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极量、极量负荷运动状态下人体血中一氧化氮的变化

赵彩霞;付静波

关键词:一氧化氮, 安静状态, 亚极量负荷, 极量负荷
摘要:目的探讨人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应用跑台提供运动负荷,分别对48名少年进行了安静、亚极量负荷和极量负荷下血中NO的测定.结果发现亚极量负荷下血中NO含量显著高于安静状态时(P<0.05),极量负荷下又显著地低于安静状态和亚极量负荷时.结论该实验证明人体血中NO的含量在运动的开始阶段随运动负荷的增大而升高,但当达到一定水平时,则随运动负荷的继续增大而明显下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关节松动原因的组织学研究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Fb)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方法对髋关节翻修所获界膜(组1)、相应髋关节滑膜(组2)、内固定物周围异物反应组织(组3)、正常髋关节滑膜(组4)中Fb的分布及形态学进行了组织学与超微结构的对比观察.结果成纤维细胞在各组中的分布及形态表现不同,组1与组2中呈现功能活跃相,而组3与组4中呈相对静止状态.结论这提示Fb对假体松动及骨溶解有影响.

    作者:白中杰;毕红梅;李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16例临床体会

    作者:余志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针药加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3例

    作者:包广勤;童经陆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中、环指双叶岛状皮瓣一期再造拇指及术后康复

    1996~1998年,本院采用中、环指双叶岛状皮瓣一期再造拇指1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13例,男6例,女7例.平均年龄26.4岁(6~47岁).按照拇指缺损分类,其中Ⅱ°缺损2例,Ⅲ°缺损7例,Ⅳ°缺损4例.合并掌骨骨折3例,尺、桡骨远端骨折1例.急诊手术11例,择期手术2例(再植失败).皮瓣面积为1.8cm×1.5cm~4.2cm×3.5cm.蒂长9cm.

    作者:邢丹谋;周必光;彭正人;廖苏平;王俊文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合理用药防止药源性疾病发生

    作者:楼艳胜;余旭飞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生存质量与中医肿瘤学

    作者:林丽珠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新医学>需要你的支持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屈指肌腱鞘管区损伤后的抗张力修复与早期主动康复治疗

    目的探索屈指肌腱鞘管区损伤的复合修复术及系统的康复治疗措施.方法采用核心津下套圈缝合加周边Halsted缝合复合修复,术后主动活动并结合系统的康复治疗,将疗程各阶段疗效与其它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优良率97.8%,随访期中及康复治疗各阶段资料表明,复合修复法与康复治疗的有机结合使疗效和康复进程明显提高.结论牢固缝合术后早期主动活动,系统的康复治疗是预防肌腱粘连提高指关节曲伸功能的有效方法.

    作者:崔胜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骨科疼痛疗效分析

    我院骨科引进日本东京医研株式会社制造的HA-550型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治疗急慢性疼痛病症,报道如下.

    作者:陈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按摩加药物封闭治疗后天性眼外肌麻痹

    作者:尹宛峡;党立;郭立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脑性瘫痪患儿家庭康复体会

    1 病历资料患儿男,出生时阿氏评分3分,因产伤致左侧颞枕部硬膜下血肿及左侧颞部脑组织内少量出血.9个月时患儿竖头不稳,俯卧不能抬头,不能独坐,四肢肌力低下,并出现意识异常.面部及四肢小抽动,3~20s/次,每日数次.为脑瘫后住院3次,均应用脑神经营养药物、高压氧治疗及中医按摩,时间长达6个月,效果明显.出院时无意识异常及四肢抽动,已能独坐.出院后坚持进行高压氧治疗及家庭康复锻炼,定期复诊,现在2岁10个月已能独立行走.

    作者:张琼;严鸿翔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内外合治法治疗坐骨神经痛49例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49例患者为1992年~1998年我科病人,其中男34人,女15人,年龄32~60岁,32~45岁37人,45~60岁12人.病程长的反复发作10余年,短的近1月.方法:(1)梅花针点刺痛侧环跳穴,使皮肤点状渗血为止,半月1次,2次为1疗程.

    作者:彭正清;李锋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颈部皮片移植术后挛缩因素分析

    颈部烧伤疤痕挛缩畸形整复治疗,有多种手术方法,目前颈部疤痕切除(开)松解自体皮片移植,以其安全、简便、经济、有效一直是各级医院常用的手术方法.但术后易收缩一直影响其手术效果.本科1987年以来.对90例中重度颈部疤痕手术后皮片挛缩现象进行了随访观察,并分组对照观察不同厚度皮片移植后的收缩因素.

