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勇;于红;尚延海
目的评价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 MRA)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对11例疑有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进行肺部DSA和CE MRA检查.CE MRA检查时,嘱患者屏气,于静脉内团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对比剂后行肺动脉期扫描,用3D自由感应衰减的射频扰相稳态梯度召唤回波序列采集图像.所有CE MRA图像由2位MR诊断医师独立评估,并与DSA诊断结果对比. 结果 11例患者中,DSA发现11例31个栓子,CE MRA发现10例28个栓子,肺动脉栓塞的CE MRA诊断指征:(1)直接征象:中心性充盈缺损(8处)、边缘性充盈缺损(14处)、完全闭塞(2处); (2)间接征象:血管减少、肺灌注降低和明显的肺动脉主干扩张. 结论 CE MRA是急性肺栓塞的一种无损伤性、无放射性和不必应用碘对比剂的诊断方法.
作者:蒋涛;翟仁友;曹保信;李莹;翟晓力;刘晓娟;姜桦;钱晓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对小儿头颅螺旋CT血管造影(SCTA)三维重建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材料与方法 34例均因神经系统症状就诊,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1~13岁.采用GE Synergy进行SCTA.层厚1~3mm,螺距1~1.5.三维重建图像处理均采用大强度投照法(MIP)和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并采取多个角度观察、分析. 结果 34例CT血管造影(CTA)均能显示颅底动脉环的解剖关系,大脑前、中、后动脉,前、后交通支于MIP和SSD的显示率均为100%. 结论 CTA是非创伤性血管检查方法,具有安全、简便、价格便宜的优点,是小儿头颅血管造影较佳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徐文彪;刘立炜;李建明;李燕萍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体部直接冠状位CT扫描(以下简称冠扫)是利用现代CT机孔径大、扫描速度快的特性,采用特定的体位,根据检查部位分段进行体部冠扫,以弥补体部CT轴位扫描(以下简称轴扫)的不足.
作者:张丽群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三倍量(0.3mmol/kg)国产Gd-DTPA增强MR探查脑膜转移瘤的效果. 材料与方法用国产Gd-DTPA三倍量增强MR检查110例临床怀疑脑转移瘤患者.先行平扫,然后静脉注射常规量(0.1mmol/kg)国产Gd-DTPA.注射后即刻行T1WI扫描,20分钟后行延迟扫描.距第1次注射30分钟后,再注射0.2mmol/kg的Gd-DTPA,从而达到累积剂量0.3mmol/kg.第2次注射后即刻及20分钟后分别行T1WI扫描.对MR扫描所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结果共有70例患者确诊为有颅内转移,38例有脑膜转移,共发现70个脑膜异常强化病灶.这38例患者三倍量增强共多发现了33个脑膜异常强化病灶,有20例(28.6%)三倍量增强扫描发现了更多的脑膜异常强化病灶,有13例(18.6%)疾病的定性诊断发生了变化.常规量增强和三倍量增强病灶或病灶部位平均相对信噪比(C/N)分别为6.10和11.37,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国产Gd-DTPA三倍量(0.3mmol/kg)增强可提高脑膜转移瘤病灶的检出率.
作者:王霄英;蒋学祥;肖江喜;高玉洁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提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首次CT确诊率及其与其他颅脑损伤的相关性认识.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随机选择颅脑外伤有TSAH的CT资料218例,手术证实79例,其余均经CT复查证实.CT扫描均用轴位平扫. 结果 218例TSAH中,以纵裂池积血(207例)多见,其次为侧裂池及天幕区积血.大多数TSAH(167例)为局限性少量积血.TSAH并有其他颅脑内损伤203例.首次CT检查漏诊42例(占19.3%).139例发现有脑池偏密征,与偏密征同侧有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126例,其中迟发性病变44例. 结论脑池偏密征是诊断TSAH少量积血的一个可靠的CT征象,并可提示TSAH出血的大体部位.认识此征象,可明显提高TSAH的首次CT确诊率和减少漏诊.
作者:黄花开;马峰;王秀河;王贵良;陈金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椎管造影作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LD)术前检查的价值并探讨选择造影的标准. 材料与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治疗前均行CT扫描和椎管造影检查. 结果 56例中,CT扫描52例为阳性.椎管造影3例漏诊,均发生在L5~S1平面,同时发现3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入椎管内,2例合并恶性肿瘤和1例合并蛛网膜粘连.这6例均为外科手术所证实.50例行PLD治疗,疗效满意. 结论椎管造影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和PLD治疗适应证选择中,是一种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手段.
作者:李红;张在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患者女,28岁.3个月前因口眼干燥无泪,唾液减少,说话声音变粗,阴道干涩,分泌物减少,临床诊断为干燥综合征.2天前,无诱因突然大咯血,急诊住院.查体:贫血貌,肺部听诊呼吸音减低,叩诊浊音,不发热.CT检查表现为两肺广泛对称性实变影,病变内有支气管气像.肺门不大,纵隔淋巴结无肿大,胸膜无异常(图1、2).用地塞米松加抗生素治疗1周,咯血停止,肺部病变全部吸收.
