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辨证治疗胃脘痛355例

姜钧楼

关键词:胃脘痛, 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
摘要:笔者自1996年2月至2002年2月,依据祖国医学理论,辨证治疗胃脘痛355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体会

    慢性重症肝炎的主要并发症有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等.我科使用中药保留灌物降低和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袁素华;夏华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关于中医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21世纪,面对知识经济和医学革命的挑战,中医的前途与命运问题再次摆在国人的面前.实现中医的振兴和发展,前提是正确把握中医的学科性质,并在此基础上理清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思路.

    作者:赵峰;屠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甲胎蛋白启动子驱动的蜂毒基因对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目的:构建携蜂毒素基因及甲胎蛋白(AFP)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探讨AFP启动子驱动的蜂毒素基因在体外对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采用细菌内高效同源重组法构建携蜂毒素基因及甲胎蛋白(AFP)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载体,X-gal染色测定重组腺病毒对肝癌细胞的转染效率,MTT法测定蜂毒素基因转染对AFP阳性、阴性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重组腺病毒对肝癌细胞具有较高的转染率,MTT法证明携AFP启动子和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后,AFP阳性肝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而对AFP阴性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无明显影响;含巨细胞病毒启动子和蜂毒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则对AFP阳性及阴性肝癌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结论:AFP启动子驱动的蜂毒素基因在体外可特异性地杀伤AFP阳性肝癌细胞.

    作者:李柏;张晨;李绍祥;黄雪强;张亚妮;万旭英;凌昌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厚朴贮藏时间与厚朴酚类含量关系

    目的:为了探索贮藏时间与厚朴质量的关系,指导厚朴采收、经营、贮藏、加工和临床应用.方法:对采自全国厚朴主产区的15个正品厚朴样品,采样当年与贮藏3年后,采用同一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结果:厚朴贮藏3年后厚朴酚、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类总含量均值分别增加22.5%、33.0%、25.7%.结论:在一定的贮藏年限内,厚朴贮藏不仅不会降低厚朴酚类含量,可能还有利于酚类成分的转化与积累.

    作者:蒋雪嫣;斯金平;朱玉球;曾燕如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以人为本明辨体质防病治病--防治SARS引起的几点思考

    SARS突然袭击,一时措手不及,幸好领导有方,万众一心,终于控制了流行,目前疫情正在稳步下降.及时地总结经验,出谋划策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常治久安.我自1977年以来一直倾心于研究人体体质学、体质病理学与体质食疗学,现拟从这个视角谈一些肤浅的认识,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匡调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医对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认识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的传染病,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广东医务人员在全国早接触,毫无经验,缺乏思想准备.中医遵循温病学的理论,经过半年的探索,交流和实践,对本病的认识逐渐加深.

    作者:彭胜权;刘亚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辨证治疗胃脘痛355例

    笔者自1996年2月至2002年2月,依据祖国医学理论,辨证治疗胃脘痛355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姜钧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杭白菊挥发油成分分析

    目的:鉴定杭白菊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杭白菊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Howeily检索库对杭白菊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65个峰,从中鉴定了53个成分.

    作者:姜宁华;朱山寅;吴素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灭活草分枝杆菌注射防治单纯疱疹

    我们自1999年4月至2002年1月应用灭活草分枝杆菌注射治疗和预防单纯疱疹,并与干扰素和明竹欣进行了比较,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金土;余土根;曹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临床应用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组成的三肽,普遍存在于人体各种细胞中,直接和间接参与许多功能活动,如激活各种酶参与糖类、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参与激素、药物、内外源性毒物等化学物质的代谢;与其它相关酶系组成抗自由基的重要防线,共同保护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质等结构成分,使之不被氧化等等;起着维持生物体系氧化--还原平衡、解毒、抗氧化损伤等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GSH的制剂在临床被广泛应用.

    作者:黄瑞平;余翠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金匮要略》服药方法护理的探讨

    <金匮要略>一书是汉代张仲景所著,时经2000余年,历代医家勤耕细读,著述达数十百家,但对护理方面研究文章尚不多见,今仅将其服药方法护理作一阐述.

    作者:朱发萍;庞德湘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继承实践创新发展--读《中医临床家施今墨》有感

    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先生(1881-1969),浙江萧山人,是知识创新和中西医结合的先躯者,他的一生是为振兴中医学术、努力奋斗的一生.

    作者:谢海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及自由基代谢研究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由基代谢存在异常[1],表现为自由基生成增多,并可能与DA代谢有关,抗精神病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通过阻滞多巴胺功能而阻断自由基生成,从而起到抗精神病作用.众多的中药药理研究[2,3]显示中药具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作者:丁瑛;宋海东;黄文武;苏尚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药肝力克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肝力克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予40%CCl4皮下注射.造模结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肝纤维化模型组,肝力克大、中、小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并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灌胃治疗,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计分及肝纤维化程度计分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用肝力克各剂量及秋水仙碱治疗后,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均明显降低,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意义,其中尤以肝力克大剂量组炎症活动度降低明显.结论:肝力克有明显减轻实验性肝维化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改善纤维化程度的作用.

    作者:严茂祥;陈芝芸;项柏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浅谈外治法防治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是一种迄今为止尚未充分认识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它是由一种冠状病毒亚型变种所引起,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认为应按瘟病及湿热疫病论治.中医理论历来就非常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工作,强调扶正治未病.为更好地早期防治非典,笔者拟就祖国医学有关疫病防治的文献作一简要的回顾,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弘;蔡宛如;魏睦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从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看助学贷款

    上学缴费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可如今高校学生的欠费问题却普遍存在,如近3年来,新疆大学某院408名学生欠缴学费达181.69万元;南京某高校某学院有30%的学生拖欠总额达206.4万元的学杂费,此类问题在全国各所院校内已是屡见不鲜.既然国家助学货款政策,已于2000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何仍有许多困难学生无法交纳学费呢?

    作者:梁泽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

    当前,网络文化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价值取向的重要方面.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大学生在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上的量变,以及由网络的延伸所导致的大学生在认知、思维方式上的质变.如何借助互联网,因势利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作者:许正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安体优主要成分体外抑制BCAP37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安体优主要成分体外抑制Bcap-37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体外细胞培养、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黄芩甙、天门冬多糖对Bcap-37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1:黄芩甙能明显抑制人乳腺髓样癌细胞株Bcap-37的生长,呈现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效应;2:天门冬多糖具有促进乳腺髓样癌细胞株Bcap-37生长的趋势.结论:安体优主要成分体外抑制人乳腺髓样癌细胞Bcap-37生长具有较好作用.

    作者:冯正权;吴良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颈椎拔伸复位法治疗颈椎病综合征

    1 临床资料 50例颈椎病综合征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30~40岁4例,41~50岁12例,51~60岁17岁;病程2~5年14例,6~10年13例,10年以上15例.颈臂痛麻型为35例,头痛晕眩型15例.

    作者:莫亚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齐刺为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4例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风湿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为特点.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戴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