    作者:刘森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脑性瘫痪患儿体外反搏治疗前后脑底动脉血液动力学改变的探讨

    目的探讨提高脑性瘫痪患儿脑底动脉的血流量,改善颅内血供及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新途径.方法对50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综合疗法(在常规治疗方法中加入体外反搏EPC)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TCD)测脑底动脉血流速度.作自身前后配对比较.结果治疗前流速慢者治疗后总体趋向增快.其中MCA差异非常显著,P<0.01,ACA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流速快者治疗后趋向减慢.结论脑瘫患儿脑底动脉速度异常是可逆的,体外反搏能增加颅内血供,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不失为治疗小儿脑瘫的新途径.

    作者:蒋德禹;唐亮;张凤玲;陈莲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神经阻滞并用超激光与单纯神经阻滞疼痛治疗疗效对比

    目的将神经阻滞的快速止痛作用与超激光的改善微循环作用相结合,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方法采用单纯神经阻滞(NB)及神经阻滞并用超激光(SL)两种方式对疼痛门诊95例病人进行治疗.结果 SL组平均神经阻滞次数明显少于NB组,平均治疗时间仅是NB组的1/4.疼痛评分也明显低于NB组.结论两法并用可在短时间内提高疗效.

    作者:史珞;王秀丽;刘树林;芦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精神障碍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生理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伴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睡眠生理改变.方法对420例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测.将检出的18例OSAS与无OSAS的精神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OSAS组打鼾、睡眠憋醒、白天嗜睡、记忆减退症状较无OSAS组明显增多(P<0.01).与无OSAS组比较,OSAS组醒觉次数、觉醒时间、I期睡眠、鼾声指数及呼吸紊乱指数增高,Ⅲ、Ⅳ期深睡眠减少,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及韦氏记忆量表分减少,长呼吸及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延长(P均<0.01).结论 OSAS与精神症状密切相关.夜间睡眠结构紊乱、低氧血症可能是OSAS伴发精神障碍的病理基础.

    作者:余海鹰;崔庶;王宏;汪广剑;张理义;陈方斌;高志勤;范庆祝;高柏良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颈椎牵引加点穴治疗偏头痛50例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资料:本组应用颈牵引加点穴的方法治疗偏头痛患者50例,男4例,女46例;年龄22~53岁,平均39.2岁;病程6h~1个月,平均8.2d.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交替或双侧头痛,性质为搏动性痛或胀痛,头痛常由颞部、眼眶或前额部扩展为一侧、双侧或整个头部,时有眼睛干涩、恶心、欲吐、烦躁、耳鸣等伴随症状.颈椎X线侧、双斜位片显示颈椎序列变直30例,反弓14例,C3~6钩突关节不同程度增生8例,脑彩超提示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较对侧明显增快5例,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较对侧明显增快8例,频谱形态正常,频窗属正常;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8例,频谱形态正常,频窗充填.

    作者:李春田;刘思杰;刘守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推拿施治肾绞痛1例体会

    1 病历资料男50岁,干部,就诊时间1999年3月10日.主诉:发热,腰部、腹部胀痛2d.体检:体温38.10C,脉搏9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50/86mmHg,神清、急性痛苦病容、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心肺(-),两侧腰部明显压痛,腹部膨隆,全腹压痛,但以中腹部右侧为明显,无反跳痛、肌紧张,叩诊呈鼓音,听诊肠鸣音减低.

    作者:叶宏良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改良股四头肌成形术并康复训练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30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共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25~58岁,平均30岁.病因:股骨干中下段骨折术后17例.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3例,髂骨骨折10例.松解手术在10~12个月进行.随诊时间为1.5~2年.

    作者:刘国亭;王秀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跖疣治疗仪治疗早期面神经炎78例

    1 方法介绍本组选择1993年6~1999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面神经炎患者,按来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对照组:药物治疗为地塞米松10mg加液体中静脉滴注;或强的松30~60mg,每早8点口服,5~10d后减量;维生素B1100mg、B12500mg肌肉注射,1次/d;加兰他敏5mg肌肉注射,1次/d;或地巴唑3次/d口服.(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跖疣治疗仪:取翳风,听会、阳白、地仓、下关、颊车等穴位,发病4d内给予弱刺激,发病5d后给予强刺激,1次/d,每次5min.亦可根据面瘫的具体症状针刺,如皱眉困难者加取攒竹透阳白,闭目困难者加取攒竹透鱼腰,鼓腮漏气者加取颧廖透四白,龇牙露齿困难者加取颊车透地仓.

    作者:闫士广;李德香;王顶秀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