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体会

袁素华;夏华琴

关键词:重症肝炎, 并发症, 中药保留灌肠
摘要:慢性重症肝炎的主要并发症有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等.我科使用中药保留灌物降低和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一定疗效.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肝力克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肝力克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予40%CCl4皮下注射.造模结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肝纤维化模型组,肝力克大、中、小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并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灌胃治疗,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计分及肝纤维化程度计分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用肝力克各剂量及秋水仙碱治疗后,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均明显降低,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意义,其中尤以肝力克大剂量组炎症活动度降低明显.结论:肝力克有明显减轻实验性肝维化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改善纤维化程度的作用.

    作者:严茂祥;陈芝芸;项柏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灭活草分枝杆菌注射防治单纯疱疹

    我们自1999年4月至2002年1月应用灭活草分枝杆菌注射治疗和预防单纯疱疹,并与干扰素和明竹欣进行了比较,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金土;余土根;曹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医专业课程中的双语教学尝试

    在中医专业临床课中进行双语教学,是中医学教学面临的一种新的挑战,很有意义.在授课中应注意生源与教材的选择,注意初起、适应、成熟三个阶段,既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又提高专业外语水平.

    作者:郑沙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辨证治疗胃脘痛355例

    笔者自1996年2月至2002年2月,依据祖国医学理论,辨证治疗胃脘痛355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姜钧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暖脐膏敷脐治疗婴幼儿泄泻120例

    我科自1995年起用暖脐膏敷脐治疗婴幼儿泄泻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每日3次以上,呈黄绿相间带泡沫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大便常规正常或仅有少许白细胞(0~3/HP)及脂肪球(+~++/HP).其中男52例,女68例.年龄大6岁,小3个月,平均37个月.辨证分型:寒湿型60例,风寒型42例,脾胃虚寒型18例.

    作者:秦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脑挫伤昏迷26例

    我们采用针刺井穴对脑挫裂伤昏迷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齐刺为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4例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风湿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为特点.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戴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发生于55岁以上的老年人,表现为膝关节肿痛,行走功能障碍等.我们自2002年3月起,应用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配合手法治疗骨关节炎5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马镇川;何进;陈俊杰;章建华;易立明;童培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挖除术253例分析

    近年来,子宫肌瘤挖除术作为现代妇科治疗手段之一,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回顾近8年来我院行子宫肌瘤挖除术状况,报道如下.

    作者:汪晓菁;杜炜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杭白菊挥发油成分分析

    目的:鉴定杭白菊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杭白菊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Howeily检索库对杭白菊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65个峰,从中鉴定了53个成分.

    作者:姜宁华;朱山寅;吴素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孙思邈对中医皮肤病学的贡献

    就孙思邈对中医皮肤病学的贡献进行了专题研究,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皮肤病学的整理分析看,孙氏补充了前人在病名、病因方面的不足;积累了唐以前历代医家治疗皮肤病的有效方剂,根据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和实际需要,重视局部外治,并创制了新的剂型及使用方法.

    作者:安贺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降脂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概述

    近年来国内外医家已通过实验研究,阐明了他汀类调脂药物(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并通过回顾性研究证实了该药物在对提高骨密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靖;卢建华;王维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继承实践创新发展--读《中医临床家施今墨》有感

    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先生(1881-1969),浙江萧山人,是知识创新和中西医结合的先躯者,他的一生是为振兴中医学术、努力奋斗的一生.

    作者:谢海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时经正确的药物结合鼻导管吸氧一般可以缓解,但仍有少数病人病情迅速恶化,发展成为重症支气管哮喘,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2000至2002年我院急诊科应用机械通气抢救治疗1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成功14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颈椎拔伸复位法治疗颈椎病综合征

    1 临床资料 50例颈椎病综合征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30~40岁4例,41~50岁12例,51~60岁17岁;病程2~5年14例,6~10年13例,10年以上15例.颈臂痛麻型为35例,头痛晕眩型15例.

    作者:莫亚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循证医学在门静脉高压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一门新兴医学,它包括循证诊断、循证医疗、循证决策.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有区别又有联系.传统医学重在实践,以经验医学为主;循证医学强调科学的客观证据,其证据来自随机化对照临床试验及荟萃分析,循证医学实质上是一种方法学,它提供正确逻辑思维方式、快速获取信息的方法,能在临床实践中正确评估与应用各种证据,是临床医师的良友与助手.本文着重介绍的是循证医学在门静脉高压症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项柏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经方治疗肥胖病的体会

    本人在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张仲景有很大一部份经典方剂可用于现代肥胖病患者.今筛选具有一清、二消、三通、四疏特点的经方数则,介绍如下:

    作者:陶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以人为本明辨体质防病治病--防治SARS引起的几点思考

    SARS突然袭击,一时措手不及,幸好领导有方,万众一心,终于控制了流行,目前疫情正在稳步下降.及时地总结经验,出谋划策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常治久安.我自1977年以来一直倾心于研究人体体质学、体质病理学与体质食疗学,现拟从这个视角谈一些肤浅的认识,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匡调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篇

    1 瓜萎瞿麦丸原文治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者.瓜蒌根二两茯苓薯蓣各三两附子一枚(炮) 瞿麦一两上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作者:连建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心脑病证诊治说略

    叙述了4种心脑血管疾病心悸怔忡、胸痹心痛、中风和痴呆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总结了治疗此类病的治疗方法和原则,并附验案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何任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