作者:董福;赵红玲;范宝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呼气末定量CT对早期小气道病变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病例组及对照组在10%肺活量(VC)和90%VC呼吸水平下于隆突层、隆突上、下各5cm处行HRCT扫描.用定量指标分析结果及与临床肺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病例组在呼气末图像上发现有空气残留,而吸气末正常.10%VC时病例组与对照组定量指标有极显著性差异,90%VC时无显著性差异.定量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相关性良好. 结论呼气末定量CT是早期小气道病变的灵敏、准确、客观、可重复性好的检查方法,是临床肺功能检查的补充.
作者:刘芳;韩萍;冯敢生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肺孤立结节增强CT表现特点、周围肺血管异常改变与病理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46例不同病理性质的孤立肺结节(直径10~30mm)行螺旋CT增强扫描,研究结节强化特点及其周围肺血管改变.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结果 46例肺孤立性结节强化者42例,全部肺癌和炎性结节均显著强化,其中结节呈均匀和不均匀强化各16例(肺癌19例,炎性假瘤8例,错构瘤1例,结核瘤4例);周围强化10例,其中肺癌5例(3例呈环状强化),炎性结节5例(3例肺脓肿呈环状).未强化者4例(肺结核3例,错构瘤1例).表现结节内血管征9例,其中肺癌7例,炎性假瘤2例.局部充血征6例,均为炎性结节;淤血征8例,肺血管纠集征7例,均为肺癌. 结论肺癌、炎性结节较结核瘤显著强化,结节强化表现与病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节内血管征、邻近肺野局部充血、淤血及血管纠集征则对鉴别诊断炎性结节与肺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培菊;郭大静;肖家和;杨敏;邓开鸿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女性盆腔肿块在MRI上的表现,评价Gd-DTPA对肿瘤诊断的意义.阐述MRI在女性盆腔疾患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65例女性盆腔肿块患者,年龄18天~85岁,平均51岁.47例同时行增强扫描. 结果 (1)来源于生殖系统肿块包括子宫肌瘤10例,子宫内膜癌4例,宫颈癌2例,卵巢囊肿7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6例,卵巢囊腺瘤5例,畸胎瘤11例,卵巢癌9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2例,输卵管系膜囊肿、卵巢纤维瘤各1例.(2)来源于生殖系统外的肿块有胃癌种植转移5例,盆腔淋巴瘤、乙状结肠癌、直肠平滑肌肉瘤各1例.部分患者兼有上述病变的1~2项. 结论 (1)原发于生殖系统的肿瘤在女性盆腔肿块中常见.(2)MRI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任意方位成像使之能很好地显示病变的组织学特性,对畸胎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囊肿、卵巢囊腺瘤等病变可作定性诊断.其MRI诊断的手术符合率可达100%.(3)腹水、肿瘤乳头状壁结节、液化坏死等恶性肿瘤征象有时也可存在于良性肿瘤,应加以鉴别,谨防过度诊断.(4)良恶性肿瘤均可有明显强化,不能单纯根据强化率来判断病灶的性质.但Gd-DTPA增强改善了肿瘤内部结构的显示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分期有指导意义.(5)应注意卵巢转移瘤与原发肿瘤的鉴别.
作者:王秋艳;金彪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故障现象江苏泰兴产X380-E型自动洗片机正常洗片约1小时,再次洗片,出现卡片现象.
作者:骆泽斌;刘祥普;陈敏;李书丽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患者男,67岁.1年半前外院体检CT提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因无任何不适,未予进一步检查.近半个月来突感右腹部间断性胀痛,来我院就诊.体检:右下腹部可触及10.0cm×9.0cm大小肿物,与肝脏分界较清,质硬,无触痛与明显移动,且无血管杂音.既往无糖尿病和服避孕药、激素类药物史.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作者:冯平勇;韩增新;尚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卵巢癌术后腹膜复发与转移灶的CT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对19例卵巢癌术后腹膜复发与转移灶再手术病例术前CT诊断与手术对照. 结果 19例卵巢癌术后腹膜复发与转移灶再手术病例共见47处病灶.术前CT发现33处,敏感性为70.2%(33/47),假阴性29.8%(14/47),无假阳性. 结论 CT对卵巢癌术后腹膜复发与转移有诊断价值.
