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平;余翠琴
例一,患者,女,59岁,2000年9月18日初诊,左眼上睑下垂已半年余,以往眼角有外伤史,眼底检查蛛网膜有出血点,眼球活动正常,无复视斜视和讲话吞咽障碍,先后在多处医院进行针灸与西医治疗,注射过甲基硫酸新斯的明、口服溴化新斯的明等药物,疗效不显.药物新斯的明试验呈阴性,经分析不属重症肌无力,诊断为神经源性眼肌麻痹引起的眼睑下垂,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为服中西药扶正治本,并进行头部按摩以通络治标,具体治疗方案为:
作者:钱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渐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借助PowerPoint2000制作人体解剖学演示型CAI课件,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陈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年来,子宫肌瘤挖除术作为现代妇科治疗手段之一,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回顾近8年来我院行子宫肌瘤挖除术状况,报道如下.
作者:汪晓菁;杜炜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当前,网络文化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价值取向的重要方面.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大学生在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上的量变,以及由网络的延伸所导致的大学生在认知、思维方式上的质变.如何借助互联网,因势利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作者:许正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本人在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张仲景有很大一部份经典方剂可用于现代肥胖病患者.今筛选具有一清、二消、三通、四疏特点的经方数则,介绍如下:
作者:陶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是一种迄今为止尚未充分认识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它是由一种冠状病毒亚型变种所引起,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认为应按瘟病及湿热疫病论治.中医理论历来就非常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工作,强调扶正治未病.为更好地早期防治非典,笔者拟就祖国医学有关疫病防治的文献作一简要的回顾,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弘;蔡宛如;魏睦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组成的三肽,普遍存在于人体各种细胞中,直接和间接参与许多功能活动,如激活各种酶参与糖类、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参与激素、药物、内外源性毒物等化学物质的代谢;与其它相关酶系组成抗自由基的重要防线,共同保护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质等结构成分,使之不被氧化等等;起着维持生物体系氧化--还原平衡、解毒、抗氧化损伤等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GSH的制剂在临床被广泛应用.
作者:黄瑞平;余翠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年来国内外医家已通过实验研究,阐明了他汀类调脂药物(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并通过回顾性研究证实了该药物在对提高骨密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靖;卢建华;王维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1世纪,面对知识经济和医学革命的挑战,中医的前途与命运问题再次摆在国人的面前.实现中医的振兴和发展,前提是正确把握中医的学科性质,并在此基础上理清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思路.
作者:赵峰;屠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瓜萎瞿麦丸原文治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者.瓜蒌根二两茯苓薯蓣各三两附子一枚(炮) 瞿麦一两上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作者:连建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构建携蜂毒素基因及甲胎蛋白(AFP)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探讨AFP启动子驱动的蜂毒素基因在体外对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采用细菌内高效同源重组法构建携蜂毒素基因及甲胎蛋白(AFP)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载体,X-gal染色测定重组腺病毒对肝癌细胞的转染效率,MTT法测定蜂毒素基因转染对AFP阳性、阴性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重组腺病毒对肝癌细胞具有较高的转染率,MTT法证明携AFP启动子和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后,AFP阳性肝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而对AFP阴性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无明显影响;含巨细胞病毒启动子和蜂毒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则对AFP阳性及阴性肝癌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结论:AFP启动子驱动的蜂毒素基因在体外可特异性地杀伤AFP阳性肝癌细胞.
作者:李柏;张晨;李绍祥;黄雪强;张亚妮;万旭英;凌昌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自1993~2001年,我们采用骨牵引加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外洗结合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严重移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23例,疗效满意.
作者:胡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由基代谢存在异常[1],表现为自由基生成增多,并可能与DA代谢有关,抗精神病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通过阻滞多巴胺功能而阻断自由基生成,从而起到抗精神病作用.众多的中药药理研究[2,3]显示中药具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作者:丁瑛;宋海东;黄文武;苏尚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金匮要略>一书是汉代张仲景所著,时经2000余年,历代医家勤耕细读,著述达数十百家,但对护理方面研究文章尚不多见,今仅将其服药方法护理作一阐述.
作者:朱发萍;庞德湘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的传染病,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广东医务人员在全国早接触,毫无经验,缺乏思想准备.中医遵循温病学的理论,经过半年的探索,交流和实践,对本病的认识逐渐加深.
作者:彭胜权;刘亚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书法教育能提高人的观察、想象、创造、综合分析等能力,起到活化右脑功能的作用.报告了书法教育对右脑开发作用的实验研究,并对该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作者:沈浪泳;杜月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就孙思邈对中医皮肤病学的贡献进行了专题研究,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皮肤病学的整理分析看,孙氏补充了前人在病名、病因方面的不足;积累了唐以前历代医家治疗皮肤病的有效方剂,根据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和实际需要,重视局部外治,并创制了新的剂型及使用方法.
作者:安贺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慢性重症肝炎的主要并发症有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等.我科使用中药保留灌物降低和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袁素华;夏华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以自拟乙肝汤为主方辨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肝患者45例,随机选取15例为干扰素对照组,30例依据中医辨证,以自拟乙肝汤进行加减治疗.观察疗效、症状、体征、肝功能改善情况及病毒复制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作用.但治疗组对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疗效较稳定持久.结论:乙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屠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α1-微球蛋白是四种常用以判断肾脏结构和功能情况的标志物.它们在尿中出现能反映肾脏不同程度及不同部位的损伤.我们对103例各种肾病患者进行以上尿微量蛋白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敏;邵爱华;张哲;史煜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