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福泉
作者:陈邦余 刊期: 2000年第09期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筋膜等发生退行性改变及继发病理改变,损害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如压迫、刺激、失稳、错位等),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笔者据近二三年有关文献资料,就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此病作一综述.
作者:嵇强;章朋;张琳珊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齐进兴;杨雪英;王献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随意选择我院1995年1月~1997年3月住院和门诊的精神分裂症572例,情感障碍患者274例,均符合CCMD-2-R标准,发现有癌症家系148例和111例,又发现先证者同时患癌者2例(男性)和7例(男性2例,女性5例).精神分裂症组年龄52~58岁,平均(55±4.2)岁,情感障碍组39~72岁,平均(54.3±12.6)岁.癌症由市级以上医院手术结果和病理检查确诊.对照组180例系我院健康职工,有癌症家系59例,其中2例(男性)先证者同时患癌,年龄49~52岁,平均(50.5±2.1)岁.
作者:王毓;袁国桢;刘雨生;曹菊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等异常疤痕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以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作对照,观察了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中VEGF和PCNA的表达.结果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基底层角朊细胞均大量表达VEGF,较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显著增加.PCNA的表达与VEGF相似,但真皮内少量的成纤维细胞有较弱的PCNA表达.结论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表皮基底层的角朊细胞大量表达VEGF和PCNA可能与异常疤痕的形成密切相关.
作者:李军辉;邢新;欧阳天祥;文军慧;郭恩覃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国内近期资料表明,脑卒中在城市居民中为首位死亡原因,在农村为第二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卒中发病率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降低脑卒中的发病、致残和病死率,提高存活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值得重视和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倪朝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李凡;蔡映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家长培训在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康复中心的作用.方法将确诊为脑性瘫痪(CP)的儿童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采用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加家长系统培训.结果治疗观察3~6个月,两组治疗前后整体运动功能测量(Gross Motor Functio nMeasure,GMFM)评估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观察组的疗效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长培训能明显促进CP儿童的功能发展.
作者:周安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性尖足是痉挛型脑瘫的典型症状.由于该类型脑瘫儿足跟上提、足尖着地,难以掌握站立平衡,从而成为痉挛型脑瘫不能起步行走或走路姿势异常的重要原因.我们从1998年始对这一症状的病因、病机进行研究,采用系统方法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迎春;李建基;王莉莉;刘铁山;范建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张晓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翁巧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方宗君;蔡映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 资料与方法资料:本院1995~1998年间共有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3组.A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3~65岁;B组:男22例,女8例,年龄35~67岁;C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0~69岁.90例病人均有典型的腰腿痛病史,伴有下肢皮肤感觉减退,不同程度的肌力下降.
作者:金江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 资料与方法资料:32例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6个月9例,1~2岁12例,2~3岁6例,3~14岁5例.其中双侧瘫痪14例,单侧瘫痪9例,四肢瘫痪9例.方法:(1)药物治疗:给予脑活素、脑复康、脑细胞生长肽及脑细胞营养药物治疗.(2)针刺疗法:上肢取肩骨禺、曲池、外关、合谷穴.下肢取环跳、殷门、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解溪、太冲穴.
作者:赵春光;李姝红;商素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将神经阻滞的快速止痛作用与超激光的改善微循环作用相结合,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方法采用单纯神经阻滞(NB)及神经阻滞并用超激光(SL)两种方式对疼痛门诊95例病人进行治疗.结果 SL组平均神经阻滞次数明显少于NB组,平均治疗时间仅是NB组的1/4.疼痛评分也明显低于NB组.结论两法并用可在短时间内提高疗效.
作者:史珞;王秀丽;刘树林;芦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 资料与方法本组20例患者均为女性,为下腹部正中纵行切口,其中剖腹产术后14例,子宫肌瘤术后6例;年龄22~50岁.均为术后拆线伤口红肿,炎症渗出,部分切口裂开,未能全部愈合.感染伤口长4cm,短1.5cm,伤口深度为0.5~1.5cm;病期长1个半月,短18d.
作者:罗玉嫦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金亚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骨关节病的发病原因有风湿性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病,微生物感染后免疫复合物沉积,产后着凉等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常规药物治疗,疗程长,疗效不明显,常导致关节僵硬、致瘫、致残、失去劳动能力.我们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温热水浴中的运动(浴池或浴盆)获得较单纯药物治疗更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提高脑性瘫痪患儿脑底动脉的血流量,改善颅内血供及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新途径.方法对50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综合疗法(在常规治疗方法中加入体外反搏EPC)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TCD)测脑底动脉血流速度.作自身前后配对比较.结果治疗前流速慢者治疗后总体趋向增快.其中MCA差异非常显著,P<0.01,ACA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流速快者治疗后趋向减慢.结论脑瘫患儿脑底动脉速度异常是可逆的,体外反搏能增加颅内血供,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不失为治疗小儿脑瘫的新途径.
作者:蒋德禹;唐亮;张凤玲;陈莲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腭裂整复手术只是给病人正确发音准备了必要的解剖条件,要恢复其正确的语音还需进行语音的康复训练.在智力和听力正常的情况下重新建立良好的腭咽闭合是语音训练的基础.因为人的语音习惯形成是在3岁以前,所以语音训练对年龄较大(不良语音习惯已形成)的患者尤为重要,纠正其发音也较为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语音序列治疗是恢复正常语音必不可少的程序,语音训练一般于术后2个月开始进行.训练分为3个阶段多个步骤,而每个阶段的每个步骤均要反复进行练习.
作者:王侨 刊期: 200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