作者:许玲辉;王玖华;郭晔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建立兔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研究早期脑缺血后脑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与MR T2WI动态改变及其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52只兔分3组:缺血组(38只),对照组(6只),病理观察组(8只).通过建立改进的自体血凝块栓塞法兔缺血模型,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点脑血清CPK、LDH、AST的活性改变以及MR T2WI信号强度改变,计算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缺血组脑血清CPK于缺血后2h即开始升高,而LDH、AST则在缺血后4h开始升高,并均于24h达到高峰,分别为5298.0±810.0IU/L、328.7±57.4IU/L、59.7±10.6IU/L,48、72h后逐渐下降,但仍较正常高(P<0.01).MR T2WI则在4h时可清楚显示缺血区高信号改变,其SI增强百分比为16.8±2.72%,较栓塞前(10.26±3.84%)及对照组(10.68±2.57%)为高(P<0.01),且在24h时达到高峰.在48、72h SI信号强度百分比较24h已有下降,但仍呈高信号改变.缺血区SI增强百分比与脑血清CPK、LDH、AST动态改变呈明显正相关(r为0.90、0.93、0.94). 结论研究脑血清CPK、LDH、AST酶活性的动态改变及MR T2WI缺血灶SI信号改变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为今后判断溶栓治疗及脑保护剂疗效提供客观指标.
作者:朱晓黎;丁乙;刘一之;倪才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T检查在机械性眼球损伤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采用GE Sytec 4000i CT扫描仪对59例62只机械性损伤的眼球(挫裂伤44只,穿孔伤18只,除外仅有异物者)进行横断面、冠状面扫描,并对CT图像进行观察、统计. 结果眼球体积的改变、眼球变形、眼环不连续或部分增厚、玻璃体内斑片状密度增高、晶状体密度降低、晶状体脱位或脱出、球内或眶内异物及眶壁或颅面骨骨折是机械性眼球损伤的常见CT表现及伴随表现.其中,除晶状体脱位或脱出仅在挫裂伤中常见外,其他常见表现在挫裂伤和穿孔伤中均占较大比例,而晶状体密度降低、球内或眶内异物在穿孔伤中更为常见,眶壁或颅面骨骨折在挫裂伤中更为常见. 结论 CT检查可较全面地观察和评价机械性眼球损伤及其他邻近组织伴随损伤.
作者:赵静;王振常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螺旋CT扫描CT征象在不同时相显示的早时间和丰富的时间,以便提出一个在时间窗上优化的扫描程序. 材料与方法 41例确诊为肝细胞癌病例,应用Siemens Somatom Plus 4A螺旋CT设备,采用100ml对比剂,3ml/s注射速度,于肿瘤靶平面进行动脉期(延迟14~21s)同层面动态扫描,然后行全肝门脉期(延迟80~85s)扫描和肿瘤靶平面平衡期(延迟170~285s)扫描.研究方法包括同行视-脑评价和数据检测评价. 结果肝细胞癌CT征象显示早及丰富时间平均为18.62s和42.26s.其峰值时间为48.4s. 结论肝细胞癌CT征象显示早及丰富时间反映了肝细胞癌以动脉供血为主肝脏双重供血的特点.肝细胞癌肿瘤大强化值应在包含肝动脉后期和门静脉早期的所谓混合期,而不在纯粹的肝动脉期.因此建议对可疑肝细胞癌的患者作同层面(肿瘤靶平面)增强动态扫描,其扫描时间可采用延迟18、25、38和45s,然后作门静脉期全肝扫描,以便在一次性团注对比剂条件下获取较多的CT诊断信息.
作者:闵鹏秋;葛英辉;宋彬;杨恒选;周翔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为神经外科常见手术之一.我院自1994年以来应用现在的CT定位方法成功治疗适合穿刺抽吸引流术的脑内血肿58例,方法简单,定位准确,成功率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兵;张机勇;黄学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输卵管阻塞或盆腔粘连占女性不孕症的36%~38%[1].以往主要采用剖腹输卵管子宫植入术及吻合术,但疗效较差.我院近3年来利用自制导管系统开展治疗输卵管阻塞造成的不孕症69例,报告如下.
作者:林含舜;丁国勇;曹美萍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神经营养性关节病又名夏科氏关节(Charcot's关节),较少见,笔者在以往报道的基础上对17例患者的X线征象作进一步分析报告.
作者:谢瑞刚;葛英辉;贾武林;程天明;吴景忠;王凤月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转移性骨肿瘤漏、误诊的原因,提高对该病影像诊断水平. 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的转移性骨肿瘤105例,其原发肿瘤主要为肺癌、前列腺癌、消化道癌及乳癌等.所有病例均摄X线平片,其中CT检查31例,MR检查21例,ECT检查34例. 结果骨转移瘤以多发、溶骨型为主.初次影像检查漏、误诊分别为:X线平片35例,CT 5例,MR及ECT各1例. 结论影像检查首选ECT和X线平片,有条件时好作CT或MRI检查,并做必要的鉴别诊断.
作者:丁宏;叶彤;徐秋贞;侯一民 刊期: 200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