷条件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10例)、中西药治疗组(10例)及对照组(10例).结果: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40%,中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70%,对照组总有效率20%,3组在疗效上有明显差别.结论:美多巴、溴隐亭和中药对睁眼昏迷患者有显著疗效.

    作者:耿明亮;李峰;田凯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100例患者心理行为的康复治疗

    对1990~1997年长期住院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患者进行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心理认知、音乐治疗、行为康复等综合性治疗3~6个月,使大部分病人阴性症状消失,有效率达80%以上,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堂;王卫星;阮水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开展老年人社区康复工作体会

    1老年人康复保健需求的特点老年人一般都有较丰富的生活与工作经历,特别是许多离退休干部由于文化素养水平高,自我保健能力强,且离退休之前其医疗保健方面的条件比较高,不满足于看病有医生,吃药能报销.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自身的康复状况愈加重视,非常希望能够经常得到有关健康方面的指导或帮助,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在我院组织的老年病康复教育宣传活动中,有95%的老年人提出有关个人及家庭保健知识方面的需求,许多老年人虽然对娱乐性活动没有兴趣,但是他们却积极参加干休所举办的各类保健知识讲座,到课率达到84.9%.

    作者:王青;王丽娥;李云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帕金森病的针灸疗法

    帕金森病(PD)在病机上以风气内动为其根本,其中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脾肾阳虚为动风之本,肝风、痰浊、瘀血是动风之标.在本病的选穴处方上,应兼顾主症、证候和兼症三方面,其中头部选穴对本病尤为重要;手法上主张综合多种治疗,电针、艾灸和刺络放血结合使用.临床观察结果发现,针灸对本病具有改善症状、延缓病程、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用量、减轻药物副作用及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等作用.对于针灸的疗效机理,认为主要具有升高脑内单胺类递质水平、清除神经损伤因素和改善病变组织修复环境等效应,因而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病理与治疗出院后生存质量的研究

    研究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的临床病理分型及生存及死亡的转归,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学俭;汤武装;赵红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高龄脑性瘫痪Ⅱ型肢残康复训练1例

    1病历摘要男,40岁,1998年5月在他人搀扶前来就诊.行走时左侧下肢出现被动运动.神志清醒,答能及所问,但口吃明显,左侧上下肢肌肉均较对侧明显萎缩,自诉日常生活活动可在家人协助下独立完成.经询问病史得知:出生后5个月时高热所致,当时没有接受适当的治疗与训练,后来体征加重.智力和正常儿童无区别,感觉障碍轻于运动障碍.

    作者:吕瓦利;蔡孟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